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

第454部分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第454部分

小说: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卫氏集团臣子的心中,此霍去病和项羽,二人皆为举世无双的名将。

    但眼下,卫氏集团的臣子们之所以不说话,除了是被霍去病吓到了,还有一些原因,那就是这些卫氏集团的臣子,在心中悄悄地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盘。

    看看他们目前的表现就知道了,很多人不时的就将目光投向那一脸惆怅,可却很是欣慰的卫青身上。

    他们为什么要看卫青,呵呵,还能是为什么,思考着日后的站位,或者是在思考这卫氏的靠山,这卫氏的顶梁柱是不是该换人了?

    更有甚者,现在已经开始绞尽脑汁的琢磨自己和霍去病的关系。

    他们在琢磨,霍去病见到他们是不是该喊他们什么,自己跟冠军侯是不是有什么亲戚,又或者,冠军侯喜欢什么东西,自己怎么才能投靠他,他会不会看在那点浅薄的亲情上,日后提点提点自己?

    呵呵。

    视线回到刘彻的身上。

    在听完了那名被陇西守将派来报信士卒说的话后,刘彻陷入了震撼,无穷无尽的震撼!

    他根本就不敢想象,这么一场仅仅属于试探性的战役,霍去病居然还了他这么一桩天大的惊喜。

    甚至可以这么说,霍去病用河西之战丰硕的战果,毅然决然的打破了汉匈两方目前的势均力敌,目前的胶着之态!

    自河西之战后,匈奴和大汉再不是处于同一个力量级别的对手。

    从此,攻守易主了。

    大汉彻底掌握了战场所有的主动权,匈奴人只能被动挨打了。

    在长达几分钟的沉默后,刘彻龙袍一抖,猛地从皇位上站起,全然不顾自己帝王的形象,快速走下高位冲到了那名报信的士卒面前,用出了自己全身的力气,一把将这个由陇西守将派来报信的士卒从地上拽了起来。

    刘彻那双充满了帝王威严的虎目瞪到了最大,浑身的皇者之气从他的身体喷涌而出,看着面前被他这番举动已然吓得脸色苍白士卒,刘彻疯狂而又有些害怕的颤声询问道。

    “真真的么,这些这些都是真的吗,去病真的立下了如此大功!快,有没有陇西守将的书信,拿给朕看,快拿给朕看!”

    士卒颤抖的点了点自己头,哆哆嗦嗦道:“陛下真的这些都是真的,小人不久前就是和张将军一同进入河西探查情况的人,小人亲眼看到,河西匈奴一片哀嚎,我们刚刚进入河西就接到了匈奴附属国,邀淄国老首领的降书,对了,陛下,这是张将军给您的信。”

    说完,士卒从自己的胸膛掏出了陇西守将写给刘彻的书信,也就是一束竹简。

    竹简从这名士卒怀中掏出的第一时间,刘彻快速抢了过来,打开竹简,刘彻屏气凝神,认真的看着竹简上的每一个字。

    蕴含着帝王威严的双眸中绽放出了一缕缕迫人的精光,刘彻似是要将这束竹简上的每一字都深深的印入自己的脑海,握着竹简的大手也是前所未有的用力。

    很快,刘彻看完了,随之而来的也是一声接着一声的大笑。

    “哈哈哈,啊哈哈哈!”

    “好!好!去病,你没让朕失望,你果然是朕的淮阴侯!”

    刘彻张开双臂,纵情放肆的开怀大笑,眉毛,眼睛,嘴唇无时无刻不透露出大喜之意,不对,不是大喜,是狂喜,是狂喜啊!

    可现在的刘彻,除了大笑,除了说好,其他的,他竟然是什么也说不出,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霍去病,他给刘彻带来的惊喜太大了,大到刘彻都不知道该怎么表扬他。

    一场试探,一场简简单单,甚至自己都没有报多大希望的试探之战,霍去病居然能打的如此漂亮,不不不,不是漂亮,用漂亮这个词来形容霍去病的河西之战,简直就是对他最大的侮辱,应该说完美不,不行,完美也不好,可那该怎么形容呢?

    哈哈哈,无所谓,无所谓,朕不需要想那么多没用的,朕只需要知道,自此日后,霍去病便是他的第一心腹,便是他麾下的大汉第一将,如此就足够了。

    刘彻在殿内一连大笑了十分钟才停了下来,在这段时间里,他就一个人站在群臣之前看着陇西守将的书信大笑,口中偶尔在蹦出几个好字。

    大笑结束,刘彻又是拿起了东方朔手中那本霍去病亲手写的战报观看,可这时当看到霍去病禀明河西之战损失多少兵马的时候,刘彻脸上的笑容少了一点,多了几分的沉重。

    可很快,笑声便又一次响起,掩盖住了刘彻刚刚的沉重。

    之前,东方朔没有说霍去病损失了多少,那现在,自己同样不用说,大喜之日,怎么能让那些“无关轻重”的东西扫了雅兴。

    看完了霍去病战报,刘彻满脸喜色,兴奋的一指王武屯长,道:“你刚刚说去病已经班师回朝,他现在到了那里?”

    王武拱手道:“回陛下的话,霍将军距离长安大概还有不到六十里的路程。”

    刘彻收去了脸上的笑容,无论他在怎么高兴,也不能失了帝王的威严,即便他刚刚的大笑几乎已经把他帝王的威严丢的差不多了。

    刘彻背起了自己的双手,双眸也在听到霍去病距离长安只有六十里的时候,缓缓闭上。

    五秒后,刘彻缓缓睁开了自己那一对虎眼,双目微微眯起,直视永宁殿外的蓝天白云,高声下令道。

    “传朕旨意,长安全城百姓,全城文武官员,后宫所有妻妾,皇子公主,半个时辰后,随朕出城二十里,”刘彻仰起了自己的头,语调高高扬起。

    “恭迎冠军侯班师回朝!”

    刘彻要带长安城的全部百姓和官员出城迎接霍去病班师回朝,这项殊荣,在以前还从来没有人得到过,以后也是一样。

    能劳当朝皇帝率领国都所有百姓和官员出城二十里迎接一位将军,古往今来,唯霍去病一人耳。

    听到了刘彻的圣旨,所有官员一同跪地高呼,“陛下圣明!”

    刘彻的眼角嘴角又一次展露出了笑意,他望向了身旁满脸感慨和欣慰的卫青,刘彻伸手一指,笑着道:“很好,非常好,卫青,朕要谢谢你,朕要谢谢你将去病带到了朕的眼前,如果没有他,我们与匈奴人还不知道要打多长时间,还不知道要死伤多少将士。”

    “但!”刘彻下巴扬起,俯视殿内的群臣,意气风发,尽显汉武风范。

    充满了自信的高声说道:“自此之后,朕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所有人,五年内,匈奴必平!”

    末了,刘彻又加了一句。

    “必平于冠军侯之手!”

    群臣在一次拍起了马屁,“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卫青也是跟着群臣一同祝贺刘彻。

    刚刚刘彻对霍去病的赞扬,卫青也很是为自己那个外甥而感到骄傲,可不知怎地,行礼过后,这时的卫青,看着原本聚拢在自己身旁的卫氏集团臣子,全都跑到了刘彻眼前去夸奖霍去病,说霍去病怎么怎么厉害,怎么怎么骁勇,大汉能得霍去病简直就是上天赐予的洪福。

    卫青愣住了。

    瞧了瞧自己空无一人的身边,再看了看那些聚在刘彻四周夸奖霍去病的卫氏臣子卫青突然感到了淡淡的失落。

    而这时,刘彻面对卫氏集团臣子的吹捧,又是说出了一句让卫青心头苦不堪言的话语。

    “冠军侯,当为我大汉第一将!”

    听到大汉第一将五个字,卫青低下了自己的头,双眸盯着理石地板苦涩的转动了几下。

    这五个字,以前可都是他的专属啊。

    眼下,霍去病距离长安只有不到六十里的路程,刘彻不敢在耽搁,立刻命令礼官去筹备迎接霍去病回师一切可能用到的东西,规格按照最高的标准来,也就是皇帝的标准。

    他刘彻要给霍去病最好的,他要赐予霍去病最为无上的荣耀。

    礼官得到了刘彻的指示,下去着手准备了,刘彻也不打算在永宁殿继续耽搁,他要先把这个喜讯告诉卫子夫哪怕,她已经知道了,可自己还是要告诉她,他要跟卫子夫一同分享这个美妙的时刻。

    刘彻伸手让聚拢在自己身旁的卫氏臣子先安静下来,随后开口道:“朕还有要事要处理,诸位爱卿就先退下吧,片刻之后准备随朕出宫迎接冠军侯班师回朝。”

    所有臣子一同拱手弯腰,“诺。”

    说完,刘彻不再多言,带着小顺子公公向着大殿外走去,可刚走了没几步,刘彻突然停了下来,停在了一个人的身旁。

    微微侧首瞧了一眼跪在自己脚边的王廷尉,刘彻的眸光在这一刻冷淡了下来,轻声道。

    “王大人年龄已大,不适合在为我大汉奔波,明日你就辞官回家修养吧。”

    王老廷尉万念俱灰,但还是重重的磕了一个头,眼含泪水,声音哽咽十足道:“臣遵旨。”

    “哼。”这时,刘彻又发出了一声冷哼,看了看聚在王廷尉身后那些噤声无言,瑟瑟发抖的主和派大臣,刘彻冷冰冰的丢下了一句话。

    “若有人在敢言和,定斩不饶!”

    “诺”vipyplatform_viplimit_free_tip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十九章李太常和俩个老人

    长安城外

    从长安城东城门,一直到二十里外的旷野上,在这之间的狭长官道两侧,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百姓,翘首以盼着凯旋之师的归来。

    长安城里的几十万的百姓在接到了刘彻的圣旨后,全都离开家门,走出城门,在长安城外二十里出排列成了一道浩荡的长龙,迎接霍去病的凯旋之师。

    上千名羽林军将士整齐的手握长戟站在官道两侧的百姓前,以防有人捣乱。

    此刻,从长安城二十里外的旷野,一直到长安城的东城门,浩荡绵长的官道两侧站满了前来迎接霍去病王师归来的百姓,密密麻麻,人头攒动,嘈杂的交谈声不绝于耳。

    百姓在羽林军的护卫下,沿官道两侧站好,手中挥舞着一些长安官府发下来的五颜六色小旗子,好奇的站在队伍中远方眺望,等待那名少年英雄的到来,许许多多的百姓站在拥挤的人群中交头接耳,兴奋地议论着。

    这里面绝大多数的百姓都不认识霍去病,只是听说他今天打了胜仗,所以陛下才让这长安全城的百姓出来迎接他。

    百姓们在接到长安官府下达的命令后,很是顺从,甚至是有些兴奋从家中走出,迎接霍去病班师回朝。

    这些平日里只知道辛苦劳作,养家糊口的百姓们,已经很久没见过从边关归来的胜利之师了,上一次还是卫青收腹河朔之时。

    当猛地听到他们大汉的军队在前线打了胜仗,还是大胜仗后,所有人都忍不住心中的好奇,想要来看看这支胜利之师,而且听说统兵的将军还很年轻,只有不到二十岁,这一下更是激发了长安百姓心中的好奇之心。

    除了那些抱着好奇心的百姓外,还有一些百姓则是发自内心的要来迎接霍去病的凯旋之师,因为他们要来迎接自己从边关胜利归来的儿子,丈夫,或者是父亲

    随霍去病出征河西的一万骁骑中,不少人都居住在长安,或者是长安附近的村落之中,这些将士们的家眷加在一起足有上千人!

    就比如说此刻,站在刘彻等文武百官身后一群百姓中的俩个老人。

    一名六十多岁,头发花白的老者,和一名五十多岁,满脸皱眉的大娘,老俩口站在刘彻等文武百官身后拥挤的人群中,垫着脚翘首以盼大军的到来。

    这位老爷子姓孙,大娘姓赵,他们在长安东城开了一家馒头铺,他们的儿子叫孙孙铭。

    老俩口一听说冠军侯率领大军从河西凯旋而归,那颗悬了许久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打了胜仗好啊,打了胜仗他们的儿子大概就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大概就可以成亲了。

    大娘搀扶着老者,两张苍老的容颜上挂着欣喜的笑容,他们从熙攘的人群中一路拥到了东城门,挤到了二十里外刘彻率领的文武百官身后的位置。

    本来俩个老人是不可能一路不停歇连续走二十里,可当他们找到了一名羽林军的屯长,告诉那名屯长自己的儿子就是跟随霍去病出征河西的汉军一员,他们俩个风烛残年的老家伙想要离得近一点看看儿子凯旋归来的身影。

    那名汉军屯长没有任何犹豫,他也无法拒绝这俩个老人的要求,随即,亲自命人骑马将孙铭的父母送到了迎接霍去病回师队伍的最前方。

    站在一众官老爷和皇帝陛下的身后,老俩口更是笑开了花,满心欢喜的期待着不久后儿子骑着高头大马,从他们面前威风走过的模样。

    回来了好啊,回来了好啊。

    二十里外的官道上,刘彻率领长安所有的文武百官,和他的皇子公主以及后宫的十几名妃子站在这里,站在最前方,等待霍去病率军归来。

    在刘彻正前方的官道两侧同样站满了手持长戟,肃穆的羽林军将士,这些羽林军将士足足排了上百列。

    他们攥紧手中的长戟,挺直自己的腰板,要将自己最肃穆的一面展现给那些从前线回来的胜利之师。

    而就在刘彻右后方的一片空地处,安然站立着上百名大汉乐师,乐师们穿着一身暗红色常服,手里拿着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乐器,同样,他们也在等待,等待霍去病率军出现在官道上时,他们好奏响凯旋之音,让这个大喜之日更添几分欢庆。

    眼下,刘彻正满脸笑意的站在众臣最前方,他的左手边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大汉官员,右手边则是眼含热泪,激动不已的卫子夫,而身后,便是董仲舒,东方朔等一干文武大臣。

    看着远方只有羽林军将士把守的官道,刘彻微微蹙起了眉头,对着身后的小顺子公公说了几句话,听清楚了刘彻的吩咐后,小顺子公公立刻去着手准备了。

    很快,上百拿着装满了花瓣篮子的宫女跑向了正前方的官道两侧,一人接着一人的站在了最前方的羽林军将士身后,就在这些宫女站好不久,又是几千名百姓涌到了宫女的身后团团站好。

    原来是刘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