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

第484部分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第484部分

小说: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替钱明光包扎好了伤口后,霍去病脸不红气不喘的开始挖墙脚了,作势很是轻松惬意的说道。

    “明光,此次你和你麾下的将士们作战勇猛,将匈奴大军一分为二,若不是你们的话,我军此战定然会打的很辛苦,放心,回到长安我就会向陛下为你们请功,另外咳咳。”

    霍去病轻咳了一声,不慌不忙道:“另外我会从你的兵马中抽调五百人进入我的亲卫军,怎么样,不错吧,能进入我的亲卫军,这可是一项莫大的殊荣啊,也算是我霍去病提前嘉奖那些将士们了。”

    钱明光愣了,过了半响,他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冲着霍去病大声嚷嚷道。

    “不错个屁啊!姐夫,没您老这么挖墙脚的,我辛辛苦苦带出来的兵,你说拿走五百就拿走五百,我以后还怎么在”

    霍去病淡淡的一句话,直接让钱明光把剩下的话语都憋了回去。

    “五百换三千,干不干!”

    钱明光又愣了,过了半响,他嬉皮笑脸道:“干,干,肯定干,姐夫咋们可说好了哈,以后我钱明光能统率三千兵马,哎,对了,不要新兵!”

    “放心,我不会亏待你的。”

    在大汉,校尉充其量也就能掌控一千多人,可钱明光却在此战掌控了两千兵马,当然这里面几乎全都是初上战场的新兵,霍去病一开始就是拿他当新兵教官,去练兵的,可即便如此,钱明光也是掌管了一倍的兵马啊,在大汉,这都属于相当的违纪行为。

    咳咳,没办法,毕竟钱明光是霍去病的小舅子,而且又是这么一名敢打敢拼,到了战场上,能替自己分忧解难的小舅子,霍去病对他能不好吗。

    还有,霍去病这个人表面上看来确实比较铁面无私,可他的铁面无私是分人的,不对,不是分人,而是分才能。

    有才华的,比如说钱明光这种,就算跟霍去病没有半毛钱关系,他也一定会精心培养。

    看看仆多,高不识,赵破奴便可得知,霍去病究竟是有多么的呵护自己手下的将领,在汉武帝最为仇视匈奴人的这个时候,他居然敢顶风上,他居然敢为那三人请封侯位,明摆着是给刘彻上眼药。

    可霍去病不管刘彻高不高兴,他只知道,这些人都有才能,都为大汉立下过大功,那这种人就必须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

    相反,对于那些没才华的,就想攀亲戚上位的,霍去病能骂死他们,不骂死也得去刘彻那里告状

    说句不客气的,就算是他霍去病的儿子,如果没有任何才能,就是个废物,霍去病也绝对不会在他身上倾斜任何资源。

    他宁远把资源留给那些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但却才华出众的普通将士身上,也不想白白浪费在自己的废物儿子身上。

    唉,这种人只能用大公无私来形容了,而霍去病的所作所为,也必将会遭到很多人的愤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人情社会,太铁面无私的人一般都过的不怎么样。

    可无所谓,这就是霍去病,这就是那个一心为了大汉,可以为之付出一切的少年郎。

    此刻帅帐中,钱明光兴奋的在和霍去病商量着接下来的行动,探讨大汉占据河西后的下一步用兵方针,以及在下一次大战中,自己到底有能派上什么用场。

    还有。

    浑邪王那个家伙,究竟躲在了哪里。

    对于钱明光和霍去病来说,浑邪王是他们必杀的一人!

    原因只有俩个字。

    报仇!vipyplatform_viplimit_free_tip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一十九章浑邪王的悲哀

    河西之战,随着祁连山麓的一战而彻底宣告结束。

    霍去病率军在祁连山下修整了两日后,率军班师回朝,此次汉军一鼓作气收复了整片河西大地,将河西匈奴的有生力量,尽数摧毁,可霍去病的一军虽然是取得了莫大的战果,但其余各路汉军的表现却是不如人意。

    公孙敖因迷失道路而没有参加最后一次的决战。

    前去阻拦左贤王援军的李广和张骞部也是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尤其是李广所部,因为和右翼的张骞大军距离过远,导致被左贤王抓到了机会,整整四万匈奴精锐骑兵包围住了李广的四千骑兵,若不是李广善战,以及张骞率部及时来援,李广的这四千人估计就要被左贤王一举吃掉了。

    但饶是如此,李广和张骞也是付出了几千人的生命为代价,才堪堪撤回了大汉,而左贤王的损失却只有汉军的一半。

    算得上是一场大败啊。

    不过在李广被左贤王包围之时,有一个年轻人的表现却十分显眼,当大军被围之时,他率领了几十名骑兵冲出战阵,一路拼杀,并且成功的杀回到了李广的面前,不止如此,这个年轻人还拍着胸脯告诉自己的父亲,告诉那些已经绝望的汉军将士说,“匈奴人不足为俱。”

    正是因为他这番英勇的表现,才稳定下了军心,李广所部也才得以坚持到了张骞率军来援的那一刻。

    这个年轻人就是李广的儿子,也就是李敢。

    虽然这次汉军没有能取得所有的胜利,但霍去病一军的胜利,已然决定了大局,河西回归到大汉的怀抱,此后,汉军可以随时随地兵出河西攻杀漠北匈奴主力大军,而且还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可以说,丝绸之路就是被霍去病打开的。

    河西一战,河西二战,接连两次的大战,霍去病这个年仅十九岁的少年郎,已然彻底成为了匈奴人眼中的战神,而在霍去病这个他们匈奴终生也无法战胜的男人下,所有的匈奴人终于彻彻底底的明白了一个事实。

    曾经骑在大汉王朝脖子上拉屎撒尿,随意欺辱的日子一去不复回了,在这个少年战神的手中,匈奴,大势所去,必败已,必亡已!

    因为河西平原的失去,那些五大三粗,并没有留下什么珍贵文化的匈奴人,竟是在霍去病锋利的长剑下,嚎啕大哭的唱起了一首流传千年的哀歌。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痛哭流涕的匈奴百姓,充满绝望的河西大王,每一人都对霍去病这个横空出世的少年郎感到了深深的恐惧,发自内心的恐惧!

    灭亡之日,不远了。

    河西大战结束,霍去病奉命率军回长安,这一次,霍去病走的很慢,一路上带着他麾下的大军尽情欣赏河西的风景,足足走了十天左右,霍去病才来到了黄河边,可是当他率领大军度过黄河不久,大概是才过了一日后,霍去病突然得知了一个消息。

    在得知那个消息的刹那,霍去病当即命令,大军留在原地,不必在继续班师回朝。

    而他本人却是骑着能日行数百里的追风宝马先行一步赶回长安,这次,霍去病没有带任何一个亲兵和士卒,因为他们的战马都跟不上自己。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在当时距离长安还有一千余里的霍去病,竟是仅仅用了两日半的光景,便星夜兼程回到了长安,事后,他的追风宝马竟是都累昏了过去!

    能把一匹汗血宝马累昏,可想而知,霍去病在那两日半的速度究竟是多快。

    而能让霍去病如此焦急的赶回长安,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不错,确实有一件大事发生了。

    河西五王战败,河西平原失陷,唯恐自己被伊稚歇杀了泄愤的浑邪王,在几日前下了一个决定。

    投降大汉!

    祁连山麓一战结束的第三天。

    率领自己为数不多的大军躲藏在了焉支山后的浑邪王,在这一日终是接到了伊稚歇的手书。

    伊稚歇的手书上只有寥寥的三个字。

    “来漠北!”

    看到这三个字的刹那,浑邪王脸色苍白,一个踉跄直接跪坐在了地上。

    虽然手书上伊稚歇只让他去漠北,并没有说什么别的,但浑邪王仍旧从那三个字中读出了一股冲天的杀气和愤怒。

    是啊,连战连败,整片河西走廊都被汉军收服,他这个昔日的河西诸王之首,现在都要在自己的家园里东躲西藏,如此败军之将,如此废物之人,伊稚歇怎能不生气,怎能不愤怒啊。

    只怕自己要是真去了漠北,免不了会被伊稚歇赐死啊。

    失去了右掌,失魂落魄般跪坐在地上的浑邪王眨动着自己那对苦涩的鹰眼,不停的长吁短叹,过了半响,他从王帐内缓缓站起,走到了自己的王座前沉沉的坐了下去,仰躺在王座上,浑邪王挥了挥自己那无掌的右手,虚声道。

    “让休屠王来见我。”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等了许久,浑邪王都没听到帐外的士卒传来“遵命”二字的声音,不解的浑邪王站起身,掀开帐帘,走出了王帐外,想要去看看这是出了什么事。

    当他走出帐外,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时,浑邪王整个人都呆住了。

    诺大的浑邪王庭里,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帐篷,伤兵的哀嚎之声从其内传出,四处都充斥着破败之气。

    三五成群的匈奴骑兵围在几堆篝火前,满面愁容的喝着酒,弯刀随意的丢在一旁,有的甚至连刀都丢了,整片王庭里更是在看不到几面竖起的战旗,不是被人踩在了脚底下,就是东倒西歪的竖在一旁,小风一吹,便是吹到了一片

    哪怕是正在王庭外的草地上吃草的战马,一个个都是耷拉着耳朵的,乃至于,浑邪王还从战马的身上看到了颓废二字。

    唉,畜生都是如此,更不要说是人了。

    此刻,整片王庭里响起最多的大概就是叹气声吧。

    浑邪王无言的望着这一切,如果换了以往,浑邪王大概会大声斥骂这些士卒,让他们都给自己把战旗竖好,东倒西歪的像什么话!还有,都把你们的武器给本王找到,你们谁见过当兵连自己武器都保不住的!

    这些话,浑邪王目前已经没有勇气,也没有那个脸说出了。

    当兵的连武器都保不住,他这个当大王的何尝不是连自己的家园都没有保住,事到如今,他还有什么脸面去训斥普通士卒,造成今日这种局面的不正是自己吗?

    浑邪王说的很对,造成今日这种局面的不是别人,正是他浑邪王。

    若是当日他在皋兰山下击败了霍去病的汉军,若是当日他不去围攻李田,皋兰山一战又怎么会败?河西又怎么会丢的这么快!

    而自己的部众又怎会受到如此惨重的伤亡。

    是啊,自祁连山麓一战结束后,霍去病的大军虽然撤出了河西,但更多的汉军却从边关涌了进来,在公孙敖的带领下不断地横扫和追击着河西境内的顽强份子,这几日里浑邪王几乎都快被公孙敖手下的大批汉军打成了丧家之犬,东逃西跑,要不是仗着对河西地形的熟悉,浑邪王估计早就被公孙敖全歼了。

    可饶是如此,浑邪王也遭受到了公孙敖所部的毁灭性打击。

    不久前,祁连山麓一战还没有打响之时,浑邪王的身边还有着十几万的百姓和三万多的大军。

    可当祁连山麓一战失败后,浑邪王就失去了那十几万的百姓,三万大军也是在这几天的逃亡中,接连战死了五千多人。

    照着这个势头下去,估计用不了多久浑邪王就会变成孤家寡人

    那十几万百姓是浑邪王主动抛弃的,他也没办法不抛弃,带着这么多百姓他怎么跑啊?怎么逃避汉军的追击。

    他不是刘备,没有带着十几万百姓跑路的勇气,在他的眼中那些百姓就是累赘,是自己逃亡路上的负担,所以他毅然决然的舍弃了那十几万苦苦哀求他,恳求自己能带着他们一块走的百姓。

    浑邪王这么做其实也没什么不对,他抛弃这些百姓也是为了能给他们谋一条生路,不然大家都在一起,迟早都得被汉军一网打尽,到时候,这十几万百姓在乱军中死上他个几万一点都不奇怪。

    相反,如果浑邪王主动抛弃这些毫无防抗力的老弱妇孺,虽然自己的做法有些不耻,可那些百姓至少能一个不少的全活下来不是吗?

    汉军还不会那么傻傻的对匈奴百姓做出屠戮一空的事情。

    丢弃了十几万百姓,浑邪王和他麾下大军的行军速度就提了上来,但仍旧没有什么卵用,在汉军铺天盖地的围剿之下,浑邪王数次都濒临险境,看看那些伤兵和连兵器都丢了的匈奴骑兵就能知道,浑邪王这几天过着的到底是什么日子。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浑邪王不是已经逃走了吗,干嘛又回来?

    呵呵,不回来,那他又能去哪?

    漠北的伊稚歇会收留他吗?

    汉军会放过他吗?

    放眼天下,不是汉军的地盘,就是匈奴人的部落,他往哪里跑啊?

    西域?有那个命去吗,而且他要是真去了,伊稚歇搞不好还会认为他率部叛逃,带上几万大军来围剿他根本就是小事一桩,那些西域大国说不定还是帮伊稚歇狠狠的收拾他这条落水狗呢。

    目前,几乎是用一句话,就可以来形容浑邪王目前的处境。

    天下虽大,但却早已没有他浑邪王的容身之所了。ip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二十章盲流黑户

    当了整整三天丧家之犬后,浑邪王收获了许许多多的东西。

    比如说白眼,比如说谩骂,当然这些都是背地里的,别看他浑邪王目前是虎落平阳了,但还真没几只不开眼的狗敢明目张胆的欺负他,因为敢欺负他的都属于是那种巨龙级别的人物。

    下属表面上对他还很尊敬,可鬼都能看得出,那些将领和部将每当他转身之时,明明前一秒还是笑脸,但下一秒立刻就换上了鄙夷不屑的神情,他们背后里的谈话,浑邪王也曾不止一次听到过。

    “唉,现在河西都被汉军夺走了,我们这群人跟着大王到底该何去何从啊。”

    “还跟着他?你们疯了是吧,看看他现在都成了什么鬼样子,堂堂河西诸王之首,到了最后,竟是连决战都不敢参加,再继续跟着这种人,我们还有什么活路可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