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

第536部分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第536部分

小说: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才,天纵之才啊!

    十七岁领校尉衔,率铁骑八百深入漠南,斩敌当先!

    十九岁拜骠骑将军,率一万铁骑进攻河西,于皋兰山下大败河西四王!

    同年,再战河西,一举收服河西之地,受降四万匈奴降兵!

    二十二岁,书写人生史诗,追亡逐北,封狼居胥,战后,已二十二岁之龄官拜大司马!

    二十二岁的大司马,二十二岁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你敢信吗?你敢信吗!

    如果不是史书上确有此事的话,很难想象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曾经存在过这样一位堪称妖孽的名将!

    他的履历太吓人了,也太辉煌了,这原本是网文小说主角才该有的战绩啊,不对,有的网文都不敢这么写,太虚幻了,也太恐怖了,也怪不得刘彻会怕他。

    单看这份履历就足以抗衡中华上下两千年的所有名将了。

    不是说他的领兵能力能抗衡中华上下两千年的所有名将,而是他的年龄,他的年龄啊!

    这种人是不应该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因为他太梦幻,可是霍去病,就这么出现了

    这是一位历史上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缔造了传奇的名将!

    主角?不错,在这个年代,霍去病就是主角,就是大汉唯一的主角!

    他是为战而生,他是为了助汉武帝成就一番功名霸业才诞生的人。

    现在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匈奴已经被消灭了,可他接下来又会怎样呢?接下来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波涛汹涌,暗流涌动的朝堂之上,霍去病这么一位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人,能在关键时刻全身而退吗?他那倔强的脾气又终归会为他惹来多少祸事?

    没人知道,谁也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霍去病赢了战场上的一切,现在的他即将面对另一个战场。

    只不过这个战场远比上一个战场更为凶险罢了。因为你不知道你的敌人在哪里,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飞来暗箭,你更不知道,前一秒跟你勾肩搭背的同伴,在下一秒就会对你拔刀相向,将手中的软刀子狠狠砍在你的身上。

    战争已经结束了,所谓的名将,看起来是不是就会碍眼了许多呢?

    定然如此,历史上一旦外战结束,对于聪明的将领来说,隐蔽锋芒,告老还乡才是最为明智的做法。

    可霍去病却不是这么想的。

    他是大汉的臣子,大汉就是他的一切,纵然外战结束了怎么样?我霍去病还可以继续为大汉尽忠,我可以去朝堂帮助陛下分忧解难,正好还可以将军中那些恶心人的勾当全都翻出来!

    霍去病,他做好了决定,他决定参政!

    而他也忘记了曹操刘备的嘱托,不准参与政事!

    因为他就是霍去病,因为他就是那个愿意为了大汉付出一切的少年郎。

    就算朝堂上的事情再怎么凶险,霍去病也还是会跟在战场上一样,眼镜也不眨的冲过去!

    分割线,中考都加油,群里的小伙伴们,好好考,给你们祈福,祈福。ip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九十一章兵权

    “伯父,您最近怎么样,身体可还好?最近军中事务繁忙,没能抽出时间来看您,希望您不要见怪。”一身戎甲的钱明光,站在李鸿彬府内的院落前,恭恭敬敬向面前两鬓斑白的老者行了一礼。

    望着眼前这位英武的年轻人,李鸿彬的老脸上爬满了笑容,挺着自己那早已拘偻的脊背,笑着走上前,拍了拍钱明光的肩膀,道:“明光,你现在已经是我大汉的四品中郎将了,军中的事务那么繁忙,不用老挂念着我这把老骨头,无事的时候能来看看我,陪我喝几口小酒就好了。”

    钱明光笑着点了点头,“嗯,伯父我会的,不过今天我就不能陪你吃饭了,孙大哥的爹娘我今天还没有去看,而且将军今天也找我有事情。”

    李鸿彬豪迈的一摆手,“你去忙你的,不用管我。”

    钱明光嗯了一声,随后从身旁亲兵的手中拿过了一个包袱,郑重的交到了李鸿彬的手上道:“伯父,这些这些都是您不久前让人给我送来的兵书,我已经看完了,现在还给您,毕竟,”钱明光语气一沉,“毕竟这些都是将军留下的。”

    听闻钱明光提起自己那已经战死沙场的儿子,李鸿彬那双浑浊的老眼瞬间蒙上了一层水雾,整个人看起来也苍老了许多。

    伸出那双布满皱纹的大手,李鸿彬颤抖的握住了钱明光的手臂,哽咽的吸了一口气,道:“明光,这些东西你就都留着吧,我想田儿也是希望我能把这些兵书都交给你,更何况,我留着这些兵书也没用啊。”

    钱明光低下了自己的头,心里酸酸的,“可这,可这毕竟是个念想啊。”

    李鸿彬笑中带泪的摇头道:“无所谓了,我已经是半截身子都埋进黄土里的人了,还要那些念想作甚?再者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就可以去陪田儿了,这些兵书你好好留着,日后传给有需要的人。”

    “呵呵,”讲到此处,李鸿彬苦笑一声,眸光间遍布自责和遗憾,“说来,我也不是个称职的父亲,就让我在为田儿做点事吧。”

    李鸿彬拘偻着自己的腰,慢慢转过身,仰头看着头顶的蓝天白云,重重叹了一口气,摇头叹息道:“我是个不称职的父亲,真的很不称职,因为我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的儿子,我也根本就不知道田儿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

    “我打心眼里还一直把他当成是以前那个无恶不作的孽障,哪怕是他这些年主动去边关杀敌,哪怕是他这些年立下了很多的战功,我也仍旧不认为他是什么太优秀的人,我甚至还怀疑那些战功是别人看在我的面子上,让给他的。”

    此刻,李鸿彬陷入了沉沉的回忆。

    “我们父子之间很少交流,他常年在边关杀敌,三年里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我们父子俩坐在一起谈心的日子更是一次都没有过,因为我们总是说不到一块儿去,我让他回家成亲,他说他要去边关杀敌,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是为了还债!”

    嗤笑一声,李鸿彬转身望着钱明光,“知道吗?那时我根本就瞧不上他,根本就瞧不上这个傻乎乎的儿子。”

    “当时我很想骂他,我很想问问他,你知不知道战场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知不知道你上一次能从祁城活着回来已经是老天有眼了,你居然还要去边关,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你是李广还是卫青,你李田还真以为自己是个什么英雄人物不成?!”

    “他的战绩我没有过多的了解,甚至可以说是我不信!血战定襄,一千骁骑突袭上郡城外的匈奴大营,这些战功我都知道,可我却不信,我一直都不相信我那个孽障儿子会做出这些事情,我不相信那个孽障会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人!”

    说到此处,李鸿彬的声音突然哽咽了起来,懊悔了起来,他无力摊开自己的双手,那双布满皱纹的大手在胡乱的抓着空气,好像在抓着什么早已消失不见的的东西。

    “可可当田儿走了,当田儿走了之后,我无意间翻开他留下的兵书时,我才忽然发现,原来我的儿子居然,居然这么优秀!老夫一个根本不懂得行军打仗的人,都能看出他标注的兵书到底是有多么优秀,更不用说你们这些将领了。”

    李鸿彬的老眼落下了晶莹的泪珠,他在悔恨,他在悔恨自己了解儿子了解的太晚。

    原来在不知不觉间,他早就不是当年的那个长安恶少了,他早就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军人,可我,可我这个当爹的却总是瞧不上他,总是以为他还跟以前一样。

    你,你要是还活着多好?你,你要是还能给为父一个道歉的机会该多好?

    李鸿彬落寞的坐在了府中的石阶上,掩面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叹惜道:“明光,拿好这些书吧,替田儿传下去,替田儿留个传承,这些东西放在我这里就浪费了。”

    钱明光眼眶含泪,重重的拱了一下手,“请伯父放心,明光定会把将军的传承传下去。”

    李鸿彬坐在石阶上,合上了双眼,无力地摆了摆手,“走吧,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吧,记得,没事的时候多来看看我,田儿走了,你嗨,不说了,我也不奢求你做什么了,你只要能来看看我就好了。”

    钱明光重重的点了一下头,随即转身离去。

    李鸿彬落寞的坐在石阶上,一直看着钱明光离去的背影,脖子伸的很长,直到钱明光的身影彻底消失不见,他才依依不舍的收回了目光。站起身,深一脚浅一脚的回到了儿子生前的书房,将自己关了进去。

    其实在很久之前,李鸿彬就对钱明光放下了自己的成见。

    他不再认为钱明光是抱着不轨的念头来接近自己,因为他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做,李鸿彬自问活了这么多年,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他也相信自己没有看错钱明光。

    钱明光也的确没有让他失望,第二次河西之战结束的这两年中,钱明光虽然经常来看李鸿彬,但他做的事情,却丝毫没有为自己着想,李鸿彬看不出钱明光任何的私心。

    他从来都没有当着李鸿彬的面,让他在朝堂上给自己说几句好话,他只是尽心尽力的在照顾李鸿彬,照顾这个已故李将军的父亲,就好像一个儿子般。

    纵然,李鸿彬最后还是帮了钱明光。

    恩,之前他在朝堂上请求刘彻封赏霍去病所部将士,其实,就是在为钱明光求赏,也正是因为李鸿彬开口,钱明光才得已封侯,得已用两年的军龄封侯。

    要知道在大汉打了两年仗就能封侯的人,除了霍去病外,第二个就是他钱明光了。

    赵破奴很早之前就参军了,算算,至少也是打了六七年的仗,仆多高不识亦是如此,周兴也是有着五年的军龄,就连李敢也是个有着七年军龄的老兵。

    只有钱明光,从被霍去病拽到大汉时起,一共也才打了两年的仗,纵然他的战功足以封侯,可有的时候资历也很重要。

    不要拿他跟霍去病比,霍去病是个妖孽,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比得过他,更何况霍去病的背景也远比钱明光深。

    人家霍去病可是刘彻的亲戚,还有个当皇后的姨母,和当大将军的舅舅,他的身份一直都很高贵。

    事实上,钱明光的身份跟霍去病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称之为白丁也不过分。

    霍去病给他的身份是商贾之子。在大汉重农轻商,商贾的儿子根本没什么能出人头地的机会,更不要妄想封侯了。

    所以,当霍去病请求为钱明光封侯的奏章一传出,朝野上下几乎全都站出来反对,一句话,出身不行!

    这就是朝堂,把出身看的比什么都重要!所谓学得好不如生得好,其实这句话换到现在也是一样,自古几乎就没怎么变过。

    而在这种时候,除了霍去病力挺钱明光封侯外,李鸿彬也站了出来,力挺钱明光封侯。

    对待李鸿彬,朝野上下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不给这位九卿之首,在河西立下赫赫战功,死后被刘彻追封为大将军的李田之父,李鸿彬,李太常的面子。

    如此,钱明光也就顺利的封侯,同时,现在的他也是三千霍军的主将。

    在长安城中,钱明光一路驾马,很快赶回了城外的大营。

    军营外,钱明光翻身下马,看着已经少了很多人的大营,钱明光皱了皱眉,随后迈步径直走了进去。

    尽管战事已经结束,可霍去病麾下的大军依旧没有放松训练,校场上遍布挥洒汗水的汉军将士,这种情况也只在霍去病的军中有,卫青卫青就不要说了,现在的他几乎是被刘彻夺了军权,想来即便是不夺军权,他的兵营里也不会再有人愿意听他的话。

    至于长安附近驻扎的二十万北军和羽林军,更是几天才会出一次操,进行一场训练,俩者之间的差距简直就是泥云之别。

    也不怪刘彻会认为二十万北军外加羽林军,根本就不是霍去病手中几万大军的对手,两者压根就不是一个力量级别的。

    走在人影稀疏,但仍旧是人嘶马鸣的大营内,钱明光直奔中军大帐。

    来到中军大帐,钱明光一挑门帘,正好看见霍去病一个人坐在帅帐的书案前读着兵书。

    “将军。”

    霍去病抬起头,见是钱明光,嘴角挂上一抹微笑,冲他摆了摆手道:“别傻站着了,进来说话。”

    “诺。”钱明光一个抱拳,走到霍去病的面前,这时,霍去病也放下了手中的兵书,笑着询问道,“外面怎么样了?赵破奴,仆多他们可有消息传来?”

    钱明光不假思索回应道:“禀告将军,眼下我军仍有两万将士,不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也会跟之前的两万将士一般,分批开往边关镇守。”

    霍去病没有露出什么不喜之色,只是点了点头,“恩,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吗,咋们的兄弟都是一顶一的强军,也不能老是呆在这长安城,不然时间一久,弟兄们肯定都会懈怠,让他们去边关才能最大的发挥他们的用处。”

    不错,刘彻在削了卫青的兵权后,又开始在暗中削弱霍去病的兵权。

    只不过他做的比较隐蔽罢了,表面上的功夫也下的比较足。ip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九十二章功高震主

    漠北之战结束后,伊稚歇率部远遁,汉朝边境几乎就没有了什么敌人的存在,困扰了大汉上百年的边境匈患自此不存。

    也就是说外部的威胁消失了,更可以说是战争结束了,和平到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当年周武王就是甲兵入库,马放南山,刘彻肯定做不到那么狠,除非他不要皇位了。

    但是他可以从其他程度上来进行马放南山啊,同时也可以借机削弱那俩个人的兵权,料想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漠北之战后,卫青虽然也成为了大汉的大司马,但实际上他这个大司马并没有多大的权利,权利几乎全都跑到霍去病那边去了,再加上李广的死让卫青失去了军心和民心,搞得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