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电影世界穿梭门 >

第546部分

电影世界穿梭门-第546部分

小说: 电影世界穿梭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月初,就在众人以为扬州事败,白莲教会再次潜伏时,同为江南三州的荆州、交州,同一时间爆发白莲起义。

    与扬州的情况不同,荆州与交州之地,白莲教的核心战力并未折损。

    甚至,荆州与交州的白莲教高层,还吸取了扬州白莲教高层密会,导致被擒贼先擒王的教训,化整为零,由虚盖实,出来露面的都是小角色,真正的大鱼全部隐居幕后操盘。

    上有法王暗中指挥,中有经主调动信徒,下有行走道人上下串联。

    荆州与交州的白莲教起义,短短两天便覆盖全州,先以符水治瘟疫拉拢百姓为主,后以宣传大吴天子失道,应该以佛代国,建立无上乐土为核心。

    两州之地,很多被洪水冲毁田地,又饱受瘟疫之苦的普通百姓,纷纷加入了建立地上佛国的幻想中。

    散修,邪修,魔修,一些见到利益的非正统修士,更实在暗中推波助澜。

    只是短短几天,荆州与交州之上,便涌现出了无数头戴白巾,高喊无生父母,真空家乡的各路元帅。

    这些元帅,少则兵马数千,以一乡一镇为主,多则兵马十万,虎啸山林,屠村灭宅。

    一个两个或许不起眼,可一县之地,能冒出十几位元帅,数百位将军来,合在一起的力量就恐怖了。

    而且,白莲教起义,明显经过精心准备。

    哪个乡绅存粮,哪个地主多财,全都在白莲教的算计中,攻则必取,取则必胜,一时间村镇上的乡绅遭了秧,整日都有拖家带口,往县城与重镇上搬迁的士绅。

    反过来,白莲教对普通百姓却一视同仁,抢来的粮食分给大家,抢来的金银六公四民,极大的提高了白莲信众的积极性。

    一来二去,两州的民意与人族气运,居然有舍弃大吴王朝,转而对白莲教青睐有加的意思。

    很快,在白莲教精兵与叛徒的里应外合下,许多县城纷纷沦陷,唯有城高墙厚,拥有重兵把守的府郡之地,还掌握在朝廷的控制下。

    朝廷对此勃然大怒,抽调中原三州的郡兵,会合佛道儒三家的高手,浩浩荡荡杀向江南平乱。

    只从威势看,白莲教起义,有点像清末时期的太平天国,从立意上来说比汉末的黄巾起义更加浩大。

    汉末黄巾起义,虽然也是以信众为主,可那些信众并没有得到实际好处。

    白莲教则不同,占领一地之后,不但将钱粮分予大众,还会挑选合适的人封为知县。

    一县之地,人口破千万,凝聚出的香火,是修士看得见的好处。

    有香火为诱饵,很多散修与邪修,纷纷改换门庭加入白莲教,不管这些人是真心还是假意,起码在明面上共尊白莲教主为领袖,声势之大连朝廷都没有想到。

    依眼下的形式来看,要是让白莲教打退朝廷的几次围剿,在荆州与交州站稳脚跟,未必不能跟清末的太平天国一样,隔江据守,跟大吴王朝掰掰腕子。

    当然了,这里要有个前提,那就是坐镇两界山的人族主力不能南下。

    不然,以白莲教的杂兵水平,对上能征善战的北地边军,不亚于拿鸡蛋去碰石头。

    九月底,白莲教席卷两州,攻势如火,有跨越长江向北而去的意思。

    同时,朝廷派来的领兵大将,前任兵部尚书于洛口中伏,三战两负,退守长江大营。

    这三战,朝廷折损兵马五十万,白莲教折损兵马三十万,看似是一场大败。

    事实上,有识之士却不惊反喜,因为朝廷败的起,朝廷用的是郡兵,一抓一大把,根本不是主力部队。

    相反,白莲教折损的三十万人中,大多数是带头冲锋的精英信徒。

    这些人,早在十年之前,北方大旱时便被白莲教收拢,时至今日才化为劲旅,可以看成低配版的道兵。

    杂兵死多少朝廷都不在乎,眼下是灾荒年限,有的是人想要当兵吃饷。

    精锐之师就没那么容易了,白莲教仓促起义之后,再也没有时间来训练精兵,握在各个经主手上的精锐兵马用一点少一点。

    同样,初期占过便宜之后,眼见大吴王朝要一心围剿,一些浑水摸鱼的散修开始退出。

    十月中旬的时候,加入白莲教浑水摸鱼的下九流修士,起码已经走了十之六七,只剩下一些与三教有仇,不愿退走的修士还在积极抵抗。

    只是这一切,暂时跟王旭没什么关系了。

    王旭沉迷著书不可自拔,一本本儒家经典被他抄来,打上自己的名字之后,快马加鞭送往天下。

    今天交州官兵杀了多少白莲教妖人,明天荆州信众攻下了几座城池,统统都不在王旭的考虑内。

    说到底,白莲教的起义还是仓促了,少了主心骨一样的扬州,白莲教只能以两州之地,对抗朝廷统治下的七州。

    开头虽然打出了威风,打的朝廷措手不及,可一但战事陷入僵持,败亡的只能是底蕴更浅的白莲教。

    王旭不知道,为什么白莲教主,不愿意再等等,可这并不妨碍他将白莲教看低。

    哪怕白莲教有清末太平天国的开局,大吴王朝终究不是晚晴,大吴天子也不是弄权干政的慈溪,越拖下去胜利的可能性越小。

    反而跟二战时期,德国突袭法国一样,短时间内挥师北上,直捣黄龙,才有白莲教的几分活路。

    如今两军胶着,白莲教转攻为守,开始巩固江南之地,却是不用再做这个梦了。

    “短短两个月,白莲教看似势如破竹,联合散修、邪道、魔道三家的修士,将儒道释三家都赶出了荆、交二州,声势滔天。实际上,白莲教已是樯橹之末,尤其是那些不服管教的邪魔外道,各个杀人放火犹如家庭便饭,打打顺风局还行,逆风局想都不要想。”

    王旭独坐紫阳书院,潜心著书,却也听到了些风言风语。

    用一句不客气的话来形容,白莲教中很多人都是见小利而忘大义,见大利而惜身不决,缺乏应有的果断跟魄力。

    进如毛贼入室,一心唯贪。

    退如丧家之犬,战战兢兢。

    难怪三教称他们为下九流,真实些不入流的东西,三教明面上明争暗斗,各个教派间也是水火不容,到了事上全都能一致对外。

    这些人可好,都到战场上了,防备敌人的同时,还得防备着自己人,如何能成大事。

    王旭观之,白莲教不过癣疥之疾,长则三年五载,短则一年半载必败无疑。

    不信,三五年后再去看他,看看谁才是风云真英雄。

 第977章 六年后

    时间匆匆,转眼已是六年。(全本小说网,https://。)

    六年前,王旭自觉白莲教之乱,三五年便会平息,没想到却是他想错了。

    如今过去了六年,王旭也从19岁的少年人,成为了25岁的青年人,可白莲教之乱却还在继续。

    在这里要额外说一下,果真跟法海想的一样,白莲教背后真有妖族的影子,只是这个妖族不是北地妖族,而是九州妖族自身。

    天下间妖族无数,不算极北之地,人族,龙族,蛮族的地盘中都有妖族。

    天高皇帝远,不是所有妖族都一心加入北地,三族中的本土妖族,更多只想求个逍遥。

    第二个年头,大吴王朝以江南大营起兵,直扑连连征战,已经元气大伤的白莲教,欲要一举夺回两州之地。

    而就在大决战之时,九州妖族突然现身,加入到了白莲教阵营。

    在众人的想象中,九州之地妖族积弱,六阶妖神大多跟三教九流有关。

    可到了这一天才知道,九州的本土妖族之中,居然还藏着三位不知何时突破,终日东躲西藏的妖神。

    这三位妖神一出现,便摆明车马支持白莲教主,再加上五位前来助拳的外道魔尊,白莲教在六阶战力上,一时间达到了极为恐怖的九人。

    要知道,整个人族阵营,现存的六阶高手不超过五十位。

    分下去,佛道两家加起来才有二十几人,各个都是有名有姓的大菩萨,大天尊,堪称人族定海神针。

    从人数与力量上,当然是三教更占优势,但是到了六阶这个地步,出手足以打烂一州之地,相互忌惮,谁也不敢轻启战端。

    最后还是双方商量着,四阶以上修士不要插手,下面的战斗就让下面的人来,这才把这件事揭过去。

    但是问题又来了,没有高级修士插手,就让低阶修士自己去打,这得打到什么时候。

    打来打去,双方有攻有守,打了六年,至今也没打出个胜负来。

    “先生说,理不辨不通,我辈儒生要知行合一,今日大家齐聚,不如辨一辩人心如何?”

    “有何不敢,你说怎么辩?”

    “就辨一辩江南二州的百姓,为什么会支持白莲教,谁说的有道理,我们大家一起请他喝酒。”

    “善。。。”

    一间酒楼内,聚集着七位才子,一个个微微醉,指点山河意气风发。

    听到题目跟彩头,第一位才子站了起来,开口道:“依我之见,荆、交二州的百姓支持白莲教,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土地。

    江南之地,土地兼并严重,九成土地掌握在一成人手里,身为庶民,难见光明,而白莲教起义之后,士绅不是被杀就是远逃,留下了大片的无主土地。

    这些土地,被分给了普通百姓,支持白莲教的有地种,而且还是自己的地,你让他们如何去选。

    甚至,朝廷征伐二州,当地百姓多有阻挠,无非是害怕白莲教战败,他们的土地又被官府收回,重新分给逃走的那些士绅。

    政策与百姓的利益有冲突,百姓自然不会支持,更何况白莲教之乱属于人祸,那些看似老实本分的百姓们,未必像他们表现的那么安分,真正干净的又能有几个。”

    “善!”

    其余六人听了,起来敬了此人一杯酒。

    一杯酒下肚,第二人又站了起来,开口道:“我认为,百姓之所以支持白莲教,除了土地原因以外,还有个避不开的话题,那就是宗教。

    信仰这东西,感染力是非常可怕的,如果将人比作成水,信仰便是墨汁。

    一但墨汁倒进水里,想不变黑都难。

    小弟不才,曾到交州游历,那里的普通百姓,开口米勒在世,闭口真空家乡,已经被白莲教的人洗脑了。

    他们不再是自己,而是信仰的载体,将信仰看得比性命都重,认为凡是白莲教说的都是对的,凡是反对白莲教的都是错的,有这两个凡是的观点在,他们如何能北迎王师?

    所以,我认为土地只是其一,信仰才是其二,也是白莲教得民心的根本。

    交州的一些百姓,心中存有信仰,吃观音土也会觉得很幸福。

    他们认为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的没灵魂,没信仰,死后还要去受罪。

    信教的人,坚信自己死后能升入真空天国,与弥勒同在,今生受苦,来生享福,死亡自然就不可怕了。而可悲的是,人生百年,今生都不可期,又拿什么去盼来生?”

    “善!”

    众人再次起身,敬了第二人一杯酒。

    “该我了!”

    第三人放下酒杯,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开口道:“前面两位说的都对,可我还要补充一下。

    我认为,除了少数人掌握多少人财富,财富分配极其不合理,还有信仰问题以外,其实还有个不可规避的问题。”

    众人一听,放下酒杯洗耳恭听。

    说话的人也不含糊,双手敲打着手上的折扇,开口道:“我要说的这个问题,就是娶妻难,底层百姓没有选择权。

    就拿乡下的士绅来说吧,谁不是三妻四妾,妻妾成群,一个人起码能占十几个老婆。

    更有一些变态的,月月当新娘,天天入洞房,一人就霸占了多少女人。

    你们不信下去看看,十户之中,又有几户人家娶了老婆。

    我有个朋友叫冯宁,他就是普通家庭出身,他跟我说过在他这一代中,他家有男丁六个,姐妹四个。

    全家人都盼着他中举,因为只有他中举了,才有钱给三个哥哥两个弟弟娶妻,才能让四个姐妹不会因为聘礼,去给人家做小妾,这就是问题所在。

    我当时听到这件事特别震撼,先生说,以实际求真理,为了验证这个真理,我特意去下面走访了一下。

    触目惊心啊,普通人家中,三四个男丁算是正常的,多的能有七八个。

    相比较,男丁都比女孩多,为什么,因为一遇到灾荒或者不景气,女孩的那份吃的要分一半给男孩。

    大家都认为,男孩才是家里的顶梁柱,女孩是养不熟的赔钱货。

    如此一来,不遇灾年还好,遇到了,女童在灾年的折损率,是男丁的四倍以上。

    不巧,最近二十年间,不说连年灾害,可对比地方县志,灾情也比往年多了几倍不止。

    如此一来,男丁越来越多,女孩越来越少,再加上有钱人妻妾成群,普通人艰难度日,打光棍的自然也就多了。

    单单我们杭州府,我大概统计了一下,有一亿八千万人口,其中光棍占了六千万左右。

    平均下来,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光棍,有的人家一代八子,七个光棍,七人合力才给一个人说上老婆,表面看上去没什么,背地里,媳妇是大家共用的,你们说可怕不可怕?

    传宗接代,是人之常情,本来资源就少,富人更是多占,大家认为该怎么解决?

    我不知道,荆州与交州的人知道,他们选择打死那部分少数人,抢走他们的田地,瓜分他们的女人,这就是荆、交两州的百姓不支持朝廷,反而支持白莲教的原因,因为朝廷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白莲教给了。。。”

    众人一时语塞,幸福的家庭有千千万万个幸福的理由,悲惨的家庭总有一个悲惨的关键。

    关键是什么,没钱,不是所有人都会赚钱,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赚钱的头脑。

    如果这个不幸,是少数人的不幸,那么不用去管他,无视就好了。

    如果这个不幸,是大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