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电影世界穿梭门 >

第559部分

电影世界穿梭门-第559部分

小说: 电影世界穿梭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没有这个脸面,不是看中你,高人也不会给出指点。

    能给出这种指点的,往往都是宗门长辈,所以王旭在木亭中见到那位道人,才会想此人不是玉鼎真人本人,便是跟玉鼎真人有旧的阐教众仙。

    不然,不会指引他往玉泉山而去。

    “你等等,我去禀报老爷。”

    道童放下扫把,小跑着往里面去了。

    看着道童的背影,杨婵心里面有些打鼓,跟王旭低语道:“二哥,你说玉鼎真人不会不收我们吧?”

    “不收?”

    王旭笑了,天下间,一饮一啄自有定数。

    天道之下,就该他为道教三代首徒,阐教二代核心,道教怎么会将他拒之门外。

    更何况,眼下封神大劫将起,他还是大劫主角之一,代表着无尽气运。

    不收他,便代表着逆天而为,拒绝宗门气运,元始天尊都不会这么干的。

    “不收我是不可能的,只是在原有的故事中,杨戬前往玉泉山学艺,足足走了四年,我一顿饭的功夫就到了。本意中,玉鼎真人是想用这个办法,磨炼杨戬的遗志,同样给天庭制造追杀杨戬的机会,好让他彻底跟天庭决裂,投入道教的怀抱。

    我鸠占鹊巢之后,以梅山六圣节省了四年苦工,少了很多麻烦的同时,也违背了阐教的本意,恐怕还要为拜师平添几分波澜吧?”

    王旭心中如此想着,后悔却不会后悔。

    四年的时间与其浪费在路上,不如早点进入山门学点本事,以免十年后便要助武王伐纣,到时候力有不逮。

    甚至,王旭还有个想法,封神演义中的杨戬,下山相助武王的时候,已经是封神中期了。

    他初次出场时,是封神演义第四十回,勇斗魔家四将。

    要知道,封神演义一共才一百回,杨戬四十回才出场,已经是很晚的了。

    王旭在想,如果他早来四年,十年学艺之后,比原有的基础上早下山四年,是不是能有更大发挥。

    毕竟,封神争的是气运,每次斩将夺旗,都有一分气运加身。

    要是像姜子牙一样,直接跟随武王起兵,而不是半路加入,保不准在这场封神游戏中,获得的气运能翻一番。

    到时候,得了天道青睐,还怕不能成就大能,不能证道准圣吗?

    还有一点就是,玉鼎真人手上,并没有多余的先天法宝给他。

    不管是神话传记,电视剧,还是改编的电影中,杨戬一直都没什么法宝傍身。

    早下山几年,也可以多多谋划,弄几件法宝来玩玩。

    省的跟西游时期的猴子一样,一副乡下土鳖模样,看到件法宝就说好宝贝,舍不得撒手,险些弄出笑话来。

 第1000章 拜师玉鼎真人

    “你们两个,老爷让你们进去。(全本小说网,https://。)”

    在外面等了一会,进去禀报的道童就出来了。

    王旭含笑点头,先是谢过道童,然后才拉着杨婵进了道场。

    玉鼎真人的道场,一进去,便有种说不出的韵味。

    身处其中,好似头脑更清醒了,心中的杂念更少了,连思维也比外面快了不少。

    “这是。。。”

    王旭抬头向天上看去,只见外面明明是白天,道场内却群星密布好似晚上。

    如果是单纯的晚上,也不值得他惊讶,让人惊讶的是,漫漫群星看似无序,却始终在以一种规律运转,于无声息中诉说着天道至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下间的一切奥秘,都好似摆在这副星辰图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犹如天道褪去了让人懵懂的外衣,将核心暴露在了众人眼前。

    只看一眼,王旭心中便隐隐有所明悟。

    这种明悟,不是针对一门一学,而是他这些年来所学的无数神通。

    不管是武道妙法,还是文道神通,都能在这副星辰图上找到对应之处,让人恨不得立刻盘膝修炼。

    咬了下舌尖,王旭才将这种想法驱出脑海,再往一旁的杨婵看去,发现杨婵好似一点都没有看出玄奥来。

    “此图居然直指大道,这真是,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王旭惊骇莫名,将天道演变赤裸裸的展现在众人眼前,这已经不是大能的手段了。

    莫非玉鼎真人的道场中,还有元始天尊的手笔。

    这不是不可能,元始天尊纵横天下,可亲传弟子却只有十二人。

    这十二人,各个都非比寻常,以元始天尊的手段,未必不能截取天道一角,交由弟子们参悟。

    难怪三教弟子修为强大,尤其是这些核心二代弟子,一个个在封神时期不过金仙某样,等到了西游时期各个都有准圣手段。

    多了不说,光是截取的这片天道真容,就能让人朝闻道,夕死可矣。

    更别说时不时的还有圣人讲道,与准圣级的大佬现身说法了。

    比如西游时期,孙悟空夜宿五庄观时,五庄观内的道童就跟孙悟空一行说,我家老爷去玉虚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

    这个听讲,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听,一部分是讲。

    听肯定是听元始天尊的,讲又是讲给谁,元始天尊的可能性很小,更大可能是将自己的所悟,讲给元始天尊的弟子们听。

    从这里就能看出,元始天尊门下的弟子们,不单单能听到元始天尊讲道,还能听到被元始天尊请来的大能讲道。

    换成圣人之外的存在,谁能把镇元大仙请去传法,玉皇大帝都没这个面子吧。

    “还是来的晚了,要是巫妖大劫期间,直接能拜入圣人门下多好,又或者龙凤大劫期间,直接拜入鸿钧老祖门下。”

    想到自己的师傅将是玉鼎真人,王旭有些贪心不足的想到。

    玉鼎真人虽然厉害,现在就是金仙大能,日后必定是准圣级存在。

    但是跟元始天尊一比,又差了十万八千里,更别说比之道祖鸿钧了。

    只可惜来的太晚,眼下都是封神大劫了,别说道祖,就是圣人收徒的可能性都很小。

    再加上他是命中准定的道教三代首徒,不是注定的圣人弟子,哪怕王旭跳得欢,也不敢去赌拒绝了玉鼎真人,会不会被元始天尊收徒。

    毕竟,赌对了,元始天尊也不能让他成为圣人,成圣不是那么简单的。

    而他,只要所料不差,以道教三代首徒的身份,混日子也能混个准圣。

    赌错了,违背了命运的安排,还是这么大的违背,会怎么样很难说。

    “走,我们进去。。。”

    压下心中的思绪,王旭深吸一口气,带着杨婵往大殿中而去。

    大殿内,两位道人盘膝而坐,背后供奉着三清神像。

    这两位道人,左边那位王旭叫不上名字来,右边那位,不是指点他来玉泉山的道人还能是谁。

    “来者何人,所为何事?”

    感受到有人到访,左边的道人徐徐开口道。

    王旭一听便知道,这位道人应该才是玉鼎真人,因为只有主人家才会这么问。

    坐在右边那位,指引他来玉泉山学艺的道人,应该是与玉鼎真人同辈的阐教众仙,只是不知道是哪位当面。

    “小子杨戬,来自灌江府,杨家庄,是来拜师学艺的。”

    王旭单膝跪下,此跪一为道家先贤,二为自己的未来老师,成道授业之恩,担得起他的大礼。

    “哦,原来是这样。”

    玉鼎真人面不改色,又看向一旁的杨婵,开口道:“你呢?”

    “我叫杨婵,也,也是来学艺的。”

    杨婵没想到还会问她,磕磕巴巴的回答道。

    玉鼎真人再次点头,接下来却没有再问王旭,而是转头看向了身边的道人,开口道:“广成子师兄,你怎么看?”

    广成子,也就是在木亭之中,指引他们来拜师的道人,闻声后微微点头:“善!”

    玉鼎真人沉默少许,上下打量着王旭二人,片刻后说道:“杨婵,你道缘浅薄,当不得我入室弟子,暂且算你做记名弟子,跟随众人修炼去吧。如果你耐不住寂寞,许你随时下山离去,不必跟我说辞。”

    “谢老师。。。”

    杨婵到底是年纪小,根本不知道玉鼎真人再说什么。

    王旭却是听懂了,这是在告诉杨婵,你的名字我记下了,咱们有个师徒名分,你却不是我的亲传弟子。

    要是想学,可以跟着大家一起学,不想学随时可以走人,走的时候也不用跟我辞行,你走你的就行了,大家就当没见过。

    “至于你。。。”

    说完了杨婵,玉鼎真人眉头微皱,又看向了一旁的王旭。

    王旭是命中注定的道教三代首徒,而且跟他有师徒缘分,当为亲传弟子,此乃天机所示。

    只不过,王旭却是早来了四年,很多地方与计划根本对不上。

    在早先的道教诸位圣人的推算中,王旭应该历经磨难,一路摸爬滚打的来到玉泉山才对。

    而现在,出门就认识了梅山六圣,一溜烟就坐着祥云来了,哪有什么磨炼。

    变数,都是变数。

    玉鼎真人有心请示老师,可天机混乱,元始天尊也算不出个所以然来。

    唯一能肯定的是,王旭便是杨戬,未来的道教三代首徒,天生的大气运者。

    除此之外,为什么出了这些差错,诸位圣人也不清楚,所幸变化不是太大。

    “你与我有师徒缘分,命中注定,当为我亲传弟子,只不过。。。”

    玉鼎真人语气微顿,又道:“你命中该受劫难,如今虽然上得山来,却没有经过历练,难免道心不稳。这样吧,你去挑三个月的水,劈三个月的柴,再打扫三个月的庭院,然后再来听我讲法。”

    “谢老师。。。”

    王旭一听,只要干九个月的杂活就能得传正法,与原始大道相比,这点磨难算得了什么。

    要是把这个要求说出去,想要拜师学艺的人,能从玉泉山排到灌江府去。

    看来,玉鼎真人也在为难,毕竟,他比规定时间早了四年来,总不能让他挑水扫地的过上四年吧。

    道教收的是三代首徒,不是三代首仇,也怕让他浑浑噩噩的过上四年,磨炼暂且放在一边,心生不满就得不偿失了。

    说起来,杨戬在历史上,前往玉泉山用了四年时间。

    这里面除了打磨筋骨,锻炼心智以外,更多的还是给天庭机会,让天庭有时间派下追兵,从而加深天庭与杨戬之间的仇恨。

    此时王旭到都到了,再整这些反而显得小家子气。

    ps

    不知不觉一千章了,撒花。。。

 第1001章 玉泉山上

    打点了行装,王旭暂且在玉虚山住下。/全本小说网/https://。/

    玉虚山上阁楼庙宇无数,人却没有多少,上山时看到的数百弟子,全都是杨婵这样的记名弟子,别说亲传了,连正式的都没有一个。

    再往下,还有道童上百人,负责端茶倒水,打扫庭院。

    道童看着是人类,实则不然,全都是玉鼎真人点化的草木精灵,

    这些道童是没有资格学法术的,仆人一样维持着玉泉山的正常运转,最大心愿便是得了玉鼎真人的眼缘,当上一名记名弟子。

    王旭与杨婵的到来,让玉泉山多了几分色彩。

    其他人也不知道,王旭是来当亲传弟子的,只以为跟大家一样都是记名弟子,心里说不上喜欢来,却也算不上讨厌,更多的是无视。

    一问,类似这种记名弟子,玉泉山上有三百一十四人。

    有的是玉鼎真人从外面带上来的,有的是家里长辈与三教有旧,其中来的最早的那位,已经在此学艺三百载。

    还有没有更早的,大家说不清楚。

    应该有,但是早已下山去了,往常众人在山上学道,学个几百年要是没有成就,都会下山去寻找自己的机缘。

    到了山下,或为一观道主,或为闲散修士,就跟还俗的少林僧人一样,下了山就再也回不来了。

    王旭就此住下,每日挑水劈柴,混迹于这些弟子之间。

    虽然大多数弟子一心修仙,不为外物所动,但是总有耐不住寂寞的人。

    一来二去,王旭也跟很多人混了个脸熟,并且从众人口中听到了很多隐秘。

    比如说,他们这些记名弟子,一般来说是很难见到玉鼎真人的。

    玉鼎真人对记名弟子并不上心,大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之意,极少会为众人讲法。

    大家想要学习法术,唯一的机会便是参悟星辰图。

    星辰图截取天道一角,大道三千尽在其中。

    因为机缘不同,悟性不同,每个人参悟出的东西也不一样。

    有人悟出了呼风唤雨之术,有人悟出了撒豆成兵之法,有人悟出了飞天驾云的神通,有人悟出了金丹岐黄之术。

    虽然玉鼎真人不出面教导弟子,却不反对弟子们私下里交流法术。

    只是法不轻传,你想学别人的法术,就要用自己的法术来换,而且要对等才行。

    所以在场的数百人,大多只有几手法术傍身,除了烂大街的呼风唤雨之术,谁也不愿意将自己悟出的高级法术交与别人。

    王旭观之,整个玉泉山,就是个缩小的社会。

    看似无为,实际上无所不为,如果不是玉鼎真人压着,很难说会发展成什么样。

    一开始,王旭也好奇,玉鼎真人为什么不出面教导弟子,而是任由这些人挥霍青春。

    后来想想,或许是看不上眼吧。

    阐教不是截教,没有有教无类的说法。

    以玉鼎真人的眼光,只有日后有望成就大能的,兴许才能被他看在眼中,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弟子与草木无异。

    能成就大能的人,参悟星辰图时,也能悟出极其厉害的神通来。

    悟不出来,说明你没有这份悟性,连悟性都不够,又何谈成就大能,为师门分忧。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估计在玉鼎真人眼中,这记名弟子也与草芥无异,想要出头唯有拿出能打动玉鼎真人的悟性来。只可惜,在场的数百弟子,大多只有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