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末魏武帝 >

第75部分

秦末魏武帝-第75部分

小说: 秦末魏武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余豪气道:“大丈夫生于乱世,理当封侯拜相,成就一番伟业。焉能庸碌一生?我看不如这样,你我合谋。重新拥立代王赵歇为赵王。届时。彭将军拜为大将军掌兵,而我陈余为丞相掌政。你我利用赵歇的身份。成就远比在田荣麾下当个小小将军更加实在。”
    彭越神色微动,已然被说的心动。
    便在这时,一份八百里加急传到了彭越的手中,彭越一看,脸色在瞬间白了。
    十一月六日,曹操麾下黎阳侯夏侯婴、牧野侯曹参雪夜进兵河间。三日之内,连破平原,南皮、乐陵三城。
    听得彭越念出了情况,陈余霍得一下站立了起来,面无血色,神色出现了阵阵慌乱。
    之所以,他敢以三县兵力和张耳对抗,只因他暗通齐国,有了齐国这个强力的后援,兼之张耳无能之故。
    可这曹操一出手便取了平原,南皮、乐陵三城,用意以是相当的明显。摆明了是要以黄河下游为据点,东据齐国,北阻己方大军归路,意图将自己一口吃下。
    这曹操用兵如神,麾下又有诸多良臣猛将,自己如何能敌?
    这战未开打,陈余以心生惧意。*****
    “这可如何是好?”陈余颤声看着彭越,已将他视为了救命稻草。
    彭越见陈余如此熊样,心底鄙视不屑,暗忖:“这些所谓的大人物怎么都是这副模样?”他在秦国未灭之前,见过刘邦。
    当时刘邦奉命西路伐秦,意图收他兵权,归为己用。彭越见刘邦虽有长者气度,却拿不出任何干略,鸟也没有鸟他。
    陈余如此,代王歇如此,张耳更是如此,唯一好一点的便是田荣,他有胆跟项羽叫板。只是那能力却惨不忍睹,至少远不如他一个打渔的。
    也不知曹操是否如传言地一般那么厉害,兴许也是一路货色。当下胆气横生,叫道:“兵来将挡便是了,我守他攻,何足俱哉。”
    陈余也附和的点这头,道:“是以至此,也只有拼死一战了。”
    “正当如此!”彭越见陈余下定了决心,遂道:“所谓用兵需快,曹操第一步先断我们后路,这第二步必然大举压境。曹操势大,硬碰我们毫无胜算。因此,死守方是上策。”
    彭越的眼中出现了一丝诡异,说道:“依照我之见,我们应当收集辎重兵力,以拒守为主,同敌方打一场消耗战。”
    陈余欣然同意。
    于是,两人命大军四处收缴粮食,并且迁移壮丁百姓入城,加固襄国城墙,作出了一副龟缩的架势。
    在收到夏侯婴、曹参的捷报以后,曹操便起大军五万,点将桓、李由、季布、陈武、阎泽赤、楼烦、朱航谦,并带尉缭、陈平北上伐赵。
    萧何留守安邑坐镇后方,张留守安邑观刘邦、项羽动向,虞子期留守河内,以防河南王魏豹。
    兵法云,兵贵神速。
    曹操出得安邑便下令三军疾行。
    “武王何须如此着急?”听得曹操将令,尉缭站出来出声询问。
    曹操微笑对道:“陈余小儿不足为惧,但那彭越却是当世难得将才,不可小觑。晚一日,便可能多一日的变数。”
    “武王言之有理……但属下再问武王。此战武王是希望取得北地还是仅仅只想要常山一地。”尉缭一脸和蔼的微笑,眼中却露出了奸诈的神色。
    “若是可能孤王自当以取得北地为上。”曹操的战略便是以北地为基,对于剩余的常山国、燕国、代国,可谓望眼欲穿。
    尉缭笑道:“如此大王何不邀代王、燕王一同攻伐常山?”
    陈平接口道:“不是邀请,而是命令,以命令地语气让代王、燕王一同攻伐常山。如此,才能取得全效。”
    尉缭细细一想,认同的点了点头。
    曹操心中一动,猛的一拍大腿,叫道:“此法甚妙,此法甚妙啊。”
    代王歇和燕王臧荼都是陈余的好友,邀他们来攻伐陈余,他们会不会来在五五之间。若来,可借助他们地力量攻打陈余,若不来也可以此为借口,光明正大的出兵攻伐他们。尉缭此计阴险,是为两全之策。
    而经陈平这一改动,更加无耻了。
    先以命令地手法激怒他们,让他们不来的可能性增大。纵然他们忍气来了,也必定是憋了一肚子的火。
    这时,若在挑衅一番,在他们的头上加上一把油。这火一旺。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会干出什么过分的,或是出格的事情出来。
    如此曹操便又有了借口除掉他们,这首领一死,他们余下领地岂不是尽归自己所有呢?
    尉缭、陈平这一计可谓卑鄙到极点,无耻的极点,阴险到极点。
    不过,看曹操此刻的神情便知,这一计,他很喜欢。
    曹操立刻改令,三军缓行。
    接着有分别给了代王歇和燕王臧荼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非常简单,五十个字都不到。信中言道:“陈余小儿,无信无义。孤王起兵伐之,速出兵助我攻伐常山。待破城后,襄国珠宝任意选取。”
    这任意选取看似大方,其实却证明了一点。
    曹操要常山,此次出兵他们最多也只能得到一些珠宝,至于土地是一亩田也别想得到。
第一百五十章 嚣张的叔孙通
           代郡首府,代县。
    耳边尽是风的低吼,呼噜呼噜的,当中还夹杂着鼓瑟之音。
    李左车的眉头都皱成了一条线,登高眺望,看着成片的正在建立的巨宅高楼,眼中出现了一丝疲乏和愤怒。
    短短半年间,这偏远的代地以成为了乐土。
    他们忘记了战争是怎么一会事,人人都有了“不知明天”的颓废,个个都“醉生梦死”的活在世上。
    “代县,真的如此繁华吗?”李左车不屑的冷笑者,他比谁都清楚这个事实,跟数十年前的赵国一般,
    富者越富,穷者越穷,是此刻代地最好的,最恰当的真实写照。
    那些大商巨贾无不囤积居奇,操纵市场,莫不投机垄断,使得农村破产,贫者连食糟糠都求之不得。
    而大户人家的声色犬马、丝竹笙歌,市井的灯红酒绿、寻欢买醉,夜夜处处,不夜的代县依旧。
    尤其是代王歇登基以后,更是如此。
    代王歇是赵国贵族之后,自幼习得音律。他不但喜欢音乐,而且是深通此道,谱曲填词,所得新作,莫不在代县家家传歌,随之传遍天下。
    长江德风。小人德草。风吹草偃。上行下必效。代王歇喜欢音律声色。代国朝野上下也就莫不嗜声色若狂。外有强敌。国内却听不到任何忧国地言论和呼声。满耳都是凄凉地赵曲和靡靡亡国之音地郑风。
    李左车见此异常矛盾。作为一个青年。他拥有远大地志向和抱负。封侯拜相;但作为赵国地后裔。而且是赵国战神李牧地江孙他有义务维护赵国。维护代王歇。虽然。他知道代王歇并非是一个明主。
    身为代国谋主。他本有义务纠正长主地一切行径。只是代王歇知他才用他才。但却很少听他地。为此。他多次打算离去。只是一但念及自己地先祖。便停了下来:身为后辈。焉能让祖上蒙羞?
    他常常因自己会有这么一个想法而惭愧。
    “上大夫。大王派内侍前来请您至王宫商议正事。”管家赵伯地声音从他地身后传来。
    李左车精神一震。代王歇以一个星期没有上朝听政了。大小事情都由群臣处理。此刻召他必有大事。
    他马不停蹄的往宫殿驰去。
    代国的政厅是容纳得下百余席案的大厅,粗梁巨柱,雕刻精致,四周墙壁上更画着巨幅的壁画,全是出自名家手笔。
    步入厅中文,相国赵卜。大将军赵昌以及余下十余位大臣皆以到齐。
    厅内****还有一人,李左车认得他乃是陈余地心腹吴秉,对于常山的战事他略有耳闻。见他到来心中不免生出一丝异常。
    见李左车以至,代王歇笑道:“上大夫来的正好,你给孤王说说,孤王是不是要接纳陈余的请降?”
    “陈余已经胜了?”李左车看着吴秉,他的情报远不如曹操来的精准,快速。至今也只是知道陈余、彭越连战连捷,并不清楚对方已经攻克了常山国的国都襄国。
    “不错!”吴秉傲然道:“在成安长的指挥下,张耳军虽有五万之众,但还是被逼得一败涂地弃城逃亡。成安长说了。他生是赵国人,死为赵国鬼。项羽分封不公,灭赵国于弹指之间,可恨之至。他愿意重新尊代王为赵国国长,奉上常山国,以保赵国不亡。”
    李左车还未开口,相国赵卜已然喝道:“大王,成安长爱国之心天地可鉴,我等皆是赵臣、赵民。可那项羽一个分封便将赵国覆灭。臣等日夜悲苦,本欲一死以殉故国,但却因无颜面对赵国的列祖列宗,苟延残喘至今。现在赵国复兴在即,大王何必犹豫?”说着说着,他真地在大殿上大声哭了出来。
    李左车暗暗叫苦,这老家伙算得上是赵国的三朝元老了,顽固不化,无赖之极。时时讲先王挂在口中。一大把年纪了还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大哭大闹,鼻涕、眼泪一把流。丝毫不顾及形态,倚老卖老,忠心可表,但却不堪重用。
    他独自寻思,万事万物必有因果,这陈余并非是一个赤胆忠心的忠诚,他如此做来必有原因。
    见李左车不语,赵卜又度喝道:“上大夫还有何意义?难道你不希望赵国复国吗?”
    吴秉神色之中也露出了一丝焦态。
    李左车心念一动,问道:“敢问吴将军,魏武王曹操对于贵上攻取常山有何举动?”
    “这个……”吴秉略一犹豫说道:“并无任何异常。”
    “此言不实吧?”李左车面带冷笑,讥笑地说着。
    赵卜问道:“我赵国复国关那曹操何事?”赵国故地,曹操独占其三,因而赵卜这类赵国忠臣对之毫无好感。
    “回大王……”李左车对代王歇作揖肃然道:“魏武王何须人也,此人起兵以来所表现出的才智气度天下无人可比。他被封王以后,时不过半年,但却干了许多震动北方的大事。他广募贤才,提议唯才是举;他收买人心,表示无为而治。短短半年间,他麾下兵聚集了大批人才,人心也渐渐归顺,可见其志不小。”
    代王歇也认同的点了点头,这曹操之能,他是亲自见识过了,丝毫不逊色于项羽。“世人只知曹操与项羽是为异性兄弟,所以素有项曹一家的说法,却忽略了两个问题。”李左车平静的说道:“项羽霸气凌人,坐拥西南九郡,自持天下无敌。他只把曹操视为最信任的部下,而不是于他平起平坐的兄弟。他决不会容任曹操无故的壮大拓展自己地势力。同时,曹操未必甘心永在项羽之下,但他很睿智,他的实力不如项羽,因而不会跟项羽硬碰。他想要扩大地旁,必须找一个借口,所以他任由陈余破张耳,自己按兵不动。”
    他顿了顿。讥笑的看着吴秉道:“很显然若说借口,没有什么比讨伐陈余更加合理直接了。”
    “大王……属下料想,定然是曹操已经做出了行动,他们实力不如曹操,因此假意将常山国相让,实际乃是逼迫大王和他们合流一起来抵御曹操。此事,万万不可答应。”
    吴秉见事情败露,也不再隐瞒说道:“代王难道甘心屈居于这北方的代地,莫不是忘记了故国不成?大王有兵四万,而我家主公也有四万之众。曹操只起兵五万攻伐常山,而我们加起来有八万大军何惧之有?”
    李左车愤然道:“吴秉,你这是将大王推向死地。八万大军确实很多,但能战者又有几个?巨鹿一战,大王兵力几乎尽灭,这四万皆是新募的兵卒。你们的四万除了彭越麾下的万余军队有一战之力以外,其他的不是新兵便是降卒有什么大用?须知,曹操麾下的兵马部分是跟随他起兵地百战之士,还有便是以往大秦蒙恬将军亲自训练出来的镇边雄师。面对着五万大军,所谓的八万有何胜算……大王,你这一点头,便等于给了曹操攻伐代地的借口,万万答应不得啊。”
    赵卜也回过神来,分清利弊,赶忙改口笑道:“上大夫所言极是,退一步方好,退一步方好。”
    代王歇怒喝道:“告诉陈余,孤王绝不上他的当。”
    吴秉怒瞪了李左车一眼,悻悻而退。
    见危机已除,李左车登时松了口气。
    才过一日,李左车入王宫处理政务,还未坐下代王歇便请他去陪客,细问之下,方知曹操使者叔孙通来了。
    入得大殿,代国的文臣武将整齐的位列两旁,可见自己这位主上对曹操使者的重视。
    他站到自己的位上,不多时,便见一老者走了进来。
    对方年岁在五六十岁余间,昂然而入,似以主者自居,傲睨自若,来到殿中也不参拜,只是略一点头示意,道:“我主魏武王有书信给代王。”他将书简摆与手上,等着他人来拿。
    李左车见叔孙通如此无礼,藐视自己长王不觉心中大怒,大喝道:“小辈得志,旁若无人,汝敢藐视我国长王耶!”
    叔孙通却道:“何者藐视?古训有之,上国使臣见下国长王无需参拜。我大魏强势,彼代弱小,何须多礼。”
    他口中傲慢,直呼代王歇为下国长王,那不屑藐视之意,尽写面庞。
    李左车见代王歇几欲暴走,心中一亮,面色惨白暗叫不好,忙和悦道:“叔孙先生远来疲乏,请至内中文休息。”
    他接过书简,命人送叔孙通下去。
    叔孙通意外地看了李左车两人,哼声道:“快一些,武王还等着在下复命呢。”
第一百五十一章 智士李左车
           见过嚣张的,却没见过如此嚣张的。
    叔孙通的张狂惹得大殿里的所有重臣都怒火中烧,个个都气得咬牙切齿,只是无人首先发难而已。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代王歇看完曹操的来信,气得将手中的竹简甩了出去,大声的咆哮道:“这曹操目中无人,着实可恨。”
    代王歇开了这个头,余下殿内的文武大臣也跟着议论纷纷起来,无不指责叔孙通态度无礼。
    赵卜捡起书信,见曹操在信中那傲慢和命令的语气,更是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怒声喝道:“竖子无礼。”
    他慷慨激昂的说道:“大王,你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