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末魏武帝 >

第94部分

秦末魏武帝-第94部分

小说: 秦末魏武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奇怪的看着萧何,问道:“丞相,这是什么意思?”
    “属下哪里知道?”萧何性格稳重多智,但他的智慧都已向治国治世方面发展了。说及治理百姓,他们所有人加起来也不一定比的过一个萧何。但在计略、谋划上却比不上在场的任何一人。
    其实他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丞相是有开府的权力的,所以萧何也养了三百门客,他们各司其职,等同一个有序的小朝廷,处理这魏国的国策,政治。
    本来他在自己的府内和一众门客商议魏国政事。
    项伯莫名其妙的求见,然后莫名其妙的给了他一卷书简,又莫名其妙的说了一些话,便告辞走了。
    他郁郁的道:“今日属下在府内办公的时候,项伯突然找上了门来,他给了属下一封书简。属下还没有细问,他便走了。只是说书简关系道魏国的生死存亡,不可大意。属下好奇的打开一看,便见信上的内容确实关系到我军的存亡,只是不知是真是假,只好将他拿来给武王,看看究竟这项伯是什么意思?”
    “这没有道理啊!”李左车的眉头皱的不能在皱了,“这范增不可能知道晋阳赵家便是以往的巴地琴家,也不知道这赵家和我军是一体的。****在他们的眼中我军是不可能知道他们和匈奴联合,更不知道这匈奴即将来犯一事。范增写这封信不是正好告诉我军,匈奴即将来犯吗?”
    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匈奴的作风是来去如风,往往能够在他们毫无防范的情况下一击命中。
    或是远遁,或是继续抢掠。
    范增的计划显然是让匈奴攻入长城,然后让他们在长城内跟匈奴打消耗战。而不是依仗地长城来抵御匈奴。
    因为如此。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巨大地伤亡。
    可是,范增的这一封信且不论刘邦来攻是不是事实。但往另一方面来看,显然是在告诉自己。匈奴人要来了,让他准备
    这对于范增原本的计划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荒谬地做法。
    在这一时间里,曹操、张、陈平、张良等人都为范增的举动而感到莫名其妙。
    张沉吟许久。****开口道:“范增此人不可小觑,他放弃原来的计策,一定另有其他更加的高明地想法。如何让楚国更加有利,我们往这方面去想也许能够理清头绪。”
    “也好!”曹操点头道:“先一步一步分析,这首先,我们必须确定这范增信中的内容是否属实,这刘邦会不会在我们抵御匈奴的时候来攻打我军。你们怎么看待此事?”
    尉缭接口道:“属下认为这事可能性很大。”
    张也点头道:“微臣的看法也是一样,那范增是没有理由在这个问题上欺瞒我军的。他得不到任何好处。”
    余下的陈平、张良、李左车也一致认同。
    曹操也是同一个看法,正如张说的那般。范增是没有必要传播这个假消息的。不论自己是否知道这个消息,范增都得不到好处。在这个时候欺瞒自己。完全没有意义。
    这刘邦偷袭自己,这难道是说……
    曹操动容道:“刘邦、项羽打算讲和?”
    张良心领神会,“很有可能,项羽背后有一个齐国,而刘项又同时忌惮我们。===是以,他们讲和并不奇怪。刘项对持,彼此间都奈何不得彼此,继续下去只会壮大我国和齐国。项羽、刘邦皆不是蠢人,他们必然明白如此道理。因此,他们暗自讲和。一个准备对付齐国。另一个却打算利用匈奴来巧取我国领土,另辟战场……”
    他说道这里。神色已然明白,一拍大腿道:“原来如此。”
    曹操、陈平、尉缭、李左车相继恍然,这完全是借计施计啊!
    好个阴险的范增。
    曹操、陈平、尉缭、张良、李左车等人,你眼看我眼,均是叹服。这范增打地如意算盘实在是太妙了。
    如果,范增不透露这个消息,下场很显然。他们完全没有料到项羽、刘邦会在这个时候讲和,到时韩信异军突起,而他们又在北地和匈奴对抗,届时后果如何显而易见。以韩信之能,定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大势的掠夺魏国地领地。
    如此一来,刘邦军很可能因此而恢复元气,同时,自己也将陷入首尾夹击的危险地步,让匈奴、让刘邦大占便宜。
    这点是范增不想看到也是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呢!
    他想出了这么一个万全之策。
    首先,他告诉自己,匈奴要来了,让自己派兵防范。然后,有告诉自己,刘邦打算偷袭也让自己加以返防。
    如此,自己的大军将会一分为二。
    一部分用来对付匈奴,一部分用来对付刘邦军的韩信。
    这般一来,对付匈奴的魏军,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不可能跟匈奴的二十余万大军打野战,只能依仗长城据守。同时,因受匈奴的影响,自己对抗韩信军的兵力也不会很多。自己在兵力上占不了优势,以韩信地能力恐怕又是一个僵持之局。这便是范增地真正目的。
    自己地魏国强大,所以,他安排两路大军来消磨自己的实力。
    他不希望看到刘邦强大,所以又借用自己的手来削弱刘邦的实力。
    而他大楚面对了却是实力弱小的齐国。
    只要他们灭了齐国,那么局势完全逆转。
    他可以坐看自己的魏国被匈奴,被刘邦一点一点削弱,也可以看着刘邦被自己一点一点的削弱。
    等到了一定的时机,他们可以渡黄河攻打自己,也可以进军成皋攻打刘邦。无论将来如何发展。最后得利地一定是楚国。
    范增这一计。果然厉害。
    更主要地是这一计乃是较之阴谋,更加出色的阳谋。虽然自己知道了范增的具体意图,但却不能不按照范增地想法去做。
    不然。匈奴大军便可能南下或者韩信轻易地杀入自己的领地。除了分兵抵御,没有别的办法。
    “哈哈!”曹操大笑了起来,“好一个一石数鸟之计,即可削弱我军实力。又能阻碍刘邦发展,同时还可铲除后顾之忧,并且为项羽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这范增确实厉害,果然好计谋,孤王终于可以放心了。”
    范增地举动就向是蒙住了他的眼睛一般,不知敌人会用什么计谋,而心事重重。如今形势以明,大局也现。他们也可以筹谋对策了,因此。曹操畅快的笑了起来。
    张良道:“武王此刻大笑,恐还早了一些。我们现在正处在两难的地步,一切关键在于这匈奴能否退兵。若是匈奴坚持不退兵,我军明知是计,也只能走进去。”
    曹操肃然道:“不错,张上卿,为了不让我军步入范增之谋,你必须想办法说动东胡王攻打匈奴,让匈奴无暇出兵他顾。”
    “这个……”张眉头皱了起来,良久才道:“这恐怕并不容易。属下先前计策的关键在于刘邦、项羽不会跟匈奴结盟对抗我军。现在刘邦夹杂了进来。以匈奴单于的魄力和对河套平原的渴望很难让他撤兵。最关键的事。我军和东胡王不熟,他们不可能完全相信我们出大军攻伐匈奴。也很难讲匈奴逼退……”
    “那可如何是好?”曹操暂时没了对策,范增这一计太绝,除非他们能够迫退匈奴,不然他们也只能中范增之计。
    “除非……”张犹豫道:“除非大王能的一人,只要大王得到了他。属下有九成把握可逼匈奴退兵!”
    “谁?”曹操高声询问。
    “前秦大将蒙恬!”张犹豫再三,终于说出了一个名字。
    “是他?”除了知道张身份地曹操、尉缭以外,其他人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曹操沉声问道:“你确定他能成功地逼退匈奴大军?”
    张肯定了点着头道:“原因有二:其一、蒙恬镇守北地近乎二十载,威震塞外,匈奴人闻之寒胆。只要蒙恬在,匈奴单于不得不重新掂量我军实力。第二、当年为了更好的治理边患,扶苏曾提议以夷制夷。说动蒙恬结交东胡,威慑匈奴。这东胡王和蒙恬交情颇深,兼之蒙恬此人说一是一,很得东胡王信任。只要他出面,东胡王必然同意出兵攻伐匈奴。”
    曹操深深的看了张一眼,道:“好吧,孤王信你。你立刻去请蒙恬将军,切勿辜负孤王的厚望。”
    他的话中有话,张怎会听不出来,跪地拜道:“属下绝对不辜负武王的期望。”
    “若是真能得到蒙恬将军的帮助,那么我们不如来一个将计就计,故作中计,将他们引进我军领地,然后……合围!!!”深通兵法的尉缭想出了一个妙计。
    曹操心念一动,想起了当日陈平的话来“韩信不如武王的地方在于身份。武王是魏国地真正统治者,可以随意调动魏国地一切资源,而韩信永远只是一个臣子,他要兵需通过刘邦,他要钱要粮也需通过刘邦。”
    用屁股想想也知,这攻伐自己的领兵主帅一定是那韩信。
    若是能够断绝韩信于刘邦之间地联系,那么韩信岂不是成为瓮中之鳖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辽东豪杰
           襄平是辽东第一城,是偏远辽东最大的一个城镇。
    这里汉人和胡人杂居,龙蛇混杂,但好在辽东王取巧,用法得当,这里的百姓也算得上安居乐业,很少有斗殴的情况发生。
    张一路走来,风尘仆仆,这一进城门便见街上来来往往,许多都是乱发兽衣之辈,见华夏与胡人相处友善,微笑的点着头,心想:“若世间没有华夏、匈奴东胡之分那该多好。便象这城里的一样,大家和平共处也少了些许纷争。”
    同时,对于曹操的敬佩也上升了一个等次。
    这辽东王乃是曹操所立的高仲,高仲此人没大本事,但小聪明却是十足。这曹操怎么治理魏国的,他便一一照办,就连税收也是一样。阴差阳错之下,短短两年里,他竟然将辽东治理的井井有条。
    所以,看到这襄平的繁华,他更加佩服起了曹操来。
    来到了宫殿,出示了自己的令牌。
    高仲闻讯后赶忙亲自来迎,他知张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未敢有任何怠慢,奔走趋奉,服侍殷勤。
    倒向张才是真正的辽东王一般。^^ ^^
    张为人谦和,忙道不敢。
    随即,便问起了襄平里的英雄人物,强调对方的姓氏为“蒙”。
    张相信以蒙恬的为人性格不管在什么地方,是什么身份都会是一个了不得的英雄人物。虽然他知蒙恬不会用真名,但以蒙恬德个性是绝对不可能改变自己姓氏的。
    那高仲第一个便说到西城的蒙醉仁。
    张心念微动,蒙醉仁,蒙罪人,难道就是他,他还以为自己是蒙氏的罪人。秦国的罪人吗?
    张让高仲说说他的事迹。
    高仲敬服道:“这蒙醉仁确实了得。在孤王还是臧荼部下地时候便以听过蒙醉仁地大名了。这人不是本地人说的一口子赵腔,在四年前,这北地有一伙凶悍的东胡马贼群。他们依仗着马快,四处抢掠,无恶不作。而且喜吃人肉,他们常常掳妇孺幼儿为食。
    一日。他们掠夺了一个村子,他们将村里地百名妇孺幼儿一并掳去。蒙醉仁闻讯后大怒,亲自前往村庄,怒斥村里的男丁无种,高喝我华夏男儿焉能坐视胡人欺负而不闻不问?他当时,牵过一匹瘦马便追了上去。
    众人皆笑他找死,因为马贼群有五百余人,他们个个手持利刃,装备精良。而他只有一匹瘦马。和不知从哪里捡来的一根粗木棍儿。”
    高仲叹道:“想不到那蒙醉仁看似莽撞无谋,实乃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据被他救回来地人说。蒙醉仁在村北的数里外追上了他们。蒙醉仁并非傻傻的冲上前去救人,而是上前以粗木棒击倒一人而逃遁。”
    张神色一动,说道:“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蒙醉仁要的是马匹和利刃?”
    高仲点头赞道:“先生神算,那蒙醉仁确实是这般做的。他抢了马匹和利刃后,远遁离去。有十余人来追,他返身将来追之人全部杀了。于是,又围绕着外围游荡,一有机会便冲杀进去连杀十人二十人远遁离去。”
    “好一个袭扰之法!”张高声称赞,随即又奇道:“为何蒙醉仁不以弓箭拒敌?”在他的映像里。蒙恬的弓马娴熟。箭术非同一般。放眼整个曹营也只有神射手楼烦比的过他。
    高仲微微一笑,并没有回话。只是道:“马贼的首领被蒙醉仁搅地烦不胜烦,直接派了一百五十人追杀蒙醉仁。那蒙醉仁真有好手段,领着这一百五十人远离马贼群后,他们一个也没有活下来。因为没有人亲眼所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毫无疑问的是那一百五十人皆死于蒙醉仁之手。事后,有人发现那一百五十人名马贼地尸首,他们有百人是中箭而亡,其他人都是死在利刃之下。”
    原来那蒙醉仁心知自己一人之力,敌不过五百马贼,因此将马贼诱出部分歼灭。
    张明悟大笑道:“是了,他之所以不射箭便是在制造出他不善射的假象,让马贼们误解,诱使他们分兵追击。”
    高仲点头道:“这便蒙醉仁的打算,结果可想而知。五百人的马贼被蒙醉仁一个人杀了两百余人,那些马贼心中会有多么的震撼而恐惧。他们开始惧怕蒙醉仁来,主动命人交涉蒙醉仁。”
    “当时,蒙醉仁随便指了几个人说道:他们与我有亲,放了他们。否则我蒙醉仁绝不与你们干休。马贼不敢不从,依言放了他们。^^ ^^”
    “蒙醉仁驱散他们后,再度翻身冲入马贼群中,杀得二十余人。马贼以被蒙醉仁逼的寒胆,竟向他哀求道:我们以放了壮士的人亲人,为何还要纠缠?蒙醉仁又点了十余人,道:他们是我的邻里,放了他们。马贼不敢不听,又放了那十余人。”
    “蒙醉仁再度将十余人村民遣散,策马再度往马贼群中杀了过去。这一次,他凭借一己之力,将余下的三百余人击溃,救了所有的村民。”
    张皱起了眉头,似乎不太理解蒙醉仁地做法,突地大叫道:“我明白了,他表面上是为了救亲友、村民,实际上是为了找出马贼群中地主干,首领。他知道他一说出条件,那些喽必将会回报马贼首领,只要将马贼首领杀了便可以弱克强,救回所有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