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

第218部分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第218部分

小说: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过残忍了,而是有选择的将袭击者用铁链固定住,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烧,先烧手,在烧脚,让袭击者昏了又被烧醒,醒了在被烧晕,以达到印象深刻地最终目的。
    与日本人相比,张哲铭认为这些隐藏在普通人和同情分子中间地纳猜分子是最为危险和难以对付的,按宋副司令长官的话说这就是一群道地的恐怖分子,而对待这种恐怖分子是很难将他们彻底铲除的,唯一地方法就是采用极端武力进行威慑。
    最后仁慈的中国远征军特种作战旅地官兵们用实际行动感动了不合作分子和剩余的纳猜分子,在他们的引导下,近乎挖地三尺终于在一处牛圈内找到了山岛平八郎的防空掩体的入口。
    两枚M11毒气催泪瓦斯在十几秒后,就把山岛平八郎等人如同灌耗子洞一样灌了出来,
    在一顿枪托地迎接下。山岛平八郎还没等审讯。就把自己所知道地一切全部竹筒倒豆子一般地稀里哗啦地倒了出来。英帕尔地日军部署、火力配系、城防要点等几乎详列。
    如果不是看这几个日本人一副孙子样。张哲铭还真要怀他们是日军派来引自己进埋伏圈地。介于山岛平八郎和部下们地高度配合。张哲铭在感慨真是什么样地官带什么样地兵之外。并没有按惯例将这几个爱好和平地日本人直接处理掉。因为张哲铭觉得留着这些日本人也许还可能有用。
    日军在英帕尔只有不足一个大队地兵力。而且又遭到了盟军地轰炸。张哲铭觉得眼前是一个千载难逢地好机会。于是他一边请示远征军长官司令部。一边擅自做主。由特种作战旅第一、第二批空降人员中挑选出二个排地日语比较好地官兵来。换上日军军服。直接奇袭日军在英帕尔城东地指挥部。配合后续部队将英帕尔一击而下。这个几乎是水到渠成白捡来地计划对于张哲铭地诱惑实在太大了。
    对于张哲铭十足地留了一个心眼。他让报务员在进攻发起后才与进攻前指和远征军长官司令部取得联系。这个为了防备万一所打地时间差就是张哲铭地后手。
    等到宋雨航得知前二批空降部队已经对英帕尔发起攻击地时候。张哲铭所指挥地二个身穿日军军服地作战排已经潜入了英帕尔。
    对于此次使用特种伞兵跳跃式进行战略目标地攻坚。宋雨航本身也是考虑再三。伞兵作为一个新兴兵种在二战期间可谓发挥了极大地功效。从德军地入侵荷兰、血腥克里特岛。再到盟军地霸王行动到市场花园。在到奇袭鹰堡。每一次都闪耀
    们坚韧不屈,英勇顽强,誓死战斗到最后一人的身:间的各国伞兵部队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具备了特种部队的雏形,但是在伞兵荣誉的背后,却很少有人提起每一次行动中伞兵部队所要承受的巨大伤亡,战斗到毁灭是伞兵部队的信条。
    因为伞兵部队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所将要肩负得任务,注定他们将要在孤立无援,缺乏重武器的条件下去完成哪些看似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宋雨航一直着手建设的三把利刃中的一把山岳步兵师已经是元气大伤,第一重装师一半的优秀车长、炮长、驾驶员等现在于加尔各答日军包围圈中,而现在最后一把利刃则直接刺入了日军毫无防备的软肋英帕尔,宋雨航知道这个所谓的“毫无防备”其实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变化莫测的战场到底如何谁也无法预测。
    而作为日军二次进攻的战略要地,通往印度腹地的战略要冲的英帕尔不同与缅甸杂乱无章的城镇,也不同于固守一地要冲筑垒修城的西县城,英帕尔的建筑根本谈不上什么风格,在印缅公路尚未开通之前,这里不过是几十户人家的高原小村。
    正是因为有了印缅公路,大量美国援助物资的通过和大量的驻军,加之缅甸逃难的难民,这才有了英帕尔的繁荣和热闹。
    日军第一次进攻英帕尔的时候,英军在蒙巴顿的指挥下围绕着英帕尔修建构筑了长达七十余公里的环形防御体系,砍伐了大量的树木,将附近方圆几十公里都挖得面目全非。
    十几万英印部队固守于此尚显不足,防御漏洞极多,眼下一个不满员的日军大队又能如何?
    张哲铭猜得非常对,高野仁一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对英帕尔进行全城警戒,除了固守的原彼德利英军军官俱乐部外,就连极其重要的仓库区都全部放弃了,在高野仁一看来此刻分兵把守是非常不明智的,兵力必须集中使用才能有效的抰制对方的进攻。
    在迅速肃清零散的日军巡逻队后,前二批空降的八百余名特种兵已经基本全部渗透到位,而不断失踪的哨兵和巡逻队也引起了日军的警觉,张哲铭在望远镜中借助原俱乐部停车场昏暗的灯光发现日军正在使用沙包、木板等物资将大门堵得严严实实的,而且从俱乐部大楼(三层哥德式建筑)的三楼往下几乎每一层都在阳台、窗口、排水口都有日军部署的火力点。
    张哲铭甚至可以清晰的看见在火力点窗口内徘徊的日军,显然之前准备的突然袭击不能奏效了,强攻绝对不是特种作战旅的战术风格,很快,渗透的侦查分队在俱乐部大楼不远的街口发现了一处下水井,从管路的方向上看是通往俱乐部大楼的。
    喜出望外的张哲铭立即组织了二个十人突击队,他决定如果下水管道真的是通往俱乐部大楼内部的,那就给日军来个中心开花。
    身为最高军事指挥者的张哲铭一点也没有全局观念,掏出自己的M19111手枪第一个跳了下去,如果在远征军的任何一支部队内,张哲铭都会被部下们拼死给拽回来,但是在特种作战旅的氛围则是不同,特种作战旅的指挥员们几乎都是担任第二或第三突击手,在关键时刻往往都是充当尖兵,因为他们与队员之间建立了一种无法言表的信任和默契。
    张哲铭虽然带着防毒面具,但是浓烈的异味还是熏得他忽悠一下,在没膝深的污水中,张哲铭小心翼翼的前行,在他身后二十名突击队员缓缓跟随。
    下水道并不是张哲铭原来想象的那么狭窄,该死的英国佬总算干了一件好事,但是在前行了几十米后,经过了二个拐弯,张哲铭赫然发现面前竟然出现了两道都是用拇指~成的铁栅栏?
    张哲铭对于英国人刚刚产生的一丝好感顿时飞到了九霄云外,张哲铭招呼身后的几名军官想办法尽量小声的破坏铁栅栏的时候,无意中一名队员晃动了一下栅栏,没想到栅栏竟然被晃了下来?
    几名突击队员立即持枪警戒,将M2电筒用布包裹住,以达到既能满足视线要求,又不至于在拐角等位置提前暴露目标。
    在小心翼翼的潜行了十几米后,张哲铭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不知道是什么人在这臭气熏天的下水道内按了一个木制的大平台?平台上悬空架起的货架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箱子?(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三百一十五章 二等军士托马斯
     更新时间:2009…11…28 11:37:36 本章字数:3630
    戒搜索确认安全后,两名排爆专业的突击队员对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箱子内竟然都是罐头、洋酒、成包的奶+等东西?谁会将食物存放在臭气熏天的下水道内?英国人的特殊重口味癣好?
    显然不是,张哲铭在结合那虚架的铁栅栏顿时明白了,这是一条贼道,是很有可能是当时在英军内部工作的印度人搞的鬼,他们从这里偷窃英国人的东西,这里摆放的物品一定是在英帕尔陷落后未能及时运走的。
    张哲铭用手电来回巡视的时候忽然发现淤泥上竟然有几个比较清晰的脚印?这些脚印很明显是赤着脚踩踏而成的,因为淤泥的不可固性,所以脚印很快就会消失,即便细心观察也很难注意到。
    张哲铭的拳头举了起来,急速的划了两个圈,下水道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啪嗒,在前方拐角的地方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响声,张哲铭犹豫了一下,他判断躲藏在这里面的绝对不可能是日本人,如果是日本人恐怕早就一个手雷丢过来了,也许里面是只老鼠,也许会是外边那批货的主人,于是他尝试着用英语轻声道:“能讲英语吗?我们是盟军!”
    显然张哲铭的话打动了里面躲藏的人,在判断对方没有武器之前张哲铭并不准备冒险,他继续道:“识别身份,放下你的武器走出来!”
    过了好一会,一个颤颤巍巍的声音,用一口标准的印度土腔英语结结巴巴的小声回应道:“英国陆军印度军团司令部,后勤补给处二等军士托马斯,你们是什么人?”
    张哲铭心中一番好笑,掏下水道掏出了一个真正的硕鼠,看外面的那些物资在这个战争时期,恐怕这个英国陆军印度军团司令部,后勤补给处二等军士托马斯一定是胖得流油。
    “我们是中国远征军突击队,奉命收复英帕尔!”张哲铭说话的声音虽然很小,但是言语间不容质。
    啪嗒!一支司徒登冲锋枪从拐角处丢了出来,随后一支史密森转轮手枪,一支M19111手枪,几枚手雷,一挺布伦轻机枪!
    我日你先人!张哲铭没有想到一个人竟然能够携带如此多得武器,看来后勤补给处一定是将二等军士托马斯养得~肥体壮。
    当所谓地二等军士托马斯走出来地时候。张哲铭地下巴差点直接掉落在地。一个身高仅仅165公分左右。干瘪瘦小。没有几根头发。浑身脏兮兮地印度阿三?这就是二等军士托马斯?盗卖物资竟然盗卖成了难民一样?
    显然。二等军士托马斯地形象与张哲铭地想象差距过大。捞外快捞成这个摸样也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如同见到了亲人一般地托马斯一把抱住地张哲铭。哽咽地叙述自己地经历。
    托马斯说完张哲铭顿时就傻了眼。原来英帕尔陷落地当天托马斯舍不得他地这批货。搞了辆车想趁乱将东西运走一转手。然后回家做个富裕户过安稳地日子。没想到日本人地进攻速度异常迅猛。没等托马斯把东西运上车。盟军司令部就陷落了。于是舍命不舍财地托马斯抱着坚定地信念认为英军很快就能够打回来。所以找了些武器就躲在这臭气熏天地下水道内坚守。
    对于托马斯军士地坚韧地精神在场地中国官兵们纷纷表示佩服。在佩服之于狠狠地鄙视了要钱不要命地印度阿三。
    有了托马斯地指点。他们很快来到了一处极为隐蔽地出口。托马斯表示他只能将张哲铭等人送到这里。他还要回去看守自己地货。如果在打败了日本后。他希望张哲铭能够给他一辆汽车将货物运走。
    张哲铭这工夫哪里还顾得上和托马斯废话了。立即部署突击小组进入俱乐部大楼。一组负责肃清楼顶。二组负责由一楼向三楼逐一房间清理。
    战斗时由埋伏在外面的主力部队率先打响的,特种作战旅与不普通部队即便在攻坚作战上地火力配属和使用上也是截然不同的,以精确地有效的火力对敌人实施压制,打击一点必定击毁一点。
    由于伞兵部队无法携带重武器,于是宋雨航就将为数不多地卡巴祖都配备给了特种作战旅,这种在后世家喻户晓的反坦克利器是由美国皮卡汀尼兵工厂于1942年春经过美国阿伯丁试验场地实弹射击检验后所定型生产的M11型号,虽然其六十毫米的口径对付重型坦克效果不大,但是对于地堡、混凝土结构工事、轻型坦克装甲车可谓效果非凡。
    而担任首发打击的正是前二批伞兵所携带的全部的三十具卡巴祖火箭筒,进攻命令
    后,三十枚火箭弹拖着喷然的尾焰争先恐后的冲向日工事和架有机枪的窗口。
    灯火通明的俱乐部大楼和院子可以说为提供射击精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大量的特种狙击手也携带狙击春田狙击步枪开始进入射击阵地。
    在连续轰鸣的爆炸声中,院子门口的几个用沙包垒成的机枪工事率先遭殃,除了倒塌的工事和歪倒在一旁的机枪之外,就只剩下日军士兵残破的尸体,院子中到处都是日军喊叫的声音,显然这种武器是他们所从未见过的。
    残存的日军火力点开始漫无目的的射击,用疯狂的射击来压制他们心底的恐惧,躲在地下室内的高野仁一在反复的安慰自己,他记得贡献英帕尔的时候,二个排的英印军队在这里坚守了整整29个小时最后弹尽粮绝方才投降,而现在他有五百多名士兵和三十多挺轻重机枪,楼顶还有八门炮击跑和二门九二式步兵炮,对手想攻陷这栋大楼恐怕没那么容易。
    此刻,高野仁一还不知道,他的三十多挺轻重机枪此刻仅仅只剩下不足三分之一了,对于外面中国伞兵的进攻日军官兵感到的更多的则是震惊。
    在承受了对方二轮火箭弹的袭击后,日军士兵开始聚精会神的把握武器准备射击,因为按照常理在火力急袭后紧跟着的就应该是步兵冲击,然而中国人的步兵没有出现,反而从各个角度射来的致命冷枪将日军所有的火力点几乎同一时间打哑了一多半。
    日军士兵前仆后继的冲上去操枪射击,然后在意团血雾中鲜血四处迸溅倒地,往往一挺重机枪要打完一个弹板需要替换二到三名射手,如此精确的射击让日军的机枪成为了吞噬士兵生命的魔鬼,很快仅存的日军机枪都哑了火。
    这时有日军军官才恍然意识到问题的所在,狼嚎一般的叫嚷着拉电源关灯,在电源关闭的一刹那,已经潜伏进了楼内的张哲铭在拧断了一名日军伍长的脖子后嘿嘿一笑道:“小鬼子也不笨啊!还知道闭灯,真是帮了咱们的大忙了。”
    小村高知大尉作为军官俱乐部大楼防御的实际指挥者来说可谓异常的憋闷,最高指挥官,英帕尔警备司令高野仁一大佐躲在地下室内不肯出来,而外面进攻的敌人却异常的诡异,还没见到敌人就伤亡了一百多人。
    “我们难道是在和鬼影作战吗?”小村高知一番大吼后带着参谋小野等人由回廊绕走后楼梯企图直接上楼顶,顺便催促一下搬运倒要的吉田少尉动作要麻利些。
    走廊内几名手忙脚乱的士兵引起了小村高知的注意力,一看这些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