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吉诺弯刀 >

第126部分

吉诺弯刀-第126部分

小说: 吉诺弯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申说:“是我。觉得自己比弟弟有才,在朝堂上常常不顾及他的颜面,与他公然政见相左,对他的权威造成了伤害。我也多方结交了朝臣,加剧了他的恐惧与不安。”

    刘申说:“作为长兄,其实我从小都瞧不起他的体弱和平庸。很少用兄长之心来友爱他,教导他,也从来都没有真正地尊重过、体谅过他的母亲。”

    他说:“先王在立长立嫡的问题上犹豫了很久,最后就是希望我们兄弟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可我们还是让父亲失望了,弄到现在这样水火不容。”

    刘申说:“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常常感到愧疚。如果要说不孝的儿子,我,也算是其中一个吧。”

    刘申说:“我也许做了正确的事情。但却没有用仁爱的方式来做到。我最后,也还是把正确的事情,建立在残酷的基础上了。”

    刘申说:“每一次在南线攻克了重要的关隘时,我心里都觉得很高兴。我从来没有想到过弟弟心里的感受,我也从来没有同情过他的感受。我竟然对他一点悲悯也没有。发现这一点,我很吃惊。我怎么会是这样一种人呢?”

    刘申说:“我小时候在史书上看到那些骨肉相残的事例之后,曾对先王说,他们的内心怎么会那么冰冷呢。他们怎么能对自己的家人做出这样的事情呢。先王当时听了,深受感动。无数次地对人夸赞了我的仁孝。可能就因为我说过这样的话,先王认为我长大以后绝对不会变成这样的人。”

    刘申说:“可是,真可怕啊,我现在发现自己也变成这种人了。”

    (四)

    你说:“汉王。臣知道,请求不参与峒城之战,这种话。不是一个臣子可以说的。臣深知死罪。”

    刘申说:“不,不,大将军。你是把我看成可以肝胆相照的朋友,可以同生共死的兄弟,才会对我说的。”

    你说:“谢汉王宽宏不究。”

    刘申说:“我准了你的请求了。”

    他说:“峒城之战。是我们兄弟之间最后的战争。我会亲自去了结它。我会去担起我的命运,我的责任。”

    他对你说:“大将军,你就专注于北线的战事吧。”

    刘申不知道,你早在第一次峒城觐见回家后,就把你观察到的城防弱点,破城的突破口,破城的战术全部和我说过了。因为我当时很惊讶你只在峒城待了一天,就把它看得这么透,所以我必定记住了你的话,而刘申亲赴峒城决战时,因为关心刘申,我必定会把你的攻城建议告诉刘申。

    你太了解刘申的军事能力了。你知道,他的军事能力不仅远远弱于你,而且远远弱于汉军中的不少将领。你死之后,日久天长,难免有人会因为刘申的军事能力差而看不起他,或者更会因此而心生异志。

    因此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在最关键的一战中,你必须给刘申一个机会,让他向全军展示他的军事才能,让全军对他刮目相看,震撼这些将领和部队,让他们之后久久不敢轻举妄动。

    你就这样,最后一次表达了对父亲的敬意和歉疚,并且,送给了刘申一份珍贵的礼物。

    后来,我果然在刘申临行前,对他说了你的攻城思路,刘申就按照你的思路,打赢了这场战斗。

    刘申在此战中的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和真知灼见,让汉军上下大为惊叹,想不到刘申有时候打仗也会有这么高水平的发挥。正是这个“有时候会有超水平发挥”,对于保持汉军对刘申的服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

    在那次最后的除夕宴请上,刘申再三对你劝说,结束了北线的战事后,他殷切希望你一定要回运京养病,再也不能操劳国事军务了。

    这一次,你答应了刘申。

    你没有告诉他,那是不可能发生的了。

    如果没有中途病死,你也打算和北线的战争同归于尽。在战争停止时,你将不会活在这个世界上,你不会活着从北线回来。

    你会帮刘申,消灭掉他建立新朝的最后一个顾忌:你自己。

    你会让他在没有任何人可以和他分庭抗礼的情况下,放心大胆地去开辟新的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

    你在运京对留在后方的旧部们说,你将会是刘申王座前的最后一级台阶,那就是这个意思。

    你后来对谢双成说:“因为我的作战,天下各方都死了这么多的人,他们都因为我,而无法迈入太平的年代了。我理应去陪着他们。我理应死于战争。我不能单独迈入太平的年代去享受。否则,就太不公平了。”

    你在心中默默地祝祷:“琴儿,你和汉王,一切守护着那些活着的人们吧。我,去陪那些死去的人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三章 八进草原

    (一)

    “如果一阵风吹过去,又停息,我们不称之为死亡;如果一片雪花落下来,又消失,我们不称之为死亡;如果我们把所有这些曾经出现后的消失,都不称之为死亡,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出现后的消失称为死亡呢?”

    “当我看着马路这一边的时候,那一边的一切就哗啦哗啦地和我错过,落入过去的时间了;当我看着马路那一边的时候,这一边的一切又都哗啦哗啦地和我错过,落入过去的时间了。如果我能够平静面对这些川流不息的显现与消失,毫无依依惜别之情,那,又为何不能接受我自己与所爱之人的显现与消失呢?”

    “分离,如剔骨的刀。”

    (二)

    你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春天,也是我生命中最后的春天,就在春寒料峭当中,来临了。

    我坐在窗前,看着重重宫殿上的白雪逐渐地融化,露出了黑色的屋脊和金色的琉璃瓦。宫人们在各处清扫着最后的残雪,把融化中的冰渣铲在车上运出宫去。

    “寒冷的日子终于过去了!”戎先妃子说:“草原上的草又要绿了,又会有无数的花,在原野上开放,那时候,整个草原都会溢满花香。”

    “是啊,汉王,也快要回运京来了。我们又能见到他了。汉王不在宫里,就算是春天到了,宫里也显得好冷清啊。”吐蕃妃子的眼睛里,写满了思念和渴望。

    她说:“君夫人姐姐,您也盼着汉王回来吧。”

    不。我不敢盼望着汉王回来。因为他是和你在一起的。他回来,就意味着你出发到草原上去了。

    但是,该来的时刻,总是会要来的。

    (三)

    你和刘申说永别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准备出发返回北线大本营之前,你过来向刘申禀告行期。

    你说:“汉王。新年已经过了。臣,要回到草原上去了。北线的战事,一路上臣都向汉王详细地说过设想了。汉王放心,夏季结束之前,我在北线一定结束战争。让汉王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注于峒城决战。”

    你说:“今年的中秋,将会是这么多年以来,天下第一个没有任何战事的中秋。千家万户,吉庆团圆的中秋。“

    刘申心头感慨万千,但千言万语,却无从表达。他沉默了片刻,只简单地说:“出发时,我来给你们送行吧。”

    你伏地谢恩道:“谢汉王。”

    (四)

    你和刘申并辔而行。

    你们君臣一起出了阳泉关的城门。

    走过护城河的吊桥后。你们停了下来。你们下马。你们看着阳泉关的城墙。

    这是你最后一次看到汉地的城池。

    你不由得想起峒城觐见时,和父亲一起,过了护城河,回马看着那城墙的情形。

    从那时开始,你走过了一条多么艰难困苦的道路啊。

    内侍奉上酒樽。

    刘申举起酒樽。他说:“这一杯酒,是为大将军饯行的。刘申,祝大将军此去,旗开得胜。心想事成,能一举瓦解勿击人的部族联盟。停止北线的战争。刘申,会永远记得,所有汉军将士的牺牲,刘申对天盟誓,此生所作所为,绝不辜负他们!这杯酒。刘申,先干为敬!”

    刘申端起另一杯酒。刘申把酒樽递给你。

    刘申说:“大将军,请!”

    你面对刘申,你困难地弯曲着曾经受伤的腿,你双膝跪了下来。你把双手举过头顶。你接过了刘申手里的酒樽。

    你说:“谢汉王赐酒!臣亦对天盟誓。此去必然不负汉王重托。请汉王等着北线的捷报。”

    你举起酒樽,将酒一饮而尽。

    你把酒樽递给内侍。

    你朝刘申深深地伏地三拜。

    你说:”此去君臣再难相见,臣祝愿汉王万寿无疆,祝愿新朝繁荣昌盛。臣,就此拜别。汉王,多多保重!”

    刘申的眼眶湿润了。

    他伸手扶起你。

    你们的手再次紧紧地握在一起。

    刘申说:“若有来生,愿我们还能相遇,或为兄弟,或为挚友。”

    你说:“臣与汉王,同有此愿。”

    刘申松开你的手,对你深深一躬到地。

    刘申说:“刘申,恭送大将军。大将军保重!”

    你骑在了马上。

    月光在原地优美地打了两个回旋。

    你在马上对刘申再次一抱拳。刘申亦抱拳还礼。你们彼此对视了一会儿。

    你勒紧了月光的缰绳。你转过了马头。你放开马,向前跑了起来。

    你策马离开了护城河边。

    汉军的马队跟随在你的身后。

    刘申骑马伫立在阳泉关的城门下,目送着你们消失在远处的地平线上。

    他一直伫立在那里,一动也没有动,直到你们的马队扬起的尘埃也都消失不见。

    现在,他又是,一个人了。

    那是你一生中第八次深入草原作战。这一次,你再也没有回来。

    这就是刘申在一生里,最后一次见到你。

    (五)

    我跪在佛堂里拜佛。礼拜完毕,我把手中的檀香线香在蜡烛上点燃,我恭敬地把它们插进了香炉。我重新跪下,准备翻开今日将要诵读的经文。

    就在这时,身后起了一阵猛烈的风。整个宫廷里涌起了巨大的波浪。

    “汉王回宫!”“汉王回宫!”

    悠长的通报声,一进一进地从宫外传了过来。

    我站了起来。我回过了身。

    宫中有位分的妃嫔们都聚集在我的宫中,等候着刘申的驾临。

    刘申回宫后当首先去汪太淑妃的上阳宫请安,然后才能过来和我们相见。

    不久后,内侍总管进来宣旨:“传汉王口谕,着各宫嫔妃皆免迎驾,晚膳俱到上阳宫赴宴。”

    我领着众嫔妃接旨:“臣妾等谨遵汉王旨意。”

    接旨完毕,我对诸位嫔妃们说:“大家都起来吧,回去收拾打扮好,准备好晚间去太淑妃那儿见汉王。”

    众嫔妃道:“遵君夫人懿旨。”

    众妃嫔散去后,我让人给传旨的内侍总管打赏。

    他小声地对我说:“君夫人,汉王说,先去拜见太淑妃,稍后即来君夫人这里,请君夫人安心等着。”

    我说:“知道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四章 最后的春天

    (一)

    我站在昭阳宫正殿的前面等待着。

    我听到外面杂沓的脚步声和一**逐渐靠近的黄门官通传声。

    我听着这些声音从上阳宫方向一路过来,渐渐地到了昭阳宫宫墙之外。

    我在院子当中领众跪下,迎接刘申的驾临。

    刘申像一阵风一样地从外面走进来。许多日不见,他也黑瘦了很多,马靴上都是一路奔驰沾染的泥点和尘土。他站在宫室的门口。我抬起头。我们隔着半个庭院彼此相望着。

    刘申向我快步走来,他一把将我拉了起来,双臂合拢,紧紧地把我搂进了他的怀里。他的胳膊把我箍得丝毫也动弹不得。我的整个身体都能感觉到他温暖的体温。

    他在我耳边说:“我很想你,琴儿!我太想你了!”

    他说:“让你受苦了,琴儿!孩子我们还会再有的。我们还会再有许多儿子和女儿。别害怕,琴儿,我回来了!今后,不论发生什么,不论失去了什么,你都有我陪着你,我会在你旁边,不会再让你一个人。”

    当我们进入厢房的卧室,刘申的嘴唇再一次吻到我的脸颊上和嘴唇上时,我五味杂陈地发现,其实,我也是,在思念他的,无论是我的身体,还是我的心,都在渴望着他的怀抱。

    在刘申密如雨点般的亲吻当中,我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流了下来。和新婚之夜一样,我只觉得彻骨悲伤。我不知道这些眼泪究竟是为什么而流的。

    (二)

    整个春天,我差不多都在昭阳宫的室内待着。

    我整天都把窗帘拉着。我不想看外面的群芳斗艳,不想看外面的草长莺飞,不想看万紫千红的颜色,不想感受到寒冬的退却和春天的到来。

    我迟迟都没有脱下冬装。我差不多是宫里最后一个换上春装的人。

    我总是感到寒冷。

    我感到发自内部的寒冷。不可抵挡,无处逃脱。

    我害怕见到刘申。我怕他的哪一次到来,就会给我带来你已经在北线溘然长逝,从此不在人间的噩耗。

    每次看到他出现在宫室的门口,我就忍不住全身寒战。

    我更害怕一切来自宫外的消息。我恨不能把自己封闭在水晶的棺椁里面。这样,我就永远不可能听到有关你的坏消息。如果没有有关你的坏消息。我就可以安慰自己说:你依然还在世界上的某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安然无恙地活着。

    我是如此绝望地不希望冬天离开。我常常忍不住地想着时间能够就此冻结。我是那么地喜欢冬天。我从那以后,就一直特别地喜欢冬天。因为,那是一个有你在里面的季节。

    直到现在还是这样的。每一个冬天的到来,都让我感到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都让我感到一种无法描述的微妙的亲切。

    因为你不在了,所以,我就只能依恋,你曾经在我身边的。那个最后的季节。

    (三)

    我看着迎春花爬满了宫中那些冬季显得特别阴暗的甬道的墙壁。我看着它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