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吉诺弯刀 >

第143部分

吉诺弯刀-第143部分

小说: 吉诺弯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申说:“琴儿,你就安安心心地留在这儿,不要担心,要自己保重身体,也帮我照顾好母亲,带领着宫中的女人们,等着我的捷报和凯旋。”

    我说:“是。琴儿遵旨。”

    刘申说:“一会儿我出去,你不要带领宫眷去宫门口送我了。我不要你们为我送行。我要你们在胜利后,来宫门前迎接我。为了所有汉军阵亡将士的英灵,我必须要胜利!”

    我点头说:“好。我会带她们去迎接汉王凯旋。”

    刘申拉着我的手,依依不舍地看着我。

    他说:“虽然我也一万个不情愿,不想离开你,但是,君主是属于天下人的,我必须先去,为天下人找到太平,然后,才能回来,照顾好你。”

    刘申松开我的手,他说:“那,我走了。”

    他说:“若有万一,你也不用害怕。汉军会保护母亲和你。你听从母亲的决断。母亲必能拿定大主意,处理好那样的乱局。你要坚定地支持和帮助母亲。”

    我点头称是。

    (二)

    眼看着刘申转身就要离开房间,我心里突然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于是,我在刘申背后叫他:“汉王,请留步。”

    刘申返身回来,问我:“琴儿,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吗?”

    我说:“是的。可以问一下,你们此去准备怎样打峒城吗?”

    刘申脸上露出一点惊讶的神情,然后,他稍微想了一下就说:“可以。”

    我问:“请问汉王,是不是带陈守业前去攻城?”

    刘申说:“是的。大将军说,陈守业就是他为今天的这场硬仗准备的。当年他在金风寨会盟时看到陈守业的作战记档,就已经在心里选定了他作为峒城最后之战的指挥人选。此后对他的种种历练,都是为了今天准备的。”

    我问:“那么,陈守业是不是已经叫人建造了高过峒城城墙的大型箭塔车?”

    刘申说:“是的。我们造了很多,大概有200座箭塔车。你怎么知道的?”

    我再问:“不知道陈守业为此战准备了多少支箭弩?准备了多少兵力?”

    刘申说:“预备了50万支箭弩,20万兵力。”

    我说:“开战之后,你们具体如何作战呢?”

    刘申说:“陈守业说,破城后会有激烈的争夺战,双方部队,都会死伤惨重,我军必须倾尽南线全部的精锐兵力参与夺城,才不会功亏一篑。”

    我说:“那么你们准备从何处着手破城?”

    刘申说:“陈守业准备从东门突破,因为东门是峒城最早建成的一个门,建成时先王还没有建立稳固的王权,四面都是敌人,局势动荡混,先王当时的财力主要投入在军事作战上,修城池的费用不是那么宽裕,所以东门不仅最为窄小,而且各种设施最为老旧脆弱,应该是峒城的一个弱点所在。但他不是很有把握。如果东门不克,我们会转攻南门。”

    刘申看着我,不解地问:“可是,琴儿,你为什么要问这些?”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六章 剑指峒城(2)

    (一)

    我说:“刚刚看着汉王离开的背影,我想起了一件事。”

    我说:“多年前,大将军跟父亲去峒城觐见你弟弟,回来时曾和我说过,峒城城防最薄弱的地方并非东门,而是北门。他说北门虽然是新近才修建成的,最为深广坚固,但城门下的地基却最松软的。若要破城,可以用攻城塔的密集排射形成保护,然后派军从护城河下深挖隧道到北城下,挖一个巨大的弹坑,填满火药,炸开城门。”

    我说:“当时,大将军对我说,可以集中全部箭塔车,强势佯攻其他城门,吸引敌军的注意力,同时入夜之后,派军秘密挖掘北城通道。他说,这样破城,是速度最快,伤亡最小的。”

    刘申看着我,他两眼顿时闪闪发亮,他激动地说:“大将军当年这样说过吗?”

    我说:“是的。当时他从峒城回来,我问他峒城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他就说了这些话。”

    刘申说:“你确信没有记错吗?”

    我点头,我说:“琴儿非常确信,一点也没有记错。因为当时我很意外他会从这个角度回答我的问题,所以吃惊之下,深深地记住了他所说的每一句话。”

    刘申说:“他当时还和你说了什么?”

    我回答道:“当时,他说必须建造箭塔车从高处射箭压制城头守军,还说城破后必须经过激烈的巷战才能接近王城。他说,北城门是最接近王城的一个城门,北城门下的猛烈爆炸,不仅能将整个城门送上半空,而且更能把王城的城墙撕开一个裂口,便利后来攻城部队的长驱直入。”

    我说:“汉王。陈守业可能还是有点低估了战况的惨烈程度。他准备的箭弩可能不够。大将军曾说至少需要80万箭矢,甚至,需要收尽全国的铁器熔造箭支,峒城之战,才可望一战成功!”

    (二)

    刘申突然伸出胳膊,紧紧地搂抱了我。

    他说:“琴儿。琴儿,你真是我的命中福星!是父王在天上特地选出来,帮我完成统一大业的!好,我马上就派徐在田去办这件事情,就算熔化全国所有的铁器,也一定要保证对战场的箭矢供应。其他诸事,我也去交代好他们,一一按大将军的吩咐去做。”

    我犹疑道:“可是,琴儿不太确定这样转述是否适宜。”

    我说:“汉王和大将军明明在一起过的除夕啊。之前又在黄龙开会那么多天,大将军生前为什么没有自己对汉王陈说攻城之策呢?琴儿担心,现在的战事情况和城防情况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他当时说的办法也许已经不合适了呢?”

    刘申摇头。他说:“你不知道,当时他对我说,他没有遵守父亲的遗愿,没有选择父亲效忠的君王,作为儿子。是大不孝,死后难与父亲相见于地下。”

    刘申说:“他说。有时候做对天下正确的事情,与孝顺父亲,难以两全。他说,峒城一破,父亲效忠的君主也就不再是君主。他请求我允许他不参与峒城之战,也不为攻城出谋划策。他说。这一仗是我和兄弟之间的战争,应该我自己来解决。他说,这是他对父亲的最后一次尽孝,也几乎是唯一的一次。”

    我一下子怔在那里了。原来,那天。跟着父亲从峒城回来,你并不是一时兴起才会那样回答我的,也并不是随意说的。

    原来当天你是刻意要对我这样说的。

    回家那天,你不仅送了我一束五彩缤纷的野花,而且,你把天下终战,开启太平的那把钥匙,也同样送给我了。

    因为握有这片钥匙,我在乱世中的价值就更为与众不同。就算不能和你在一起,我拥有的这片钥匙,这种价值,也足以为我交换到尊荣的地位和富裕安康的生活。

    原来,你早就把今天给刘申、给我们的最后一个礼物,交给我了。

    (三)

    就在我被你的谋虑如此深远而震惊的时候,刘申再次紧紧地抱了我一下。

    他说:“琴儿,真是太谢谢你了!你也是这一仗的大功臣!”

    他说:“等我得胜回来,会代表新的国家好好感谢你的!”

    从那时起,从那天之后,连续有好多天,我都一直沉浸在震惊当中。

    那天,我处在震惊之中,就连刘申什么时候离开我的,怎样离开的,事后想起来,都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

    (四)

    峒城决战,是刘申一生中亲自运筹指挥的重要一战。此战当中,他表现出的英勇无畏、坚定果敢、预见力和洞察力,让汉军心悦诚服。他完全表现出了一个新国家的开国君主所应具有的一切优秀品质。

    虽然他的一生是以仁政德政载入史册的,但他终其一生,都得到了汉军的拥戴和敬爱,在军中的威望从未动摇过。

    刘申全身戎装地站在太和正殿的前方。

    他面对着你用生命锻造出来的强悍无比的北汉新军。

    他面对着黑压压的人群,闪亮耀眼的盔甲和刀枪的森林。

    他抽出了腰间的佩剑。

    他举起手里的剑,大声地说:“大将军平生之愿,就是消灭战乱,还天下人以太平的生活。我等全军将士,对大将军最好的怀念,就是坚持不懈,奋勇努力,去完成他的遗愿!”

    刘申大声说:“汉军将士们!决战的时刻到了。天下大局,在此一战!跟随我!去攻克峒城!去统一天下!去开启太平的新朝!让我们去结束南线的战争!”

    汉军阵列爆发出响彻云霄的响应:“统一天下!开启太平!汉王万岁!新朝万岁!”

    整个运京城,从汪太淑妃居住的上阳宫的宫人内侍,到街衢市井,贩夫走卒,人们都屏声息气,静听着这震天动地的声音。

    全体缟素的汉军,在一片悲痛的气氛当中,由刘申亲自带领,奔赴南线,直扑被四面包围的峒城。

    汪太淑妃和我并肩站在文渊阁的顶楼上,我们的手紧紧相握着,我们看着这支白色的军队像汹涌的钱塘江潮一样,源源不断地奔涌出了运京的南门。

    就像你离开我,从北门进入了最后的战争一样,现在,轮到我丈夫,他也离开了我,从南门离开了我们,进入了最后的战争。

    (五)

    为了做正确的事情,就连铭心刻骨的深爱,也不惜断然牺牲,这就是男人。

    在那个古老的世界里,在那时的我心目中,唯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称为男人。

    而,为了做正确的事情,就连这么英雄的男人的深爱,也都可以放弃的女人,才能配得上被这样的男人,深爱着。

    爱,就是牺牲。

    爱,就是忍受牺牲。(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 剑指峒城(3)

    (一)

    刘申离京的当天。入夜之后。运京的王城里,宫中灯火粲然,如满天的星斗。

    峒城的决战,牵绊着宫中所有女人的心。所有的宫苑里,女人们都在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都在各自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默然地等待着命运的判决。

    宫中内侍来报,说汉王离开之后,汪太淑妃饮食俱废,坐立不安,现在已经二更敲过多时了,尚未能够安歇。

    看着夜色已深,我吩咐内侍,不用再惊动宫中其他有位分的妃嫔,我自己带着侍女前往上阳宫去侍奉汪太淑妃就可以了。内侍领命。

    我又传旨,让御膳房做了汪太淑妃最爱吃的宵夜,亲自携带着,送往太淑妃的寝宫。

    烛光把汪太淑妃的卧室照得通明透亮。

    我们婆媳在灯下各怀心思,彼此相对。

    我劝谏汪太淑妃道:“母亲,这些小点都很清淡,也可口,就算没有胃口,您为了汉王在前线能够放心,为了让宫中各院嫔妃能够心安,多少也吃一点吧。”

    汪太淑妃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唉。琴儿啊,自从汉王离开之后,我这颗心啊,就没有一刻安定过,一直都在提心吊胆的,哪里还能吃得下东西呢。”

    刘申的母亲叹息一声。她说:“不知道他现在领军到了哪里了?要多久才能到达峒城呢?”

    我说:“计算路程,今夜大概还在洪州府一带,大约还要三四天才能到达峒城战区。洪州府已经是我们的地界了,今夜汉王肯定是安全的。母亲可以放宽心,吃好睡好,养足精神。等待决战开始的消息”。

    汪太淑妃说:“唉,我这样失态,真是很不妥当啊。以前,先王常常率兵出战,就算是汉王,也常有领兵出征的时候。可是,我都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忐忑不安过。我也不知道这一次,究竟是怎么了。也许,是我已经老了的缘故吧。可是,一个人老了,不是应该更能够面对种种的考验和打击吗?”

    我说:“峒城之战,是天下乱局形成以来,最凶险的一战,汉王亲征。母子连心,母亲这样担忧,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汉王临行之前,再三吩咐,让琴儿等侍奉好母亲,让母亲安心等待着他的凯旋,如今母亲这样忧虑不安。琴儿恐怕汉王远在征途,也能感知到母亲的牵挂。而深感心难安定,不能全心全意,投入作战啊。”

    汪太淑妃说:“是啊。我应该相信他,相信大将军锻造出来的汉军精锐,不应该这样胡思乱想的。”

    在我的再三劝说下,汪太淑妃略略用了一点宵夜。看着她能够如常饮食了,我和内侍、宫人们,这才放下一颗悬吊着的心。

    (二)

    汪太淑妃放下羹碗和银勺后,又说:“他们抵达战区后,很快就要开战了。是吗?”

    我说:“是的。母亲。两汉分庭抗礼,彼此相争已久,汉王兄弟之间,早晚要有此一战,早晚要有一个最终的结局。”

    刘申的母亲说:“其实,自从汉王来跟我说,他要按照大将军生前的建议,亲自领军,去攻打峒城之后,我这心里啊,就一直很不好受。夜里我都久久无法入睡。我想起了年轻时候的很多事情,我还梦到了老汉王。我感到很自责。”

    太淑妃说:“现在,我算是真正明白了,女人贤淑之德的重要性了。说起来,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也都有我的罪过。”

    她拉着我的手,推心置腹地对我说:“琴儿啊,若是我年轻貌美的时候,在先王对我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时候,能够更懂事一点,能够更体谅王后的担忧和她内心的痛苦,能够更理解她的心情,在宫中各种事情的处理上,能够更加的安忍谦让,先王也就不会夹在他的两个女人,和他的两个儿子之间,那么左右为难,这两个孩子,也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地势同水火,必须要拼一个你死我活。”

    我说:“以前的往事,是非曲直,天下早有公论,母亲和汉王已经是多次隐忍,离开峒城,另立门庭,也是迫不得已,不得不为之的,并非母亲和汉王的初衷本意。如今时过境迁,母亲也不必如此自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