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吉诺弯刀 >

第161部分

吉诺弯刀-第161部分

小说: 吉诺弯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错误的行动,他们本来是可以善终的,可以不必有这样痛苦而屈辱的死亡,可惜,到了那个时刻,无论他们的内心怎样后悔,都没有机会再改正错误了。”

    我说:“儿子,昌平侯的死虽然是一个意外,但是,他也的确是因为你的野心而死的。如果你不为所动,断然制止他们的行动,他现在依然还可以活着的。你的野心,已经害死了一个自己的朋友,也差点害死了你的父亲,还让你的妻子儿女现在都处于死亡和囚禁的边缘,你还要让它伤害到多少人,才肯后悔停止呢?到目前为止,它除了给你带来种种恐惧和耻辱之外,带给你什么尊荣和安乐了吗?”

    我说:“儿子啊,天下的每一个人活着的时候,都是希望幸福安乐的。可是,你的幸福安乐,是不可能通过毁灭别人的幸福安乐来获得的。想要收获稻粟,就要播种稻粟的种子。你不可能通过播种毒草的种子,而收获稻粟。”

    我说:“儿子,从你出生开始,你父皇母后对你不好吗?你的皇兄,对你不好吗?我们伤害过你吗?做过让你伤心欲绝的事情吗?有对你存过加害之心吗?你对我们何来如此的不满与仇恨,必欲毁灭家庭的安宁而后快呢?”

    我说:“我的儿子,你从头到尾,有没有一刻意识到过,你已经成了有些人发泄私愤、谋求私利的工具呢?他们今天可以因为私愤加害皇太子,推你上位,明天,就不会又因为私愤,而谋害于你,再推别人上位,乃至取而代之吗?他们果然是为了你而去赴汤蹈火的吗?你要冷静下来,反省三思啊。世上最亲的人莫过父母手足,你为什么舍弃父母手足,而去依附那些心怀叵测的人呢?”

    我说:“孩子啊,就算你已经做到了如此的程度,事情已经败露于天下人面前,你的父皇,对你做过什么不义的事情吗?你的皇兄,对你有过落井下石吗?你的其他兄弟姐妹,有趁人之危,趁火打劫,从中谋取私利的吗?你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惩罚,也就只有你亲生的妈,刚才给了你那一巴掌而已。我是想要打醒你啊,我的糊涂儿子。我是想要救你回头,想拉你重新回到本有的尊荣安定的生活,远离那个血腥的深渊啊。”

    (二)

    那天,我所讲的这个漫长的故事,和我声泪俱下的心声倾诉,深深地震撼了我的这个儿子。

    他跪在我面前,满面泪水地真诚忏悔道:“母亲,是儿子想错了,是儿子做错了。”

    他趴在地上对我叩头。

    他说:“是儿子太自私了。儿子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也愧对外祖父和舅舅的浴血与牺牲。儿子现在明白了,与外祖父和舅舅光明磊落,英勇无畏的一生相比,儿子的心思,实在是太卑劣龌龊了,儿子的生命,实在是太狭隘阴暗了。生为男子汉,儿子应当以救万民于水火为己任,应该以做乱臣贼子为羞耻。”

    他趴在我面前后悔莫及地痛哭失声。

    他说:“请母后放心,儿子今后一定会洗心革面,好好做人,绝不会为了自己的**而让天下再起争端,让天下人陷入痛苦。”

    刘申的儿子毕竟就是刘申的儿子。他后来果然像他父亲那样言而有信,从此他就再也没有令人失望过。

    (三)

    颜观心咆哮昭阳宫大殿后的第五天,刘申下旨宣布,严惩本次谋逆阴谋涉及的所有人等,削去颜观心家族所有成年男丁的爵位,有官职者一律罚俸三年,降职一等。昌平侯的父母妻儿和所有从人,立刻驱逐出京,迁回老家,着当地官府严加看管,安分度日。

    随后,刘申又下旨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把皇四子过继给故大将军、岭南王崔景龙作为承嗣义子,着令革除皇室弟子的身份,改姓为崔,赐名承志,赐字守和,着承袭你的岭南王位,即日携眷属全部迁出皇宫中的居处,搬入岭南王府长久居住,着令他在太学的老师和京兆尹,每日督促其在府中闭门思过,努力学习圣贤学说,每年中秋,由皇帝亲自考察学习成绩,三年内不得出府,不得开门见外客,今生未奉诏令,不得擅自入宫,不得入朝为官,亦不得入太庙祭祀,死后葬入崔氏陵园,入册崔氏族谱。

    刘申用这样的方式,将我们的这个儿子从皇室中永远除名了,把他与政坛完全隔绝,彻底断绝了他觊觎皇太子之位的可能性。

    这是对他的一个拯救,也是对他的一个处罚。

    我的这个儿子,心悦诚服地接受了父亲的处罚,从此真的认真学习圣贤学说,后来成为学术界的一代大儒。

    而他言出必行的真诚改过,后来也有了应有的回报。

    在刘申的王朝覆灭后,刘姓的整个宗族都遭到了篡位者的血腥屠戮。

    唯有我这个儿子的一支,因为早就不再是刘姓宗室的成员,名义上早已成为了你的后裔缘故,得以幸免保全。

    这一脉后代,就成为我和刘申,唯一绵延到了久远后世的一支。(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九章 父子交心

    (一)

    刘申废除皇四子的皇子身份,将他过继给崔家承嗣的旨意下达后,皇四子,现在他是第二代岭南王崔承志,入宫领旨谢恩。

    在刘申的寝宫中,在父亲的病榻前,他和刘申彼此相对。

    这是谋篡储君位事件发生之后,他们父子第一次单独相对。

    这也是他们以父子的身份最后一次彼此相对。

    从今天开始,皇四子就不能再称呼刘申为父皇,而要降低为臣子身份,称呼刘申为皇帝。父子俩的心情,都是百感交集,无法言表。

    父子二人相对静默着,良久无声。

    宫室里光线阴暗,空荡而安静。

    只有无数的尘埃,在射入宫殿的阳光中上下浮沉。只听到室内屋角的铜漏,轻微而规则的滴水声。青铜立鹤嘴里的袅袅香烟,氤氲着室内的空气。

    此时此刻的相对无言,包含了他们父子之间的多少千言万语啊。

    (二)

    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

    刘申终于发声了。

    他说:“听说,你母亲那天和你深谈过了?”

    崔承志回答说:“是的。皇后陛下已经教训过罪臣了。”

    刘申说:“你,可是真正的明白了?”

    他说:“你不是因为恐惧惩罚,才做出这种真诚的样子的吧?”

    崔承志惶恐道:“罪臣听了皇后陛下的彻夜教诲,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知错悔过了。罪臣决不敢欺瞒皇帝。”

    刘申不语地看了儿子好一会。然后,他声音嘶哑地对儿子说:“你,可知道你父皇此刻的心情吗?”

    崔承志伏地泣涕说:“臣知错,臣捶胸顿足,后悔莫及。”

    刘申说:“父皇知道,你只是一时鬼迷心窍,头脑糊涂,从根本上来说,我从小看着你长大,你并不是一个本性恶劣的孩子,也不是一个处心积虑要谋害同胞手足的恶人。父皇知道,只要你真心悔悟知错了,你是能够改过自新的。”

    崔承志泪流满面,不能作答。

    刘申说:“我是真的不愿意我们从此父子情断。但是,你也要理解父皇。若是父皇顾念父子之情,对你不加处罚,你让我如何去面对皇太子?将来,又凭什么去管教你的兄弟姐妹们?若是两宫贵妃所出的儿子们,将来也和你学习,要谋篡夺取我朝的皇位,你想过那时的天下,会是如何的情形吗?你舅舅浴血一生所取得的成果,就都要被你们这些不肖的后辈,化为乌有了。这太平的局面,那是各族百姓累骨如山、血流成河才换来的。你让父皇怎么能够对你的这种示范行为坐视不管呢?”

    刘申说:“你是绝对不能再留在刘家了。否则,我将来也没有理由,再去惩处那些跃跃欲试的乱臣贼子。你明白父皇的不得已吗?”

    崔承志悲伤道:“臣明白皇帝的苦衷。臣是自作孽不可活。臣心甘情愿,领受皇帝的处罚。”

    刘申说:“年轻的时候,我们都难免犯错误。很少有人,能一个错误都不犯,一个跟头都不栽,就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父皇年轻的时候,也犯过很多的错误。这一生,让我觉得最内疚、最难过的,就是我没能和你们死去的叔叔友善相处,没能避免骨肉相残的悲剧。这件事情,一直都横梗在我的心里。将来死后,我不知道怎样去和你们的爷爷解释。现在,每日每夜,我都兢兢业业,不敢对国政天下事稍有懈怠,就是因为,我想要为天下人多做一点事情,将功抵过,将来面见列祖列宗的时候,能够多少弥补一点我们兄弟阋墙的过失。”

    刘申说:“因为我深知其中的痛苦和不智,所以,我也特别愿意看到你们兄弟之间,重演我们兄弟之间的悲剧。看到你们兄弟不和,互相算计,就像看到年轻时候的我们兄弟。我的内疚惭愧,就势不可挡地涌将上来,心里非常的煎熬。我深责自己年轻时候不修己德,处置不当,没有为你们兄弟,做一个合格的榜样。因此,我也格外期待,你们能比我做得更好,能够中止这种错误的跨代传承,能够为后来的刘家子孙,立一个正确相处的榜样啊。”

    刘申说:“在这一点上,儿子,你,能够不让你的父皇伤心失望吗?”

    崔承志流泪道:“臣一定铭记这一次的深刻教训,一定从现在开始,时时处处注重言行心念,臣一定不让皇帝伤心失望,臣,也一定不让臣民,对新朝的气象伤心失望。请皇帝相信臣的决心,臣这些话语,全都是发自肺腑的。”

    刘申点头。他说:“你是发乎至诚的就好。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一个人,如果以天下人的安乐为自己的追求和快乐,那么,无论是为君,还是为臣,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他都始终会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需要权力,不需要地位,他自然就能够赢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他,不需要皇冠的光辉。他,自身就有内在的光辉。他不惟自带光辉,而且,能够照亮他所在的国家,他所处的时代,乃至光照千秋。”

    刘申说:“如果你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懂得,虽然父皇惩戒了你,夺走了你的尊贵,然而,父皇也什么都没有拿走。一个人真正的尊贵,是别人拿不走的。能够拿走的那些,都不是真尊贵。父皇今天拿走了你别人能给予能夺取的那种尊贵,希望你,由此而能看到那种别人不能给予也无法夺取的真正的尊贵。”

    刘申看着儿子,向他伸过手去。

    他们父子的手,彼此紧紧相握。

    刘申说:“在阿爹的心目中,你,不管是什么身份,永远都是我的好儿子。”

    刘申说:“你,从今以后,都会让阿爹以你为荣,为你而骄傲,对吧?”

    崔承志坚定地点头道:“皇帝放心。臣,誓愿为您做到,为自己做到,也为天下人做到。”

    刘申点头,说:“也为你的母亲,一定要做到。”

    (三)

    刘申父子在他的寝宫倾心相谈的时候,我独自待在昭阳宫的暖阁当中,再次面对着你永远离开留下的那个空白。

    我感到很愧疚,也感到很悲伤。

    你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在这个世界上,只留下这张空椅子,留下这片空白,可是,你换取来的天下太平,它依然还是如此脆弱的。

    人们之间太容易恶意相向,太容易彼此加害,太容易反目成仇,太容易兴风作浪。

    就连我的儿子,竟然也成为了太平盛世的破坏者,险些挑起世界新一轮的波涛汹涌。

    竟然,就连我亲生的儿子,我看着长大的儿子,最像我的儿子,我一直打定主意要把他过继给崔家,给你做义子,弥补我对崔家的过失的,寄托我对你的深情的这个儿子,他,也曾是太平的敌人。

    我不由得想起了你回运京时和傅天亮之间的对话。你早就知道,你用生命换取来的太平,将会是脆弱不堪的,它必定还会失去。然而,你依然义无反顾。你对傅天亮说,因为人们渴望过上太平的生活,哪怕就是为了让他们短暂地满愿,你也心甘情愿过这样艰苦卓绝的一生,有这样让人不忍卒闻的结局。

    我现在更加深切地理解了广济禅师的开示,人们若不去除自私自利之心,若不能自律贪婪争夺之心,天下的太平,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始终都是根基不稳的。稍有风高浪急,就会土崩瓦解。

    若要建立真正长远的太平盛世,依然只能从人心入手。去贪婪、去谋私,这才是太平真正的根基。

    然而,我,若不能去除自己的贪婪占有之心,不能去除自己的一己之私心私念,又怎么能指望天下的人心能够改变呢。

    那么,我对于你的这种深爱,是贪婪占有之心吗?是私心杂念吗?

    我,是不是需要放弃和你之前的这种深情,才能够最终解脱天下的动荡之苦呢?

    我需要为了终极的太平,而舍弃私情私心吗?

    一个人必须做到无私,他才能为天下,带来太平。

    这就是你用一生为我演示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章 兄弟情谊(上)

    (一)

    过继承嗣的旨意下达后,皇四子在宫中的住宅即刻被内府兵丁团团围住,全家大小都被圈禁在院中不得外出。

    随即,有内侍过来宣旨,要求他全家立刻收拾东西,当天日落之前必须从宫中搬出,由内务府派遣车辆,连人带东西,全部运往岭南王府。

    旨意执行时那种肃杀严厉的气氛,让皇四子府中的许多女眷紧张到瑟瑟发抖。平素伺候的内侍宫女,一律不得带出,都需留在宫中重新分配差事。皇四子一家顿感失去了左膀右臂,在惶恐和凄凉的心境当中,乱纷纷地各自收拾细软和生活用具,由内务府的人搬上车子,陆续运往宫城外的岭南王府。

    全城的百姓,都眼看着车子一辆又一辆地从宫城里出来,往岭南王府的方向逶迤而去,不由得议论纷纷,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皇子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咎由自取,也有人认为刘申对皇子的处分太轻,竟然没有人头落地,也没有全家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