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吉诺弯刀 >

第173部分

吉诺弯刀-第173部分

小说: 吉诺弯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刘申不语。

    杨彪围着假刘申走,仔细地审视了一圈。他说:“好戏子!如果真陛下不出现在外面,我还真的认不出来你是个假的!你演得好啊!”

    他说:“这么好的演技,你做点什么不能发财,为什么要去给刘申做替身?给他做替身的意思,就是替他冒险,就是替他送命,好事,那是轮不到你的。你明白吗?”

    假刘申一抖袍袖,说:“既然身份已经暴露了,我也没有什么要瞒你的。在下的确只是陛下的替身,在下名叫周尧舜,是一名伶人。陛下是圣明英主,爱民如子,对我一家三代恩重如山,我一家能够洗脱冤枉,活到如今,脱离贱籍,都是陛下的隆恩惠赐。我是自愿来做陛下的替身的,能够用我微贱的生命,替陛下挡掉杀身之祸,是我的生平之快!我愿为陛下而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杨彪说:“刘申调教了你几年啊?扮得如此之象!”

    周尧舜说:“在下追随陛下已经有六年。”

    杨彪说:“早知道你是个冒牌的,早就送你上西天了!臭戏子,你可知道在军中欺骗我杨彪的后果吗?”

    杨彪说:“军队可是专门杀人的地方,让人痛不欲生,求死不能的死法,实在是数不胜数。你是愿意自己挑一种来试试,还是让我帮你随便挑一个?”

    周尧舜冷笑道:“故大将军可从来不是这样认为的。他当日谆谆教导汉军将士的是:军队是阻止杀人的地方,也是教人无惧死亡的地方。”

    周尧舜说:“你,把大将军培养的军队,带偏了方向。因为你的心不正,你的路也就不正。你不走正路,最后就不得好死!”

    杨彪勃然大怒,抽出腰间的钢刀,顶在了周尧舜的下巴颏上。

    杨彪说:“信不信我现在就割了你的舌头?!”

    周尧舜低头看看下巴颏儿上雪亮的钢刀。他泰然自若地哈哈大笑道:“我既然敢来,就不会怕死。什么死法,都一样好过不了,我又何须费劲拣择呢?你随便,我等着。”

    杨彪睁大眼睛,和周尧舜四目相对,双方都是寒光迸射。

    (三)

    对视了一会儿,杨彪忽然也笑了起来。

    他抽回马刀,将马刀插入刀鞘中。

    他说:“我敬你够胆嘴硬,是条汉子,且不和你计较这种种的失礼。”

    他说:“你这条舌头,留着还有大用场呢。现在就割了,略感可惜。你愿意听听这舌头的功用么?”

    周尧舜横扫了他一眼,说:“要杀就杀,哪来那么多废话!”

    杨彪说:“你这人怎么凡事都往死的方向去想啊。你难道真的不想活着吗?”

    周尧舜闭嘴不言。

    杨彪说:“我知道,你现在以为自己已经必死无疑,可是,天无绝人之路。现在我给你一条活路走。”

    杨彪说:“你装了六年的假皇帝,就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也可以坐上真的皇位,成为真的刘申吗?”

    周尧舜不语。

    杨彪说:“不说话,就是也有点动心喽?”

    杨彪说:“周尧舜,你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第一,不跟我合作,我就让你尝尽死亡的痛苦,最后像一条死狗一样,死于极度的痛苦,极度的孤独,备受煎熬,深感羞耻。第二,跟我合作,成功以后,你就永远不再是伶人周尧舜了,你可以成为这个国家真正的太上皇,在温泉行宫整天风花雪月,你想怎么享受,就怎么享受,就连那时候的皇帝,也都不能来管你。你的全家全族,也都能得到诸多特别的恩惠。你是真的那么想死吗?”

    周尧舜继续沉默不语。杨彪看着他。过了一会儿,周尧舜眼里的光芒黯淡下去。

    他转过身来,对杨彪说:“怎样和你合作?愿闻其详。”

    杨彪嘴边咧开了一个讥讽的笑容。他说:“天下臣民爱戴的,只有一个刘申。有个刘申给他们爱戴就可以了。而我们现在有两个。”

    杨彪说:“如果你肯跟我出去,面对陈守业大军中的刘申,去指着他和太子,告诉全军,是皇太子急不可耐要继位登基,请求不成,便率兵叛乱,以假皇帝混淆视听,欲要出其不意抓到或者围困皇帝!然后当众宣读亲笔诏书,宣布退位,废黜皇太子的位分,传位于皇九子,任命我为护国大将军,总理辅政大臣,命我护送你和皇后返回运京。”

    杨彪说:“你看,要做的事情,其实就这么简单。你做了,全军就能被你动员,我们就能团结部队,一鼓作气,杀了对面的那个假货色,接下来,你就是独一无二的太上皇了。”

    杨彪说:“你觉得有点兴趣吗?这不是比为刘申默默无闻地去死,要有价值得多吗?”

    他说:“我们可以成交么?”(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一章 雷霆平叛(1)

    (一)

    清凉山围场。前营。

    陈守业随同刘申父子在阵前察看杨彪部布防的情况。

    刘申问陈守业:“有几分把握一鼓而胜?”

    陈守业说:“老臣昨晚已与对面营中的李国忠将军取得了联系,李国忠说,他已然明白杨彪的反心,决意反戈一击,与老臣共同勤王,他已经秘密联络了对面军中的七八部将领,只待陛下发起攻击冲锋,即刻里应外合,响应陛下,洞开营门,放我军长驱直入。”

    刘申说:“好。此战只能胜,不能败,就算李国忠等的策应出了问题,你也要拼尽全力,一战而胜,让天下人看看汉军的风采。汉军不仅抵御外敌强悍无比,清除内贼,也同样凌厉干脆。杨彪精于战术,久负盛名,但是,你们不可有畏怯之心。他以往能够战无不胜,乃是因为合乎天道人心,所谓得道多助,如今他逆天而行,背离天下思定之人心,无端搅乱百姓的太平生活,断送士兵们的性命,纵然勇猛善战,也必定失道寡助,沦为孤家寡人。我相信,我们若能让对面的汉军明白情势,不受他的蒙蔽,大军攻势一旦发动,对方必定军心动摇,内部分裂,你只管率军奋勇向前,今日,我们必破此营,让叛军土崩瓦解,为天下人铲除这个毒瘤!重新赢回汉军的荣光!”

    陈守业领命道:“是!臣等汉军将士,誓死追随陛下,今日必定铲除叛乱,再还天下人以太平安定!”

    “好!”刘申赞道。

    他说:“让中军官出列传旨,着叛臣杨彪、周岱岳等到阵前来见朕。”

    (二)

    “报!对方中军传旨,说皇帝陛下令我方主将阵前相见。”

    杨彪全身铠甲,骑在马上,直面前营的大门。闻报,他轻蔑地摇动了一下脖子,露出一个嘲讽的微笑,说:“见就见,他一个冒牌货,我们有什么可怕的。”

    他转向身边穿上了软甲的周尧舜,说:“陛下,臣等护卫陛下,阵前去见见皇太子。”

    周尧舜作痛心疾首状,道:“这个逆子,犯上作乱,辜负了朕成就他的拳拳之心。”

    周尧舜点头同意,杨彪便令打出皇帝的龙旗,与周岱岳一左一右地护持着假刘申,率领亲兵卫队,一路烟尘滚滚地驰出了中军大营,径往前营的中央营门而来。

    杨彪对周岱岳使了个眼色,周岱岳心下明白,杨彪是让他等下见机行事,如果假皇帝阵前有异动,立刻一不做,二不休,动手杀了他。

    (三)

    皇太子率领轻骑兵卫队驰出队伍,来到阵前。皇太子面对对面的龙旗,和龙旗下的杨彪、周岱岳,大声喝道:“叛臣杨彪,还不出来下马伏罪!”

    杨彪冷笑道:“该下马伏罪的,恐怕不是杨某人,而是皇太子你吧。”

    杨彪说:“杨彪奉圣旨,护卫陛下阅兵完毕,到清凉山围猎演兵,忠于职守,无有丝毫差池,陛下和百官都安然无恙,四方百姓不惊,请问,太子殿下何以不遵守皇帝圣旨,好好地留在运京监国,率领这个老贼,带着这么多兵马,星夜飞驰,包围清凉山,直逼行宫大门,这是意欲何为啊?”

    皇太子说:“你不要颠倒黑白,混淆视听,蒙蔽汉军将士。明明是你,不满父皇裁军之议,故意设下阅兵圈套,与御林军周岱岳部暗中勾结,在行宫发动兵变,意图劫持父皇,威逼父皇退位,传位给年幼的庐陵王,自己来领众辅政。幸好,父皇高瞻远瞩,早就识破了你的居心,父皇并没有钻进你的圈套,你身边的那个,只是追随了父皇12年之久的替身而已。父皇一直留在运京,你们走后,便亲自调动兵马,前来清凉山平叛。”

    皇太子说:“杨彪。我母后不知前去阅兵的只是父皇替身,为营救父皇,亲自来到你的军营,现在,母后在哪里?你即刻交出我母后,若母后安然,或可从轻发落你的灭族之罪,让你不致于祸及父母妻孥!”

    杨彪说:“皇太子,你的阴谋已经败露,就不要在这里血口喷人,诬陷忠臣了。皇后身处深宫,臣等并没有见过皇后,不知道皇后如今在何处,也没有办法交出。至于替身,那肯定是有。只不过,替身是你营中的那一个,而真正的陛下,始终与汉军将士同在。”

    皇太子勃然大怒道:“无耻叛臣,事到如今,还敢狡辩。你且叫那个替身出来,阵前与父皇相见,相信三军将士有眼,自然能分辨得出真假。”

    杨彪转而对假刘申说:“臣请问陛下的旨意。”

    假刘申说:“见就见吧。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四)

    于是,两边的刘申都在簇拥下前进,缓缓前进到对方的弓箭射程之外停住,彼此对峙着。

    假刘申远远地望着对面的真刘申,不觉热泪盈眶。他在心里对刘申深施一礼,暗自道:“陛下,臣,在此为国尽忠,向陛下拜别了。陛下速速攻破叛军,去救皇后母子。愿上苍庇佑我朝!愿故大将军在天之灵,护佑吾皇,旗开得胜!”

    想到这里,他开声道:“对面之人,既然自称为我朝皇帝,且听你说说,我朝的立国之本,我军的立军之本。”

    杨彪不由得瞪了他一眼,心里说:“什么时候了,还这么啰嗦,只要当面指斥太子反叛,痛骂一顿,然后号令三军掩杀就行了。”

    但是,既然在三军面前宣称了这个才是真皇上,就不得不隐忍着,随便他说下去。

    对面的刘申知道,这是周尧舜给自己一个面向三军说话的机会,便抓住机会,策马走到阵前,面向双方阵营的汉军将士,大声地说:“汉军将士们。朕今日想给弟兄们念一封信。这封信,是你们过去的统帅,故大将军,率领三百勇士,出发去猎杀乌林登木汗前给我写的最后一封信。多年来,朕都感怀故大将军的忠勇无私,始终将这封信珍藏着,夜深人静,常展读重温。这封信,朕从未给别人看过,今日,朕将故大将军最后的遗言,公诸于众,在阵前,念给全体汉军将士听。”

    杨彪心中一动,心知这必然是假皇帝提到过的,你向刘申报告与杨彪最后谈话内容的那封信。他也很想知道,你最后对刘申说了他一些什么,于是,便未有阻止。

    双方将士,听说是故大将军最后的遗言,也不无想听听究竟。毕竟,故大将军是汉军的军魂,是汉军的神话,是每个人心中的超级英雄和无敌战神。

    于是,刘申便从怀里掏出你最后的书信,小心翼翼地展开已经发黄的纸张,开始大声地宣读。

    随着刘申的宣读,时光缓慢地倒流,你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时光,又出现在汉军将士们的眼前。许多年纪较大的老将,仿佛又听到了你的声音,又看到了你年轻英俊的音容笑貌,不由得百感交集,心生悲痛。

    你在这封最后的信中,详细描述了你与杨彪的最后对话。你问杨彪,刘申并非最出色的军事将领,何以却能令那么多的良将跟从他,服从他。你对杨彪分析,军中作战和治理天下所需要的不同才华。你告诫杨彪,为人不可过于盈满,否则,必定因满招覆。众人都听到了你对杨彪的最后劝解。

    那天,你最后对杨彪说:“有些事情,其实我预料到了,其实,我也能提前防范它。但是,我不想提前防范它。因为,我相信,它最终是不会发生的。我相信,身为军人,我们都能控制好自己,不去做无益的冒险,不会去破坏自己浴血一生,来之不易的太平成果。”

    你说:“所以,我,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和你喝喝茶,彼此交流一下内心的看法。”

    你问杨彪:“我所说的那件事情,它最终,是不会发生的。你说,是吗?”

    杨彪声音有些哆嗦地低头回答:“是的。大将军所料无误,它最终,是不会发生的。”

    念到这里,皇太子忍不住大声地斥问杨彪:“叛贼!你当年信誓旦旦,亲口答应故大将军不会兴兵作乱的,你如今做到了吗?!”(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二章 雷霆平叛(2)

    (一)

    双方的阵营里响起了一片嗡嗡之声。

    这些惊讶的议论之声,像惊涛骇浪一样冲击着杨彪的良心与耳鼓。他只觉得头皮一阵阵发麻,全身像有无数的蚂蚁在爬,不知不觉便汗流浃背。但是,他咬了咬后槽牙,把内心的空虚压制下去。

    他大声回答说:“不错。杨彪当年答应过故大将军,现在也并未违背承诺。杨彪依然忠心地护卫着陛下的安全。你之所以得不到杨彪的护卫,乃是因为你是叛太子的帮凶,是胆大包天冒充皇帝的反贼!”

    刘申伸手阻止着双方阵列当中的议论之声。

    他说:“杨彪。你且不要着急辩白。再听听大将军后面说了些什么。”

    于是,四方又重新安静下来,大家聆听着刘申继续念下去。

    你在书信的后半部所写的内容,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感吃惊。

    因为,你写到,你死之后,太平新朝建立后,经过20多年的经营,必定四海升平,刀兵不起。这时候,保持庞大的作战军队,不仅会令四邻不安,而且容易滋生再度发动战争,开拓疆土的妄想,也会无端消耗巨大的社会财富。在这种情况下,必定会有贤明的臣子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