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吉诺弯刀 >

第175部分

吉诺弯刀-第175部分

小说: 吉诺弯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双方阵营的上空。

    随即,中央阵营又是一阵大乱,号炮喊杀声大作。

    再有人飞马来报:“大将军,中央阵营跟随李国忠反叛,打开营门,拆除马障,掉头攻击我中军部队,向我中军部队密集排射,我方猝不及防,死伤惨重。”

    杨彪脸色大变,与周岱岳交换了一下眼色。

    周岱岳脸色煞白,眼神惊慌,额头上挂着大颗的汗珠。

    杨彪给他打气道:“慌什么,我还没有死呢。”

    杨彪恨恨地说:“陈琴儿,这必定都是那个女人进入军营造成后果!她必定是从李国忠的营门入营的,说动了这个老家伙带头叛乱。”

    杨彪说:“传令,让左翼坚决顶住,我自己带预备队去中央阵营迎战叛变的部队和陈守业的冲锋。”

    杨彪对周岱岳说:“你依旧去左前营,只要你能隔离刘申父子与后队,我一定摆脱陈守业部的纠缠,及时赶到,强行突破,用最快的速度擒拿刘申父子,令陈守业部不得不停止攻击。只要刘申父子被擒,他们纵然能够策动我部全体叛变,也无有用处!”

    (二)

    杨彪伸手抽出马刀,一道蓝色的流光划过战场的空气。

    他一勒战马,发令道:“卫队和预备队,跟我去中央阵营迎战!”

    但是,没有传来预期中排山倒海般的“遵令!杀!”等呼号声和迅疾的马蹄声。他的周围和身后,而是响起了一片吵嚷之声。

    他回头看着中军各部的将领和士兵,他们当中有些人抽出了马队,准备跟随杨彪向前冲锋迎敌,而有些人则站在原地不动。

    他冷冷地说:“怎么?你们当中,也有人要背叛我吗?”

    一阵骚动之后,有一个将领出列大声地说:“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军令。末将等虽然不赞同陛下裁军,但除此之外,陛下的确各方面都是千古难遇的圣明的好皇帝,没有陛下,就没有我们家人安定的生活。纵然陛下要裁军,我们也只能劝谏,就算陛下执意不从,我们也不能忘恩负义,公然向陛下父子举起刀剑,谋害陛下父子性命!今次的事件,内中是非曲直,我等军人鲁莽,一时难以分辨,但是,前有陛下的圣旨,后有故大将军30年前最后的军令,我等就算不服从陛下父子的命令,也应该遵奉故大将军最后的军令!”

    又一将领出列道:“大将军,事到如今,我们败局已定,陛下仁厚,如果我们此时放下武器,伏法认罪,陛下必定感念汉军过往的累累功勋,对我等从轻发落。兵谏陛下,末将是赞同的,但是,故大将军30年前对我们的一番话,让末将觉得万分惭愧。故大将军临终时的所思所想,和我们今日的所思所想,相差何止千万里!末将不愿违反故大将军最后的军令,让他九泉之下,难以瞑目!”

    若干将领都出言道:“大将军,我等都不愿意违反故大将军最后的军令!”

    第一位说话的将领再次发声道:“汉军虽然强大,但却只是四肢,陈将军和故大将军,才是汉军的灵魂之所在。若我等今日违反了故大将军的军令,就算能够改朝换代,汉军,也就永远不再是过去的汉军,将来,也必然会有人因为种种情由,就像我们今日谋害陛下父子一样,起兵来谋害我们。这样一来,天下动荡就必然重演。大将军您还记得200多年前的战乱是如何开始的吗?不就是从那时朝廷的兵变内乱开始的吗?陛下裁军,汉军的元气和精髓依然可以完好保存,若我们谋害陛下父子,开启天下乱源,则故大将军说得明白,汉军的灵魂也会遭到毁灭。那是比裁军更加不堪的结局。大将军,今日事败,陛下没有上我们的圈套,我们还是投降……”

    他的话音戛然而止,因为他的咽喉上被贯穿了一支白羽箭。

    他伸手捂住咽喉,双目圆睁地看着杨彪。

    杨彪手持弓箭,阴沉地看着他。

    杨彪说:“再有妖言惑众,动摇军心者,格杀勿论!”

    中箭的将领向后仰倒下去,砰地一声从马上掉落,砸到地上,扬起一阵微尘。

    众人一惊,纷纷向后退去,一时哗然。

    杨彪说:“大丈夫敢作敢当,既然你们当初都同意了兵谏,如今事情做到一半,绝对没有回头主动伏诛的道理。回头就是死路,唯有一往无前,才能死中求活!故大将军的军令是军令,不可违反,我的军令,同样也是军令!临战抗命者杀无赦!现在,闭上你们的嘴,不要再啰唣,跟着我去迎战陈守业,让我们为新朝开创出一番新气象!”(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五章 雷霆平叛(5)

    (一)

    杨彪听到金属拖动的声音。

    他看到有一大半的将领面面相觑地犹豫了一番之后,陆续跟随着他,拔出了腰间的马刀。

    他说:“很好!陛下忘记汉军的骠悍已经太久了,今天,我们就让他再次看看汉军的凌厉,让他为自己的决定终身后悔吧!”

    他满怀破釜沉舟的决心,扭转了马头,举刀指向了营门:“随我冲锋!”

    他一提缰绳,胯下战马如闪电般冲刺了出去,但就在这一瞬间,他感觉到肩膀和后心部分的盔甲发出了铛铛几声巨响,巨大的冲击力穿过铁甲直透他的肩胛骨和肋骨,让两处的骨头几欲断裂。他感到有尖锐的东西刺入了他的肌肉,血管被撕开,鲜血像红色的喷泉一般直射出来。就在他一错愕之间,又有几只白羽箭射中了他后背的铁甲,他抵挡不住,一头从马背上跌撞下来,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他的战马受到惊吓,前蹄跃起,发出一声凄厉的嘶鸣,向前逃窜而去。

    杨彪还没有从摔倒的撞击中清醒过来,就感到后背被人踩住了,有人抓住他的胳膊,把胳膊向后反拧了过去,他双肩的伤处发出撕裂般的剧痛,让他忍不住大叫了一声。

    他清醒过来时,看到周岱岳在马上摇晃着,脸色雪白,露出痛苦狰狞的表情。他已经丢下了手里的马刀,试图伸手去够到后背。杨彪隐约地看到,他后背的盔甲已经被人砍落,背上密密麻麻地插了一二十支白羽箭。周岱岳的嘴里满是鲜血,他就这样,在马上摇晃着,眼睛圆睁着,怀着无法言喻的恐惧和怨恨,死死地盯住被人踩在地下的杨彪。

    杨彪的心头一阵狂跳,一股莫名的悲怆涌上心来。

    完了,他们选择了听从故大将军的军令。他们抛弃我了。

    杨彪觉得悲从中来:难道我不是为了他们共同的前途而处心积虑的吗?为什么他们不跟从我?为什么故大将军30年前的一封信,就能让他们调转刀剑?30年了啊,他的骨头在荒野都化为灰尘了,但他,却还在这支军队里至高无上地活着!他分明依然还像当年那样地活着!

    周岱岳垂死挣扎了一番,终于心不甘情不愿地从马上摔了下去,倒在地上,进入了死亡。这一生,在战场上,他送了太多的人进入死亡,现在,轮到他自己了。而且,不久后,也将轮到杨彪。原来,这张罗网是为每个活着的人设的,或早或晚,人人都会落网,没有一个能够逃脱的。

    杨彪眼睁睁地看着周岱岳掉下马后,被身后的士兵一涌而上,乱刀砍成了肉泥。在一片血红的颜色中,忠于他的部分亲随和卫队,与中军中决定服从故大将军命令的人,已经混战在一起。由于寡不敌众,他的亲随和卫队,正在不断地倒在血泊当中。而杨彪本人,已经被五花大绑,死死地摁在了泥土当中。

    在一片喊杀声、惨叫声、刀剑碰撞声当中,杨彪闭上了眼睛。

    他失败了。现在,一切都完了。

    30年前,你的自信何其强大。30年过去,他们依然听你的。

    刘申得到了你的支持,那是何其幸运。平定这场叛乱,他果然没有需要铁血镇压。他只需要派来你的妹妹进入军营,一番言语,就能让汉军分裂犹豫,然后,只需要一封亲笔信,就能让他们俯首听命。

    你是战神。是他们心中的神!如此威勇,无人可及。

    (二)

    在服从杨大将军还是故大将军的军令之间,行宫营地所有的将领和士兵都在选择。这也是生和死、荣与辱的选择。选对了,就能圆满英雄的一生,而选错了,一生的英雄功绩,也就付诸东流。

    在一片内部的混乱当中,陈守业的大军长驱直入,冲入了杨彪部的营地。

    绝大多数的部队选择了放下武器,向王师投降。决定拼死抵抗的部队,在陈守业部和内部策应部队的围攻之下,很快摧枯拉朽地被击溃,遭到无情杀戮,转瞬之间,便灰飞烟灭。

    战斗激烈地进行了半个时辰之后,战场平静了下来。

    所有的营门洞开,施放了上百声号炮。

    在隆隆炮声和弥漫的硝烟当中,刘申父子在高高飘扬的皇家旗帜下,昂然直入军营。

    他们受到了两边军队的夹道欢迎。

    “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喊声震天动地。

    这场景让刘申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当年他率军攻陷峒城,在一片万岁声中,骑马直入峒城的王宫,走向他父王的宝座的那个时刻。

    他一路穿过血染铠甲、刀剑出鞘的部队,走向清凉山自己的行宫。

    他想起了你。你对汉军最后的演讲,在他的锦囊当中揣了整整30年。和攻陷峒城一样,这也是你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送给他的最后的礼物。你对他的护卫,不仅贯穿生前,而且延续到了死后。

    他看着沿途到处被丢弃踩踏的杨彪的旗帜,在心里悲哀地想:“再也不会有像你这样的大将了。”

    他非常清楚地知道,杨彪事件只是一个开端。从此,君王和军队之间的关系就改变了。从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变成了互相利用,互相防范。

    他看着紧跟在他身边的皇太子,心想:儿子,这是你的重要的一课。从今以后,你要懂得如何与军队相处,如何控制这支凶险的力量。如果你做错,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不是你一个人的生命,是天下好多人的生命。儿子,你肩头上的担子,很重啊。

    (三)

    “启禀陛下,杨彪已经被他手下抓起来了,现关在行宫的马厩里。”陈守业下马过来参拜,并向刘申汇报,“陛下,要不要提他来当面问罪?”

    刘申说:“算了。朕不想再见到他。想必他此时此刻也不想要见到朕。直接押赴运京天牢圈禁,命魏国清组织三司会审,审明案情,依律议罪奏报吧。”

    陈守业低头道:“遵旨。”看着刘申落寞的神情,陈守业心里也是一阵难过。想不到杨彪英雄一世,最终如此下场。

    陈守业看着刘申,嘴唇动了动,但最终没有说话。

    他其实想要告诉刘申,在与杨彪最后话别之后,你还有一封信,是单独写给陈守业的。你在那封信里,嘱托他从那时就要开始谋划峒城之战,反复研习推敲战术战法,因为你已经向刘申推荐了他作为攻打峒城的主将。你同时还向他预言了多年后杨彪的叛乱,和刘申的分道扬镳,你殷切期待陈守业在那时能够成为刘申的臂膀,辅佐刘申父子平叛,与杨彪对决一战。你再三嘱咐他,此事你只对刘申与他两个人交代过,万勿走漏风声,以防被杨彪忌惮,被他所暗害。你在信中对陈守业详细解说了杨彪战术风格的破绽所在,说万一被迫必须对战,他可以如何如何制服杨彪,如何以刘申为诱饵设下圈套,杨彪急于挟天子令诸侯,必定上当,只要上当,他就必定落败。但是,你也相信,刘申当众宣读你的最后军令后,绝大部分的汉军部队都会听从命令,不会跟从杨彪弑君覆国。你相信,不会有最后的一战。杨彪必定众叛亲离,自取灭亡。

    陈守业当年看到你这封最后的书信时,内心震惊得无以复加。他深知此信内容非同小可,让杨彪知道,固然是大祸临头,让刘申知道,你建议他以刘申本人为诱饵,也大有不妥。而且,他不太相信你能够言中死后那么多年的事情。于是,他以一贯谨慎的态度,将此信当场烧毁了,连信灰都是自己亲自去处理掉的,连家中的妻子儿女也没有吐露半个字。

    此时此刻,眼见得你当年预见的一切,全部如期发生,陈守业万分震惊,也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也深为你的忠诚谋国所感动。他很想告诉刘申,你曾为他思虑谋划得这样长远,为他安排得这样周到妥帖,然而,他在心里又想了想,还是觉得,就让此事永远在他心里湮没算了,事情已经过去,谁也不用再知道了。

    以刘申为诱饵,这种事情,只有你敢想敢做,而且,也只有你,想了做了,刘申不会心存芥蒂,也不会怪罪。换了别人,就算是陈守业,刘申也不会心中没有想法。帝王就是帝王,哪怕是仁厚圣明的帝王,也依然是帝王。

    陈守业把心里涌动着的话语,都压抑了下去。

    他最后只说了一句:“臣恭贺陛下!陛下威德加被海内,叛乱一日平定,天下重获安宁!“(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六章 公主出生

    (一)

    “他们把皇后关押在何处?”刘申问道。

    陈守业回答说:“已经问出来了,就关押在皇帝的寝宫内。”

    刘申回头对皇太子说:“万事都先放下,陈卿,你且替朕盯住这边,太子,随我先去救你母后!”

    刘申此刻才流露出他的心急如焚。自从听到替身周尧舜说出我在行宫中即将分娩,急需稳婆和大夫的帮助后,刘申的心就揪成了一团,然而,大敌当前,他不能流露出一丝一毫的焦虑与慌乱。好不容易战斗结束了,他再也克制不住内心的煎熬。此刻,他恨不能插上双翅,飞向我的身边。

    刘申和皇太子率领内侍穿越了重重的院落,半途遇到了陈守业部下从其他院落里释放出来的被关押的行宫太医和百官。刘申匆匆对百官勉励安抚了几句,宣布叛乱已经平息,杨彪已经束手就寝,叛军遭到全歼,一切恢复了正常秩序,便继续向宫苑深处走去。

    他步履如飞,几乎是小跑了起来,气喘吁吁但却并不放慢速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