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吉诺弯刀 >

第193部分

吉诺弯刀-第193部分

小说: 吉诺弯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

    然而,靠**关系建立的同盟,从来都是不稳固的。

    太后去世后,一开始,小皇帝还能按照母亲的教导,恭恭敬敬地以义父的礼节对待军队首领,彼此还相处融洽,相安无事。军队首领也暂时未有篡位之心。

    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天,夜深人静之际,小皇帝睡梦中听到身边有人在轻声地呜咽,坐起来看时,伺候自己的内侍长随正跪在寝室的一角,偷偷哭泣。

    小皇帝便走过去问他何事这么伤心。长随跪在小皇帝脚下说,奴婢见皇帝每天对着杀父的仇人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完全忘记了先皇被谋杀的悲苦,想着先皇在九泉之下的悲愤和伤心,忍不住掉泪。

    小皇帝大吃一惊,便问他到底是如何情形,之前从未听说父皇是被谋杀的。

    这个长随乃是先皇身边的人,与先皇感情身后,早就蓄了报仇之心,听到小皇帝追问,便一五一十将军队如何谋害先皇,如何控制朝纲,乃至于外间如何传闻皇太后与摄政双王之间的暧昧关系,和盘向小皇帝托出。

    小皇帝听得心惊肉跳,肝胆俱裂,当即痛骂逆贼杀我父皇,辱我母后,发誓长大之后一定要杀了他全家为父皇报仇。

    长随忙制止,让小皇帝噤声,劝说他,如今年纪幼小,还要忍辱负重,曲意奉承,以保安全,等将来长大,羽翼丰满,再暗中培植自己的力量,以求一举扫除逆党,重振朝纲。

    小皇帝连连点头,嘉奖了长随的忠心。(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章 王朝的终结(4)

    (一)

    然而,隔墙有耳。小皇帝夜里的这一番痛骂,被军队首领安插在宫中的眼线听到。眼线第二天傍晚,找到了个机会,向军队首领传递了这个重要的消息。

    军队首领听说小皇帝如此发狠说长大要杀他全家,一方面心惊肉跳,一方面也勃然大怒,想不到这个小东西忘恩负义,竟然存有如此决绝的毒辣之心。虽然皇帝还小,暂时没有动手的能力,但他一整天也依然是心惊肉跳,坐立不安。夜里睡到三更,噩梦惊醒。他披衣起来,绕行阶前,无法再次入睡。于是便召集手下亲信,深夜开会商量。亲信们对先皇去世的实情和先皇太后的绯闻真相,全都心知肚明,知道小皇帝将来必然能查实这两桩犯上恶行,报复是早晚都会降临的雷霆,于是,纷纷劝说他不要养虎遗患,不如就此杀了小皇帝,自己光明正大地登基称帝,反正这些年国政军政都是他在一手管控,和实际上的皇帝,也就只差了一个名分。

    亲信们的怂恿,点燃了他的权力**。他下定了决心,要公然反叛,谋朝篡位。

    第二天清晨,军队首领率领御林军冲入宫中,包围了皇城,并不顾内侍们的劝阻,扬长直入皇帝的寝宫,把小皇帝从床上拖了下来,一把推倒在地上。

    小皇帝见他一反常态,狰狞毕露,惊恐地问他意欲何为。

    他冷笑道:“好皇帝啊,平日口口声声叫我义父,私底下却存心要杀我全家!我每天辛辛苦苦操持国政,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照料陛下母子周全,难道就该落得如此的下场吗?”

    他对小皇帝说:“你小小年纪,对重臣就这样心狠手辣,将来长大了,必定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容不得我们这些帮助过你的人。帮助你,只会是自掘坟墓,死路一条!你这样的坏小孩,不仅不配做皇上,而且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不等小皇帝开腔,他便下令左右上前。

    御林军随从们顿时如狼似虎般地一涌而上,如老鹰抓小鸡一般,牢牢抓住了小皇帝,按住他的手脚,强行撬开他的嘴巴,往他嘴里灌入事先准备好了的毒酒。小皇帝哭叫着手抓脚蹬挣扎了一会儿,便七窍流血,一命呜呼。

    篡位者又喝令将小皇帝身边的随从全部拖出去斩首,一时宫中哀叫不绝,血流成河。那位向小皇帝禀报实情的长随,也落得身首异处。

    宫廷突变之后,篡位者鸣钟登朝,宣布小皇帝手下的太监怀恨先皇,报复私仇,在小皇帝睡觉时集体用毒酒毒杀了小皇帝,现在已经将犯事者全部就地正法,还将株连九族,令刑部立刻全国搜捕这些逆犯的亲友!

    百官听到皇帝已经驾崩的晴天霹雳,心中都觉得事出突然,其中必有蹊跷,但眼看着大殿四周御林军刀剑出鞘,杀气腾腾,想起当年魏应真的下场,也都不敢公然发问。

    因为小皇帝年幼,虽然已然大婚,宫中有皇后妃嫔,但是子息却无有所出,按照规矩就要在诸宗亲王子中遴选新的皇帝即位人。最后,多数官员推选了庐陵王的后人载熙王子。百官便去庐陵王府,共同迎请载熙王子入宫。

    这位载熙王子是当时名震天下的大诗人,三岁能诗,五岁能赋,聪明伶俐,才华横溢,但却淡薄名利,厌恶官场,从来无心权位。载熙王子惶恐之间被百官迎情入宫之后,得知前因后果,顿时脸色变更。以他的聪明,立刻猜知是小皇帝不定哪里得罪了摄政双王,像先皇一样,被军队谋害了。他心知肚明,军队绝对不想把皇位让给自己坐,只是迫于舆论不得不做一个样子,如果自己胆敢真的接受迎奉,登基为帝,不久之后,下场也会和先皇父子一模一样,就算能够幸免一死,在帝位上也只能忍气吞声,对摄政双王言听计从,每日还要小心翼翼,避免他的猜忌怀疑,这样的皇帝,就算当了,又有何意趣!于是,他下定决心,当场坚决辞谢皇位,并当众匍匐在地,宣称摄政双王德行才华举世无双,深得朝野臣民的爱戴,治国治军有方,实在是天意所属的天下英主,恳请摄政双王自登帝位,开立新朝。说完,载熙王子便五体投地,高呼皇帝万岁。

    于是,多有文武臣僚出来应和,跪请摄政双王登基称帝,开立新朝,一时,大殿之上万岁之声此起彼伏。

    篡位者辞谢再三后,终于装模作样、勉为其难地接受了众人的公推,登上了武英殿内的宝座,宣布登基称帝。

    因为载熙王子非常识相,且诗歌的确写得深入人心,杀了他,天下人难免口诛笔伐,篡位者决定放载熙王子回封地去继续写诗,称颂新朝的德政,但为了防止有人利用他再夺政权,他要求载熙王子出家为僧,誓愿终身为前朝去世的皇帝们超度守灵,不得参与俗世的事务。载熙王子一口答应,便奉旨去了前朝的皇家寺院,在上座法师处削发出家,逃得了一条性命。

    他就是后来留名青史的著名诗僧——戒行法师。

    一个王朝化为了青烟,而另一个也将化为青烟的王朝又拉开了序幕。

    历史就这样翻开了新的一页。

    (二)

    摄政双王的弑君篡位,在刘姓宗室中激起了强烈的恐惧和激烈的反抗,许多刘姓子弟觉得,一旦改朝换代,无论反抗还是不反抗,篡位者都会对刘氏子弟大开杀戒,不如拼死一搏,还有一条生路。

    于是,各地刘姓子弟纷纷起兵,声讨逆贼,号召勤王,光复刘姓王朝。联军声势浩大,以怀州为指挥中心,汇集各地力量,直扑运京。

    刘姓联军与篡位者领导的汉军在运京郊外发生了空前的激战,双方死伤无数,周围许多村庄被夷为平地,农田中遍布平民和双方将士的尸体。

    三个月的大会战后,刘姓联军落败,被汉军击溃,四散逃走。刘姓的反抗就这样被镇压了下去。

    会战之后,新朝皇帝在全国开展了肃清刘姓宗室的大屠杀。在运京的刘氏宗亲,不管有没有参与反抗,宅邸一律被包围,士兵持刀冲入宅院,见人就杀,无分男女老幼,不论青红皂白,顿时,运京的街道与胡同里血流成河,到处都是妇人的尖叫、儿童的哭泣和被屠戮者的惨叫之声。许多胡同里红光冲天。

    但是,在下令屠杀之前,篡位者还下达了一道特别旨意,赦免这支军队的创始人,已经过继给前朝岭南王、战神崔景龙的一脉原刘姓子孙,因为他们已经不是刘家的子弟,而是崔家的子孙。御林军派出一支卫队,把守了岭南王府所在巷子的两边出入口,持皇帝手谕,阻止杀红了眼的乱兵靠近岭南王府。

    岭南王府的人们起先以为自己在这场大乱中也必定在劫难逃,全家男女老少和众多男女仆从,聚集在一起,手持能够找到的各种武器,等着乱兵破门而入,想和乱兵拼一个鱼死网破。谁知乱兵一直都没有接近宅院,听着隔壁宅院中兵荒马乱的声音,全家人心惊肉跳地度过了一个漆黑的长夜。第二天,乱兵归营,杀戮停止,巷口的御林军也随之撤走,临走前,御林军领队前来敲门,向当时的岭南王说明了新皇赦免崔姓宗亲的旨意,将新皇的手谕留给他作为保命的护身符,便率队回宫复命。岭南王阖府上下松了一口气,岭南王随即率领儿子们进宫,拜谢新皇恩德,宣誓效忠新朝,做新朝的忠实子民,并自愿率领全家迁移出运京,回到边远的岭南封地去。他的请求得到了新皇帝的恩准。

    从那以后,崔承志这一族为逃避祸患起见,就逐渐远离了东亚的中土,他们向南发展,开枝散叶,慢慢迁移到了东南亚一带,后又继续向西,最后穿越了阿拉伯人的地区,迁移到靠近地中海、与非洲毗邻的摩纳哥一带,定居下来,迁徙途中一路和各族通婚,慢慢发展为混血人种。

    (三)

    岭南王和儿子们谢恩离去后,篡位者独自坐在皇帝的宝座上,看着台阶下方侧面的座位,沉默良久。

    第二天,他下令撤除武英殿阶下的那个座位,改为放置了一座从战神庙里搬来的战神立像,作为新王朝的护殿神,站立在那里。

    全国肃清刘姓宗亲的杀戮完成后,篡位者决定连刘氏的陵墓也不放过。

    士兵冲入了刘氏王朝的皇陵,大肆破坏,刘申的父母、刘申本人、我们的儿子、孙子、重孙的陵墓都遭到了摧毁和洗劫。在满目疮痍的陵园之中,只有一座陵墓保持了完整。这就是我的陵墓。我因为是战神崔景龙的妹妹的缘故,被乱军放过,坟茔没有遭到他们的侵扰和洗劫。

    于是,在变成了废墟的皇家陵园里,就只留下我墓碑上的云霄花,默默地伫立在倾倒的墓碑和被推到砸碎的石人石马之间,在远古的时间里,继续无声地绽放。

    那便是这个漫长故事最后一幕的最后一个场景。

    正所谓:“常者皆尽,高者必堕,合会有离,生者皆死。”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一章 雷雨天

    (一)

    长久以来,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世界,直到那一天,我重新遇到你。

    那一天,天气阴沉,外面下着雷阵雨,湿度很大,所有的东西上都蒙着水气,摸上去粘粘的。空气里有股陈旧发霉的味道,靶场里光线阴暗。

    当我趴在棕垫上,调整好标尺,举起手里的小口径步枪,眯起眼睛,聚焦于准星时,我惊讶地发现,隔着一片雨雾朦朦的西瓜地的标靶消失了。

    准星那边,是深渊一般、无穷无尽的黑暗。

    就在我深感讶异,想要扭头告诉周围人时,有一匹俊美的战马,像雾气一样从我的准星前面飘然而过,疾驰向黑漆漆的远处。

    我的眼光立刻被这匹俊美的马吸引住了。我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马和这样飘逸的奔跑姿态,除了在《大闹天宫》的动画片里看到过的天马的形象。

    战马周围缭绕的雾气逐渐飘散,我又清晰地看到,战马上还骑着一个穿着白色战袍的人,全身铠甲,带着银色的头盔。我只能看到他的背影。

    这个背影是如此熟悉,以至于我的心瞬间就震颤了一下。我仿佛想起了很多事情,但是又一件也记忆不清。我只是强烈地感觉到,以前必定经历过同样的场景。我肯定无数次地见过这个背影。

    我看到这个骑马的人,趴在马背上,在浓厚的夜色中疾驰。我看到银色的丝线从空中洒下来。那是现实的影像。靶场的外面又开始下雨了。

    然后,我看到有水珠在黑暗的背景下银光闪闪地飞溅。

    一切景象都是立体的,有如活动的木刻版画一样清晰和生动。

    这个伏在马背上的人在黑夜中跃入了一条溪流,疾驰的马蹄激起了无数的水花,他朝着对岸的荒野奔逃了下去。

    这时,我才看清楚,原来不止一人一马,在他的身后,还有一大群穿着与他不同服装的人,手持明晃晃的长刀,在后面穷追不舍。他们雪亮的长刀,散发出寒冷的金属的光芒,在夜色中非常刺眼。

    逃奔者和追击者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我看到他们离开了溪流,穿过了一大片荒地,跑进了一个山谷。这时,黑暗淡薄下去,云朵在夜空中显现出来,随即在云朵间露出了一轮淡黄色的弯月。

    我看到那个伏在马背上的人,在马上摇摇欲坠,有东西从他手里滑落下来,似乎是一杆长枪。我的心一下子悬吊了起来。

    我已经完全忘记了身在何时何处。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孤立地浮现在那里,非常清晰鲜明:这个人很危险,我应该救他!

    我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觉得应该救他,但我就是强烈地感觉到,无论如何,我都必须要救他!

    有一个手持长刀的人从后面追上了他。长刀从空中划过,沉重地砍在他的后背上。我听到了他后背甲胄发出的开裂的脆响。

    他从马上掉了下来。

    他挣扎着从腰间拔出了什么,格挡了一下,砍向他的第二刀偏斜了过去,砍在月光下的空气里。但是他用来格挡的东西也脱手飞了出去。

    第三刀又向他的后背砍了过来,他再次从腰间拔出了什么,向后用力掷去。

    这一次,那个手持长刀的人大叫一声,从马背上摔了下去。

    他从地上爬了起来,趔趄着向前走了两三步,又沉重地摔倒下去。

    他挣扎着向自己战马的方向爬去。

    但是,来不及了,第二个持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