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吉诺弯刀 >

第341部分

吉诺弯刀-第341部分

小说: 吉诺弯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要回来探索这个方法!那声音告诉我,确有这样的方法和道路。

    我就是为知道这个,而因故死亡的。

    我不会白去,也不会白回!

    (三)

    亲爱的你。我们不是分别的,不是各自的。我们是连在一起的。

    当你在战争里的时候,我不可能不在战争里。

    当我在孤独里的时候,你不可能不在孤独里。

    当你在死亡里的时候,我不可能不在死亡里。

    当我在跋涉里的时候,你不可能不在跋涉里。

    我不能离开你前往别处。因为我就是你。我要么什么都不是。要么就是你。你是我的另一种表象,另一种状态。我们的关联和纠结深入量子层面,深入“不可切分”的最终层面。我对你的牵挂是永恒的和普遍的。

    与其说是人对人的,不如说是物质对物质的,微粒对微粒的,基本元素对基本元素的。

    它远远超出今生和人身的藩篱,更不用说是男女的藩篱。

    所以,无法安慰。只能自证自解。

    (四)

    从安眠药带来的濒死痛苦,和随后20多个小时的各种不适中摆脱之后,我的求死之心,已经淡薄了下去。

    我晕晕乎乎地爬了起来,叫了一份外卖,吃了半碗白米粥,然后去洗了个澡,把身上难闻的死亡的余味清洁干净。

    当我重新回到床上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我们在博桑时,那位藏族老师送给你的两本书,一本是密勒日巴尊者的传记,而另一本,我想起来了,就是说死亡的过程后死后中阴境界的书,它详细介绍了从开始断气到结束中阴之旅,前去六道投胎的过程。

    当时我虽然是把这书看了一遍,却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觉得它说得真的是很详尽真切,绝对不像是捏造的。

    我现在特别需要再看这本书。

    我镇定了一下,清醒了一下头脑,开始回忆这本书现在在何处。

    我想起来了,这本书,我们从博桑回来之后,你把它放在我购买的那些历史大部头一起了。它现在应该和所有的那些大部头典籍一起,放在你为我租用的银行地下室的保管箱内。

    于是,我再也无法在溪源住下去了。

    第二天,身体恢复了一些之后,我便匆匆买了回程的车票,赶回了银行所在地,到那个地下室里,打开保管箱,找到了那本书。

    我带着这本书回到了自己的住宅,急不可耐地翻开验看它。

    我惊讶地发现,在断气和意识消失之前的所有部分,它都写得精确无误!的确就是我自己亲身所经历的那样的!

    那么,可否就此推论,它后面的部分,也完全是如实的描述?

    我的心,激动得怦怦直跳。

    难道,关于生死,这个世界上真的是有人穿越过的?真的有人知道全部的过程?那么,我如果追随这个人,是不是就可以明了死后的世界?就可以知道你的去向?

    是不是,我们就不必再等待亿万千年的未来生邂逅,我可以主动去找你,主动去到你此刻所在的世界?我可以去救拔你,离开那恐怖的无量血途?

    我把这本书看了一遍又一遍。

    我的心意越来越坚定。

    我要追随这个前行者的足迹,我要如同亲证了前半段一样地,去亲证后半段的正确性!

    (五)

    以下诗文摘自葛玛恰美仁波切的《山中闭关教示》:

    “依于无常,您已过往。您不知道自己已死或未死,您仍在怀疑迷惑中,您不再拥有血肉之躯,而仅留一心智身(中阴身)。”

    “您是一个八岁的孺童,不论您投生何处,都将能看到那种亮光、那种颜色。虽然此行的天空无日亦无月,您亦能照亮自己。”

    “您有时候会忆起自己的前生和今世,并看到一点来生。但一旦记起,便又马上忘记,再次变得浑沌不明。”

    “摆脱了身体,您能在刹那间随心游于三千世界。您有时候会上达山顶,您有时候会下到海底。同行的人变幻不定,有时候您会与死者同行,有时则与生者。”

    “您在水中镜中无映像,本身亦无影子。若您走在沙地或者泥地上,将不会留下一个足印。您看到这个景象,心下吃惊。您以为自己还有一个身体,但您已经没有了。”

    “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您觉得很伤心。您心里想着该怎么办呢,您慌张得心都快跳出来了。您四处奔跑,快点!我在哪里可以找到一个身体?”

    “您有很多恐惧,也有很多期待。您受到很多谴责、指责、想念、牵挂、赞扬和批评。别人说您的话,句句贯入您的耳朵,而您说的,他们一句也没听见。这让您觉得难过极了。您告诉他们,不用担心、不用哭,我在这里。您叫着他们的名字,并且挨上前去,拥抱他们,抚慰他们,但他们看不见,继续在哭。”

    我推荐你们看看这本书。

    也许你们不相信死后另有世界。但看看,也毕竟无妨。花不了您多少时间,反正每天你们看网文,有大量的时间可以浪费。万一,死后的中阴世界,真的有呢?

    (六)

    何谓永别?永别并不一定意味着距离的增加。永别就是:自此以后,无法联络。

第八百零三章 长棒面包

    (一)

    杂志社的工作繁杂而辛苦,每天经常埋头于案头书写,工作数小时之后,不知不觉一抬头,外面的天都已经黑了。

    杂志社的楼下有一家法式面包房,整天麦香四溢,经过的时候,都忍不住产生食欲。

    这家面包房的师傅,据说世世代代都是做面包的,其祖上,早年在上海滩有名的面包房工作,也为和平饭店这样的国际大酒店做过白案和糕点师傅。他家出品的面包,具有正宗的巴黎风味,尤其以长棒面包的味美而知名。

    根据同事们的评价,这家的长棒面包烤得松脆而不失柔软,撕咬的时候,牙齿能感觉到轻微的抵抗,而略带黄油咸咸的麦香味道,就在这小小的撕扯中散发出来,充满整个口腔的味蕾,给人温暖的饱和感和强烈的融化感。不用任何佐餐的果酱或者浓汤,也不用加上葡萄干和奶油酥皮等调味料,就光吃面包本身,就能不知不觉中吃下去好几条还意犹未尽。

    为了节省时间,专心文字,我经常去楼下的面包房买长棒面包替代中餐或者晚餐。审稿或者校对的空隙,就拿着这条长面包,撕一点嚼一点,有时候到走廊冲一杯热牛奶或者热咖啡配着喝,一会儿,一长条就不见了,又能当饱,又十分省市,连洗刷餐具的时间都节省了。

    (二)

    其实,我之前就一直很喜欢长棒面包。

    因为你在生病后期的那些日子里,挺喜欢吃长棒面包的。

    我的很多爱好都源自于和你有关的事情,就像月亮的皎洁来自于太阳的光华。

    对于食物,其实你没有太多的拣择偏好,往往是食堂做什么,你就跟着吃什么。只是因为你是北方人,对于面食和薯类作物的喜欢,略略超过米饭,一般你自己做饭的时候,不是做面条面片什么的,就是烤个薯类作物充饥。

    你喜欢简单的饭食,不把太多的时间花费在吃这件事情上。

    你生病之后,胃口渐渐变得越来越不好,可以吃得下去的食物种类,也越来越少。白粥、煮得很烂的碎面条和长棒面包撕成小片泡菜汤,是你生病后期最能接受的食物。

    我经常帮你把长棒面包撕成细细的碎片,放在菜汤里稍微煮热一下。就这样,跟着你,慢慢也喜欢上了这种食物。

    (三)

    有一次,你问我,在面包中看到了什么。

    我想了想,就说:“看到了麦子、农夫和面包师傅。”

    你说:“不止。”

    我说:“那还有什么啊?”

    你说:“把心真正放在面包上,再仔细地观察。你可以感知到面包里包含着的阳光、云朵、雨水、土壤、昆虫和森林。”

    你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片面包里面是不包含这些东西的。每一片面包,都包含了整个宇宙的一切事物的滋养。”

    你说:“你还可以看到面包师傅的祖先们。每个面包师傅,都并不是生下来就自动会做好吃的面包的。这是很多代人传承下来的技术。每一片面包、每一次烘焙,都包含着先祖们对后代的深爱。我们祖先通过这些不足为奇的平淡的日常事物,把他们的爱传递给了我们的此刻。”

    你说:“每一片面包,都包含着数千年的历史。”

    “同样,当你在吃胡萝卜时,你也要看到它背后耕种的人,那些养育耕种者的人,看到供养土壤养分的各种动植物、微生物。”

    你说:“如果你能始终保持这样的如实观察,就能时刻感觉到自己沐浴在万物的恩宠和爱护当中,产生深深的感激之情。”

    你说:“没有万物的支持,我们一秒钟,也难以存活下去。正是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里,包含了最深的幸福。”

    你说:“事实上,不仅是这面包,我每天都要吃的止痛药,也同样是如此。”

    你说:“当我们吞下一片止痛药的时候,心里要清楚明白,它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它是好几代人研究的结果,是无数动物牺牲自己参与试验的结果。我的疼痛能够因此得到平息,是无数生命奉献与付出的结果,我是因为蒙受了无数生命深厚的、共同的恩泽才能得到这片刻的舒适。”

    你说:“每次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这片面包,是那么多生命的深爱与付出,我怎么能辜负它,浪费它呢。这样,就能鼓起勇气来把它吃下去,让它变成我生命的温暖,再回馈给周围的人。”

    你说:“每次疼痛难忍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我现在之所以感觉到疼痛难忍,是因为我大部分的生命时间,并没有处在这样剧烈的疼痛里。而那样的舒适,也同样是许多生命不吝付出的结果。疼痛不过是来提醒我,要懂得对众多生命的感恩。要珍惜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幸福充满的不疼痛的时刻。要善用这些时刻,来回报支持我的所有生命。”

    我看着你,目光里充满了敬爱和仰慕。

    你说:“看着我做什么?”

    我说:“指导。就算只是陪你吃个简餐,也能学到好多的东西。”

    你说:“任何事情都可以是学习。任何境遇,都可以学习。”

    (四)

    凝视着过去的你的照片,我常常会想起你关于面包的这段教示。

    你是我敬爱的老师,传授给我很多的道理。而在你的相片之中,也包含了那些教导过你的老师。

    若你没有那些老师的教导,你也无法成为后来的你,无法成为让我敬爱与仰慕的你。

    而那些教导过你的老师们,也分别各有自己的师承。

    没有所有的他们,也就不会有我认识的你。

    照片中的你,就是所有的他们。

    他们的智慧和慈爱,在你的言行举止中显现出来。

    我凝视着你的时候,也就和所有精神上的导师血脉相连了。

    这样,我就不会再感觉到那些精神上的导师是远古不可触及的时空里的历史人物,我会对他们倍感亲切,我会意识到,他们已经通过你,融入了我此刻的生命。他们,和你一样,全部在我之内,全部在我心中。

    (五)

    我拜伏在你墓碑前的土地上。

    在接触大地时,我看到了自己血缘上的生命长河和精神上的生命长河。

    在这片土壤中,不仅包含着森林、雨水、太阳、空气、植物种子的能量,还包含了所有曾经努力开垦、保护和建立国土的祖先们。炎帝、黄帝、老子、孔子、孟子,以及无数的前辈先贤,他们共同建立了滋润我们精神的文明,发明了各种让我们能够过上文明人生活的制度、礼仪、技术、习俗和工具。

    就在拜伏于大地的那个瞬间,整个国土和整个历史的能量都在我的血液当中汹涌澎湃。

    是你,是你的开示和启迪,打开了我的这双眼睛,让我看到了这一切。

    不论我们身在何处,处在何种境况当中,我们始终都与这片土地上的空气、山林、河川、果实、蔬菜、谷物、历史、文化、人物密切关联,我们始终都得到了全体的滋润和支持。

    我们拥有两条血脉长河的支持。因此,我们不应缺乏力量去面对生命中的一切考验和痛苦。

    我们并不是孤单的。

    我们是孤单无助的,那是一种错觉。

    就算是久病万人嫌的情况下,我们也从未真的孤独。

    我们要有慧眼看到自己与万物的一体相连。

    这是我们内心力量的重要源泉。

    (六)

    就像一颗松果里,含藏着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森林。

    一条长棒面包里,也含藏着过去、现代、未来所有的世界,所有的万物。

    一即一切,一切都可以在任意一个微小的细节当中,得到全面的显现。

    它一直都如是显现。

    不能得见,只是因为,我们未开慧眼。

    我们还没有遇到那个彩虹一样的人,启迪和引领我们,帮助我们,打开慧眼。

    (七)

    每天早上起来,我们中的很多人,会吃面包作为早餐。

    但其实,真正吃到这片面包的人不是很多。

    大多数的人都在咀嚼昨天的烦恼、今天的压力、世界上五花八门的风云变化、无所不在的电视广告和手机朋友圈里的消息。

    咀嚼这些其实是有害身心健康的。

    只要咀嚼面包就好。

第八百零四章 喂鱼

    (一)

    无论是读大学的时候,还是参加工作以后,我周末很喜欢的一种活动,就是去喂鱼。

    我所住的院子里,有个很大的池塘,里面喂养了很多漂亮的锦鲤,池塘旁边有卖鱼食的小摊位,我经常会散步过去,在那里买10块钱很大一包的鱼食,独自坐在池塘一角的大石头上,撒下鱼食,看着鱼儿们过来争抢。

    每当我这样做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