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吉诺弯刀 >

第83部分

吉诺弯刀-第83部分

小说: 吉诺弯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人们都说岁月很长,可是,有你在身边的时候,我总觉得,岁月很短。一天的寿命,总是说过去,就过去了。”

    我说:“我的寿命,也是你的寿命。”

    我说:“你也能在我的寿命里活着。”

    你说:“是啊。”

    我们互相看着。我低下头。

    我说:“再吃几口吧。大夫说,能吃东西了,就会很快好起来了。”

    你叫了一声我的名字:“琴儿。”

    我说:“什么?”

    你说:“假如有一天,我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情,让你很痛苦的事情,你会恨我吗?”

    我说:“你不会做那些事情。你就算牺牲自己的性命,也不会做那样的事情。”

    你说:“假如我做了呢?”我说:“那一定是我误会你了。你不会做那样的事情。你所做的一切,都不会是为了损害我。”

    你看着我。你说:“有时候,我真的很恶魔。而且,我现在越来越像恶魔。”

    我说:“你不是恶魔。”

    我说:“你从来也不是恶魔。”

    我说:“也许,将来我会有不能理解你的时候。但是,我不会有恨你的时候。”

    我看着你。我说:“就算是我看上去在恨你的时候,我的心里,也并没有对你的恨。”

    你闭上了眼睛。你闭着双眼躺在那里,很长时间,一动也不动。

    我看着你。我担心起来。我摸了摸你的额头。我说:“怎么了?”

    你睁开了眼睛。你说:“没什么。”

    你摇摇头。你说:“没有什么。”

第一百九十三章 燕塘来人

    (一)

    临水。大夫在给你诊脉。舅舅和吴顺守在旁边。

    大夫确认你高烧已经退了,伤口的情况也在好转。

    他询问你的感觉。

    吴顺代你回答说,已比前些天好多了,只是仍然觉得格外疲倦,全身无力,胃口也不好,头痛仍然会不时地发作,特别是晚上,很煎熬,一直睡得不好,精神也不能见好。

    大夫说,你从清川回来,本来元气就没有康复,这些天的连续艰苦作战,身体又全面透支和不断受伤,实在是消耗太严重了,若要恢复,可能需要比你想象得更长的时间。

    他认为,你这次要保性命无虞,至少需要卧床休息三个月,且至少半年之内,不能再有任何劳乏之举,也不能有精神上的压力和情绪上的强烈波动了。

    他说,至少一年之内,你不能再参加任何形式的军事行动。

    他再三强调,此事性命攸关,你对此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若你再有这样的激烈战斗,有可能立刻引发颅内大出血,如果那样的情况发生,就恐怕是大罗神仙也无力回天了。

    你听了,惊讶道:“一年吗?”大夫说:”是的。少公子若不想马上油干灯尽,就一定要给自己的身体休养生息的时间。”

    你看着他。你想说,战争怎么能再持续多达一年的时间呢。一年时间,天下要再死伤离散多少苍生?!但是,你看到舅舅的神情。你心里一阵不忍。

    你在心里叹了口气,说:“好。我知道了。”

    你对舅舅和吴顺说:“舅舅,顺子,你们放心。我会好好休养,不会再亲自参加战斗了。”

    (二)

    你对大夫说,虽然可以不亲自参加战斗,但还是需要处理一些事情。

    你觉得不时发作的头痛很折磨你,你觉得现在用的各种药物,效果都不好,希望他能帮助你。

    大夫解释说,本来也还是有更强效的止痛药物可以选择,但是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太差了,性质太猛烈的药物可能会引起危险。

    你听了回答之后,觉得很失望。

    就在你因为失望而沉默的时候,忽然手下来报,燕塘关的孙湛明将军听说你已经苏醒了,特地派人来问候你的病情,在外面求见。

    舅舅说:“你现在还非常虚弱,精神不好,不合适操心外面的事情,还是不要见了,让舅舅代你去答谢吧。”

    手下回禀道,燕塘关的来人说,有良策可助公子一解头疾之苦。

    你和舅舅对视了一眼。这一条求见的理由,还真是让人难以拒绝啊。

    你沉默了一会。你说:“去请来人进来。”

    你说:“舅舅,请再稍微留一会儿。其他人都先回避吧。我要单独见他。”

    你和舅舅单独留下。

    舅舅说:“难道,会有什么古怪吗?”

    你说:“见了就知道。”

    你问舅舅:“我走后,燕塘关的情势如何?”

    舅舅就把你走后发生的事情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三)

    离开临水前,你让舅舅送了一封信给燕塘关副将孙湛明,请求燕塘关驻军助你一臂之力,出关联合夹击,全歼拉目部的败军。孙湛明接信之后便去向主将严方成请示。果然如你预料的,严、孙二人对此事发生了意见分歧。

    严方成虽然也觉得你和孙湛明你言之在理,丢失临水,的确会令燕塘关陷入孤城被困的险境,但他更怕出关之后,打不过敌人而落个擅自离关落败的罪名,尤其恐惧离关后敌人再有伏兵突然来袭,丢了燕塘。

    他最终认为,燕塘关凭险据守,观望你和丁友仁在临水的战斗,是最安全的。

    孙湛明的意见和他完全相反,孙对你的战略部属充满信心,认定你和丁友仁定能实现预期的打击效果,他强烈主张出兵助战,一举全歼拉目部,打击敌方的气焰,震慑后面的大索中军。

    严方成则反驳说,大索本次南侵,主攻方向是南汉还是北汉,其实都在未定之间,过早的暴露实力的刺激,很可能会把更多的敌人招引到这边来。

    双方的观点,在下属诸将中都各有支持者。

    严方成豪门望族,位高爵重,深得刘言信任,孙湛明戎马出身,军功等身,深受士兵爱戴。

    严方成接替你的父亲陈士钊出任燕塘关总兵以来,与孙湛明的关系一直都不好,多有嫌隙。

    严方成一直都瞧不起孙的草根出身和从不奔走豪门的傲气,处处排挤孙。

    孙则觉得严心胸狭隘,权谋太深,长于逢迎拍马,军事上平庸无能,内心畏敌如虎,和我的父亲相差实在是太大了。双方互相都不喜欢对方。

    燕塘关的驻军军官将领和各部士兵,也就随之分为拥严和拥孙两派。

    双方争执的最后结果是:孙湛明自请带领本部人马出关助战,孙湛明立下军令状,如果出战不胜,甘愿自担责任,领受惩罚。严方成觉得这种方案可以接受:若孙落败,正好除去一个异己;若不胜不败,可以消耗孙的实力;若大获全胜,自己同意孙出关,无论如何也跑不了自己英明决断的功劳。

    严方成觉得自己的考虑非常周全了。但是他没有想到,临水会战的战果竟然会这样的辉煌!

    当战报传来时,他开始犯了嘀咕。他认为如果如实上报,孙湛明部必然得到王廷的重赏和擢拔。说不定会将自己取而代之也难料定。就算不取代自己,将来必然也是倚仗战功,更加尾大不掉。

    所以,严方成并没有按照实际的战况承报朝廷,而是在其中打了很多折扣,多方强调自己坐镇指挥,后援保障方面的功劳,在战功表上,他加上了好多朝廷要员的关系在里面,为之邀功请赏,把孙湛明的浴血奋战反而轻轻一笔带过。

    孙湛明回到燕塘关后,严方成帐下的一位师爷偷偷把严方成的奏章内容透露给了他。孙湛明部立刻群情激奋,众议哗然。

    孙湛明觉得大敌当前,不宜内讧,压制了此事。但双方的裂痕已然加深。

    这就是你要的结果。

    正在双方不和之际,你的第二份大礼又送到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贪功冒赏

    (一)

    望原之战后,你派遣了一小队人马押送着汗王的两个女儿回到了临水。

    杨彪信守承诺,一路放行他们穿过了北汉的国土,没有阻拦。

    临水守军根据你的指令,把这两个人质作为感谢会战支援的礼物,送给了燕塘关守军,请严、孙二人作为战利品献给刘言。

    你分别把两批人质同时送给了南汉王和北汉王。你是在做一个测试,以便你最终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两个汉王和他们的官僚系统,对于这同样性质的礼物,反应是相当不同的。

    杨彪果然没有贪冒你的功劳,并忠实地转达了你想对刘申所说的话。刘申也如你预期地注意到了你,对你发生了兴趣。

    而南汉那边的情形就大相径庭了。

    严方成见到这份礼物,顿时就生出了贪婪的念头。

    他在上书的奏章里面,绝口不提你的名字,把两名公主的俘获全说成是燕塘守军奇袭破敌的功劳。他绘声绘色地虚构了战斗的过程,并且把他的亲随都列入了有功人员的名单上。当然,在名单的最前面,他把当朝大员在燕塘的各种关系人物都一如既往地先列上了。

    孙湛明得知严方成再次贪冒军功的情况后,觉得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他径直去找了严方成质问此事,为你打抱不平,直叱严方成贪功冒赏,对不起远袭草原浴血奋战的新汉军将士,对不起深入虎穴,出生入死的你,如此行事,怎能不让边关将士寒心。严方成坚持声称,没有燕塘关守军策应临水,围歼拉目部,你绝不可能放心远袭温达木部,不可能一举俘获两位公主,两位公主虽然直接落入你手,但真正最大的功劳,当然应该是归燕塘关守军莫属,而且人是你心甘情愿献上的,怎么能说骗赏冒功。两人就如何奏报的问题发生了激烈的口角。双方都拍了桌子,撸了袖子。最后,严方成理屈词穷,只得拿出上司的身份,强行压制了孙湛明的争议,坚持按照原来的奏本上报王廷。

    孙湛明气呼呼地回到本部营中,觉得实在看不下去严方成的倒行逆施,觉得为了边关将士的忠勇和士气,绝不能坐视不理。于是,他决定上书王廷揭发这两件事情。

    关于战斗两种不同说法的奏章先后送出燕塘关。严方成得知孙湛明竟然上书举发,把他恨得牙根痒痒,恨不能把他碎尸万段。

    至此,双方矛盾公开化,两部将士也随之剑拔弩张,反目成仇。

    (二)

    眼见得双方情势水火不容,严方成心生恐惧。

    他一方面派人飞马峒城去打点朝中亲贵,一方面接受了谋士的建议,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先找个机会干脆杀了孙湛明,趁着战事还没有完全结束,并吞该部,只说是孙湛明在与敌人的作战中陷入重围,死战殉国,给王廷来个死无对证,让官司不打自消。

    严方成召集心腹将领,在密室当中彻夜开会,研究火并孙部,杀害孙湛明的方案。严方成帐下那位敬佩孙湛明的师爷,无意当中发现了严方成的秘密会议,悄悄潜伏在密室墙根偷听了几句。不听则已,一听大吃一惊。他冒死偷听到了严方成动手的计划和时间后,火速离开严府,深夜来到孙湛明的飞虎营通风报信。

    师爷飞马到达的时候,孙湛明都已经上床休息了。闻听师爷飞马入营,心知必然事有突变,穿着睡衣,光着脚就出来迎入师爷。师爷一路跑得浑身热汗直流,他上气不接下气地把严方成在密室中的火并策划,全盘密告了孙湛明。

    孙湛明听后心下一凉,也大吃一惊。想不到严方成竟然如此心狠手辣,卑鄙下作。当即他就按捺不住,拍案而起,勃然大怒,要连夜举兵围攻总兵府,活捉严方成,然后带着严方成去峒城对质,辨明是非曲直。师爷听后,立刻极力劝阻。师爷对孙湛明说,以孙部飞虎军的作战能力,立刻哗变,抓住严方成,也许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善后。不管朝廷如何裁断是非曲直,大敌当前,临阵哗变,逮捕主官,以下犯上,这条大罪是无论如何都逃不脱的。就算是刘言认同孙部的说法,严方成也只是骗赏而已,不能抹杀他允许燕塘守军参战临水的主将之功,功过相抵,他的处分最多就是丢官回家而已,最严厉的惩罚也不过是流军发配,可孙湛明不经怀州府同意,擅自在前敌发动兵变,却是抄家灭族的大罪。若去峒城对质,最终刘言的处理结果如何,真的是难以预料。师爷提醒孙湛明说,从老汉王开始,朝廷君主对北线边军就一直是且疑且用,且用且防。最忌讳的,就是边军擅自行动,失去控制。今者,新汉军刚刚有一系列的擅专之举,刘言心下已经非常震惊和不快了,只是碍于新汉军两进草原,战功过于卓著,担心天下人的悠悠之口,无法对新汉军立刻惩处,若孙湛明此时再在燕塘关发动兵变,刘言闻听,很难不认为是边军叛心明显,很难不勃然大怒。孙湛明如果进峒城,说不定就成为刘言发泄愤怒的牺牲品,能否活着回来,无法料定。另外,大敌当前,大索的兵虽然一时在攻击临水的途中掉头北去,但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勿吉人的故布疑阵,勿吉的大批马队会否突然卷土重来,也在未定之中。若勿吉人突然杀个回马枪,而燕塘关主将火并,群龙无首,后果也非常严重,一旦丢失燕塘关,孙湛明再有一百个正当理由,也统统变成了没有理由。

    师爷的这一番肺腑之言,让孙湛明的怒火顿时冷却了下来。他意识到自己的处境的确比较艰难。但,作为一条血性的汉子,戎马半生,他又哪里甘心避走退让或者引颈就戮呢?一时之间,内心动荡,失却了主张。

    看到他在帐中走来走去,蹙眉挠头,师爷便提醒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孙总兵值此危急时刻,何不速召徐在田先生前来共商大计?”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孙湛明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看我,都给这卑鄙小人气糊涂了,怎么忘了徐先生呢。”于是,吩咐从人速去急召门客徐在田簧夜过来,商议应对自保之策。

第一百九十五章 改换门庭

    (一)

    徐在田是个非常聪明而能干的人。在错综复杂的乱局当中,他一直保持着头脑的清醒。

    他来到后,听师爷介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