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杀明 >

第408部分

锦衣杀明-第408部分

小说: 锦衣杀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场的这些牧民,就是赤今méng古人。他们和大草原上的méng古人拥有相同的血统,只是相互间,却从不往来。他们也不接受林丹汗的统治。
    在统治上,他们更加接近于鞋靶人的范畴。
    好些的赤今méng古人,都暗暗的放下来手头上的活计,远远的打量着这些汉人骑兵。他们想要上来质问,汉人军队为什么违反协议,从嘉峪关里面出来,侵犯他们的领地。可是,他们没有这样的胆量。因为,他们在潜意识里,都能察觉到,眼前的这些汉人骑兵,绝对不好对付。他们的身上,有意无意的散发着杀气。毫无疑问,这些汉人骑兵的手上,肯定沾染有其他的鲜血。!。
【第552章】主动出击,给莫日根找点麻烦
    在赤今méng古人打量白衣军骑兵的时候,白衣军骑兵也在打量这些牧民。wWW!来自内地的他们,对嘉峪关的西侧,可是一点了解都没有。在他们的印象里,如果不是汉人,那就是鞑子。如果不是汉人,又不是鞑子,他们就不知道是什么人了。
    走在队伍前面的尖兵,叫做马豆子,是个只有十七八岁的后生仔。他看着四周,陌生的土地,陌生的牧民,又看看灰méngméng的天空,感觉一点头绪都没有。再看看其他人的脸色,也是一脸的茫然。他向后面疑惑的问道:“凉面大哥,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
    外号凉面的大哥,乃是这支白衣军队伍的指挥官,中队长。他最喜欢吃凉面,一口气能吃五大碗。这项本事,在整个狮骑军,都无人能及。大胃王的外号,可是出了名的。徐兴夏上次到狮骑军来视察的时候,发现了他的这项本领,便亲切的称呼他为凉面大哥。
    结果,徐兴夏这一开口,不得了,从此以后,士兵们都亲热的称呼他为凉面大哥,反而连中队长这样的称呼都免掉了。凉面也乐得接受。无论怎么说,凉面大哥四个字,可是从徐兴夏的嘴里蹦出来的。
    这也是无上的荣光啊。别人就算是眼红都没办法。
    这次就是他带队长途远驱,从古浪城一口气冲到嘉峪关。狮骑军的其他后续部队,甚至还没有到达高台所等地呢。他们路过肃州城的时候,发现肃州城里面也是乱糟糟的,到处都是一片的荒芜。好像有零星的军户存在,却又好像没有,场面相当的诡异。
    不过,肃州城不属于他的管辖范围,他就懒得处理了。控制好嘉峪关,就是他的战绩。至于肃州城,自然会有后续部队处理。事实上,白衣军只好控制好嘉峪关,肃州城就是十分安全的。肃州城的唯一威胁,就是来自西面。堵住了嘉峪关,就等于是将西面的威胁给消除了。这也是白衣军要飞速占领嘉峪关的重要原因。
    能吃五大碗凉面的家伙,自然也是穷苦人出身。自从参军以后,凉面的最大本领,就是坚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突发情况,无论局势多么危险,无论战斗多么艰难,他都从不退缩,始终咬紧牙根坚持到底。他的中队长位置,就是依靠战功积累起来的。
    但是,在文化知识方面,凉面也是两眼mō黑的。他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在学习能力,领悟能力方面,都不如那些年轻的小伙子。直到现在,凉面两个字,他还不会写呢。嘉峪关的外面到底是哪里,他还真是不知道。他老老实实的摇摇头,遗憾的说道:“我也不知道。马豆子,回去以后再找人来问一问。”
    叫做马豆子的那个年轻人,也只好无奈的叹气。
    他周围的白衣军战士,都遗憾的摇摇头。连凉面大哥都不清楚的事情,他们更加不清楚了。
    对于这些底层的军户来说,嘉峪关的外面,到底是什么,他们真的不知道。他们目前的层次,还根本无法得知更广袤的世界。他们只知道,要从宁夏镇到来这里,很远很远,即使骑马日夜兼程,也要走大半个月的时间。
    “回去吧,找个人问问再说。”凉面大哥沉声说道。
    显然,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和那些牧民交流,是不现实的。如果因为双方的沟通错误,导致冲突的发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他们必须回去嘉峪关以后,找到熟悉当地情况的人了解,才能针对性的采取行动。于是,凉面带着几十个狮骑军兄弟,打着白衣军的军旗,在外面潇潇洒洒的转了一圈,对那些méng古牧民点点头,宣示白衣军的存在以后,就回到了嘉峪关里面。
    遗憾的是,嘉峪关的周围,根本找不到人。原本驻守嘉峪关的军户,应该有两个千户所的兵力,也就是大约两千人。嘉峪关和肃州城,本来是一体的,两者构成了肃州卫。一个卫的兵力,至少得有五千多人。然而,随着明王朝的国力不断的下降,这些边疆的卫所,军户逃亡情况很是严重。在莫日根南下之前,嘉峪关和肃州城的军户,就逃亡得差不多了。莫日根来了以后,更是跑了个精光。
    一直到第二天,马豆子等人,才终于在上百里之外的祁连山里面,找到了一个瞎眼的老人家。据说是驻守嘉峪关的老人了。但是,在最近的十多年时间里,他都是在肃州城里面酿酒的。肃州城里面,酿酒的店铺不少,难怪后世要被称作酒泉。可惜,由于粮食供应的紧张,肃州城里面的酿酒店铺产量,实在是太少。
    既然找不到其他的人,这个只懂得酿酒的老人家,也被请来,给白衣军授业解惑了。凉面大哥还专门拿出一瓶米酒,作为招待使用。这瓶米酒,乃是宁夏镇出产的。凉面大哥平时没事的时候,喜欢喝两杯,就随身带到了嘉峪关。宁夏镇的酿酒工艺,自然是不错的。瞎眼老人家一闻酒味,就知道是好酒,顿时忍不住酒虫大动。
    凉面大哥笑着说道:“老人家,这瓶米酒都是你的,你好好的跟咱们聊聊,把你知道的情况,都跟咱们好好的说说。”
    有这样的好酒招呼着,瞎眼老人家倒是tǐng满意。他闷了一口酒,皱巴巴的脸上,多了一些生气,脑筋仿佛也清醒多了。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缓缓的说道:“出了嘉峪关,就是别人的地界了。当年,我们的祖上,倒是从嘉峪关出去过几次,但是正德以后,就没有军队从嘉峪关出去了,来往的都是商旅……”
    他说,当时的大明朝,名义上是管辖着哈密卫,其实真正驻军的地方,就是在嘉峪关。在嘉峪关的外面,都是没有军队驻扎的。老人家的祖上的祖上,不知道多少代,就是肃州卫的军户了,对此自然是最清楚不过的了。在他们的心目中,出了嘉峪关,就不是明王朝的国土了。
    好像白衣军骑兵昨天这样出去溜达,很容易引起méng古人的误会的。如果双力发生冲突,那就不好了。
    凉面不以为然的说道:“冲突就冲突,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咱们白衣军从来不怕冲突。对了,外面到底是什么情况?最有势力的到底是什么人?他们的军队数量有多少?”
    老人家就一一的解说起来。他毕竟是几十岁的老人了,吃过的盐,比马豆子吃过的米还多。走过的桥,也比马豆子走过的路还多。
    他又长期在肃州卫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祖上又是肃州卫的军户,平时接触到的信息,大部分都和嘉峪关的外面有关。这样日积月累起来,有关嘉峪关的外面,他倒是清楚得很。
    嘉峪关的西面,明朝的叫法,是哈密卫。但是,别人自己都叫做赤斤或者察罕。因为,当地的主要牧民,都是赤斤部的méng古人,又或者是察罕部的méng古人。在哈密卫的西面,还有阿端和曲先两个méng古人部落。他们统治的区域,就叫做阿端或者曲先。
    当然,叫他们鞑靶人也是可以的。在这个鬼地方,鞑靶人和méng古人的分别,几乎不存在。鞑靶人和méng古人,本来就拥有相同的血统,只是后来不断的和其他人融合,血统才不纯净了。在哈密卫这里,情况更复杂。恐怕连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人。不过,这片地区,接受鞑靶人的管治,那倒是真的。
    凉面大哥问道:“以前,莫日根来过这里吗?”老人家想了想,很肯定的说道:“来过!我清楚的记得,当时往来的商旅,都被堵在肃州城长达半年之久。他们几乎每天都提到莫日根的名字。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知道,莫日根是个很厉害的家伙。对了,赤斤部和察罕部,都接受莫日根的统治。”
    凉面大哥好奇的问道:“他们接受莫日根的统治?你确定吗?”
    老人家信誓旦旦的说道:“当然可以肯定。肃州卫的人几乎都知道。莫日根的部队里面,就有不少赤斤部和察罕部的人。好像莫日根有个小老婆,还是赤斤部酋长的女儿什么的。在嘉峪关的西面,只有阿端和曲先两部,和叶尔羌王国的关系比较近。反正,你要是不相信,另外找人再问问,〖答〗案肯定跟我一样。”
    凉面大哥点点头,相信了。他也知道鞑靶人控制的疆域,非常的广袤,嘉峪关西面的这些地方,属于莫日根的统治,也不奇怪。不过这样一来,白衣军就有活干了。外面既然是莫日根的领地,那说什么也得捣乱捣乱啊。莫日根这个贱胚,整天来找汉人的麻烦。现在,白衣军也要主动出击,给他找一点麻烦。
    想了想,凉面大哥问道:“老爷子,外面有汉人吗?”
    说起这个话题,老人家就伤心了。他连喝酒的心情都没有了。显然,凉面大哥的话,无意中触碰到了他内心中最痛苦的所在。沉默了一会儿以后,他才很是痛苦的说道:“当然有,还不少。他们都是被抓去做奴隶的。我的儿子、媳fù、孙子、孙媳fù什么的,都是被他们给抓走的。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活着。”凉面顿时怒火起来了,霍然站起来,冷声说道:“奴隶?”
    老人家痛苦的叹息一声,满脸沧桑,无奈的说道:“是啊!每次鞑靶人前来打草谷,都有赤斤部和察罕部的人参与。每次,鞑靶人都要从河西走廊,抓走大量的汉人。这些汉人,大部分都被弄去做奴隶了。
    还有少部分,被贩卖到很远很远的西方。我曾经听往来的商旅提到,被抓走的汉人,被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以后,可以卖很高的价钱的。
    特别是年轻漂亮的女子,很多人争夺。、,
    凉面皱眉说道:“你估计一下,被抓走的到底数量有多少?”老人家不太肯定的说道:“具体不清楚,十几万人肯定是有的。
    我听往来的商旅提到,在赤斤部,有三四万的汉人奴隶,街道上都随处可见。在更远的察罕部,汉人奴隶的数量更多,有大约五万人。在哈密卫驻地,也有三四万的汉人奴隶。”
    (作者注:赤斤部所在地,就是今天的玉门市附近。察罕部所在地,则是今天的敦煌市附近。哈密卫驻地,就是今天的哈密市。)
    “这么多的汉人奴隶?、,凉面的心,顿时就有些按捺不住了。在短暂的愤怒之下,他又快速的冷静下来。愤怒不利于思考。越是愤怒,就越是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冷静下来,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哈密卫,原来还有这么多的汉人,这怎么得了?必须想一个办法,将他们尽快的解救出来才行啊。
    白衣军的宗旨之一,不就是要将这些受苦受难的兄弟解救出去吗?
    他麾下的五个小队长里面,就有两个是曾经被鞑靶人抓去的奴隶。如果他们得知消息,肯定要同仇敌忾的。狮骑军目前的兵力,虽然有点少,但是,只要措施得当,还是可以做一点事情的。
    这些汉人奴隶,如果能够解救回来,不但可以大量的增加甘肃镇的劳动力,还可以大幅度的削弱鞑靶人的战斗能力。
    而且,他们也熟悉当地的情况。如果有他们作为向导,又或者是直接加入白衣军,那么,对于白衣军日后控制哈密地区,是很有作用的。凉面相信,白衣军的脚步,是不可能在嘉峪关停下来的。
    凉面想了想,让人将老人家带下去休息,自己则将五个小队长都找来,告诉他们外面的情况,特别是有关汉人奴隶的情况。
    果然,一个奴隶出身的小队长,最先忍耐不住,跳起来说道:“凉面哥,咱们可不能看着他们受罪,咱们必须想个办法,将那些兄弟都解救出来。他们随时都会被杀掉的。就算鞑靶人不杀死他们,他们也会因为缺衣少食,被活活的冻死的。你看现在的天气,多冷啊!早一天解救他们,就能挽救几百条的生命。、,!。
【第553章】咱们的马蹄落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地界!
    另外一个奴隶出身的小队长,也是热血上涌,请求立刻带领骑兵出动,到距离嘉峪关最近的赤斤部去救人。WWw。赤斤部距离嘉峪关,不到一百五十里。骑兵飞驰的话,几个时辰就能杀到。估计赤斤部这个时候,一定想不到,白衣军骑兵,会这么快发起攻击的。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白衣军骑兵的胜利,是十拿九稳的。
    但是,他的建议,被凉面大哥冷静的否决了。理由很简单,这样做,太危险了。在突然袭击的情况下,白衣军取得胜利,的确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想要将大部分的鞑靶人骑兵都干掉,根本不靳E。根据瞎眼老人家的说法,察罕部的骑兵队伍,有至少七八千人。实力稍为弱小的赤斤部,也有五千骑兵以上。
    而整个嘉峪关的白衣军骑兵,只有三百人而已。就算全军出动,都不可能干掉所有的鞑靶人骑兵。白衣军骑兵就算再厉害,也还没有达到一个打十个的水平。一个打五个,都很勉强。尤其是在自己主动进攻的时候,三百的白衣军骑兵,是不可能将五千的鞑靶人骑兵干掉的。别人又不是傻子,是不可能站着给你砍的。如果鞑靶人转身就跑的话,白衣军骑兵根本不可能抓住他们。
    更重要的是,白衣军骑兵的目的,是要将那些汉人奴隶都解救回来,而不是要他们送命。如果白衣军突然发起袭击的话鞑靶人自然是没有准备,可是那些汉人奴隶,也同样没有准备。白衣军不可能让汉人奴隶零零散散的向嘉峪关逃亡。解救的关键,就是要将汉人奴隶组织起来,有秩序的撤退。而要将汉人奴隶组织起来需要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