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嫡女重生记 >

第1407部分

嫡女重生记-第1407部分

小说: 嫡女重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擎也是知道启佑不是多管闲事的人,见他一脸的气愤有些犹豫了:“这事,真与你无关?”

    “爹,是谁在你面前编造这样可笑而又荒唐的传闻的?”说完,启佑一脸伤心地说道:“爹,你怎么宁愿相信外人,也不相信我呀!”

    云擎有些心虚:“既然不是你做的,那就算了。”他也是听杜铮提起的,知道这事时特生气。好在是假的,要不然他真不好意思见刘勇男了。

    这些话也就只能哄哄云擎了,玉熙是半点不相信的。避开云擎,玉熙问道:“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启佑自知瞒不过玉熙,就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娘,我实在是恶心得厉害。”

    玉熙看了一眼启佑,说道:“你想过没有,若是刘勇男因为这事气病了。你爹知道你是罪魁祸首到时会怎样吗?”

    也幸亏这事是杜铮随口说了两句,而不是刘勇男上门告状。若不然,启佑哪这么容易骗过云擎。

    启佑不在意地说道:“娘,你太小看临川侯,他怎么可能为这点事就被气病了?”像封大军跟杜铮以及刘勇男这类人,那都是练就了铜墙铁壁的人。这样的人,哪会被这么点小事气倒。

    见玉熙盯着他看,启佑忙垂下头道:“娘,我错了。娘,你放心,我以后做事一定三思而后行。”

    玉熙嗯了一声道:“寻个机会,补偿下刘家。”做了坏事,总要付出点代价。

    启佑不敢违背玉熙的意思:“娘,我知道了。”早知道这么麻烦就不寻刘五,随便找个富商好了。

第1956章 启佑番外 (33)

    启轩因为荒唐,被送出了京城。启佑想尽办法,也找不着他被送到哪里去。

    最先的两年,对启佑来说真正的是度日如年都不为过。一直到启轩的画被送回来,启佑终于松了一口气。。

    回到家里,启佑朝着旭哥儿说道:“阿旭,今日陪爹喝两杯。”

    这两年,旭哥儿都很少看到启佑笑。如今看他他这般高兴,旭哥儿也很高兴:“爹,我今儿个陪你喝个痛快。”

    旭哥儿第一次喝酒,是跟着长生与廷生在外面吃饭喝的。在家里,他也就只能喝果酒。白酒,碰都不准碰。

    喝了一杯白酒,黄思菱看这旭哥儿的脸红得跟煮熟的虾似的,就不准旭哥儿继续喝了:“孩子还小,可不能喝这么多酒。”这几年,再没有谁比黄思菱更清楚启佑受的煎熬。如今知道轩王过得好,丈夫放宽心她也开心,可也不能由着他胡来。

    怕启佑不高兴,黄思菱说道:“你若是要喝,我陪你吧!”

    这两年因为启佑心情一直都不好,整个佑王府都比以前沉闷许多了。

    启佑摆摆手说道:“算了,明日我请许承泽一起喝。”黄思菱的酒量还不如旭哥儿,跟她喝酒还不如一个人喝。

    第二天启佑派人去跟许承泽说晚上请他去福运酒楼喝酒,许承泽正巧也无事,就答应了。

    到了福运楼,启佑看见华哥儿小心翼翼地扶着一个老妇人,旁边还跟着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

    启佑疑惑地问道:“表哥,这是”

    华哥儿以细小声音说道:“这是我娘。”私底下,他都是称呼贾氏为娘的。可现在这样公众场合,就不能大声叫娘了。毕竟贾氏当初在韩家只是个贵妾,而秋氏跟韩建明都还活着。大庭广众之下叫娘,到时候韩建明脸上不好看。

    华哥儿的生母还活着且另嫁这事,启佑是知道。不过,人还是第一次见。

    启佑笑着道:“伯母好。”老太太慈眉善目,挺好的。

    贾氏推开华哥儿,要给启佑行大礼。

    启佑忙蹿开,朝着华哥儿说道:“表哥,改天我请你喝酒。”说完,就跟许承泽上楼去了。

    华哥儿重新扶了贾氏,笑着说道:“娘,你看你都将佑王给吓跑了。”

    贾氏说道:“若不是为阿念我也不会来京城了,省得给你添麻烦。”阿念是贾氏的次孙,他喜欢了翰林院侍读学士贺家的小女儿。贺家小女儿,也对李念有情。

    两个孩子年岁相当又互生了情谊,两家家世也相当。所以李家派了媒人上门说亲,贺家爽快就应了。李念的母亲五年前病逝了,为表示李家看重这门亲事,贾氏这个祖母来京操办定亲事宜。

    进了包厢,华哥儿说道:“娘说的这是什么话。什么添麻烦,我还巴不得你住在京城呢!”

    儿子有这份心,贾氏也很高兴:“华儿。当年若不是太后,我跟你还有文夏可能就饿死了。华儿,你一定要好好孝顺太后。”若不是太后给的那一匣子金子,就熬不过那段艰难岁月。

    “娘,这事你不说,我也会做的。娘,这次你来了就多呆些日子,我陪你到处看看转转。”他也很忙,没有时间去山西看望贾氏。难得贾氏来京,就希望他能多留些日子。

    贾氏摇头说道:“如今亲事定下了,我也该回去了。”

    华哥儿不放弃,仍然想要劝服贾氏。

    贾氏摇头道:“出来这么长时间,我也该回去了。要不然你李叔,就该派人来催了。”李二炮官至正三品的参将,三年前告老还乡,带着贾氏回了老家。夫妻两人这些年恩恩爱爱,日子过得也很和顺。

    他那个到这话,华哥儿也就不再劝了。

    许承泽跟着启佑进了雅间,笑着道:“刚才那是韩国公世子的生母吗?”家昌是姨娘生的,这在权贵之家并不是什么秘密。

    启佑点头道:“既表弟叫她娘,肯定没错了。”这娘,岂是乱叫的。

    这个插曲,过两日启佑还与云擎跟玉熙分享了。启佑说道:“华表哥的生母看起来就五十多岁的样子,很显年轻。”比实际年龄小,表明过得很好。

    云擎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再显年轻,还能比得过你娘。”

    启佑笑着道:“那肯定没法比了。”说他娘四十多岁都有人相信。

    玉熙倒是有些感叹:“若是当年昌哥儿没有给叶氏养而是让贾氏自己养,这孩子也不会被养废了。”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

    云擎道:“也是大舅哥运气了。至少他还有个华哥儿拿得出手。华哥儿的三个儿子,也都不错。”

    启佑可是知道秋氏跟韩建明以前并不重视华哥儿的,他觉得华哥儿能成才都是他娘的功劳。

    玉熙好笑道:“好端端怎么发这样的感慨?难道谁家的子孙不争气了?”

    云擎感叹的是刘勇男:“刘家老大跟老三虽然不怎么出众,但至少能守成。到孙辈,连守成怕都难。咳,刘家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我瞧着,到第四代刘家就得没落了。”还出了个想要娶青楼女子为妻的孙子,想想云擎就直摇头。

    玉熙轻笑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想那么多做什么。”

    云擎嗯了一声道:“幸亏我们家的孩儿都有出息,孙辈也都很出众。”十多个嫡孙,随便哪一个都拿得出手了。

    听到这话,玉熙笑了下。现在还成,可将来谁知道。纵观历史就没哪个朝代能千秋万代,能执掌天下两三百年都算长。所以,这些事没必要去想,想多累人。

    云擎刚感叹完韩家后继有人,没想到第二天韩家就出事了。昌哥儿的第四子韩俊木,失手打死人了。

    虽然说韩俊木早就分出去了,但他是韩建明的孙子这点毋庸置疑。而韩建明身为宰辅,一举一动都引人注意。如今他打死人,这事闹出来受到许多人的关注了。

    就在这个时候韩建明放了话,就算是他孙子,也得杀人偿命。

    有了韩建明的话,这个案子很快定案了。韩俊木与人打斗致人死亡,判处死刑。

    案子的结果一出来,外面非议的声音就没有了。有些人,还为韩建明的大义灭亲歌功颂德。

    这个案子很普通没半点难度,启佑并没有关注。不过看到华哥儿的时候,他就知道对方是为韩俊木的事找他:“表哥,你来找我是为韩俊木的事?”

    华哥儿点头。

    启佑请华哥儿坐下后说道:“表哥,我娘经常说一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韩俊木既然杀了人,杀人自然是要偿命的。”所以,他不可能为了韩俊木徇私枉法。

    华哥儿点了下头说道:“这个自然。不过,我心中有些疑问,想来想去还是过来问你下。若不然,我这心里总有个疙瘩。”

    “表哥有什么疑问尽管问,我定会给你解释清楚。”作为刑部尚书,自然是要精通律法的。

    华哥儿说道:“案发当日,死者魏深因为生意上的纠纷找俊木。两人没谈拢,魏深动起了手。俊木跟着师傅练过几日功夫,魏深打不过他。他一怒之下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刺向俊木,俊木胳膊被刺伤了。两人争斗之中,俊木失手将魏深刺死了。”

    韩家昌是管生不管养,华哥儿担心侄子们以后也跟他一样荒唐。所以费心给几个侄子请了先生教他们读书习字,也请了一个退役的老兵传授他们武功以自保。

    除非是特别要求,一般京兆府审的案子卷宗,都是每个月月底送交刑部的。而启佑并没有关注这个案子,所以也不知道案发的过程。现在听了华哥儿的话,启佑板着脸问道:“表哥,这些可都属实?”虽然知道华哥儿不会信口雌黄,但慎重起见还是多问了一句。

    华哥儿点头道:“两人起争执的时候,旁边有十多个人围观。”

    说完,华哥儿将一张纸递给启佑:“我派人去查了,这是当时在旁围观的人员名单。阿佑,我不熟悉律法。但这事是死者挑衅在先,凶器也是他携带的。他的死,我认为责任不全在俊木一人身上。”

    华哥儿认为这个案子判得不公,可他又不方便去找牛成益,被人误以为以权压人到时候反而不好办了。想来想去,他还是来找启佑了。

    启佑接了名单,点头说道:“表哥,等我明日看了卷宗,再给你回复。”

    华哥儿点头。

    第二日,启佑就派人去了京兆府提取卷宗。看了卷宗启佑眉头紧锁,因为上面没有死者主动挑选韩俊木以及自带匕首出手伤人这些事。

    想了下启佑叫来了副手,让他去找当时的围观者了解情况。

    有名单,找人也方便。确定华哥儿所说的都属实,启佑就去找了玉熙。

    将这个案子简单说了下,说完后启佑说道:“娘,这个案子明显判刑过重。”

    玉熙说道:“既你觉得判刑过重,那就重审。不能因为这事牵扯到你大舅,你就犹豫。启佑,你是刑部尚书,最该做的就是公平公正。”

    启佑并不是顾忌韩建明这个舅舅,而是想先知会玉熙一声。

第1957章 启佑番外 (34)

    韩俊木的案子比较特殊,不能用普通方法处理。所以,启佑找了启浩。

    启浩知道这个案子,但他并没有关注。听了启佑的话,启浩面露不愉:“牛成益是干什么吃的?这么简单的案子也会出错?”

    启佑说道:“大舅说杀人就得偿命,牛成益估计是受了大舅的影响。”毕竟他大舅是宰辅,牛成益会有顾忌也不意外。

    杀人偿命这没错,可问题是故意杀人跟过失杀人可是天壤之别。前者是死刑,后者最多就判个二十年流放。

    启浩说道:“看来,需要调一位刚正不畏权贵的官员任这个位置了。”这样,也不会出现类似韩俊木这样的事了。

    启佑笑着说道:“大哥,这事你慢慢考虑。现在,咱们先说韩俊木的这个案子。大哥,我的意思是让袁必林来重审此案。”

    韩俊木是启佑的表侄,这个案子他来重审也不合适。而都察院右都御史袁必林明断秋毫清廉正直,由他重审此案再合适不过。

    启浩点了下头道:“可以。这个案子,就定在后日开审。”这个案子有争议,越早解决越好。

    本来只是一件小事,结果却闹得这么大。启浩对此,很不满。

    两日后,袁必林在都察院重审此案。因为是公开审理,允许百姓围观。

    其实这个案子并不复杂,牛成益是受了韩建明的影响才会匆匆结案的。袁必林先审了韩俊木,然后再问了当时的围观者。只用了一个上午,他就将这个案子审完了。

    袁必林的结论是韩俊林属于过失杀人,然后按律判韩俊木流放西海十年。

    启佑也认为以韩俊木的罪,该判处流放的。时间,最多十年。所以在堂后,听到审判的结果他微微点了下头。

    袁必林判这个案子,是有理有据有法可依。哪怕从死刑改成了流放,围观的百姓也没有起哄,反而认为理当如此。

    这个案子结了以后,华哥儿请启佑在福运楼喝酒:“阿佑,这次多谢你了。”昌哥儿有一个嫡子八个庶子。可活下来的包括嫡子安哥儿在内只有三个。这三个孩子,可是他嫡亲的侄子。所以,每一个他都很关心。

    佑哥儿轻笑道:“表哥,这是我分内之事,你无需道谢。”其实就算华哥儿不来找他,等看那卷宗他也会将此案发回重审的。

    华哥儿没废话,先干了一杯,然后亮着空杯子说道:“你随意。”

    就他那酒量,启佑可不敢跟华哥儿拼酒。小小地抿了一口,启佑问道:“你娘可回了山西?”

    华哥儿摇头说道:“还没有。她放心不下俊木。不过现在俊木的案子完了,她这两天就会回山西的。”若不是韩俊木突然出事,她早就回去了。

    对贾氏来说,李念是她孙子,韩俊木也一样是她孙子。听到韩俊木杀人被判处死刑,她急得病倒了。也是在她病倒的当日,华哥儿到佑王府找的启佑。

    启佑摇摇头说道:“我娘说,若是当日昌表哥是由伯母养,可能就不会长歪。”也是知道华哥儿不在意这个世子之位,他才会说这话的。

    若是他娘是正妻,也不会有后面那么多的事。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

    启佑也觉得这个话题有些伤感,当下换了个比较轻松的话题:“我三哥前些天寄回来一幅画,画得特别好。”

    华哥儿有些意外,不过这事好事:“那姑父跟姑母肯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