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嫡女重生记 >

第267部分

嫡女重生记-第267部分

小说: 嫡女重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浩迟疑了一下,说道:“国公爷,昌平侯府的粥场出了问题。有人吃了昌平侯府施的粥,死了。”每年,大户人家都会去施粥的。昌平侯府自然也在其中。

    韩建明冷着脸问道:“怎么回事?”

    昌平侯府施的粥都是好几年前的陈米了,有些都发了霉。身体不好的人吃了这粥,哪里还有命。就算你不用新米,也不能用发了霉的陈米施粥。又想要名声,又舍不得出钱,哪里有这么好的事。

    听了韩浩的话,韩建明的手放在桌子上,沉默了片刻后说道:“周家,已经无药可救了。”

    韩浩听罢说道:“国公爷,是管事的中饱私囊,用一般的陈米换了这种没人吃的发了霉的米。已经有御史上书弹劾周家。”贪心不足,却没想到竟然会吃死人,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来。

    韩建明冷哼一声,懒得再评价周家如何。反正他正在守孝,周家有事也求不到他头上来。韩建明对韩浩说道:“你去检查一下我们的粥场的米,若是有人也敢作怪,立即过来回禀我。”

    韩高道:“国公爷放心,我刚刚去查过了,我们粥场的都是新米,没有一粒陈米。”秋氏管家这么多年,这点猫腻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所以每年施粥都会派人去监督的,而且每次派的人都不一样。相关的人想做手脚也没有机会。

    韩建明正开口说话,外面小厮说大管家过来了。韩建明道:“让大管家进来。”

    大管家双数递给韩建明一封信,说道:“国公爷,这是于家大老爷让人送过来的。”

    韩建明立即接过来,以最快的速度将这封信看完。看了以后,眼中流露出欣喜,说道:“好……”说完这个好字,韩建明立即让韩高去将赵先生请了过来。

    赵先生看完于家大老爷写的信后,说道:“于家主动对四姑爷示好,那表明他们对合作的事势在必行了。”于家大老爷在信里给韩建明说,这次于家会出面解决宋家扣押云擎军功,不让他升职的事,等于是说云擎要升官了。

    正三品跟从二品是一个分水岭,在军中,正三品只是属于中层的将领,而从二品以上才属于高层的将领。云擎升官,是于家的示好,也是于家的态度,那就是这次的合作不容云擎再拒绝。

    韩建明说道:“合作的事肯定没问题。不过,于家之前一直不急不缓地等着云擎妥协,这次他们主动示好应该是发生了什么变故了。”

    赵先生说道:“长孙殿下没了,太子妃虽然怀孕了,但是男是女也不清楚,于家这是有些急了。”

    韩建明摇头,说道:“于相虽然已经六十了,但身体硬朗,再活个十年八年是没问题的。所以,于家不可能因为长孙殿下没了就着急了。应该还有其他原因。”

    赵先生思索了一番,说道:“国公爷,你说会不会于家想要拉拢云擎的事被太子知道了。太子不愿于家权势做大,也想要拉拢云擎被于家的人知道了?太子占据了大义,而且他又是储君,若是太子想要拉拢云擎,云擎十有**会弃于家而投靠太子。所以他们才这么迫不及待的?”太子最大的支持者就是于家跟宋家,可最大的阻力也是这两家。自太子册立以来就一直想要从于家跟宋家手上夺权,可却屡屡遭挫,所以太子一边要拉拢更多的势力,另外一边还要防止两家扩充势力。

    韩建明听了这话,想了一下说道:“太子想要拉拢云擎不是没可能。秦钊这个人阿谀奉承的本事还不错,打仗却没没什么能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这个大将军当不了多久。”秦钊是大将军,并不是元帅,哪怕宋家当初有心扶持也没有用。这元帅没有足够的威信与军功,下面的人压根不服。

    赵先生说道:“国公爷,你觉得云擎会答应呀?”云擎的性子,众人根据他做的一些事也能猜个**不离十了。所以,太子若是拉拢云擎,还真不是不可能。

    国公爷摇头,说道:“不会。玉熙知道太子的底细,她不会让云擎投靠太子的。”太子为了自身的利益能卖国,这样的储君如何能信任。谁知道以后为了利益是不是要牺牲掉下面的人。有玉熙在,太子想要拉拢云擎这事,百分百是要泡汤的。

    赵先生笑了下,他忘记四姑娘了:“国公爷,我们知道有四姑娘在,四姑爷不会投靠太子,但于家不知道。我们可以趁此机会争取更多的利益。”这样的机会若是白白错过了,那就太蠢了。

    韩建明嗯了一声,说道:“玉熙的信最晚二月初就能到,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不仅要让云擎从中谋取最大的利益,他们也要从中谋取利益,这样才能双赢。

    于家大老爷送信给韩建明这件事,瞒不过太子跟敬王。太子与敬王说道:“于相已经上了折子,说要公平公正地行赏那些有功之臣。这件事是压不住的,这两天圣旨就会下达。”云擎积累的军功很大,若不是宋家压制,前两年秦元帅过逝后就该是云擎上位。如今于相将云擎的军功拿出来说要论功行赏,谁也反驳不得,哪怕是他这个太子都不成。事情压制住没人知晓也就算了,现在放到明面上若是不能论功行赏,寒的不仅是西北的十万将士的心,还有辽东十多万将士的心。

    敬王说道:“大哥不用担心,于家早就想归拢云擎,前年就让人跟云擎接触了,不过被云擎拒绝了。”所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两兄弟感情一直都很好,特别是太子现在处于比较这样艰难的处境,更是需要兄弟的帮扶。敬王也是个好弟弟,一直都站在太子这边。

    太子摇头说道:“此一时彼一时。”虽然他是太子,但于家的权势比他还大,有些事他都不得不妥协遵从,所以太子并没有信心云擎会投靠他。就好像如今朝堂,很多官员只听于相的,压根不听他这个太子的。

    敬王沉吟片刻后说道:“那我们派人与云擎接洽。大哥想要拉拢,我相信云擎不会拒绝的。”

    太子点头道:“我准备派杜文书去。对了,你的王妃与云擎的夫人关系一向亲近。”太子的意思是,双管齐下,效果会更好。

    敬王也不傻,自然知道太子的意思,点头答应了:“大哥,我回去就跟王妃说。”这是准备让玉辰当说客了。

    回到王府,敬王就将这件跟玉辰说了:“你与四妹关系一向好,你的话,她应该会听的。”

    玉辰心头微惊,不过她知道敬王不是在征询她的意见,而是命令她这么做。当下笑着说道:“行,等会我就给四妹写封信,写好了我到时候给王爷看。若王爷觉得可以,就让人送去西北。”

    敬王点头道:“好,明天你将书信送到书房来。”说完,就去了前院的书房了。最近于家跟宋家掐架得厉害,敬王也不得闲。

    人都走后,屋子里就剩下桂嬷嬷了。玉辰笑了一声,朝着桂嬷嬷说道:“玉熙当时是怎么嫁到西北去的,他们都忘记了吗?”那时候逼得玉熙都快没有活路了,现在想让她当说客,说服玉熙让云擎投靠太子,他们觉得玉熙就那么善忘。

    桂嬷嬷说道:“若是其他人,为了大义可能会不计前嫌。可四姑娘……”

    玉辰站起来走到窗户外面,良久才说道:“以玉熙的性子,不仅不会说服云擎投靠太子为太子效力,反而会阻止云擎投靠太子,说服云擎与于家合作。”接连两次差点被宋贵妃弄死,最后还嫁到西北那贫瘠之地,说是血海深仇都不为过。除非是圣母,否则谁会让自己丈夫帮助仇人的儿子。更不要说,云擎跟宋家还有血海深仇呢!

    桂嬷嬷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说道:“娘娘,你说四姑娘嫁给云擎才多久?秦钊压不住云擎了。”前两年一直都好好的,这才半年秦钊就压不住云擎,这中间没有四姑娘的手笔,她是肯定不相信的。

    玉辰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可能还不知道,玉熙在榆城创办了一个学堂,专门收拢那些死伤将士家的孩子。让他们在冬天可以吃饱穿暖,还能读书习武。创办这样一个学堂花不了多少钱,但却能得一个好名声。”创办学堂,教导那些孩子读书习武,可比直接送米面更赚名声了,而且更得人感激。

    桂嬷嬷听了这话,说道:“四姑娘帮助那些孩子,不仅是为自己赚名声,还为云擎收买人心。有四姑娘在云擎迟早会被洗白的。”

    玉辰低声说道:“以前在府邸里,她样样不出头,一直都在忍耐。如今到了西北也不需要再忍耐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接下来她会做什么,我也猜测不着。”她其实有些羡慕玉熙的,虽然西北物资贫乏,但人是自由的。不像她,每日锦衣玉食,可是这个王府却像一个牢笼,困得她迈不出去一步……

    桂嬷嬷迟疑了一下,说道:“娘娘,要不要将这些事跟王爷说一下呀!”她觉得这样才稳妥。

    玉辰摇头道:“说什么?说玉熙眦睚必报,因为嫉恨宋贵妃所以不会让云擎帮太子?王爷听了,肯定会质问我为什么这事以前不说,现在说?我该怎么回答?”

    桂嬷嬷听了,没再说话了。

第398章 准备

    c_t;

    跟云擎谈过以后,知道会有一场恶战,玉熙想着应该多囤积一些粮食,这样也稳妥一些。恩,药材也要置办一些。

    玉熙想了下,给符大奶奶下了帖子。

    符大奶奶接了玉熙的帖子,也没有立即回复,而是跟符天磊说道:“你说我该不该去呀?”她总觉得,玉熙找她没好事。

    符天磊好笑道:“韩氏又不能吃了你,你怕什么?”以前也没发现他媳妇这么胆小。

    符大奶奶想了一下点头说道:“那成,我明日就过去,看看她有什么事!”无事不登三宝殿,肯定事有事找她了。

    符天磊说道:“韩氏是个聪明人,就算有事寻你,也不会让你做为难的事,你放心吧!”他真觉得自家媳妇想太多了。他跟云擎是生死的兄弟,韩氏又不傻,坑他媳妇做什么。

    玉熙见到符大奶奶,开门见山地说道:“我想买一些粮食储备起来,不知道嫂子能不能帮这个忙?”玉熙之所以寻符大奶奶,也是因为符大奶奶的嫂子娘家就是大粮商。

    符大奶奶一愣,转而笑着说道:“这有什么难的?弟妹想买多少粮食?”正儿八经地下帖子请她过来,她还以为什么事呢。

    玉熙说道:“准备买个三五万斤。”现在不买,等开仗后再想多买粮食,那价钱可就蹭蹭地往上涨了。

    符大奶奶皱着眉头说道:“我嫂子家就是卖粮食的,三五万斤应该有,但弟妹买这么多粮食做什么?”

    玉熙说道:“学堂那边的粮食,已经吃完了,所以想多买些粮食,等出了新粮再去购置。”

    符大奶奶说道:“不是说开春就让这些孩子回去吗?”之前可是这么说的。

    玉熙苦笑道:“之前是这么说的,但这其中有不少的孩子父母双亡。开春就要打仗了,让他们回去不等于是让他们送死吗?所以这部分孩子,势必要留在学堂。”

    符大奶奶也不是个狠心的,听到这里,倒没再说什么:“现在买粮食价钱可不便宜,比平常高了四五成呢!”开春就要打仗,这谁都知道,所以粮食的价格也就高了起来。

    玉熙说道:“价钱高也要买。”

    符大奶奶听罢说道:“成,到时候事情定了,我再跟你回话,你看如何?”

    玉熙摇头说道:“我想让韩吉跟着嫂子的人一起去新平城,若是那边答应了自然好。若是不答应,再去其他家买。而且除了粮食,我还想要再购置一些其他的东西。”玉熙这次是准备大肆采购了。

    符大奶奶想了下说道:“可以,你看什么时候合适?”

    玉熙觉得这事自然是越快越好了:“就明天吧!反正也不远。”就只有几天的路程,相信韩吉能吃得消。

    符大奶奶没有异议。

    玉熙笑着道:“谢谢嫂子了。”玉熙又不傻,哪里看不出符大奶奶对她的戒备。这事玉熙觉得,日久见人心。她虽然算计了许氏跟许家,也惹来那么大的后果,但她问心无愧。

    韩吉看到玉熙给她的清单,抬头望着玉熙,问道:“夫人,这么多的粮食,到时候存放在哪里呀?而且若是运到新平城,也很打眼,我觉得不大妥当。”

    玉熙也早就想到这个问题,说道:“运一部分到榆城,还有的全部都存放在农庄里。”庄子上的人,全都是郝大壮安排的那些困难军士家属,相比而言还是很可靠的。粮食送到哪里去,只要把好关,倒也不担心泄露消息。

    韩吉觉得小农庄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夫人,开春就要打仗了。我就不去西海了吧?”他觉得要去西海,也该六七月份去比较合适。虽然热些,但那时候正在休战时期,他也走得开。

    玉熙当时也没想着开春就要打仗:“暂时不去了。”

    韩吉一直在外面走动,有些事也看得远些:“夫人,我觉得学堂解散比较好。若是夫人担心那些无父无母的孩子过不下去,那可以单独将他们留下。”

    玉熙很多事她没精力过,所以想事难免会有疏漏:“你是担心,等开仗了,局势紧张了,有些人会将孩子扔到学堂里?”

    韩吉点头说道:“不仅如此,我还担心到时候有些人跪在将军府门前求助。若这些人是真的过不下去才上门求助,夫人是帮还是不帮?帮,不妥当,帮得了一个帮不了所有。不帮,那到时候夫人真得就要背负冷血无情的名头了。”做善事可以,但必须把持好一个度,一旦这个度没把握好,到时候就会成为掣肘。

    玉熙听罢说道:“等这件事处理完了以后,你就回来管理外院的事!”有韩吉在,可以提醒她那些疏漏的地方。

    韩吉自然没有异议,玉熙是他的主子,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夫人,我觉得既然当初你说了二月底将学堂解散,那就一定要说到做到。至于那些无父无母的孩子,你若担心他们活不下去,可以将他们放到农庄上去。庄子上事多,这些孩子做不了体力活,但一些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