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夜行 >

第102部分

锦衣夜行-第102部分

小说: 锦衣夜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充道:“当然不是现在。我马上回城去找我的恩师。他与应天府尹王洪睿王大人是知交好友,我把此事禀与恩师,请恩师在王大人面前美言几句,然后爷爷再去应天府告上一状。”
    杨嵘不放心地道:“你那老师,在府尹大人面前当真说得上话么?”
    杨充傲然道:“爷爷放心,我这位老师,是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殿试第三、探花及第的大才子。授翰林编修,升修撰,迁任春坊讲读官,伴读东宫,课教太孙,累得提升,如今已官至太常寺卿兼太学博士,姓黄名子澄,他不但与应天府尹是好友,当今皇太孙殿下对他也是言听计从。他说一句话,份量十足。”
    杨嵘大喜,站起身来哈哈大笑道:“好好我的好孙儿,你认得如此人物,咱还怕他何来?”
    骤闻喜讯,老家伙意气风飞,咬牙切齿地道:“杨旭,你这忤逆尊长、大逆不道的小畜牲,凭你一张利口,还大得过官家这两张口去?老夫这一番一定整治得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诗朗诵:月票啊,你在哪里?
    诗朗诵:月票啊,你在哪里?
    四周一万四了,下面献上回明第一yin“草原上的小老鼠”和“畫^…^兒”美眉联手创作的一小诗,向各位看官讨个月票、推荐票神马的。
    标题:大家闺秀你在哪里啊
    (旁白)
    谢美眉?肯定不是,骗子
    彭美眉?肯定不是,刀客
    小郡主?你觉得是么?
    (朗诵)
    大家闺秀
    你在哪里
    我对着《彩虹》喊
    彩虹回答
    小家碧玉
    出墙孰女
    霹雳警花
    麻辣护士
    闺秀没有
    已经绝迹
    喜欢闺秀
    闪一边儿去
    大家闺秀
    你在哪里
    我对着《步步》喊
    步步回答
    乡野村姑
    汴梁名ji
    小周横陈
    御姐女帝
    闺秀在哪?
    很难寻觅
    喜欢闺秀
    闪一边儿去
    大家闺秀
    你在哪里
    我对着《回明》喊
    回明回答,
    她刚离去,她刚离去
    高文心刚刚从床上爬起
    身上还有杨凌战斗的足迹
    月票月票
    你在哪里
    我对着yin民喊
    yin民回答,
    保底送到,推倒彭姐
    订阅月票,拿下小荻
    锦衣的大家闺秀需要养成
    月票在哪,她就在哪
    注:《彩虹》指拙作《一路彩虹》,《步步》指拙作《步步生莲》,《回明》指拙作《回到明朝当王爷》
    马上被爆菊了,兄弟姐妹们,求月票
第125章 借东风
    第125章 借东风
    “荀子曰:‘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又云:‘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
    在家族中,父子、夫妇、兄弟之礼也各不相同。夜晚为父母安放枕席,早晨向父母问安,出门必面告,回来必面告,不占据尊者的位置,与长者同席时不坐在中央位置,不蓄私财等等,这都是人子之礼。
    只有通过不同的礼,才能确定家族内和天下间各种人的身份和行为,使人人各尽本分,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依礼而定。就算是庶人,也要知礼,行礼,所谓礼不下庶人,并非庶人无礼,只是说庶人限于财力、物力和时间,不能备礼,例如庶人无庙祭而祭于寝……”
    黄子澄目光微微扫动,也不知看到了什么,忽地微微一皱眉,把手中戒尺往青铜磬上一敲,扬声道:“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你们退下,杨充,留下。”
    学生们纷纷起身,长揖退下,杨充走到先生案前,恭谨地站定。
    黄子澄是个年近五旬的老人,面容清瞿,目光威严,脸上的皱纹浅浅的,却给人一种沟壑般的感觉,恰如他的性格,一丝不苟,刻板守正。
    黄子澄瞪着自己的得意门生,不悦地道:“杨充,老夫方才见你一副神不守舍、心不在焉的样子,可是对老夫所讲不以为然?”
    杨充吃了一惊,连忙拱手道:“学生不敢,学生是听先生所言,不由想起了自家之事,所以一时失神,还请先生恕罪。”
    黄子澄神色一缓:“喔,原来你是听为师所言有所感触。你家中,生了什么事?”
    杨充黯然叹了口气,说道:“家门不幸,本来,家丑不外扬,可是在恩师面前,学生自然是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恩师可不算外人。”
    黄子澄神色更加温和,呵呵笑道:“老夫的学生之中,你一向沉稳持正,谨身慎言,我就说嘛,今日怎会如此失常。说说吧,家门之中,生了何事?”
    杨充道:“杨家这桩丑事,还得从二十多年前说起,恩师也知道,我秣陵杨家,是当地最大的氏族,当时我有一位族叔,叫杨鼎坤的,不安于家业,见行商有利可图,不顾学生的祖父再三规劝,荒弃了家族分配给他的田地,跑到外地经商去了。”
    黄子澄脸色一沉,冷哼道:“先王之世,野无不耕之民,室无不蚕之女,水旱无虞,饥寒不至。自什一之途开,奇巧之技作,而后农桑之业废。一农执耒而百家待食,一女事织而百夫待之,欲人无贫,得乎?商人不事生产,囤积居奇,操纵物价,乃不劳而获之人。此人抛弃正业,专事末作,实是自甘下溅。”
    杨充道:“先生说的是。可他自愿如此,学生的祖父不愿强迫,便也由得他去。不想,叔父常年在外经商,难得回一次家门,我那婶娘……她……”
    黄子澄目光一凝:“嗯?”
    杨充一副难以启齿的样子道:“她……她不守妇道,与人做下苟且之事……”
    黄子澄不屑地冷哼一声,杨充赶紧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儿渐渐被邻里知道,闲言碎语不堪入耳,整个家族都为之蒙羞。我那婶娘见事机败露,羞见叔父,在叔父赶回的前一天投井自尽了。谁知这样一来,我那不知底细的叔父便与我们全族生了嫌隙,愤而携幼子远走他乡。
    被他遗下的那处房舍被风雨侵袭,盗贼出入,年久失修,败落凋敝,摇摇欲坠。族中有十几位叔伯,见那房舍院落已然荒废,不堪使用,便将这处族产改为他用,谁知道……”
    杨充下来的话可不敢撒谎了,若是句句不真,他也怕被黄子澄知道真相,自己从此不为他所喜,误了自家前程。黄子澄听罢勃然道:“此人好生不通事理,且不论昔日谁对谁错,一处凋敝破烂,不堪再住的院舍,纵然族人有些甚么不是,他既回来,也大可拘下牛羊,与人理论,岂可一怒杀之。牛是农人之耕具,那些牲畜皆是本族长辈之财物,这杨旭好一张利口,好一副机心,他这是籍一个孝字,挟怨报复”
    杨充苦着脸道:“先生说的是,这正是他狡狯之处,可他占住了孝道这个大义,谁又奈何得了他?江宁知县也只好循古例,赦免了他的屠牛之罪,现如今他在秣陵镇大兴土木,他要重修老屋,原是人子的本份,倒也没有甚么,可他把屠杀的牛羊都炙烤烹煮了,与雇来建屋的匠人日日大啖,故意示威于族人。
    学生的族叔族伯们上门理论,尽被他手下恶奴打将回来,学生的祖父添为一族之长,与他的亲祖父是兄弟,见他与同宗同族如此交恶,祖父深为忧虑,亲自登门劝诫,谁知……却被目无尊长的小子破口大骂,赶出门来。祖父年事已高,怎受得了如此羞辱,回去之后就病倒了。那些被他屠宰了耕牛的族中叔伯,眼看着就到了耕种季节,却失去了最得力的耕种工具,处境十分窘迫,奈何他狡词强辩,乡人纯朴,理论起来怎是他的对手?”
    黄子澄哼了一声道:“所以说,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孝道固当提倡,可是此人居心不良,所行所为,不过是窃占一个孝字,实则是为了掩盖擅杀耕牛、欺凌族众长辈的恶行罢了。”
    杨充苦苦一叹,又道:“学生的祖父不想家族失和,劝说学生的各位族叔,愿意由我家出钱,为他们再购耕牛,希望此事风波平了之后,一族子孙仍能和睦相处,可各位族叔却忿于那杨旭所为,要联名再告到应天尹,学生方才正想,是否告假回去,劝说各位族叔……”
    黄子澄脸色一正,说道:“杨充啊,令祖与你,顾全大局,其心可悯,不过,宽容当有度,过了这个度,那就是助恶了。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纵恶即是为恶,你的族叔们没有错,此等宵小,不容忍让。”
    黄子澄略一思忖,又道:“本来,司法事自有地方官府,为师不该干预。可那杨旭甚有机心,言辞巧辩,恐那官员为其蒙蔽,为师若非听你道出其中缘由细节,只闻其表,也难免要相信他确是出于孝心,一时激愤而动刀屠牛了。你回去一趟吧,不要学你祖父纵奸为恶,而应助你的族叔打赢这场官司。应天府那里,为师会为你说项一番。”
    杨充狂喜,面上却不敢露出形色,只是长长一揖,恭谨地道:“学生受教,学生这便还乡,遵先生所嘱行事。”
    ※※※※※※※※※※※※※※※※※※※※※※※※※※※※
    杨家每日牛羊鸡鸭不限量的供应,这样的主家哪里去找?那些工人匠人干起活来也卖力气,重新构划的房舍已经开始纷纷打好地基,现在开始地上建造了。夏浔一家人不能整天露宿或住在车上,如今便住在镇上唯一的一家客栈,高家小栈里。
    这家客栈不是杨家开的,在杨嵘老爷子的坚持和控制下,杨家的人一直坚持着成则出仕,不成则耕读的生活,是不会执此贱业的。因为此地距金陵已极近,不管是来的行旅客商还是走的行旅客商很少在这个地方过夜,所以这里的客栈业不达,全镇只有这一处小客栈,夏浔这一大家子入住了,把这小客栈挤得满满当当,再也住不下其他客人了。
    客栈东主是兄弟两个,哥哥叫高峰,弟弟叫**。那时代没有这个词儿,旁人听了不觉怎样,唯有夏浔,每次听到老大叫老2的名字时,总会出一阵恶趣味的怪笑,笑得挺忠厚的两兄弟毛骨怵然,还以为这位公子爷精神上有点什么问题,侍候的便也更加小心了。
    本来镇上的人是不敢接近、搭讪、收容他们这一家人的,连正儿八经的和他们做生意都不敢,可是夏浔先是把十几位叔伯家的畜牲杀了个精光,接着就“食其肉、饮其血”,嚣张的很。第二天他去公堂上走了一圈,又大摇大摆地走了回来。听说他那十几个族叔族伯被他打得鼻青脸肿,就连杨老爷子都被他指着鼻子痛骂了一番,现在秣陵镇上的其他人家见了他既敬且畏,可不敢再得罪他了。
    如今正是午后,午后该做什么?
    夏浔房中,梓祺衣衫半裸,粉肌隐露,在夏浔身上蛇一般地扭动挣扎着,夏浔的手在游走,她的手则在无力的追逐,想要摆脱他的爱抚:“不成,不成,大白天的……”
    “小心肝儿,好不容易借着这儿房舍有限的理由,把小荻丫头哄去陪她娘同住了,机会难得呀。”夏浔哄着,寻到了梓祺躲闪的嘴唇,强行吻了上去。
    “唔……”
    这一着果然奏效,梓祺很快安静下来,一双柔软的手臂从推拒慢慢变成了搭在他肩上,再环到他的脖子上,主动地迎合起来,好半晌,她才睁开迷离的俏眼,喘气吁吁地道:“你……你这坏蛋,从哪儿学来这么多新花样儿?”
    未等夏浔回答,她已闭上含羞的双眼,将已被亲得微微肿起的嘴唇又凑了上来,昵声道:“我还要……”
    一番漏*点湿吻,再被夏浔上下其手,彭梓祺被吻得喘气吁吁、体软似泥,虽未剑及履及,已是神魂俱醉,不知云里雾里,柔若无骨地偎在他怀里,一副予取予求的模样。
    “光要吻么?”夏浔坏笑:“那不是隔靴搔痒?来,小乖乖,让哥哥脱了衣衫。”
    “我不……不要……,天……天还没黑……”
    声音断续,软弱无力,彭梓祺在夏浔的攻势下渐渐服软,已经有些半推半就了,眼看胜利在望,很快就可以攻城掠地,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叩门声,夏浔大为扫兴,忙向梓祺打个手势,拉过被子盖住了她,这才绕过一扇屏风,整理了一下仪容,打开房门。
    门外,站着两个戴幞头穿皂靴、穿一身盘领右衽大红官服的捕快,正歪眉斜眼地瞪着他。
    Ps:杨充借东风,接下来夏浔也要借东风。关关想在月票榜、推荐榜上站住脚,也得借您诸位的东风,有票,请投下来吧
第126章 未雨绸缪
    第126章 未雨绸缪
    “你……就是杨旭杨秀才?”一个捕快阴阳怪气地说话了。
    夏浔拱手道:“正是本人,不知两位捕翁有何见教?”
    其中一个捕快呲牙一笑:“秀才公,这是应天府的拘票,请你收了。明日巳时,老爷要问你的话,可莫迟了。”
    不管怎样,夏浔到底是秀才身份,两个执贱役的捕快可以对平头百姓凶神恶煞,可不敢对他随便动粗,两人递了拘票,让夏浔签收了,便扬长而去。高峰和**两兄弟鬼头鬼脑地在外面看着,夏浔瞟了他们一眼,掩上了房门。
    “应天府?区区一件民间纠纷,纵然是牵扯到杀牛之罪,至于告到应天府么?这是天子之都,应天府尹日理万机,有多少大事要做,他有闲功夫亲自审理此案?”
    夏浔立即想到,杨家一定动用了什么关系,这关系能请动应天府尹,想必是来者不善。
    “相公,什么事呀?”
    彭梓祺已整理好了衣衫,掠掠鬓边散乱的头,从内室走了出来,脸上红晕未褪,风姿依然撩人。
    夏浔道:“没甚么,那班人不死心,官司打到应天府去了。”
    彭梓祺吃了一惊:“啊?竟有此事?我就说,他们杨家在此地树大根深,怎么可能不识得几个权贵人物,这可怎么办?那些执法的,就像我们这些练武的,招法技巧都是那些,可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他要说你无罪,找得出一千个理由证明你无罪,他要说你有罪,同样找得出无数的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