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夜行 >

第229部分

锦衣夜行-第229部分

小说: 锦衣夜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此时已近黄昏,城méndòng中光线昏暗,城méndòng里两人还未完全走出来时,面目轮廓还看不清楚,等两人完全走出来,马上的美人儿才微微地吁了口气,冷冷地道:“陈都督、刘总兵!”
    这两个人她都认得,一个是蓟州总兵刘真,宁王府的三护卫兵马就是被他调走的,另一个是蓟州、宣府都督陈亨,朝廷决意削藩时才调到西北成为此地军事首脑的,原本宁王辖下的各路兵马,就是被他接收的,两个人都到过宁王府,她当然认得。
    陈亨不到五十,身材虽显得有些瘦削,可双眉一拧,却有种不怒自威的气派,他冷冷地瞪着马上的nv骑士,声音不疾不缓,却是极为沉稳、庄重:“本督与刘总兵巡视边防,来到大宁,本来见此处上下遵纪,军法严明,不想破坏法纪的却是王妃。
    娘娘,大宁安危,不只关乎朝廷,同样关乎宁王与娘娘吧?若娘娘干犯军纪国法,那么将置宁王殿下与何地呢?还请娘娘听本督一言相劝,下马接受检查,否则,休怪本督将此事如实呈报朝廷,皇上若责怪下来,不会责罚娘娘,却必然会责斥于殿下,所以……还请娘娘勿让本督为难……”
    “你……”
    马上的美人儿脸sè青了又白,白了又红,僵持许久,终于觉得未必硬闯过去,而且一旦把luàn子闹大,最终倒霉的还是宁王,眼下可不是洪武大帝在世的时候了,这些皇子们还不及外人受宠呢,只是咬一咬牙,含羞忍辱地拨转了马头。
    “沙宁!不要动!哪个乌龟王八蛋敢阻本王爱妃去路!”
    远远传来一声咆哮,马上的美人儿不由双眼一亮,惊喜地道:“殿下!”
    就见远处一匹乌骓马如箭一般飞驰而来,马上一个年青人,穿着箭袖,手中提一杆两头铜箍的丈二长棍,后边还跟着一批shì卫,奈何却没一人跑得如那匹乌骓马一般快。
    那叫沙宁的宁王妃鼻翅合翕动了几下,两行委曲的眼泪忍不住扑簌簌地滚落下来。就见那匹乌骓马风一般卷到,从陈亨和刘真中间呼啸而过,铜棍前指,砰地一声撞在一面大盾上,那持盾的士卒拿捏不住,哎呀一声叫,一面大盾便飞了出去,随即那骑士一兜马头,抡起大棍就砸,一时嗵嗵铿铿luàn响,那些持盾的士兵被他砸得jī飞狗跳,纷纷弃了大盾逃之夭夭。
    马上年青人这才横棍于鞍,余怒未息地瞪向还在城méndòng外的几个随从shì卫:“hún帐东西,你们护shì于王妃左右,却让王妃受此奇耻大辱,本王养你们这般废物何用?”
    这时,夏浔才看清他的模样,见此人只有二十岁上下,发束马尾,系一条黑sè的抹额,剑眉朗目,英气勃勃,一身箭袖轻衣,腰束七宝yù带,胯下乌骓马,掌中一条乌黝黝的铁棍,两端各有一个一尺多长的铜箍,好像金箍bāng似的,那份杀气,那份威风!
    马车周围的几个宁王府护卫纷纷溜下马来,跪倒在地,请罪道:“属下无能,请殿下治罪!”
    夏浔与塞哈智对视一眼,心道:“这就是宁王了!难怪连燕王说起他时,言语之间都隐隐lù出推崇之意,洪武大帝二十六个儿子,若只论勇武霸气,这宁王朱权和湘王朱柏,只怕还在燕王之上!”
    “殿下真是好大的威风……”
    蓟州总兵刘真不yīn不阳地说了一句,话还没说完,宁王朱权已霍地扭头,双目炯炯地瞪着他,喝道:“跪下!”
    刘真一怔,脸sè顿时沉了下来:“殿下说什么?”
    朱权把大棍往他鼻子尖上一指,喝道:“本王叫你跪下!”
    刘真怒道:“本官忝为蓟州总兵……”
    朱权冷笑:“还不是我朱家的看mén狗!”
    一旁陈亨听了大为不悦,沉声道:“殿下……”
    朱权截口道:“你也跪下!”
    陈亨双眉一挑,还未说话,朱权已厉声喝道:“《皇明祖训》,藩王宗亲府第、服饰、车旗、仪仗礼制,只低天子一等,公卿大臣皆以臣礼事之。你敢不跪?本王一棍打烂你的狗头,皇上也无法可说!”
    陈亨脸sè一变,见朱权咬着牙根,握紧铁bāng,嘴角噙着冷冷的笑意,目中却满是杀气,不由得心中一凛,晓得这位王爷真的máo了,他敢不跪,只怕这位王爷真敢一bāng打下来,无奈之下,只得一撩袍子,跪倒尘埃:“臣……陈亨,见过宁王殿下!”
    朱权又冷冷看向总兵刘真,陈亨跪在地上,轻轻一扯刘真的袍裾,刘真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跑了下去。
    朱权双手握棍,仰天大笑,笑得陈亨和刘真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简直是无地自容。朱权笑完了才把脸一沉,冷哼道:“曾二!”
    那一直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的几个燕王府shì卫中一人慌忙向前爬了两步,叩首道:“卑职在!”
    朱权厉声道:“你这个废物给孤听好了,若是你再让王妃在你面前受人侮辱,你也不用活了,自己提头来见!”
    那曾二一个头重重磕在地上:“卑职遵命!”
    朱权哼了一声道:“你们有一个算一个,回王府后自去审理所领受军法,每人二十军棍!”
    曾二等人重重地叩一个头,齐声道:“谢王爷恩典!”
    朱权杀气腾腾地扫了眼那些官兵,冷哼道:“大宁是本王的藩王,本王的侧妃,要进自己的家mén还得接受你们的检查?荒谬!荒唐!”
    说罢提马上前,对那白衣nv子道:“沙宁,咱们回府!”
    说罢头也不回,与他的侧妃沙宁双骑并进,昂然直往城中走去,追上来的王府shì卫们忙散开左右,将他们拱卫在中间。
    陈亨和刘真怒气冲冲地爬起来,对视了一眼,满面羞恼。
    夏浔呵呵地笑起来,这一幕还真是有趣!他对自己的大宁之行更加有信心了。只是……,看着与宁王朱权并辔而去的那个沙宁姣好mí人的背影,夏浔忽又想起了刘家口山坡上那声甜甜脆脆的“奎哥哥”,要想生活过得去,就得头上带点绿,夏浔仿佛已看到了一顶绿莹莹的帽子,正端端正正地戴在宁王头上……
    ps:病中求月票!推荐票!
第299章 谁说女子不如男
    第299章 谁说nv子不如男
    宁王朱权策马直入王府,府mén一关,便纵身跃下马来,侧妃沙宁也自无鞍的马上纵身跃下,朱权扶了她一把,柔声道:“走吧,到后宫去。”说罢转身便自头前行去,沙宁紧随于后,亦步亦趋,朱权负手前行,那纠纠武人之风一扫而空,神情变得极其沉稳,行姿步态更是尽显儒雅,不带一丝烟火气。
    方才在城mén口那种狂躁霸道、骄横不可一世的姿态,只是朱权的故意做作而已,朱权年纪虽轻,却从来不是一个冲动莽撞的人,他不但心思细腻、xìng情沉稳,而且博学多才、足智多谋。这个人才学之广,在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里边排名第一,其实不只是在皇子里边,纵是拿去与朝野间所有博学之士相比,朱权也不遑多让。
    这位王爷经子、九流、星历、医卜、戏曲、音乐、历史、兵法、黄老诸术皆具,一生所著各个学科的著作三百七十余部,都是极专业的书籍,有许多到了现代仍然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简直要谐美那位学究天人、无所不通的东邪黄yào师了。
    不过,恰似《武林外史》中的王怜huā和沈làng,王怜huā博学多才,聪颖远在沈làng之上,但沈làng只专注于武学一道,而王怜hu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无所不晓,一人jīng力能有多少?所以他在武学上的造诣,终究要逊了沈làng一筹。宁王朱权也正是如此,燕王朱棣专攻兵法与权谋,这位博学的宁王在这方面反而要逊sè于燕王了。
    此外,宁王朱权还有一个最大的máo病,他是多谋而寡断,而非多谋而善断,因此xìng情优柔、瞻前顾后,做事顾忌重重,思虑太深的结果,就是反不如燕王朱棣做事刚毅果断,有大魄力。
    两人到了后宫内书房,沙宁刚要开口说话,朱权便温和地一笑,说道:“不急,一路车马劳顿,先去沐浴一下,回来再慢慢说,我在这里等你。”
    沙宁晓得他的脾气,向他嫣然一笑,便转身离去,朱权顺手从书架上取过一本书,静静地阅读起来。
    他的目光落在书本上,心神却根本没在那儿。
    近一年来,朝廷对他xiǎo动作不断,先是收其兵权,接着连他的王府三护卫也调走了,头两个月又要诏他回京,眼看就要步周王、齐王等王兄后尘,幸好四哥反了,朝廷因此放松了对他的压迫,可是朝廷要对付他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大宁驻军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陈亨、刘真等朝廷大员更是咄咄bī人。今天,自己的王妃要回城,就在他的藩国属地,居然要接受部下的盘查,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必须得做出一种姿态了,否则就连宁王府的人都要军心涣散。
    他如今守在宁王府中,每日抚琴练剑,极尽风雅之事,一副无为模样,但是对于天下的一举一动,他都在关注着,寻找着自己的生机,身为藩王,他的一举一动都要落在别人耳目之中,他要继续对自己的藩国施加影响,只能借助宁儿的特殊身份,堂堂皇子落到这般地步,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他的正妃是一位大明兵马指挥使张泰的nv儿。而这个侧妃沙宁则是朵颜卫首领的妹妹,正是利用沙宁的这个特殊身份,做出闭mén避祸姿态的朱权才能与外界仍旧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想得心烦意luàn,朱权把书扔到了一边,这时候,沙宁沐浴完毕,换了一身轻衣,款款地走了进来。一张不施脂粉的清水脸蛋儿莹润嫩白,一袭洁白的袍子,衬着她颀长的身段、纤美的腰身,轻盈的脚步好像漫步于云端,显得轻盈飘逸,优雅高贵。
    朱权微笑起来:“沙宁,这一番出去,怎么样?”
    沙宁在他旁边姗姗地坐了,说道:“我先去见了哥哥,又去了泰宁卫、福余卫,送了他们的台吉夫人一些礼物,在那里住了些时日,回来的时候还去了刘家口,见了我的义兄,打听了一下关内的情形。”
    泰宁卫、福余卫,再加上沙宁的哥哥苏赫巴兽所统领的朵颜卫,就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朵颜三卫了。不过这时候三卫的实力大xiǎo是泰宁卫为首,福余卫次之,朵颜卫最xiǎo,所以当时还很少有人用朵颜三卫来代指三卫。至于沙宁所说的台吉就是福余卫、泰宁卫的首领了。
    元朝人人统治中原的时候,对许多汉语的称呼一知半解,便胡luàn使用了。比如xiǎo姐,在元朝以前是专指妓nv的,可是méng古人进驻中原后,见被称为xiǎo姐的nv子都是香车宝马,一身锦绣,又大多生得如huā似yù,以为xiǎo姐是个极尊贵的称呼,就把它用在官员、贵族家的nv儿身上了,百十年下来,大明现在也沿袭了这样的称呼。
    这台吉也是一样,台吉是元朝人对“太子”的读音,大概他们说汉语都有点大舌头,念得不清不楚,“太子”就念成了台吉。他们不明白太子的真正含义,以为是一种很高贵的爵位,便把许多部落首领都封为台吉,搞得他们的“太子”多如牛máo,如今三卫首领都已被大明封为指挥同知,沙宁因为是朵颜卫的人,所以仍然习惯xìng地称他们为台吉。
    朱权嗯了一声,神情有些紧迫,沙宁嫣然道:“殿下放心,三卫的首领都对殿下忠心耿耿的,下个月殿下的生日,他们都会赶来祝贺。”
    朱权心中一松,忙又问道:“关内情形如今怎样?”
    沙宁欣然道:“关内啊,燕王真的好生厉害,是一位了不起的巴图鲁,耿炳文十三万大军,可是与燕王一战一触即溃,就此败退真定城,再也不敢出头了。”
    自己的nv人如此倾慕另一个男人,虽然那是他的四哥,他也知道沙宁是草原上的nv子,倾慕英雄是她的本xìng,并非就喜欢了那素未谋面的朱棣,还是有点吃味儿,忍不住哼了一声。
    沙宁媚笑起来,柳腰轻折,翘tún一抬便挪到了他的大tuǐ上,环住了他的脖子:“朝廷看起来是个庞然大物,其实不堪一击呢,燕王区区三万兵马,就打败了耿炳文的十三万大军,我的大英雄,你什么时候起兵响应呢。”
    朱权环住她的纤腰,抚mō着那圆润柔软、酥滑如油的美tún,问道:“耿炳文大败,朝廷方面没有什么举措?”
    沙宁在他耳垂上挑逗地一wěn,柔声道:“怎么没有,听说朝廷又派了曹国公来,这一次统兵五十万呢。”
    朱权身子一震,骇然道:“五十万大军?”
    沙宁嫣然点头,朱权脸sè微变,庆幸道:“幸亏我沉得住气,要是与你大哥他们响应燕王,起兵靖难,那可坏了。”
    沙宁蹙起美丽的眉máo,有些疑huò地道:“怎么?殿下不是说,若遇jiān臣专权,败坏朝纲,藩王有权声讨jiān臣,发兵清君侧么,你叫我联系三卫兵马,不也是防着朝廷步步紧bī,对殿下下毒手?如今有燕王牵制朝廷大军,殿下只要起兵响应,山海关外要尽付于殿下了,怎么又要反悔?”
    朱权拍拍她的屁股,微笑道:“非不得已,岂能走上这有去无回的道路。朝廷五十万大军呐,我四哥再如何了得,又岂是人家对手?”
    沙宁微微有些失望:“那……燕王既败,朝廷不是还要对殿下下手么?”
    朱权xiōng有成竹地道:“本来,朝廷是绝不会放过我的。方孝孺、黄子澄、齐泰那班jiān臣,蛊huò皇上,离间皇亲,让我那刻薄寡恩的好侄儿对叔父们连下毒手,诸王之中,他们最忌惮的大概就是四哥和我。可是四哥既然反了,而且还曾重创朝廷兵马,我想……他们再蠢,也得考虑将诸王一一bī反造成的严重后果。
    你看,我现在已经jiāo出了兵权,连三护卫兵马都jiāo了出去,对朝廷还有什么危胁?他们目的已达,待他们消灭了四哥的兵马之后,有此前车之鉴,还敢用极端手段bī反了我么?我让你哥哥和福余卫、泰宁卫首领参加我的寿宴,就是向我那皇上侄儿,还有那几个jiān臣示威:我朱权也不是好捏的柿子,不想让我步燕王后尘,你就不要欺人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