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夜行 >

第246部分

锦衣夜行-第246部分

小说: 锦衣夜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辱骂让人伤心,但我舍不得放弃它。
    玩了半个月的之后,我回来了。
    我写不出人见人爱的nv孩子么?
    不是!
    我只是想写一个真实的、犯过错的,但是最终将浴火重生,夺洛神之躯,重返主角怀抱的nv子!
    你要人见人爱,我写给你看!
    于是,我换了笔名…………月关!
    于是,《回到明朝当王爷》里,出现了一个人见人爱的韩幼娘。
    可我是不甘心的,我憋着一口气,就是不认为:一个本质很好,只是由于各种非一己之力可以反抗的遭遇的nv孩,就不可以浴火重生!
    于是,当回明一天天壮大起来,得到越来越多书友喜爱的时候,我开始尝试创作另一个、境遇比叶飞雪更复杂、更不堪的人物:成绮韵!
    诗成绮韵三千首,玲珑心事有谁知?
    这一次,我小心翼翼,一点一点、一滴一滴,放缓了步子,让人一点一点去认知她,去剥开她的表象,看清她的心灵。
    这一次,我成功了。
    毫无疑问,我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她,即便是韩幼娘,一样有人非议。但是绝大多数人喜欢她,至少不会反感她。
    我在一步步成长,知道了一些规则,学到了一些技巧,获得了一些成功,可是我想求新求变,于是这一次尝试了西方。
    当我觉得《回到明朝当王爷》的故事该结束时,我结束了它,在20第一的时候果断地结束了它。
    2008年一月中旬结束了回明,结果到了当月月底它仍旧排在月票总榜第二名,第一名是《星辰变》,第三名是《极品家丁》。
    这份魄力,不是我一人独有,却不是大多数作者做得到的。我爱我的作品,犹如自己的孩子,当我觉得它该结束时,我不想灌水拖戏,给自己的孩子抹黑。
    如果当时挟回明之余威继续写历史,我的成绩可想而知,以当时的热度,至少可以前三。
    但是我想求变,所以我放弃了当时十五万的历史收藏书友,开了,已有书友中大部分人是不可能喜欢既历史又喜欢的,我等于是完全的,彻底的重新开始。
    这本书可以说是失败的,有些东西,不是你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写,就一定成功的。类,最重视的是升级系统,你可以连着与人斗法大战十章,你可以用三章去详细描写主角如何练习那玄之又玄的功法,读者照样看的津津有味,但是你侧重写人、写事、写情,而忽略了本身的特xìng,那是不成的。
    我还是想尝试,这一次,我选择了《一路彩虹》。
    只要写到都市,我就无法把自己彻底剥离出来,写出一个都市的从头yy到尾的,我会不自觉地想到一些沉重的东西,想到一些现实的事情,并把它折shè入我的。
    所以,虽然总是有人直到今天还对我讲:你的我最喜欢的就是一路彩虹,它如何如何,如何如何,但是从成绩上看,它是不成功的。
    一直到今天,我仍然保持着一个习惯,那就是,看每一个读者发的贴子。
    当时有一个读者,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他的名字了,他在书评区对我说:“金庸比你名气大不大?他一辈子就写了十五本武侠,七上八下。琼瑶比你名气大不大?她一辈子就是写了一个言情,一手创造了无数的影视明星,人家的本事比你大不大?你呢,武侠,都市,东方、西方、历史,全都试过了,你还想怎么样,还要试什么?写你最拿手的不好吗?”
    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于是,我回头再写历史。
    但是,我仍然拗着一股劲,不想简单地重复,于是挑了上古先秦时代。
    那时代的故事,现在的读者了解太少,代入感明显……
    所以,回归历史虽然取得了成功,但是较之最盛时,显然还有差距。
    我在改变,尽力的拓宽戏路,同时又得向读者靠拢。
    毕竟,我站上这舞台,是为他们表演的。
    我总不成像《欢乐英雄》里的郭大路一样,把一盘糖醋鲤鱼泼到客人脸上去,指着他的鼻子大吼:“糖醋鱼,当然多放糖和醋,哪有多放盐的,你会不会吃鱼?你会不会吃鱼?”
    如果想要那般孤芳自赏,建个博客发你的呗,你到这儿来干吗?
    很幸运,在书友们的支持下,籍由《步步生莲》和现在的《锦衣夜行》,一步步回暖,名次也重新升起。
    今时今日的环境,已经不比当年了,想要搏得一席之地,很难,很难。
    我始终觉得,读者订阅,那是应该的,是用我的辛苦劳动换得的。但是除此之外,推荐票、月票、打赏、评价,等等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情份。
    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但是并不代表我能说的,我能做的,我的老书友和书群管理们可以做我的代言人,去把它无限扩大。
    有人提到刷票,月关不屑!
    有人提到撺掇读者积资,挤兑盟主打赏,月关不耻!
    这些,在我,以前不可以,现在不可以,以后还是不可以。
    但是也不可以矫枉过正吧?
    现在当我的盟主打赏,而且是已经打了赏后,常见我的铁杆书友发贴去劝:“不用打赏啦,你只要订阅就成了,balabala……”
    于是我的打赏书友和盟主们,明明已经付出了,感到的不是开心和自豪,而似乎该是羞愧、失落、茫然?
    于是我的新书友一进群,刚刚兴致勃勃问一句怎么才能投月票,马上就有我的热心老书友和管理迎上去讲:“不需要这么费事啊,订阅就是正理,额外的都是情份,你愿投就投balabala……”
    于是当群里有书友看到我哪天爆发、看到哪天章节特别开心,在群里呼吁大家有票快投时,就有老读者、老管理、受到洗脑的新读者,纷纷跑上去说:“年轻人,别冲动,愿投就投,一切随缘,我们随风而来,随风而去……”
    你都无所谓了,读者朋友们又不可能只看一本,有票当然投给别的书。你不求票,人家何必上赶着送票?
    绅士风格在我这里扩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在做宋襄公,把我的读者全变成了绅士,就象一群穿着燕尾服的企鹅……
    我们悠闲,我们自在,我们摇摇摆摆,我们与世无争,我们在渺无人烟的南极冰川……
    没搞错吧?
    我们在呢。
    正常的票总可以投吧?
    刻意的营造,造成了一种刻意的懈怠和冷漠。
    我们不鼓励打赏,我们坚持不刷票,我们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但是不代表我们什么事都不做,就算咱们高喊着友谊第一,该跑起来时总还是要跑起来的吧?
    这是战场,需要竞争,我们的底限是不用不正当手段争,而不是不争,更不是狗屁的不争是争。
    没有票,不上榜,我的读者从哪里来?会反复给我这位企鹅绅士安排推荐位吗?
    回明后期,天天过万,其实现在却也不少,平均每天九千字的更新,大家知道我的情况,以俺小关关孱弱的娇躯和有限的时间,做到这一步,容易么?
    为啥大章拆成小章,因为许多读者只看章节数,他不看字数,于是我得一遍遍解释,可我总不能天天在ps里解释吧。
    如今不比从前,竞争的“手段”太多,竞争的“方法”太多,
    “君子可欺以其方”
    孟子老师这句话如果当时有标点符号,它中间是个逗号,后面还有一句呢,看清楚喽!
    “难罔以非其道!”
    该整的风气得整,正常的竞争得竞,我希望有出sè的成绩,我的书友会为我骄傲!
    风风雨雨走到今天,回首看去,坎坷起伏,好不容易!
    百舸争游,只希望:我们风雨同舟,一起闯上去!
    或偶有人看了此文,会跳到书评区说:“有这功夫,你不如多更一章balabala……”
    我这里提前就回复他:“你丫闭嘴,写感想和写,那是两码事!一个张嘴就来,一个绞尽脑汁,能比么?”
    夜深了,顺道求张票吧!
第320章 第二通道:夫人路线
    第第二通道:夫人路线
    李景隆回到住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两条腿根本不想迈动了。
    几十斤重的铁甲穿在身上,此刻俨如几百斤重,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一卸下来,简直有种身轻如燕的感觉。他以前练兵是在军营里练,每次cào练最多也不过几万兵,现在他才知道,要管理几十万人的吃穿住行,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
    这还只是cào心劳力的事,穿着那么重的铁甲巡阅三军,换来的不是士卒们的感激涕零,反而是他们隐藏得并不那么完美的鄙夷、不屑、轻蔑,这也让李景隆心里特别的难受。他是李文忠之子,他是自徐达、胡大海等老帅之后的新一代战神李文忠之子,他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有自己的骄傲和自尊,闹到自己手下的兵都看不起他,情何以堪?
    此外,还有一种未知的沉重压力,一直压在他的心头。他不敢想像一旦皇帝知道他五十万大军获此惨败,将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他迟迟不敢上表,他想先把军队稳定下来,点清损失,努力把战败的损失减到最小,再向皇上请罪。
    所以,当那知情识趣的宠妾、风靡江南的红舞伎一浊温柔款款地走到他身边,轻轻蹲下,为他捶腿时,李景隆仰着身,合着眼,只是疲惫地说了一句:“让我一个人静静。”
    “哦……”
    一浊见他心情不好,不再多言,乖乖站起,在一旁站下。
    一浊这名字,是一个叫袁珙的相士给她取的,那相士有一日云游,路过她家,向她家里讨碗水喝,恰适一浊出世,那相士兴之所致,便给她看了看相,取了这个名字,还给她写了一首畿子:“忘川之水,无漏之沙,五yīn之命,两世桃花。十浊一清,辛苦遭逢,非成定数,破亦无凭。”
    一浊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农家,不识得字,相面先生好歹还是读过书识得字的,便很开心地用了这个名字。几年后,父母因病双亡,流落风尘的一浊在青楼学习琴棋书画,读过许多书,才知道那个叫袁珙的是个极有名的相士。而那一浊,却是取自于‘十清一浊’,寓意贵中带贱,易堕风尘。
    现在可不如正是如此?说她贵,她是一个侍人枕席的风尘nv子,说她贱,却是锦衣yù食、接触的男人非富即贵,如今更成了国公爷的枕边人,天下间有几个nv子有这样运道?nv格中有“七贤”、“四德”、“十贵”、“十夭”、“十贱”,既然“十浊一清,辛苦遭逢,非成定数,破亦无凭”,她也不敢强求了,只希望乖巧温顺地侍奉着,等战事一了,被国公爷纳入府中,这一生便也不再飘萍。
    “国公爷,国公爷,京里……京里……”
    一个亲信侍卫到了mén外匆匆禀报,话还没说完,李景隆便腾地一下跳了起来,紧张地道:“快进来,出什么事了?京里怎样,有旨意来么?”
    那侍卫迎进来道:“不不不,不是,京里,黄子澄黄大人派了人来,求见国公爷。”
    “请,快请,马上请!”
    李景隆赶紧吩咐,整个人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房间里团团luàn转,要不是碍于国公的身份,他早就迎出去了。
    “国公爷,小的来自黄府,奉我家老爷之命,给国公爷……”
    那黄府家丁话还没有说完,手中捧着的书信就被李景隆一把抢过去:“知道了,知道了,本国公看看。”
    李景隆展开书信,匆匆一看,眼睛越瞪越大,一浊在一旁察颜观sè,见国公爷面容惊滞,不喜不忧,也不知道京里来的消息是好是坏,本来捧了一杯茶想上前奉迎,这时也不敢再动了。
    过了好半天,李景隆才清醒过来,忍不住仰天一声狂笑。
    黄子澄信中说,兵部已经得到他战败的消息,为了不使朝野震动、陛下烦恼,只好代为矫饰,诳言讨逆大军因严寒而暂退于德州,明年开chūn再赴北平决战,还说朝廷又遣魏国公徐辉祖,再集大军二十万,过了年便开赴德州,拨归他帐下听用,叫他千万不要再辜负皇上重托,务必打败燕军,将功赎罪。
    李景隆没想到担惊受怕了那么久,等来的竟是这么一个好消息,如何不惊喜若狂。
    李景隆赶紧修书一封,封好jiāo予那黄府家丁,又取了厚厚一摞宝钞做为赏赐,亲自将他送出去。这厢送走了黄府来人,李景隆手舞足蹈回到房中,见一浊yù喜还怯,想问又不敢问的样子,想起这两天心情越来越糟,很是冷落了美人儿,便笑yínyín地道:“过来,过来,给老爷我松松肩,哈哈,你不用怕,是好消息。对了,整日闷在军营里边,烦闷吧?前几天还见你上街走走,现在怎么不去了?”
    一浊见他喜气洋洋,忙使一双粉拳轻轻给他捶着肩,撒娇道:“国公爷忧心国事,郁郁寡欢,奴家哪敢再惹国公爷不快呀。”
    李景隆眉开眼笑道:“无妨,无妨,你想散心,一会儿叫小江他们陪你走走去,喜欢什么就买什么,这儿不比北平城下嘛,你可以轻松一些,不用过于拘谨。”
    一浊一听,欢天喜地,连忙屈身拜谢,李景隆这两天心事越来越重,也无心寻欢作乐了,这时候心事放下,yín心又起,少不得把那美人儿拖上床去,脱得赤条条白羊儿一般,白昼宣yín、昏天黑地。这里**方歇,外边又有人禀报,京中有圣旨到了。
    李景隆赶紧又穿戴起来,跑到帅帐去集合众将,摆设香案,迎接圣旨,朱允炆在圣旨上加封李景隆为太子太师,又赏赐貂裘御酒等物无数。众将领本来对李景隆都有些怨恚与轻视,一来是对他在战场上的无能不满,二来也是因为料定他不日就要被削去官爵,擒拿进京问罪,不想圣旨倒是来了,却不是问罪,反而加官晋爵,众将军不由目瞪口呆:“李九江圣眷竟如此隆重?”
    一时间倒也无人敢再轻视。李景隆有心借此机会重树军威,拢络众将,于是籍口款待天使,命人大摆酒宴,与众将一起,开怀畅饮起来。
    一浊爬起床来,梳妆打扮停当,听闻国公爷在帅帐摆酒,想起刚刚国公爷的吩咐,便喜孜孜地唤来李景隆的贴身侍卫江海文,叫他带了几个兵,护着自己上街闲诳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