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夜行 >

第412部分

锦衣夜行-第412部分

小说: 锦衣夜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女真人平素只向朝廷索取,临阵不知向前,穷山恶水孕育,俱是一帮刁囘民,部堂大人可不要受他蒙蔽呀!”
    接迎辽东总督的时候,沈永就以军务紧要为由,不准特穆尔来见,只让他遣副指挥使前来迎接,可是这特穆尔不听邪,一听说朝中派来了大员,执意亲自来见,不想如今果然出了纰漏。da子袭掠开原附近达三日之久,肆虐一方,烧杀掠夺无数,沈永始终未出一兵一卒,这事儿只要查下去,根本无从狡辩,所以沈永只得从族类上着手。
    在他想来,这国公爷总督辽东军务,时间必不长久,所以想在辽东有所建树,倚重自己的地方还多着呢。而特穆尔是女真人,当时大明朝廷对归附的少数民囘族部落施以羁縻政策,凡投靠归附的女真部落百姓,都会妥善予以安置,给屋给粮、柴薪、器皿甚至牛马等。
    但是政策是政策,一到下边就念歪了经,辽东的明人对女真人却比一些白人岐视黑人的现象还要严重,由于明人在辽东拥有统囘治地位,即便是归附之后做了官的女真部落头领,也很少被他们以同僚、袍泽对待,而是视之如奴仆。
    沈永对自己的罪责无法辩解,便只好拿种族关系说事儿,寄望夏浔会偏袒自己。特穆尔听得都快吐血了,夏浔却笑道:“沈永,弹劾你的那人,却与你一样,也是个汉人啊!”
    沈永一呆,失声问道:“是谁?”
    夏浔脸色一沉,说道:“你放心,你们会有对簿公堂的一天!来人,把沈永拿下,听候处治!”
    沈永惊呆了,他没想到夏浔一到一件事就是把自只谈个垂持订东军务的弄将拿下熙盟练等抗议,几个甲士已一拥而上,将他捆了个结结实实。沈永抗议声不绝,那卫士嫌吵,也不知从哪儿抻出一块乌漆麻黑的抹布,团了团塞进了他的钱巴。
    眼见这位总督大人如此威势,在场诸将都噤若寒蝉,那特穆尔跪地叩头,连声谢恩,其实他今天来就是告状来的,可是因为一向受人岐视,他压根没想过能告倒这个在辽东经营多年的沈都司,只是这口气实在憋不下去了,想不到辅国公一来,头一件事就是把沈永拿下,这一刻,特穆尔心中真是感激涕零。
    “辽东都司共有二十五卫兵马,共计十五万四千三百九十二人,现额十三万零六百七十七名,骡马共计五万三千四百四十二头,烽缝共计……”
    汇报的是指挥佥事张俊,本来这些事该由沈永汇报,可夏浔一来,就把沈永投进了大牢,张俊赶鸭子上架,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可他虽是仓促接替,居然对军务如此清楚,倒是个用心做事的人,夏浔认真听着,心中暗暗点头,已经起了栽培之意。
    帅堂上,二十多位雄霸一方的武将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如今的夏浔可不是初到浙东时的夏浔了,那时的他在军中毫无威望,只而倚仗皇帝的信任、王命旗牌的威慑,和双屿、巢湖、福州三卫的亲信鼎力支持,才能镇得住局面。
    而今则不然,他总督沿海五省的赫赫战功,就算是远在边陲的这些将领们也是清楚的,如今海宇一靖,朝廷北运的粮草大多是从海路运来,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损耗,那些海运的船舰水乎对夏浔尤其推崇备至,经由他们之口,辽东兵马都对夏浔的事迹耳熟能详了。
    仅凭位极人臣的爵位,他是镇不住这些骄兵悍将的,但是凭着他的战功,却足以让人恭谨驯服。好一会儿,张俊才汇报完毕,夏浔点点头,对他夸奖几句,张佥事喜孜孜地坐了,夏浔咳嗽一声,又转向坐在位的辽阳中卫莫都司,张俊汇报的是整个辽东形势,接下来这些武将还要就各自负责的区域、兵员、武备,辖区内的军事建筑、居民情况逐一汇报的。一直汇报到中午,才只汇报了九个人,沈永本来备下了盛宴,人虽然叫夏浔抓了,酒宴他倒是不浪费,坦然受之了,只是因为下午还要接着议事,一概不许饮酒,午饭之后稍事休息,到了下午夏浔便继续听取汇报,不时持笔把他感兴趣的要点在纸上记下来。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昏黑了,帅堂上点起了灯,夏浔依旧在认真地倾听,戍防训练、粮饷运输、军械武备,稍有疑问,便叫人停下汇报,认真问个清楚,绝不对任何一个问题含糊过去。
    等到各卫将官全都汇报完毕了,夏浔笑道:“开原雄踞辽东极北之地,孤悬塞上,乃六边统要无双之地,区区一座小城,就驻扎着两个卫的兵马呀,太祖高皇帝又封韩王藩国于开原,可见对此地之重视。由此观来,九边重镇,辽东为!辽东诸塞,开原为!”
    他霍地站了起来,诸将一看,齐齐站起,大堂上一片甲胄铿锵之声,夏浔肃然道:“明日总督官署将移驻开原,诸将有事,可往开原汇报!今日夜色已深,诸将可自行散去就餐、安歇,各位将军重任在肩,若无其他事务汇报的,明日一早便即启程返回吧,勿需向本督请辞!”
    众将闻言尽皆愕然,中午饭简单吃罢也就算了,晚宴居然也不了了之了,虽说那是为国公爷接风洗尘,可未尝不是与诸将联系感情的一个方法呀,这位国公爷做事还真是雷厉风行。
    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夏浔竟然把总督官署移到了开原,开原弹丸之地,却在东方、北方扼制着海西女真,向南扼制着建州女真,西方、北方扼制着蒙古,三面受敌,那是最危险、最前沿的所在,是战争的桥头堡啊,总督大人居然亲身涉险,跑到开原城去?
    这个地方既险要又穷困,太祖皇帝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时,第二十个儿子朱松封为韩王,所封的藩国就是开原,朱松根本不愿意来,正好他身体不好,时常生病,所以就以此为借口一直拖着,等到朱元璋那个严厉的老爹过世,先是他的侄子恨不得把所有拥有藩国的王爷全都赶尽杀绝,再接着是他四哥也不愿意让诸王统领兵马,朱松更是得其所哉,一直待在金陵城里,拿着韩王的俸禄,就是不肯到开原就藩。
    偏是这辅国公爷,倒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呀。
    众将虽然意外,对这个年轻的国公却也油然升起几分敬意。
    众将遵令一一退了出去,夏浔舒展了一下手脚,也离开了帅堂,一出帅堂,便唤过一个武士来,这人虽是一身侍从打扮,可是如果有辅国公府的亲信家人在这里,却一定认得他,此人正是经常神出鬼没地出入辅国公府的左丹。
    “左丹,看紧了沈永,明儿去开原,把他也带上!”
    “是!”
    左丹应了一声,略一迟疑,忍不住问道:“国公,沈永久在塞上为将,心腹众多,反正皇上已经有了旨意,何不早早将他斩了,以绝后思呢。”
    夏浔微笑摇头:“沈永纵有心腹,我既坐镇于此,也是不敢造次的,只是他们若对我阳奉阴违,不免要坏了大事。
    辽东的山川地理、民俗风情,我已经有了些了解,可是我最需要知道的,是诸将之间的关系。你看着吧,我既说,诸将无事可一早返回……”明日必定有些将领是有事汇报的,如此,我就能摸清诸将谁远谁近谁亲谁疏,心中有数,我才能对症下囘药,对整个辽东如臂使指!沈永,现在是一块问路的石头,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用处的。、。
    。喷嚏连天啊,总算坚持码完了,俺去连早饭带午饭,一块儿补充一下,求月票、推荐票!
第561章 拔凉拔凉的
    第二天,果然有几个卫的都司官没有及时返回他们的卫所,而是跑到夏浔面前来为沈永求情了。
    求情的手段各有不同,有人直来直去,有人拐弯抹脚,其核心意思其实只有一个,请杨总督放沈都司一马,现在正在说话的是沈阳中卫的都司魏春兵,魏都司说话就很有技巧,他东拉西扯的说了半天,始终不曾直接替沈永求情,却是字字句句都在为沈永求情。
    魏都司只管辽东局势如何如何的错综复杂;女真诸部时而驯服时而生事”这般刁民如何的不好应付:又讲沈永掌管辽东军务多年,统治诸卫还算勤勉,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国公爷想尽快了结辽东之事,回金陵六朝繁华之地享清福,有他相助可以事半功倍。
    最后又讲开原城的百姓主要是些由犯罪流放的汉人以及归附大明的女真、méng古部落组成,言外之意就是,那儿的百姓不是一些异族就是一些人渣,犯不着为他们舍生忘死,所以沈都司不兵情有可原。夏浔只是微笑着倾听,始终不一言,魏都司说到后来自己都觉得没趣”只好讪讪地住了。,怏怏地告辞离去。
    “魏春兵,沈阳中卫。”
    夏浔打开一个小册子,记下了魏都司的名字和所在的卫所,但凡为沈永荆青的,和沈永的关系就不同一般,这些人他要仔细调查一番”然后再决定如何处置。
    刚刚合上小册子,shì卫进来传报:,“禀报部堂大人,三万卫指挥使裴伊实特穆尔以及铁岭卫指挥使庆格尔泰求见。
    “哦请他们进来吧!”须臾,从外边脚步腾腾地走进两个大汉”俱都身材魁梧,长着一双很明显的罗圈tuǐ尼一看就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汉子,两人见了夏浔立即叉手见礼,声若雷霆地道:“卑职裴伊实特穆尔(庆格尔泰)拜见部堂大人!”
    夏浔站起身,微笑道:“两位都司此来”有什么事对我说么?”
    裴伊实特穆尔向他一抱拳,沉声道:“部堂,卑职不知道是哪位大人仗义执言,向皇上弹劾了沈永的罪状。卑职本来也是要告状的”
    只是一直找不着门路,如今部堂大人既然来了那就好了,卑职愿为人证,还请部堂秉公执法,严惩沈永!
    不瞒部堂,卑职那部落的百姓因为此事都快闹翻了天了,他们都说,朝廷既纳我等为明国百姓”为何只知索取貂皮人参、诸般税赋”一旦外敌入侵,杀我父母、jian我姐妹朝廷兵马却置若罔闻?卑职一直在压制着族中百姓可若如此下去恐怕卑职也弹压不住了!”
    夏浔淡淡一笑,说道:“军纪严明,军法森严!先明,而后严。该当处置的本督自然要处置,此番亲往开原本督就是要拿到最直接的证据,诸般证据齐全了,沈永自当伏法。若是证据不全”却也不会因为你的族人愤懑不平便擅杀大臣。本督的刀,能御外虏,能杀佞臣,难道就砍不得乱匪?”
    对特穆尔的遭遇,夏浔也很同情,对他坚守开原的战功,夏浔也很是钦佩”对他今日进见所说的话,夏浔也能够理解。但是这一切,都不代表没有原则的包容,他此来代表的是朝廷,焉能任由属下威胁。特穆尔话里藏刀,夏浔马上就还以颜sè,特穆尔被他说得面皮胀得赤,却不敢作出来。
    一旁庆格尔泰见状,连忙打圆场道:“部堂大人奉圣谕巡抚辽东,总督军务,既然知道了这件事”总是要予以处置的。特穆尔,我知道你女婿被杀,大女儿被掳走,心中很是愤恨忧急,可是朝廷的法度规矩,也不能乱了。这件事,你只管耐心等着,部堂大人总会还你个公道的。
    庆格尔泰是个méng古汉子,元朝覆亡之后”他的父亲率所在部落投靠了大明”被朱元璋安置在铁岭附近,设铁岭卫,委任其父为卫指挥”
    如今子袭父职,是现任的铁岭卫指挥。同情穆尔一样,他也饱受其他卫所将领排挤,所以与特穆尔同病相怜,交情甚好。
    庆格尔泰安抚了特穆尔,随即向夏浔一抱拳,恭敬地道:“特穆尔心情忧愤,语气冲了些,还请部堂勿怪。部堂大人要往开原去,末将和特穆尔正与部堂大人同途,今来拜见,是想着护送部堂,同往开原。”
    夏浔微笑道:“好”那咱们就一起走吧!”
    辽东没有文官衙门,整个辽东,军政法司全部是由军队负责的”这就是一大片广袤的军管区,而沈永是辽东总兵,是这里实际上的土皇帝。
    辽东二十五卫”十五万大军,那么多的将领,三万卫受袭,沈永眼见烽火而不动,特穆尔几番请兵而不出,若非辽东道御使少云峰上了一道密奏,朝廷对此竟一无所知,可见,辽东一地纵不能说是官官相护一片糜烂,至少也是沈永一手遮天。
    这样的环境下,仅仅处理一个沈永,能做到万无一失、长治久安吗?所以对沈永的处理就不能像观海卫指挥常曦文一样草率。是官就有派系”夏浔要用沈永做饵,要了解都有哪些人是属于他的派系,然后对这些官员着重考察,尚堪一用者尽力争取”腐化堕落者或顽固不化者,就得一窝儿端了。
    夏浔和许多想做一番大事业的人采用的方法其实都一样,yù谋大事,先整顿吏后。因为你高高在上,就算生了七手八脚,想贯彻你的主张,也得依靠你下边的官员,他们不给力,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出来,夏浔对沈永暂时留而不杀,就是把他当成了一块彻查各种**弊政的照妖镜,一块展现各方利益需求的试金石。
    现在,他基本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夏浔既要移驻开原”便得有大批驻扎辽阳的都指挥使衙门的官员随行,指挥佥事张俊、辽阳辽东道御使少云峰等人纷纷跟从,他们从辽阳带走了定辽左卫丁宇的一卫兵马,连同夏浔从关内带来的五万官兵,浩浩dangdang赶向开原。
    夏浔没有乘车”他骑在马上,与诸将一同前行,因为还有大量步卒,所以队伍走得并不快,好在两地也不算很远,夜幕降临前一定能够赶到。行军两个多时辰后,夏浔下令全军原地休息片刻”他带着众将驰上高坡,眺望一番”不由感慨道:“一路之上,难得见一处城镇,难得见几个行人啊!”
    夏浔在后世的时候,最头痛的就是不管到了哪儿,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简直是摩肩接踵,挥袖成云,可是如今走了两个多时辰了,看得人心里直慌,全是荒山野地啊,哪有一点人烟。
    “是啊!
    张俊接口道:“辽东人口一向稀少,元末时候”整个辽东也只有人口五十多万”后来红巾军北进辽东,在此与元军交战四年之久”辽东一片糜烂,很多百姓都携家带口逃到朝鲜去了”元军战败后,掠逼许多百姓随他们一同北遁”这儿的人口就更少了。我大明接管辽东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