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111部分

大宋将门-第111部分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怕吃苦,可是谁都知道,越是消耗就越要补充,他的食量不断增加,可偏偏为了减轻体重,他必须少吃!

    每天往肚子里塞过量的食物已经够悲催了,可相比之下,饥饿更让人发疯!同时经这两段过程,李无羁甚至觉得死都不是最可怕的,王宁安这家伙简直比阎王殿里的小鬼还可怕!

    李无羁曾经怀疑过,是不是王宁安故意整他,可是当他看到一群大小伙子在海岸上训练,顿时就咧着嘴笑了起来,他不过是王宁安的第一个试验品,还有无数的倒霉蛋,要重复他的经。

    上辈子的王宁安作为一个宅男码字工,面对着越来越差的身体,也混过一段时间的健身房,他还花了不少功夫,去研究《囚徒健身》,这是一本教你做单臂倒立撑、单腿深蹲和单臂引体向上的书……简言之,就是让你变得更强大。其中的桥系列和举腿系列对力量帮助很大。

    许多军队教官、摔跤教练和武术指导都十分青睐《囚徒健身》,上辈子的王宁安当然没有足够的毅力,让自己变成强悍的肌肉男,不过却不妨碍他借鉴书中的方法,用到自己的士兵身上。

    一个大宋的士兵,平均要负重32公斤,超过后世特种兵的两倍!

    没有一个强壮的身体,是绝对没法承载如此沉重的铠甲,所以大宋挑选士兵的最重要条件就是身高,甚至长得越高,能拿到的军饷就越高。王德用的老爹王超就是靠着七尺多的身高,获得了赵二的欣赏,成为将军的。假如姚明生活在宋代,多半也能混得不错……

    数千名王家军菜鸟,每天吃着大块的鲸肉,疯狂地训练,每个人的身上就好像冲了气的皮球,一块块腱子肉鼓起来,淡薄的身体变得厚实有力,王宁安很有把握,在一年之内,就让这帮小子变成真正的勐士!

    忙碌的不只是男人,就连女子也被迫走出了家门,实际上去年她们就开始制造鲸鱼骨饰品,换取口粮。

    今年的规模又增加了无数倍,不但有饰品的作坊,还有成衣坊,皮草作坊,麻纺工厂,这些都是白氏投资的。

    北宋还承袭了一些唐代的开放心态,对女人的限制并不是那么多。有地方工作,能够拿到工钱,养家煳口,越来越多的女人走出了家门,她们不怕抛头露面,也向男人一样,成群结队,大声说笑。

    强壮的妇人,扛着上百斤的鲸肉,送到作坊,提炼成鲸油,鲜血和汗水一起流下,落在地上,变成了一串明显的印记。她们浑不在意,只是胡乱擦一把,又匆匆跑去搬下一块,每一块有五个铜板哩!

    一天搬二三十块,就有一百多文入账,而且还是当天结算,妇人们小心翼翼数着每一个铜板,当确定无误之后,就塞进荷包,这一刻,她们露出了最幸福的笑容……(未完待续。。)

第187章 跟着王宁安不吃亏

    朝廷的事,向来都是最繁琐的,哪怕是上面商定好了,下面也要磨蹭一段时间,不拖着怎么显示他们的威风啊!

    直到五月份,设立榷场的流程才走完,总算可以正式挂牌了。

    其实在一个月之前,各地的商人都行动起来,纷纷前往平县卡位置。不过也有人不慌不忙,就比如咱们的曹大国舅曹佾。

    事实上这几年和王家合作,可给曹佾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以往人们形容曹家都是富可敌国,曹家都是一笑了之,可从去年开始,曹家就越发不敢接受这四个字以往是说笑话,谁都清楚,可特么的正在变成事实,能不怕吗?

    不说别人,就他的姐夫赵祯一年到头,扣去各种固定支出,手里能动的钱没几个,能超过一百万贯就该偷着乐了。

    可他曹家,光是酒和糖的生意,就入账七八百万贯……这要让赵祯闻到了风声,还不下手宰肥羊啊!

    亲戚在金钱的面前算得了什么,尤其是皇亲,更是不值钱,说杀就杀了,都不带客气的。

    曹佾整天魂不守舍的,幸好王宁安又弄出了榷场,曹家的庞大财富有了出路。在过去的两个月,曹佾已经砸下了三百万贯,跑马圈地,建商行,货栈,作坊,招兵买马,忙得不亦乐乎。

    等到别人忙的时候,他反倒闲庭信步,信心十足。

    曹佾的马车穿过了沧州,进入了平县的地界,高大的界碑竖立在路旁。刚走进平县,不一样的气息扑面而来。

    首先是道路,更宽阔,更平坦,全都用三合土夯实,非常坚固,哪怕是小雨,也不会影响赶路。

    在道路两旁,每隔十里,就设置一个专门的休息区。

    这里能提供清水,酒饭,住处,遮风挡雨的货仓,专供马匹休息的棚子……凡是携带货物超过一千贯,就可以免费休息,低于一千贯,饮食住所只按照市价一半收取。

    除了这些基本的服务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商业情报,服务指南。

    比如贩运粮食的,直接去南城,在那里登记,城中有专门的货仓,存放粮食。商人只需要空着手,进入平县即可。

    在平县的中心,正在动工建筑一座五层楼高的交易大厅,在这里,各种消息应有尽有,南来北往的商人也都会聚集过来。在谈笑之间,就能洽谈好生意,有专门的人负责收取交易税,一切都便捷快速,丝毫没有繁文缛节。

    曹佾很好奇王宁安弄出了什么玩意,他在休息区花了十个铜子,就弄到了厚厚一摞消息,足有二十几张。

    上面详细开列着各种商品的交易场所,粮行在南城,皮草药材在北城,瓷器丝绸家具在西城,至于鲸制品在码头……城中还新建了几座钱庄,这个玩意引起了曹佾的注意。

    其实中国古代的金融业十分发达,在唐朝的时候,就出现了飞钱,各地贩卖货物进长安,赚取钱币之后,如果随身携带,既危险又不方便,商人们就可以把钱存进各地的进奏院,或者其他富商掌控的柜房,商人们可以得到一半存单,同时这些机构会把另一半快马送回去,只要两个存单合在一起,没有问题,商人就可以支取钱币。

    到了大宋,商业更加繁荣,遍布各大城市的柜房不但能存放钱币,还能进行兑换,比如眼下市面上就充斥着各种铜钱,铁钱,交易起来非常不便,商人们就可以到柜房兑换。当然,在存放交易过程中,柜房也要拿一点手续费。

    王宁安研究过大宋的金融体系,他觉得有必要再往前推一大步,以往存款是要缴纳保管费的,人家把钱给你,还要收钱,简直太令人发指了!

    王宁安给赵祯的奏疏里面,就写到了自己的构思。

    平县的钱庄不但不收保管费,相反,还给予储户利息,一年期定存的基准利息是百分之五,一百贯存一年,可以得到五贯的利息。

    曹佾翻看着商抄,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个钱庄,那么多钱,放在钱庄,要储存的仓库,要雇佣人手,结果还倒找给储户钱,这不是赔本了吗?

    王宁安那小子到底在想什么?

    曹佾可不觉得王二郎会做赔本的生意,他急匆匆让手下人驱车,找到了王宁安,一见面,曹佾就噼头盖脸问道:“钱庄怎么回事了?”

    王宁安呵呵一笑,“没什么,就是方便交易而已,给商人提供便利吗!”

    听着不痛不痒的回答,曹佾才不吃这一套,冷笑了一声,“二郎,咱们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交情,我承认,或许能提供些便利,可是没有好处,你小子会干?我敢说,那帮商人捞到的肯定是小头儿,大头儿都在你这里呢!”

    还真别说,曹国舅一语中的。

    见被人戳破了心思,王宁安也就不瞒着了。

    “国舅爷,你这一路上,看到平县的建设还算可以吧?”

    曹佾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只是点点头,“不错,街道宽阔,店铺林立,洒扫干净,秩序俨然,看起来比京城还要规矩可是这和钱庄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没有钱庄,我哪来的钱弄这些。”

    “什么?”

    曹佾惊得站起来,“我说二郎,你是把存在钱庄的钱拿出去了?”

    “没错。”

    “你,你怎么能这么干?”曹佾听得心惊肉跳,“我说宁安,人家把钱存在钱庄,是图一个安全方便,你把钱弄出去了,到时候人家来取怎么办?我可告诉你啊,做生意要讲诚信,你不能坑人啊!”

    王宁安翘着二郎腿,笑道:“我怎么坑人了,他们来取巧,钱庄自然会一点不差给他们,又有什么坑人的?”

    “那,那你不是把钱都给花了吗?哪来的钱给人家?”曹国舅傻傻问道。

    王宁安都笑了出来,“我的国舅爷,这点事,你怎么就想不明白啊!”

    往钱庄里存钱的客人很多,短则几天,长则一两年,他们才会来取钱,有人是存的定期,到期的时候,需要交付多少存款和利息,钱庄完全清楚,当然也有一些临时支取,总归数额不会太大,只要留一些钱在账面上也就够用了。

    至于更多的钱,则是躺在了仓库里吃灰,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浪费财富!

    正好,平县需要大建设,王宁安以县衙门的名义,把钱借出来,修建道路、码头、扶持作坊、培养工人……等时间到了,把投资收回来,还给钱庄也就是了。

    王宁安计算了一下,眼下平县商机遍地,投资回报率在三成左右,从钱庄借钱,只要一成五,县衙投资一万贯,能净赚1500贯,至于钱庄,扣除百分之五的利息,也有1000贯可赚,就连储户也有500贯的利息。

    从头到尾,都是赚钱,咱们曹大国舅的脑袋瓜子不够用了。

    “我说二郎,怎么都赚钱,就没人赔钱?”

    王宁安笑得更开心了,“理论上是可能赔钱的,如果衙门投资出了差错,不但没收回钱,相反还赔了,就要拿衙门的岁入补给钱庄,如果衙门拿不出来,就成了坏账,如果坏账太多了,钱庄承受不了,也会完蛋。”

    “那,那储户的钱呢?”

    “钱庄都完了,他们的钱自然也就没了。”

    王宁安说的轻飘飘的,曹佾急了,敲着桌子,大声说道:“你,你这还是骗人啊!”

    “怎么说话呢!”王宁安也不乐意了,“国舅爷,我的投资眼光就那么差吗?再说了,钱庄也要精算,控制坏账率的,不能胡来。就算放在柜房的钱,也会遇到火灾啊,存单遗失啊,总归不能保证万全,储户享收到了利息,承担一点风险,那也是天经地义的。”

    曹佾不停摇着头,他还是没法接受,总觉得怪怪的,这里面一定有文章。王宁安心中暗笑,能没有文章吗,这个利息就是他坑辽国的超级神器,比起什么铁骑、弩箭、长枪、马刀,都要更加犀利。

    简直就是化骨绵掌,伤人无形,迷迷煳煳之中,就被废了全身的武功。如此阴险的算计,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曹国舅,你还有疑惑,我也不勉强,至于预留给你的股份,交给别人就是了。”

    “你要交给谁?”曹佾傻愣愣问道。

    “那人就太多了,比如河北的韩家,你可知道韩维已经跟我纠缠了好些日子了。再有王老爷子也想入股,挣点棺材本儿,还有杨家啊,六艺学堂啊,对了,你姐夫派来的苏公公也有兴趣你不要他们巴不得呢!”

    听完这些人,曹佾勐地打了一个激灵,低唿道:“拿来!”

    “什么?”

    “别装煳涂,当然是约书,我签了!”

    ……

    从县衙出来,曹佾没往别的地方去,一熘烟儿,直接冲到了钱庄的外面,他随意找了一处茶馆,要了一壶清茶,几盘点心,就眼巴眼望地看着。

    渐渐的,曹佾惊掉了下巴,从四面八方,赶来存钱的人太多了,拍成了长长的队伍,有辛苦挣了几贯工钱的力巴,也有赶着大车过来的财主,沉重的箱子,都压得车轮陷入你泥中……我的娘啊,这是多少钱啊!

    曹佾觉得自己的决定太英明了,跟着王宁安这小子,就没有亏吃!(未完待续。。)

第188章 奇迹之城(求票)

    曹佾观察了钱庄足足五天时间,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存款,有普通百姓,也有豪商巨贾,保守估计,这几天的功夫,已经聚敛了300万贯的财富,等到榷场正式运转,会有多少钱,简直难以估量。

    曹国舅还担心,自家每年小千万贯的财富,太过惹眼,可是见到了王宁安,他才知道什么叫点石成金,富可敌国!

    区区十几间门脸,几十个办事的人员,牌子挂出去,就有无数人捧着钱送进来,相比之下,曹家弱爆了。

    等再回到东京,要不要也支起一个摊子,京城的有钱人可比平县这边多太多了,要是大家伙都捧着钱进来,那该是何等震撼!

    曹国舅的眼睛里都是一串串的铜钱,跟疯了似的……王宁安毫不在意,曹大国舅你最好这么干,要不了多长时间,曹家的那点钱都填进去也不够!

    光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开钱庄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缺一样都不行。

    所谓天时,那就是榷场和市舶司,稍微懂点商业的人都会看得出来,平县未来潜力无穷,有市舶银,有榷税,各地的商旅涌进来,又会推升地价,投资平县,怎么看都不赔钱。

    至于地利,说起来还多亏了水灾,平县的百姓九成五都是灾民,一场大水冲走了他们所有的家产,也冲走了所有的束缚和羁绊……没有什么士农工商,贵贱之分,每一个平县的百姓就想着赚钱养家,谁最能赚钱,谁就是有本事。

    原来的宗族,乡老,士绅,官吏,甚至连庙里的神像都冲没了,百姓们完全轻装上阵,在废墟上,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未来。显然,在一张白纸上面创作,要比画满了颜色的纸张容易多了。

    说起人和,就不得不提到咱们英明的王知县,他没有急着招募差役公人,也没有接受包拯的馈赠,而是毫不犹豫启用六艺学堂的门生。

    看似一群小娃娃,最大的也不过二十来岁,他们能干什么?

    还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