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157部分

大宋将门-第157部分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李日尊的汉语还算不错,一想到国内的局面,他的脖子就冒凉气,惶恐不安。生怕王宁安不管他,这一路上,比起小猫咪还乖觉。

    把李日尊送进了京城,赵祯直接在大庆殿迎接,他下旨把两府的相公,尤其是御史台和谏院的言官都召集过来,就让大家亲眼见证,到底谁才是正确的。

    以唐介为首的言官脸色都很不好看,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王宁安捣毁了升龙府,吓死了李佛玛,那可是李日尊的爹,身为人子,父仇不共戴天,他怎么可能抛下?简直岂有此理,甚至有人怀疑,这个李日尊是假的,反正王宁安诡计多端,胆大包天,没准就弄个假王子,跑来打大家伙的脸。

    等到见礼之后,赵祯此宴,终于有了发问的机会。

    首先开炮的就是唐介,老先生沉声道:“世子可知我大宋前不久和贵国发生了冲突?你是怎么看的?”

    李日尊慌忙放下手里的酒杯,毕恭毕敬道:“是交趾狂妄无知,冒犯天朝,罪该万死。王师仁慈,仅是略施薄惩,敝国上下,感念天恩,故此小王才特来朝贡,以示感激之心。”

    唐介差点哼出声来,老头子直接内伤了。

    薄惩?

    亏你说得出口!

    你爹死了,京城没了,光是黄金就抢走了3万两!

    区区交趾,有多少家底儿,这叫薄惩?

    根本是半残啊!

    见过睁眼睛说瞎话的,可是没见过如此说瞎话的,唐介都无语了。

    这时候有个年轻的御史叫田方,他年轻气盛,忍不住问道:“我听说贵国至尊也死于战乱,他可是你的父亲啊?你就不感到惋惜,心痛吗?”

    李日尊偷眼看了下王宁安,发现这位根本没看他,还在低头大吃,啧啧有声。李日尊深深吸口气,强做笑脸道:“这位大人或许有误会,父王的确刚刚宾天,但是却和王大人无关,他近几年来,身体一直不好,不过是凑巧而已。他老人家骤然升天,我们也是无比伤心。”李日尊说着,擦了擦眼泪,继续道:“国不可一日无君,父王生前心心念念,就是和大宋通好,小王这次前来,也是希望大宋能够降旨册封,恩加交趾,敝国一定永远效忠大宋,绝无二心。”

    他说的情真意切,可谁也不信。

    翰林学士,知谏院事曾公亮也开口了,“世子,你们当真能忠于大宋,一点都不记恨?”

    “不敢不敢!”

    李日尊连忙摆手,“交趾上下仰慕大宋风华,敬畏大宋天威,两国冲突,罪在我方,劳动天兵,兴师动众,补偿王师军费,乃是我交趾上下的福分,怎能因此记恨上国,请大人务必相信交趾的诚心一片!”

    ……

    御史台和谏院的这帮人反复询问,就差直接指着鼻子问他,王宁安杀了你爹,烧了你的城,抢了你的钱,你怎么就不恨他?你应该恨他?你要和他拼命啊!

    李日尊心里叫苦,拼命,那也要有命拼才行!得罪了王宁安,别说他爹的仇,就连他的小命都没了。

    这位世子殿下谦恭和蔼,简直匍匐在大宋的脚下,错都是自己的,大宋出兵教训交趾,是父亲打儿子,天经地义……连这话都说出来了,在场好多人都怀疑他是假的王子。可礼部那边反复确认了,他的身份一点问题没有。

    弄到了最后,大家伙只能想到一个解释,那就是李日尊是天生的受虐狂,心里有病!要不然怎么能如此违反常理?

    唐介和曾公亮还想拷问,赵祯看不下去了。

    “李卿远路而来,一定是辛苦了,先去馆驿休息吧,朕择日召见。”

    李日尊如蒙大赦,赶来离开了大庆殿。

    他走了之后,赵祯把脸一沉,目光扫过全场,在场的言官,没有一个敢和他对视,全都把脑袋埋在了胸口,跟一群鸵鸟似的。

    这时候装怂了,前些日子的猖狂劲儿呢?

    赵祯哼了一声,“众卿都看见了!国威是打出来的,王卿……还有宗景,他们这一仗打得好,打出了大宋的威风,打得交趾心服口服。对待蛮夷,不能一味怀柔,必须适当教训!交趾勾结侬智高在先,有袭扰大宋边境在后。杀我百姓,掠我子民,朕身为君父,不能保护臣民,朕就愧对上天给朕的职责。”

    赵祯目光锐利威严,越说越高兴,真是难得啊,以往他都是被言官追着,喷了满脸吐沫星子,还没发还嘴。

    总算来了机会了,他们全都错了,被打的噼里啪啦,金星子乱冒。

    这么好的复仇时机,赵祯哪能错过,还不好好出一口怨气,把这些年受得欺负都给报复回去!

    “朕以为众卿持论,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怕事!就是没有自信!遇到了危机,总是被动应付,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敢锐意进取。王卿和宗景出兵交趾,死伤将士不足百人,战果辉煌,无可挑剔,虽卫青、霍去病,也多有不如。朕十分欣慰,也十分满意,宗景是我赵家的千里驹,王卿更是履功勋,世代忠良,殊为难得,堪称群臣的表率。”

    赵祯威严道:“众卿回去之后,应当多多思索,为什么把交趾的事情看错了?一个人错,两个人错,所有人都能错了!?你们对自己人喊打喊杀,他们”赵祯一指王宁安和赵宗景,“还在为国杀敌,建功立业!面前的敌人挡不住我大宋的雄师,朕不希望他们倒在自己人手里!大过年的,朕也不多说了,凡是弹劾王卿和宗景的,一本奏折罚一个月的俸禄……罢了,你们都下去吧!”

    好家伙,这顿饭吃的,所有言官都蔫了。

    罚点钱倒不算什么,古往今来,还没听说有哪个当官的饿死!

    可问题是面子丢得太大了,赵祯问他们,为什么所有人都看错了?是什么意思啊,岂不是说大家伙都尸位素餐,都是饭桶吗?

    好些人都动了念头,是不是该上表辞官,回家抱孩子了?

    不然留在朝堂上,实在是太丢人了,这脸不是被打肿了,简直都找不到了!

    ……

    从大庆殿,到了垂拱殿,赵祯一直绷着的脸终于放松了,皇帝笑了,笑得别提多开心了。

    笑了好半天,赵祯这才让陈琳传旨,把两个小兔崽子叫了过来。

    “都吃饱了吧?”赵祯问道。

    赵宗景用一个饱嗝儿回答他大爷的问话,幸运的是赵祯居然没有责怪,而是笑道:“你们两个别和朕打哑谜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宗景老脸一红,心说我这个伯父真不愧当了好几十年的皇帝,就是厉害啊!他不敢多说,一个劲儿看王宁安,心说兄弟靠你了。

    “启奏陛下,交趾的情况有些复杂,容微臣慢慢道来。”

    王宁安向赵祯滔滔不断,讲了起来……交趾别看建国了,也有了皇帝,建立起官僚体系,其实真正说了算的还是地方豪强。

    说是豪强都小觑了人家,分明就是诸侯,土皇帝!

    眼下交趾国内共分成三大势力,分别是李氏、陈氏、黎氏。

    其实稍微熟悉交趾的史,这三个姓氏就不会陌生,他们相继创立王朝,统治了交趾数百年之久。

    李氏的地盘主要分布在升龙府周围,也是这次被王宁安荼毒最惨的地方、黎氏则占据北方,拥有的土地面积最大,实力最强。

    陈氏处在南方,实力比起李氏和黎氏都差了一些。而且陈氏并非交趾的土着,他们祖上是从中国迁过去的,因此对中原王朝十分亲近。

    弄清楚了交趾的势力分布,对于李日尊的反常举动就一目了然了。

    王宁安一下子灭了李氏七八成的实力,升龙府毁于一旦。按照人之常情,李日尊当然要恨王宁安。可问题是王宁安在大宋,他拿王宁安一点办法没有。相反,原本就实力雄厚的黎氏想要趁机夺权。

    李朝的宗室迫切需要自救,他们就找到了陈氏的当家人陈翕。

    陈翕简单分析了一下局面,原本三足鼎立,如今李氏损失惨重,再让黎氏抢走皇位,他们陈氏的下场绝对不会好。

    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陈氏必须和李氏结盟,可是光靠他们两个,还差得很远,那就要借助外力,而近在咫尺的大宋就是最好的选择。

    陈翕对李日尊说道:“年以来,进犯大宋边疆,杀戮大宋子民的都是黎氏人马,他们惹怒了天朝。大宋才把怒火发泄到了世子的身上,真正害死先帝的是黎氏才对!世子应当立刻前往大宋,把事情说明白,请求天兵出事,灭了黎氏,恢复交趾的安宁!”

    这就是李日尊跑到大宋的原因,赵祯听完之后,颔首道:“原来如此,那王卿你以为该如何处置交趾的事情,要不要出兵灭了黎氏?”(未完待续。。)

第256章 赵祯的强者之心

    诚然,面前攻击交趾,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如果顺利的话,拓土千里,增加几个州府,几十个县一个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大宋糟糕的经济状况,还有满朝的掣肘,使得王宁安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用最小的投入,拿到最丰厚的回报。不然一旦失败了,他承受不起,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势力也会因为他的鲁莽,损失殆尽。

    所以别看王宁安表面上把势头弄得很勐,排场很大,风光无限。但实际上,他非常保守小心。当然他的保守和文官们的守旧是完全不同的。

    即使用很小的力气,也能办成很大很大的事情,关键是怎么用好手里的筹码,这一点王宁安信心十足!

    “陛下,臣以为此时不但不能对黎氏下手,相反还应该想办法把消息透露给他们,让他们有所准备。”

    “什么?”

    赵祯听到这里,也吓了一跳,不由得说道:“这,这未免太不妥当了吧?”好吧,他本打算说缺德来的。

    李日尊跑到大宋表演忠心,大宋最多不帮忙也就是了,怎么还能背后插人家一刀,这要是传了出去,可怎么做人啊?

    不得不说,哪怕是赵祯,还存在着许多以德服人的念头,礼仪之邦,不能干这么没品的事情。

    稍微思量,赵祯又发觉出卖李氏,对大宋也不好。

    “黎氏实力强大,如果他们趁机灭了李氏和陈氏,一统交趾,必定会成为大宋的心腹大患,我们不能养虎为患!”

    王宁安笑道:“陛下圣明,正因为如此,臣才以为更应该通报黎氏。”

    赵祯把脸一沉,“王卿,朕不想听你兜圈子,赶快说,你是怎么打算的?”

    王宁安满脸钦佩,“陛下睿智,微臣的小心思是瞒不过陛下的,我打算……”

    ……

    李日尊是李佛玛的三子,算是众多皇子当中很有才华的一个,王宁安提议册封李日尊为交趾国王,然后给李日尊一道旨意,准许双方通商贸易,而且这个贸易范围不只是交趾,包括大理和占婆在内。

    赵祯对西南的情况不太熟悉,他让人找来了地图,仔细研究。

    大理物产丰富,十分富庶,却苦无出海口,北边的蜀道南行,最好的通商方向就是向东,通过交趾出海。

    偏偏大理之前二十万人马攻击交趾,又惨遭失败,眼下的大理就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野兽,十分痛苦,没有出路。

    如果给了李日尊通商的权力,他为了对抗强大的黎氏,肯定要拉上大理,并且开放海港,作为两国共同的商路。

    黎氏虽然强大,可是一旦大理介入,他们就肯定会处在弱势。

    赵祯思量半天,终于明白了王宁安的思路。

    “你把消息通知黎氏,是给他们一个念想,以为大宋会拉他们一把?”

    王宁安颔首,“其实也不是不可以。黎氏的地盘和大宋接壤,要想西南边境安宁,收回失去的土地,就必须摆平黎氏。眼下大宋还没有在十万大山之中作战的能力,只能耍一些手段,给点甜头,而且在黎氏的地盘上,还有两样东西,微臣志在必得。”

    “什么?”赵祯好奇道。

    “铜和铁!”

    王宁安老实答道,他上辈子看过一些资料,这次南下,也花了一些功夫,他发现交趾北部绝对是一个大宝库。

    这里有两项最重要的资源,偏巧还都处在老街,首先是铁矿,这里有储量丰富的针铁矿,平均含铁量在百分之43到百分之55之间,个别地段,甚至能达到惊人的百分之87,品味之高,简直令人咋舌。

    有好的铁矿,才能炼出好钢,有了好钢,就能造出精良的武器,这个浅显的道理,不用王宁安讲,赵祯也能明白。

    更要命的是这里还有铜矿,王宁安看过后世的新闻,老街拥有1。2亿吨铜储量,其中一个铜矿就有5600万吨!

    这是什么概念,哪怕只开采百分之一,也能缓解大宋要命的钱荒。

    赵祯听完了王宁安的介绍,再也没法淡定了,他甚至想直接出兵,把交趾拿下来,铜铁的巨大利益,让这位仁慈的帝王彻底撕破了脸皮,什么仁义礼智,都滚一边去先!

    把这块肥肉拿到手里才是真的!

    相比王宁安,赵祯被“钱荒”两个字折磨了好几十年,看到这两个字都要吐了。大宋上下为了解决钱荒,想出了无数的办法,铁钱发行了,交子也弄出来了,可无论怎么折腾,就是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严重缺乏货币,已经成为勒住大宋脖子的绳索,赵祯太想挣脱了!

    “王卿,朕要动兵!无论如何,朕也要打下交趾!”赵祯眼中的疯狂和炽热让王宁安吓了一跳。

    “别,千万别!”

    王宁安连忙摆手,“陛下,臣有更好的办法,不动一刀一剑,就能把铜铁拿到手。”

    “你打算怎么办?”

    “我们名义上扶持李氏和大理,形成对黎氏的全面压力,然后再暗中与黎氏通商,为了抗衡李氏,黎氏肯定会开发铜铁矿,与大宋扩大商贸,这样我们就能借助黎氏之手,不费吹灰之力,达到目的。”

    赵祯想了想,说道:“不好,王卿,你算过没有,一个小小的黎氏能消费多少商品,通过正常贸易,几时能积累足够的铜,大宋的钱荒一日甚过一日,我们等不起!”

    “陛下,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