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193部分

大宋将门-第193部分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给我闭嘴!”

    包拯脸都青了,“老夫说的是这些日子,天天晚上有人到我的家中,替大相国寺的人求情!弄的老夫不得安宁。”

    “原来如此啊!”

    王宁安一吐舌头,赶快赔罪,见老包不买账,他只好说道:“包大人,你准备怎么处置那些和尚?”

    “当然是秉公处置!”

    包拯怒气不息道:“二郎,你是不知道,公孙先生整理了一些大相国寺的账目,发现他们每年放高利贷,光是皇佑二年,就有13个人还不上钱,被他们活活逼死了!还有侵吞田产,囤积居奇,扰乱朝廷钱法,高价出售铜料……各种罪行,不胜枚举,就算把他们都宰了,也不为过!”

    包拯说到这里,看了眼王宁安,“二郎,你不是来给他们说情的吧?我可告诉你,老夫绝不会手下留情!哪怕死后下地狱,我也认了!”

    王宁安赔笑,“包大人,我可没有犯贱,他们调动了那么多钱,把我弄得惨兮兮的,差点没了小命,给他们求情,我不成了贱种吗?”

    “这就好!”包拯哼了一声,低头拿起茶碗,见王宁安没有动静,包拯把茶碗一放,又怒道:“端茶送客,这个礼都不懂?老夫一堆公务呢,可没空耽搁时间!”

    这包黑子,真是个工作狂,一点人情都不讲。

    王宁安腹诽了两句,“包大人,虽然我不会给他们求情,但是还请你把他们的死罪免了,全数充军沧州。”

    包拯一瞪眼,“凭什么?”

    “就凭他们能敛财!”王宁安凑到近前,压低声音道:“包大人,咱们都去过辽国,那边礼佛之风有多盛,你心里清楚,把这帮人送给辽国,让他们去浪费辽国财富,岂不是更好!”

    包拯倒吸口气,貌似是个不错的主意。

    官家任用狄青为枢相,又大力提拔王宁安。

    王家军在沧州时候的口号就是驱逐辽寇,光复燕云,王宁安更是跟六艺学堂的前辈都提到过,要拿回十六州,报国仇家恨。

    眼看着王宁安的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重,包拯还以为这小子都忘了呢!敢情他心里有数啊,辽国那么庞大,面积是大宋的三倍,立国百年,铁骑二十万。

    真不是轻易能动摇的。

    派遣一帮秃驴过去,动摇辽国根基,不失为一个妙招。

    “二郎,玩意这帮人带着大宋的秘密过去,他们嫉恨朝廷,过去帮着辽寇怎么办?那岂不是养虎为患吗?”

    “所以要把他们安排到沧州,想办法进行培训,你懂的!”

    王宁安鬼兮兮道,包拯能猜到一些,也懒得多问。

    “这是你的注意,还是陛下的意思?”

    王宁安笑道:“当然是陛下的意思,只是请包大人扛下来,毕竟涉及到宋辽之事,不能不小心谨慎。”

    包拯向来国事为重,稍微思量一阵,就同意了,他突然很好奇,“二郎,你是不是有对付辽国的策略了?”

    王宁安笑道:“不敢说有,但是对于辽国,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以往的功夫都做在了暗处,只能告诉老大人,收获的时机不远了,不灭了辽国,我决不罢休!”

    “好样的!”

    包拯欣慰地拍着王宁安的肩头,“失去了燕云,河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老夫去了一次辽国,足足三个月没有睡好!二郎,就冲这一点,我包拯愿意给你当马前卒!只是……老夫得到了一些消息,貌似对你不太有利啊!”

    王宁安很感动,包拯这种道德君子,能如此露骨表态,绝对是一万分真心,他更不能用假意糊弄人家。

    “我知道了,不就是韩琦吗,西夏人不是说‘韩琦不足奇’吗,他奈何不了我的!”

    ……

    赵祯虽然表示不接受两府相公的辞官,但是这么大的事情,不调整一下班子,实在是说不过去。

    尤其是任命了狄青当枢密使,梁适很清楚,他算是当到头了,一连上了12道表,一意求去,赵祯顺势恩准。

    枢密院落到了狄青手里,东府这边,赵祯也想调整,但是他手上却找不到一个改革派的首相。

    范仲淹和晏殊等人都老了,不堪用,欧阳修无论资历还是能力,差得太多,想来想去,还是只有用贾昌朝。

    而且为了安抚保守派的势力,富弼还没法拿下去,一旦富弼走了,东西府都丢了,会有一大帮人怠政,不合作,采用软刀子对抗,当年赵祯刚亲政不久,就遇到过,他不能再犯错误。

    在次相和枢密使之间,赵祯选择了枢密使,毕竟下一步军制改革,是重中之重。

    可问题是保留了富弼,这老家伙功力太深厚,这次让王宁安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在他不擅长的领域,被突然暗算,就算是神仙下凡,也徒呼奈何。但是日后富弼可不会闲着,他要是掣肘添乱,做事的难度可就太大了。

    赵祯苦思冥想了许久,终于拿出了一个办法。

    曾公亮在应付铜价危机的时候,用三司的存铜帮了王宁安一把,算是在所有大臣当中,表现最好的。

    赵祯下旨,加曾公亮同平章事衔,升为国史馆大学士。

    这招一出,富弼差点吐血而亡!

    他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想和皇帝耍流氓,永远赢不了!

    前面提到过,大宋一般设两个宰相,但是馆职有三个,也就是昭文馆,国史馆,集贤殿。通常情况,都是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遇到了特殊情况,也可以三相并立。

    就像现在这样,贾昌朝继续当昭文相,次相给了曾公亮,富弼官衔没动,但是退居三相,地位一下子差了许多,权力更是一落千丈。

    富弼得到了消息,满脑子腻歪,他真想直接辞官了事,老子不和你们玩了行不!不带这么羞辱人的!

    可富弼到底是老狐狸,算计无双。

    如果此时他一赌气走了,下次想回京就难了。拿之前被赶走的文彦博来说吧,出了这么档子事,虽然没人抓文及甫,也没人去问罪文彦博,但是他的仕途基本上到头了,除非赵祯死了,不然他绝没有希望回到京城。

    如果此刻自己也走了,京城再也没有位置了。

    更何况还有那么多人,希望自己能留下来,撑起一片天,光靠着韩琦孤掌难鸣啊!

    终于说到了韩琦,这位大宋朝最顶尖儿的高富帅,当年因为夏竦死里求活,拿命去玩,韩琦只能饮恨出京,继续能量。

    这几年京城连番乱斗,身为绝顶高手,韩琦只能在一旁看着,抓心挠肝,那个难受劲儿,就不用说了。

    保守派集团被王宁安打了一记闷棍,这时候他们终于想起了手段高明,作风强悍的韩琦,也只有这位,才能和王宁安唱对台戏了。

    其实他们最初想运作韩琦进西府,抗衡狄青。

    但是韩相公是什么人啊,当年就是他宰了狄青的部下焦用,让他去狄青的手下,还不如杀了他!

    弄来弄去,正好曾公亮升格为次相,空出了三司使的位置,虽然低了些,不符合韩琦的期望,但是好歹也是一个舞台。有本事的人,哪怕撂地演出也能挣钱,没本事的,给你个大剧场能赔死!

    韩相公接到任命之后,那是满怀信心,自信爆棚!

    什么王宁安,什么皇家银行,都是屁!

    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富彦国这家伙太老实了,没错,这就是韩琦给富弼的评价,都生死关头了,还不敢出手废了皇家银行,被人家打败,也是自作自受。

    韩琦越发看不起富弼,当然了,他不会急于表现出来,因为他还需要富弼这个盟友,钉在政事堂,至少废了王宁安之前,他们不会闹翻的。

    万众瞩目当中,韩琦挟着救世主的威风,来到了京城,接掌三司。

    就在韩琦进京没几天,皇佑五年的财政会议开始了,三司和皇家银行的第一次碰撞,也不可避免到来了。

第309章 很强势(四更到)

    其实王宁安不只想收拾汝南王府和大相国寺,他还想干掉几个文臣,杀鸡骇猴吗!反正他们都撕破了脸皮,不用客气。

    但是赵祯突然任用韩琦接任三司使,给王宁安敲响了警钟。

    韩琦这家伙可不同于其他文臣,是个十足十的狠茬子。更让王宁安在乎的是赵祯的态度,皇帝陛下明知道韩琦的为人,为什么还让他接三司,要知道眼下的三司和皇家银行可是针锋相对,王宁安从三司手里夺走了铸币之权,又要抢度支大权,以韩琦的强势,能忍吗?

    “陛下已经看到了皇家银行的威力,让韩琦出任三司使,是为了制衡大人。”慕容轻尘分析道:“大人应该小心一些才是,毕竟君心如海,深邃难料,过犹不及啊!”

    王宁安微微一笑,换成是别的皇帝,肯定是耍手段,玩平衡,放在赵祯这里,未必没有这个打算,但是王宁安更愿意从正面解读,赵祯应该是担心自己的步子迈得太快,触怒的利益太多,安排韩琦,也是给自己套上一道锁链,免得捅娄子。

    “放心吧,就算韩琦有天大的本事,皇家银行已经站稳了脚跟,他奈何不了我!”

    王宁安的话既像是宽慰慕容轻尘,又像是安慰自己。

    转过天,王宁安坐着马车,来到了皇宫。

    他是参加御前会议最年轻的一个,当然要早早过来,可不能被人家说恃宠而骄,不懂规矩。

    王宁安刚跳下马车,就发现有个高大的身躯站在了前面,是狄青!

    “狄帅,来的够早的。”

    狄青见到了王宁安,笑着打招呼,都说人比人,气死人,他在王宁安这个岁数的时候,替大哥顶罪,充军发配,脸上的金印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他靠着无比的忠诚,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终于以武人的身份,入主枢密院,成为大宋的奇迹,励志榜样。

    只是相比之下,王宁安年纪轻轻,就坐上了财相的宝座,竟然和他一起参加御前会议,真是后生可畏!

    狄青没有任何嫉妒,只是高兴,他向四周看了看,而后低声道:“二郎,你可要小心啊,那位不是好惹的。”

    王宁安笑道:“好些人都跟我提到了,我心里有数。”

    狄青知道王宁安的本事,也就不多说了。他们站了一会儿,其余的诸人陆续赶到,包括贾昌朝,曾公亮,富弼,还有御史中丞欧阳修,先后赶到。

    大家凑在一起,寒暄了几句,曾公亮就说道:“王大人,听说你发了一笔财,是不是要当一回散财童子啊?”

    王宁安连忙摆手,“曾相公,皇家银行的那点家底儿还要用来发钞币呢,要是分了,岂不是和三司一样了?还要皇家银行干什么?”

    正说着,一顶轿子姗姗来迟,帘子撩开,从里面走出一个英俊的中年人。

    他身形高瘦,五官棱角分明,器宇轩昂,站在一群人当中,保证第一眼一定先认出他来,什么叫鹤立鸡群,说的就是这位。

    韩琦笑呵呵走过来,主动说道:“惭愧惭愧,在外面几年,都忘了早朝的规矩,险些来晚了。”

    贾昌朝看了他一眼,心中冷笑,你丫的就装蒜吧!谁不知道你韩琦的如意算盘,你这是看不上三司使,不过你给我记着,有贾子明在,你是别想一手遮天。

    还没开始呢,就较上劲了。

    韩琦根本没在乎贾昌朝,他扫了一眼,很快就认为王宁安了,不认出来也不行,谁让他这么醒目呢!

    “你是王宁安?”韩琦直呼其名道。

    王宁安呵呵一笑,“你就是韩琦?”

    听王宁安说话,大家伙都捏了一把冷汗,心说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你竟敢直呼韩琦的名讳,就不怕这位翻脸吗?

    就在大家屏息凝神的时候,韩琦突然哈哈一笑,“果然是天下少有的青年才俊,非比寻常,老夫这些年耳朵里装满了王大人的功绩,真是了不起啊!今天老夫刚刚上任不久,第一次参加御前会议。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王大人,可愿意帮着老夫,把火烧起来?”

    王宁安坦然道:“请韩大人放心,该支持的我自然会鼎力支持。”

    言下之意,老子要是看不顺眼,当然会反对!

    简短的几句话,韩琦和王宁安就过了几招。

    韩琦先是示之以强,被王宁安顶了回去,接着又用软刀子扎人,王宁安不卑不亢,又给化解掉了。

    所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韩琦心里微微感慨,王宁安这个小子的确不好惹啊!

    很快,钟鼓响起,有宦官请诸位相公进去,到了垂拱殿,两边分开落座。

    按照道理,应该是东西各一半,可是谁让有些人不受待见呢!

    王宁安算一个,狄青也算一个,再有就是欧阳修,这三位被安排在了西边,东边则是七位大臣,一字排开,韩琦紧挨着富弼,超过了两个参知政事和一个枢密副使。

    虽然财政会议,三司使地位尊崇,往前排无可厚非,但是刚刚入京,就如此肆无忌惮,韩琦的强势果然名不虚传。

    赵祯出现,看了下两边的力量对比,微微感叹,却没有多说什么。

    “今天叫诸位爱卿过来,就是商议一下财政开支,众所周知,去岁朝廷赈灾,用兵,一共亏空了850万贯,如果今年不能遏制开支,寅吃卯粮,朝廷早晚有撑不下去的一天,诸位爱卿都是栋梁之才,替朝廷想想办法吧!”

    话音刚落,韩琦就站了起来,“陛下,要想填补亏空并不是很难,老臣听闻前几天,陆续查抄了一些违法之徒的产业,多达几千万贯之巨,把这些财产转给三司,不就可以了。”

    韩琦这家伙一上来就把矛头对准了皇家银行,对准了王宁安。

    “韩相公,皇家银行不同一般,没法调拨给三司的。”赵祯低声道。

    谁知韩琦却摇头,“陛下,臣这就糊涂了,皇家银行莫非不是朝廷的衙门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户部亏空,拿皇家银行的钱填补,不也是理所当然吗,臣相信王大人也会以大局为重的,是也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