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227部分

大宋将门-第227部分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惠卿和刘林森照例求见辽主,足足等了两天,他们终于见到了耶律宗真。

    这位皇帝陛下还不到四十岁,可是已经衰老不堪,哪怕极力掩饰,也瞒不过吕惠卿。

    耶律宗真要完蛋了!

    无论哪个国家,换个新皇帝,都不是小事情。尤其是辽国,更是少不了血雨腥风,吕惠卿更加放松了,他觉得辽国没有那么可怕了。

    通报了小皇子降生的事情,耶律宗真只是简单说了两句,就被人搀扶着离开,事情交给了太子耶律洪基处置。

    等到皇帝走了,耶律洪基的脸立刻沉下来,气势汹汹道:“你们南朝背信弃义,孤王要发兵征讨你们!”

    吕惠卿微微一笑,“吾皇已经批了,你们要战,那就战一场!大宋没有怕的!”

    好家伙!

    什么时候大宋这么横了?

    弄得耶律洪基都不知道怎么应付了。

    这时候张孝杰站起来,怒斥道:“事到如今,你们南朝就不感到羞耻吗?”

    吕惠卿把脸一沉,“这话从何而来?我们大宋历来光明正大,无可挑剔!倒是你们恃强凌弱,动辄以战争要挟,嘴脸卑劣,令人不齿!”

    “你,你颠倒黑白!”张孝杰骂道:“你们化装成海盗,袭击兴城,杀害我大辽百姓数千名,这笔血债,你们难道不用还吗?”

    “笑话,我大宋距离你们的兴城千里之遥,我们怎么派兵过去?还说装成了海盗,你们有证据吗?”

    “证据?你们也配说证据,证据就是那些海船,还有床子弩,还有猛火油,这都不是你们的吗?”

    吕惠卿把两手一摊,“张大人,亏你还是状元出身,一点道理都不讲。光凭着几样武器就认定是大宋下手,未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吧!我问你,可俘虏了一个大宋的士兵,请出来,我现在就和他对质。”

    “这……”

    一句话问住张孝杰,他们的确没有大宋的俘虏,只是抓到了两个倭人,偏偏这两个家伙还是死士,当即咬舌自尽。

    辽国也是通过体型,脚型辨认出来,是倭国的武士。

    说实话,辽国也挺头疼的,明明是大宋出兵,怎么冒出了倭人,还打着渤海国的旗号,哪跟哪啊?

    吕惠卿见辽国君臣说不出来,他乘胜追击。

    “所谓兴城被突袭,死了多少人,根本是贵国自说自话,丝毫证据也没有,更不能把罪名安到大宋的头上。很显然,是你们无理取闹,非要破坏宋辽和平大局。既然如此,我们也没有怕的,有什么本事,只管使出来吧!”

    论起睁眼睛说瞎话的本事,吕惠卿的确是厉害,愣是义正词严,慷慨激昂,把辽国君臣说的没理了。

    耶律洪基冷静了一下,突然明白过来!

    老子有病啊,和他费吐沫星子,大辽要打谁,还用得着找借口吗?直接出兵就是,数年之前,那是耶律重元不配合,才吃了亏,这一次不一样,大辽确实受了损失,耶律重元到底是辽国的亲王,他敢不出兵,辽国的贵胄就会看不起他,名声坏了,威望没了,他凭什么夺嫡?

    耶律洪基早就想报仇雪恨,机会终于来了,他哪能错过!

    “宋使,孤王不杀你,立刻回去告诉南朝的皇帝,洗干净脖子,等着孤王来取项上人头!”

    “哈哈哈哈!”

    吕惠卿放声大笑,格外猖狂。

    “真是好一个嚣张的大辽太子,本使肩负皇命而来,也通知皇太子一声。从即日起,这27个商行个人,列入黑名单,不许他们和大宋从事任何贸易,在大宋的资产立刻冻结!”

    说着,吕惠卿拿出了一份名单,让人送给了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扫了一眼,上面的全都是他名下的产业,还有他的心腹部下。

    大宋玩经济制裁,那是早就预料到的,实际上辽国已经把境内的大宋商人都给抓起来了。大宋这边有什么动作,耶律洪基觉得都不值得吃惊。

    可是看到了这份名单,他还是惊骇了,不是上面的太多,而是太少,还都是针对他一个人!

    耶律洪基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吕惠卿却是满脸悲天悯人,“我大宋诚心诚意,和贵国通商贸易,几年以来,双方商贾往来,贸易频繁,互惠共赢,人所共见。奈何贵国皇太子殿下一意掀起纷争,破坏和平大局,我大宋不得不被动应付。首批27个制裁名单在这里,另外还有78个行会和个人有待观察,至于普通商人,依旧可以顺畅通商。”

    吕惠卿语重心长,“我大宋是礼仪之邦,和蛮夷不同。我们尊重契约,欢迎八方商贾前往大宋贸易,非是危害大宋安全,残害大宋子民,都不用担心大宋会单方面废除贸易资格……总而言之,我希望贵国能够悬崖勒马,不要一错再错,否则大宋也只有不顾道义,全面制裁了!”

    交代完毕,吕惠卿十分潇洒留下了两份名单,然后就告辞了。

    这帮辽国贵胄都傻眼了,他们偷偷看了看,第一批制裁名单,全都是耶律洪基父子的,有待观察的成员,多数是坚定的强硬派,主张对大宋动武的。其余的人,包括张孝杰,耶律仁先,耶律重元父子……全都在制裁名单之外。

    有些人看过之后,居然频频点头。

    不愧是礼仪之邦,做事就是有分寸,有条理,不会蛮干。不然好几千万贯的生意,就要泡汤了,不用担心会有损失了。

    这帮人暗暗松口气,甚至给大宋竖起大拇指了。

    耶律洪基也竖起了大拇指,只是这个手指是冲下的!

    卑鄙!

    无耻!

    卑鄙无耻!

    你们大宋想干什么,把别人都当成傻子吗?

    公然分化瓦解辽国,你们不会得逞的!

    耶律洪基暴跳如雷,哪里知道,吕惠卿和刘林森那边情况不一样了,晚饭比平时多了一倍的菜肴不说,还送来了四个西域美女侍奉,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别上制裁名单!

    刘林森挠了挠头,他看吕惠卿的脸色都变了。

    “那啥……吕大人,你们六艺都教什么,能不能让我也去听听?”

第360章 心软的代价

    刘林森是真的想去六艺,好好看看,怎么从六艺出来的个顶个都是妖孽啊!

    王宁安不用说了,还有那个苏轼,才华大的足以秒杀状元郑獬,眼前这个吕惠卿,愣是靠两张纸,就把辽国上下都镇住了,实在是高明!

    刘林森仔细琢磨了许久,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只是想得越清楚,对吕惠卿就越是佩服。

    这两份名单之中蕴含的智慧,实在是渊深如海,深不可测!

    首先,制裁耶律洪基,那是给辽国警告,不要轻举妄动,敢对大宋动武,就要承担后果……这几年的功夫,耶律洪基为了培植势力,防止耶律重元夺权,大肆贸易,每年都能赚数百万贯,用这些钱,把皮室军喂得肥肥的,上上下下,对太子爷唯命是从,这也是耶律洪基的底气所在。

    可如今被列到了制裁名单上,财路断绝,耶律洪基的处境一下子就艰难了。

    当然,他可以选择对大宋动武,靠着抢夺,满足皮室军的需要。可问题是第二张名单就起了作用,宛如一把利刃高悬!

    和大宋有生意往来的不只是耶律洪基,还有其他人,这帮人的生意做得比耶律洪基还大,赚得更多。

    有待观察是什么意思?

    他们和耶律洪基一起动作,立刻就会上制裁名单,如果不动作,就能顺利赚钱!

    你说这一招损不损?

    谁敢打大宋的主意,还没等开战,就要先损失一大块儿。辽国的贵胄们要不要权衡一二?眼下的辽国和一百年前完全不一样。刚立国的时候,那些贵胄都是十足的强盗,一个个跟梁山上下来的,只会用弯刀弓箭说话。

    经过了百十年的洗礼,尤其是全面通商之后,他们想获得的利益不用打仗就能获得了,而且还能拿到更多。这时候他们就要权衡利弊,哪怕再悍勇的人也要掂量,冒险和大宋开战,损失不会小,好处未必有。不和大宋开战,不用承担伤亡,生意还能照做……这个选择不难吧?

    名单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阴谋,可是看出来又如何,辽国的贵胄们舍得放弃那么大的利益吗?

    这不,有人开始和吕惠卿眉来眼去,勾勾搭搭,一个老者微服来到了宋使的驻地,此老和刘林森还有吕惠卿谈了两句,他很快就判断出来,两位宋使,真正说了算的是吕惠卿。

    老者微微含笑,“贵使,辽宋和平相处了几十年,双方息兵罢战,百姓安居乐业,这不是很好吗?为何一定要掀起大战,弄得生灵涂炭,实在是不应该。”

    吕惠卿看了老者一眼,含笑道:“我大宋不想打,奈何贵国咄咄逼人,我们唯有奋起抵抗,死战到底。”

    老者上下打量吕惠卿,半晌才摇头道:“贵使这话实在是不通,如果渤海国没有大宋支持,如何能够跑到辽国捣乱?如果贵国想要和平,一点也不难,只要把渤海国的匪徒交出来,然后真诚向辽国赔罪认错,我想辽国会念在双方交情之上,原谅贵国,又是和睦的好邻居,岂不美哉?”

    吕惠卿哈哈一笑,“老先生执意把渤海国的事情归咎给大宋,这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我倒是认为贵国该反躬自省,不要苛待自己的百姓,正所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不修仁政,不重民力,妄兴干戈,涂炭生灵,早晚百姓都会群起而攻之。渤海国只是个开始,以后说不定会有更多的部众起来反抗。把罪责推给大宋,是最容易的,却也是最不负责的。”

    “你们当真没有支持渤海国?”

    吕惠卿苦笑道:“大宋行事光明磊落,我们也在调查,毕竟这些年捕鲸船很多,船上都配置了床子弩,有的船只遇到了风暴,没准就被吹到了别的地方,被其他国家,或者海盗捡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你们不是没有发现有大宋的子民吗?这就是铁证,不管如何,我大宋是期待和平的,但是请老先生记住,大宋不会匍匐在地,祈求和平,你们执意开战,我们唯有奉陪到底!”

    老者陷入沉思当中,不得不说,吕惠卿的神态话语,都非常诚恳,让人不得不信,莫非说真是个误会,大宋无意和辽国开战?

    可是渤海国的事情要怎么解决,岂能轻易掀过去?

    老者左右为难,只能起身告辞,回去再做计较。

    这个老者是谁呢?

    他名叫萧慧,是当今辽国皇帝耶律宗真的舅舅,也就是耶律洪基的舅爷,但是呢,他还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名叫萧观音,去年的时候,和耶律洪基定下了亲事,他又是耶律洪基的岳父。

    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下,使得萧慧说话很有分量。

    吕惠卿亮出了两份名单之后,辽国立刻形成了两种意见。

    有人主张是大宋欺负辽国无人,玩弄手段,分化瓦解,居心叵测,必须立刻出兵,严惩大宋。

    可是另外一些人认为大宋还是有善意的,兴城的案子不能盲目算到大宋的头上,而且二虎相斗,必有一伤,不能给西夏人可乘之机。

    ……

    辽国陷入争论当中,大宋这边却是在加紧备战当中。

    王德用严厉整饬各军,从王家的武士团当中抽调大批的人员,充实河北的军队……王宁安看在眼里,非但没有半点心疼,还相当兴奋。他清楚这些人的能力,只要稍加锻炼,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成长为十将,都头,指挥一类的小官,别看职位不高,但却是整个军队的中坚力量。

    河北的人马都有王家的人,到时候王宁安是一呼百应,势力不可估量。

    虽然赵祯有了儿子,赵宗实的威胁几乎消失了,但是王宁安有了更大的野心,他至少要有一支十万以上的强兵,把辽国干趴下去,把燕云从辽国的手里拿回来!

    王宁安很信任吕惠卿的能力,但是河北前线一刻不能松懈,不能言战,怎么言和!王宁安亲自督促各军训练,尤其是王家的铁骑,还有数量众多的民兵武装,都要做好战斗准备。

    锻造武器,补充军粮,军马,总而言之,忙得不亦乐乎。

    屈指算来,吕惠卿入辽已经二十天了,虽然对面的辽军调动不断,但是却没有发现大举南下的迹象,看起来吕惠卿已经稳住了辽国,王宁安很是欣慰。

    又忙活了一天,他回到军营,让人准备一大盆热水。

    穿了一整天的皮靴,汗水把双脚泡得发白,厚厚的一层死皮,看起来十分可怕,王宁安把两只脚放进了滚烫的热水中,微闭着眼睛,没有多大一会儿,竟然发出了舒服的呼噜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水都凉了,王宁安才缓缓睁开眼睛,正在这时候,有人从外面闯了进来。

    “大人,出事了!”

    王宁安打了一个激灵,立刻擦干了脚,穿上布鞋,来到了桌案前面坐下。

    “到底是什么事情?”

    慕容轻尘变色道:“是从保定军那边传来的消息,有人叛变大宋,逃到辽国去了。”

    “什么?”王宁安顿时瞪大了眼睛,愤怒道:“怎么回事,严不严重?”

    “跑的是提点仓场事杨文斌。”

    王宁安深吸口气,脸色大变,提点仓场,官职虽然不大,但是管着钱粮军饷,熟知大宋的虚实,这种人跑到辽国,绝对是遗祸无穷。

    “怎么会让他跑了呢?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王宁安满心烦躁,焦急问道。

    “据报,在半个月之前,王德用老将军检查各地的仓库,发现仓库管理混乱,尤其是保定军的都仓,由于没有按照规定,用大泥做防火隔墙,还收了潮湿的米粮,以致大段霉变,整个保定都仓,可用之米不到一半……王老将军一怒之下,将提点仓场事杨文斌以下,一共二十几名官吏都给重责一顿,据说,杨文斌怀恨在心,伤势稍微好了一点之后,就带着家眷手下,逃往辽国去了。”

    王宁安脸色越发难看,用力拍着桌子,“哼,如此败类,应该砍了头才好!派人追击了吗?”

    “派了……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