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256部分

大宋将门-第256部分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氏把萧观音派过来,一来能给王宁安做帮手,二来也好让她多跟儿子学学,尽快成材,因为白氏已经没有太多可以教的了……

    “有了这些战马,辽国是不是就会失败?”萧观音整理着东西,轻声问道。

    “不只是失败,还会灭国,甚至灭族!”王宁安突然饶有兴趣问道:“萧姑娘,你就不心疼吗?”

    萧观音淡淡一笑,“我只恨耶律洪基不能立刻死!!!”

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

    看到了马瓦里马,大宋的君臣仿佛都挺直了胸膛,趾高气扬起来。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只要解决了战马的难题,就代表着一场文明的爆发,汉代如此,唐代如此,终于轮到了大宋!

    想想吧,几十万铁骑挥军北上,所向睥睨,把一切都砸碎,踏平!

    那该是何等威风!

    有了胆气,精神状态就大不一样,至少赵祯就老夫聊发少年狂,他挑选了一匹黄色的马瓦里马,这是一匹性情温顺的小卷毛。赵祯骑着骏马,迎风驰骋,那感觉美极了。只是他轻松了,别人都遭罪了。

    狄青不得不寸步不离,保护着皇帝陛下。

    人马从大名府北上,继续前往沧州,这是赵祯指名要去的地方,早就听说沧州和平县的繁华不下于京城,但是赵祯,还有朝廷的一些重臣都不敢相信,一个才建立没十年的城市,如何能和京城相提并论?

    他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想要去见证奇迹。

    王宁安坦坦然然,没有什么好怕的。

    他没有骑马,而是和苏八娘坐在了一起,燕尔新婚,总是愿意腻乎在一起。

    “你说那个萧观音,真的那么恨耶律洪基?”王宁安随口道。

    苏八娘轻笑了一声,“莫非老爷以为她在演戏?”

    “那倒是没有。”王宁安道:“我就是觉得,好歹她也是契丹后族,总不会看着辽国完蛋吧?”

    苏八娘呵呵一笑,挽着王宁安的手笔,痴痴笑道:“爷,那是你们男人的想法。”

    “有什么不同吗?”

    “当然不同了。”苏八娘道:“男人不管什么时候,都惦记着家国天下,都想着建功立业,流芳万古……哪怕心里头有情,那不过是一小块而已。可是女人不一样,天字出头是夫,也就是说,这丈夫啊,比天还大!”

    苏八娘十分感叹道:“萧观音也是个可怜人,一颗心都系在耶律洪基身上,海誓山盟,天长地久。哪知道一切都是骗局,当他需要的时候,会毫不犹豫杀掉萧惠,灭了萧家,她也从天上的凤凰变成了地下的野鸭……天都塌了,梦也碎了,她能撑下来,没有寻死,反而刻苦努力,足见心志坚定……妾,妾身比不上她。”

    苏八娘说着,楚楚可怜地垂下了头,仿佛受到了多大的委屈和压力。

    迎接她的是王宁安的巴掌。

    “你啊,就是心思太重!”

    王宁安不客气教训道:“那么心机深沉的女人,谁敢弄到家里?不怕打翻天啊?你要是还没事吃飞醋,就给娘写封信,把她送回去,反正我是不在乎。”

    “别!”

    苏八娘连忙摆手,吓得吐了吐小舌头,“老爷,你可别告诉娘,人家怕。”

    “你也有怕的人了?”王宁安笑着点了下她的额头,“以后少跟我玩心计,装可怜,这招不管用。”

    苏八娘乖巧地点头,王宁安顺势抱住了她,靠在丈夫温暖的怀抱里,苏八娘露出了浅浅的酒窝不耍心机,哪来的怀抱!

    ……

    北巡的人马终于进入了沧州境内,没什么太多异样的感觉,只是道路两旁的田地齐整一些,灌溉水渠多了一些。

    可是深入沧州,渐渐的不一样就出现了。

    比如在高高的山岗上,总能看到一座座矗立的风车,在河流边上,会有连片的水车。别的地方虽然也有,可绝没有如沧州这样密集的。

    “富爱卿,你可知道这些风车之用?”

    富弼道:“想来是磨面的吧!”

    赵祯笑道:“正好朕还没看过,叫着王卿,一起陪朕看看。”

    他们下了马,信步走来,到了一座转动的风车前面。

    这是一处磨面粉的风车,靠着风力带动,齿轮跟着转动,下面一座石磨不停转动,把小麦放进石磨的孔里,没有多大一会儿,洁白细腻的面粉就从石磨流了出来。下面的人只管用扫帚收集面粉,装到袋子里就行了。

    不用费力气推磨,磨出来的面粉又细又白,赵祯看得眼前一亮。

    “这可是好东西啊!”

    “圣人说的是,一个风车石磨,足够几个村子磨面粉之用了。”王宁安告诉赵祯。

    “既然够几个村子,那这里怎么有这么多风车?”

    王宁安笑着伸手,“这边请吧。”

    赵祯带着众人,赶到了下一处风车,原来这是一座取水的风车,在风车下面,有一眼井,靠着风车的转动,把井水提上来,用来灌溉高处的田地。

    再往前,连着两座风车,都是用来榨油的,还有用风车带动锯,用来切割木头的……一路上,赵祯见到了各种各样的风车,总而言之,沧州的百姓是把风力用到了极致,让人叹为观止。

    “这么多风车,怕是要不少钱吧?”赵祯好奇道:“一般地方可用不起。”

    王宁安解释道:“没有办法,沧州工场众多,青壮都跑到城里做工了,劳力不足,要是再不用风车,很多重体力活,老人和妇人干不动的。”

    听到了他的说法,富弼都要吐血了。

    什么时候大宋的人手不够用了?

    几乎每一个地方官吏,最怕的就是游手好闲的青年太多,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可偏偏又没有办法,只能尽量劝大家好好务农,多种桑树……可是那点田地,根本吸收不了所有的青年,为了讨口饭吃,他们只能沦为富裕人家的帮闲。

    可是沧州不一样,这里工作机会太多了,居然把农村的劳动力都给抽光了。

    王宁安啊,王宁安,你发愁的事情,是多少大宋地方官梦寐以求的,你知道不?同样是做官,这差距也太大了!

    就连富弼也不得不承认,沧州的治理,绝对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看过了风车,接下来就是水车,这是沧州更常见的一种东西,至于水流平稳的河流旁边,就会出现许多水车。

    功能更加繁多,比如有一种用水力推动的纺车,能够同时织出32根毛线。

    要知道,直到珍妮机发明之前,西方的纺车一次只能织出一根线。这种水力纺车是从南方引进的,经过改造,变得适合纺织羊毛。

    王宁安还没有弄出呢绒,但是却弄出了相对容易的毛线。

    就在三年之前,平县出现了第一家毛衣场,足有上百个女工,她们用灵巧的手,织出花纹繁多的毛衣,深受辽国贵人们的欢迎,如今人员不断扩大,每年出口的毛衣就有10万件之多。

    几乎一到冬天,平县的女人们就在家中织毛衣,最快7天就能赶出一件,她们舍不得给自己的孩子穿,几乎都拿去出售,一件毛衣能赚差不多一贯钱,忙一个冬天,就能挣到一个孩子的学费……

    辽国也试图学习大宋的技术,无奈他们纺不出合格的羊毛线,也不懂染色,弄出来的毛衣穿身上一天,身体就和毛衣一个颜色了。

    辽国的贵胄只能认输,乖乖把钱送到大宋的口袋里,换取他们喜爱的毛衣。

    只是很小的一件东西,每年交易的金额也不多,可是大宋会,辽国不会,大宋的母亲能挣钱送孩子上学堂,有了读书学习,改变命运的机会,至于辽国,贵胄们只会去压榨可怜的牧民,从他们手里拿走最后一个铜板,送给大宋,结果就是辽国的孩子永远只能放羊,一辈子挣扎着温饱线。

    赵祯一边走着,一边看着,他的感悟真的不少。

    这世上本来就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东西,治理百姓,无非就是给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和勤劳,换取足够一家人生存发展的回报……赵祯终于来到了平县,传说中的城市!

    刚到平县,就有一件热闹找到了赵祯。

    原来从去年年初开始,平县造船厂就动工制造了一艘巨大的商船,被命名为“神舟”,近日终于完工,要正式下水。

    陛下驾临,曾巩代表平县百姓,邀请赵祯去参观下水仪式。

    皇帝的兴致很高,“神舟,名字很大气,不要让朕失望啊!”

    等来到了码头,踏上了神舟,赵祯不但没有失望,反而满心都是震撼,他简直无法想象,这样一艘庞然大物是怎么造出来的。

    神舟长度有40丈,宽接近10丈,高3丈,几乎和三层楼一样高。

    神舟不但大得惊人,而且装载能力更加可怕,一次能装得下18000石粮食,而神舟的排水量,换算成后世的标准,差不多是3000吨,几乎顶得上一艘驱逐舰,在这个时代,那是不折不扣的海上怪物。

    为了造这艘巨舰,从三年前,就囤积木料,从交趾运来巨大的楠木,从大宋各地集中最好的造船工匠,耗时一年半,才打造出一艘当世绝无仅有的神舟巨舰。

    站在上面,赵祯只觉得自己无比渺小,他就像是立在一座城市之上一样。

    这就是大宋的力量!

    赵祯俯视着周围,突然有种流泪的冲动,他的子民太让人惊叹,太让人自豪了!

    真应该早点离开京城,多到外面看看。在京城只有那些没完没了的蝇营狗苟,只有走出来,才能看见大宋百姓的伟力!

    赵祯骄傲了,傲娇了!

    有如此百姓,他还有什么可惧怕的。

    “王卿,朕真想立刻下令,马上出兵,收复燕云啊!”赵祯眺望着北方,眯缝着眼睛说道。

第404章 辽国要乱了

    有两种力量,最让人惊叹,一种是破坏的,就像是草原上的枭雄,从古至今,他们不断征伐杀戮,每走过一处,都是鲜血横流,尸积如山,城池被烧毁,文明被摧残……许多人拜倒在他们的屠刀之下,惶恐不安,称他们为上帝之鞭,是代表神灵,惩罚世人。

    还有一种力量,那就是创造的力量。

    绵延万里的长城,雄伟的宫殿,笔直的道路,繁多的排水沟渠……当然,也包括眼前的巨舰。

    如果不亲眼目睹,光凭着文字的描述,永远无法感受到船只的庞大,像一座山,一个城,任何人在这艘船的面前,都是渺小的蝼蚁,包括皇帝在内!

    可是这样的海上巨人,又是无数渺小的人靠着双手制造出来的。

    很有趣,也很感慨。

    赵祯、富弼、狄青、欧阳修、唐介、王德用,每个人都被这艘巨舰征服了,他们行走在多达四层的甲板中间,欣赏着令人惊叹的设计,感受着工匠们的巧妙和力量。就连富弼都不得不承认,这些工匠真是很了不起。

    这样一艘巨舰,如果用来运战马,差不多能运1000匹到1500匹,假如有十艘巨舰,就能运来3000重骑兵所需的全部战马,而凭着3000重骑,就能抗击辽国的大军,就能打出大宋的威风……这是一个很容易算得清的账。

    以往辽国雄兵压境,大宋束手无策,只能躲进城池里,靠着坚固的城墙保护自己,战战兢兢,只能靠着岁币祈求太平。

    仅仅是十艘大船,就能改变帝国的命运!

    赵祯终于想通了,这就是他要找的自信来源,赵祯觉得自己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王卿,在几年之前,你就说要恢复燕云,当时在许多人听来,都是痴人说梦,可是这些年下来,你的平县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力量,朕越发相信,我大宋兵伐辽国的日子不远了!”

    王宁安连忙说道:“启奏陛下,平县不是臣的,是平县百姓的,是大宋的……至于世上的事情,关键就在实践二字,坐而论道,不如脚踏实地,真正去做事,这也是臣在六艺一直倡导的精神。这艘巨舰就由六艺百工院的师生参与设计建造,他们还计划建造更大的神舟。”

    “好!”

    赵祯抚掌大笑,“他们要是造出了更大的船只,朕一定不吝惜爵位,朝廷要多多奖励这些能做实事的人,富相公,你要记下来,替朕好好落实下去。”

    富弼躬身答应,面色如常,但是心里却越发无奈。

    虽然他鄙视六艺学堂,讨厌这些不遵守孔孟之道的坏孩子,可问题是这帮坏孩子往往能做到比人无法成功的事情。

    就拿眼前的神舟来说,就是集合了大宋造船技术的最高成就。

    龙骨采用了交趾的楠木,又增加了钢铁部件加固,船只拥有上百个水密舱,即便受到损失,也不会轻易沉入海中。

    另外船上又装备了120架床子弩,还有一些原始的火箭,在火炮还没有出现之前,这艘大船绝对是海上的刺猬,无人敢惹。

    ……

    赵祯在平县的日子过得很愉快,除了见证了神舟下水,还参观了军械作坊,这也是王宁安着力最多的地方。

    自从上次确定了铁骑的方向之后,军械作坊就加大了功夫,研究板甲。

    经过了反复试验,终于成功了。

    王良的手上就拿了一块板甲,这是利用水力锻床砸出来,一套完整的胸甲,大约30斤,重量只有步人甲的一半,那防护力如何呢?

    现场就来了一个实验。

    一面摆着步人甲,一面摆着板甲。

    王良提着一柄马刀,吸气用力,斜着向步人甲劈去,从肩膀到胸膛,被划出了一道巨大的口子,甲叶子乱飞,刀尖深深陷入,显然,如果里面有人,非死即伤。

    他又用同样的力道,劈到了板甲上面,二者撞击,发出一串火星,十分耀眼,仔细辨认,胸甲也被划破,但是伤口不深,显然,防护力,板甲胜了一筹。

    光是让王良实验,显然没法说服更多人。

    赵祯叫来了王德用和狄青,又找来几十名捧日军的士兵,他们亲自穿戴之后,都给板甲竖起了大拇指。

    赵祯还有些不解,“朕看板甲只是护住了要害,四肢却露在了外面,万一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