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273部分

大宋将门-第273部分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历过顺州之战,板甲武士成了王家的代表,只要脑筋正常,就没人敢挑衅这些杀人如麻的家伙。

    萧观音欣然走着,不时向四周看去,显得很是惊喜。

    “想不到这么快就能踏上辽国的土地,真是意外!”

    苏八娘自豪道:“你需要意外的事情多了,二郎可比你想象的要厉害多了!区区辽寇,岂会看在他的眼中!对了,还要提醒你,这里不是辽国,而是大宋!”

    萧观音笑容可掬,她很有风度地点头。

    “没错,是婢子错了,多谢二夫人提点!”

    她把“二”咬得很死,苏八娘立刻怒火中烧!

    王宁安明明是并娶两妻,原则上她们是一样的,凭什么多一个“二”字,但是呢,苏八娘说不出口。

    谁让杨曦先入门的,而且又给王宁安诞下了孩子,地位不可动摇,她非要在称呼上较劲,纯粹是自己找不痛快。当然她也不在乎,可问题是萧观音没事总拿话刺激她,真真可恶透顶!

    苏八娘很不高兴,她想给这个番婆子一点好瞧!

    正好,旁边有一家茶馆,苏八娘笑呵呵道:“我走累了,想去歇着,想来萧姐姐是不愿意去这种下里巴人喜欢的地方吧?”

    萧观音还是淡淡一笑,“家破人亡,本该是十八层地狱的人,人世上哪里不是天堂!”

    说着,她走在前面,迈步就往茶馆去。

    苏八娘看着她的背景,很生气,又很无可奈何!

    她不是嘴贱,心胸狭隘,非要挑事情。

    奈何萧观音太出众了,经过白氏的调教,可以感觉到,每天都在进步,聪慧如苏八娘,也觉得肩头压力山大。

    每当她想打压对方,结果都被对方不动声色驳了回来,讨不到半点便宜。

    她强忍着怒火,也跟着进了茶馆。

    她们要了一处雅座,有两个武士跟在身后保护,其他人都在外面散座喝茶。

    苏八娘南北跑了几次,很有见识了。

    她把店小二叫了过来,给了他一吊钱。

    “谢夫人赏!”小二连连道谢。

    苏八娘和颜悦色,声音宛如银铃,笑着问道:“小二哥,这些日子滦州有什么热闹?对了,新来的大人可好?”

    小二听到这个话,顿时脸色为难,一副欲言又止。

    苏八娘随手又拿出了几吊钱,放在了小二的面前。

    “我们都是外乡人,好奇而已,你就随便说说吧。”

    面对着钱,小二终于横下了心。

    “要说这些日子,热闹是不少,这新来的大人,小的们也不知道是好是坏,真不太好说……”

    ……

    王宁安鼓动起地方的汉人士绅,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就把滦州和蓟州的土地弄清楚了。两处辽国贵胄,拥有的土地总计超过700万亩,其中牧场550万亩,粮田150万亩。

    王宁安算了一下,两处的百姓不到一百万人,扣除市民,差不多有70多万,基本上每人能分到10亩田。

    一个五口之家,能分到50亩田,算起来不多,但至少能满足一家人的温饱了。

    弄清楚了底细,王宁安大手一挥,狠辣无情的一面就展现出来。

    他下令将那些辽国的贵胄全数推出来,当着百姓的面,明正典刑。

    那些倾向于耶律洪基的贵胄,早就不是被杀了,就是逃走了,剩下的都是重元的人,他们觉得自己还是个胜利者呢!可是王宁安杀起人来,一点不手软!

    这边砍人头,那边就分田。

    所有汉家百姓,全都登记造册。

    在分田的那一天,他们换上了最好的衣服,虽然还是皱巴巴的,站在寒风里,翘首期盼。排队去领取属于他们的土地,大家伙都屏息凝神,整个场面庄重异常。

    当领到土地的时候,这些人激动地热泪盈眶,放声痛哭,有人干脆坐在自己的地头,只是傻笑,连家都舍不得回了。

    ……

    店小二摇着头,“按说给老百姓分田,这是好事情,可是这位爷杀心也太重了,就说经常来喝茶的陈爷吧,他可是好人啊,每次都多给茶钱,还总是赏赐我们,结果也给杀头了,不光是他一个,家里人也没有放过。真狠啊!”

    苏八娘脸色稍微一变,她很了解王宁安的作风,的确像是丈夫干的事情,只是被一个外人说丈夫的坏话,她很不高兴。再看萧观音,她虽然没有言语,但是明显手指攥紧了,苍白的脸色更加苍白……

    正在这时候,突然外面有人跑了进来。

    “哥,快回家吧!”

    小二回头,来的是个半大孩子,有十三四岁的样子。

    他立刻沉下脸,“没看我干活吗!你来添什么乱?”

    “哥,还干什么啊!咱们家要分田了,你不去可就没你的份儿了!”

    小二一愣,“我也有份儿?”

    “敢情!所有汉家儿郎都有一份!十亩田啊!”

    小二一下子着急起来,连告假都没有,直接跟着兄弟跑了。

    苏八娘看了一眼萧观音,“咱们也去看看?”

    萧观音点头。

    两个人出了茶馆,上了马车,直奔城外。

    到了城外,不用打听,循着人群,大约走出来不到10里,就能看到打谷场围拢了一大圈人。

    令人惊讶的是王宁安也在,主持分田的是章敦。

    在打谷场的中间,供奉着炎黄二帝的神像,旁边还有一个天地君亲师的牌子。

    章敦面色严峻,店小二呼呼喘息着跑来,赶上了他们家分田。

    章敦仔细核对,然后才说道:“一共七口人,分得牧场50亩,田20亩先来拜炎黄先祖!”

    一家人战战兢兢,双膝跪下。

    “你们听着!这是我们汉家儿郎的祖宗!在一百多年前,你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汉家子孙。可是石敬瑭出卖国土,把燕云给了契丹人,生生把我们撕裂开了!骨肉不能团圆,同胞干戈相对,这是人间最大的悲剧!如今我大宋皇帝,奋起勇烈,收复失地,把你们重新抢了回来,大家又一次团圆了!”

    章敦顿了顿,又说道:“燕云汉人,为辽人走狗,两次太宗皇帝北伐,没能及时倒戈,你们身上是有罪的!但是朝廷宽宏大度,不计较过往的罪过,把契丹人拿走的土地还给你们,还不拜谢先祖,拜谢大宋圣君!”

    老百姓连忙磕头,嘭嘭作响。

    “有罪不能不罚!行刑!”

    伴随着章敦一声令下,有士兵提着生牛皮的鞭子过来,抡起鞭子,狠狠抽下去,青壮多打几下,老幼少几下,平均抽了十几鞭子,包括店小二,也没有例外。

    鞭痕带着血,后背的衣服都打烂了,疼得他们直冒冷汗。

    但是打过之后,章敦就变得和颜悦色起来,笑呵呵道:“过去的就随着这顿鞭子过去了,咱们从今往后,还要好好过日子。这是70亩田的地契,还有三间房舍,一头牛,20只羊,两把锄头,几件衣服,全都是你们的了,在这里画押吧!”

    直到此刻,店小二都晕乎乎的,他爹更是如此,都不知道迈哪条腿好了,他颤抖着,画了一个圈。

    田地和财物都成了他们的,谁也夺不走!

    拿着地契,小老头突然双膝一软,跪在炎黄神像面前,放声大哭,这一次他是发自肺腑,带着一家人磕头谢恩!

    “错了,我们过去都错了,从今往后,我们都是汉家的子孙,谁敢再来打,我们跟他们拼命!”

    “拼命!”

    所有的百姓,不管分到田地,还是没分到田地,全都跟着一起高呼,激动万分,声音震天。

    ……

    一顿鞭子,看似残忍,可是却驱散了这一百多年的隔阂。

    这些失散的汉家儿郎找到了归属,挨了打,受了罚,一家人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谁让身体里流的是一样的血!

    店小二瞪着眼睛,看着自家的地契,又看了看分给自己的牛羊农具。

    他清楚记得,这些都是那位陈爷原来拥有的,他是个好人啊?

    “什么好人!”

    他爹上去就给他两个嘴巴子,打他的眼冒金星。

    “没脑子的夯货!这地本来就是咱们祖宗的,他们抢了去,白用了这么多年,拿走了多少好处?抢了咱们多少钱?砍了脑袋,那是便宜他们了!应该千刀万剐!”老爹揪着他的脖领子,喷得他满脸都是吐沫星子。

    “你给我记着,你是汉人,以后辽狗再杀过来,爹老了,你要跟他们拼命,替爹多杀几个!”

    回到新家,坐在了宽敞的房间里,店小二一直嘟囔着,“我是汉人,我是汉人我是汉人……”他五官痛苦地纠结,出了屋子,来到了田间,50亩草场,20亩农田,好广阔啊……如果都种上了粮食,他就不用低声下气伺候人了。

    貌似当汉人挺好!

第429章 告御状

    “唯有痛过,才知道珍贵!”

    萧观音十分感叹,“只怕以后这些百姓会死心塌地忠于大人,为了保护他们的土地和财产,会拼尽最后一滴血!”

    苏八娘很得意,自豪道:“那是自然,也不看看是谁家的男人?”

    萧观音突然意味深长一笑,“夫人,我说的是忠于王大人,而不是忠于大宋,难道夫人听不出差别?”

    “这有什么差别?我相公也是大宋的臣子,你是什么……”苏八娘还想说什么,萧观音已经转身,飘然而去。

    “该死的番婆子,一定要给你好看!”气得八娘咬牙。

    她们再度返回了滦州,王宁安很晚才赶回来,他亲自主持,整个滦州的土地分了一半,蓟州的土地也在清点分配当中。

    王宁安觉得这还不够,他又和贸易钱庄接洽,以日后的羊毛出产作为抵押,借来了150万贯。

    他准备在每一个田庄建立一座学堂,一座祖宗祠堂,规定所有百姓,每个月要抽出一天,去拜祭祖宗,聘请专门人员,讲述汉家历史,讲述契丹的暴虐罪行……

    分到了田地,再进行反复的宣讲,要不了多久,这些穷苦的百姓就会成为最忠诚的战士,这一点王宁安丝毫不怀疑。

    只是下一步幽州该怎么发展,王宁安需要好好规划一番。

    他一贯认为,一个城市必须有自己的支柱产业,有了商品产出,物资交易,才能积累财富,聚集人气,渐渐成长为超级大都市。

    幽州得天独厚,而且赵祯还有意迁都幽州。

    王宁安越发觉得,产业规划要做好,要打好基础,把幽州变成北方的一颗明珠!

    “你们有什么想法?”王宁安一边喝着稀粥,一边随口问道。

    苏八娘放下了手里的包子,嬉笑道:“妇道人家哪里有什么看法,还是问问萧姑娘吧,她可是巾帼不让须眉,颇有男子气概!”

    萧观音没有反驳,而是坦然接受,“多谢二夫人赏识,那小女子就妄言了,其实大人应该注意到了,幽州有一样东西很便宜。”

    王宁安眉头一蹙,而后问道:“可是食盐?”

    “嗯,奴家没记错,在后唐同光三年,就设立了芦台场,专门煮盐。这些年来,辽国吃的盐,有一半来自滦州等地。重元为了积累军饷,还大肆向南朝走私食盐,这件事想必大人应该清楚!”

    王宁安心头一动,还真别说,萧观音给他提了醒。

    眼下的滦州,大体位置和后世的天津相仿,不正是长芦盐场的位置吗!

    要知道后世长芦盐场作为全国最大的盐场,供应四分之一的人口使用,足足能满足三亿多人的需要。

    也就是说,仅仅凭着长芦盐场,所有宋人的食盐都能解决。

    盐有多大的暴利,这就不用多说了!

    手握食盐之利,幽州就能迅速完成财富积累,而且以食盐作为抵押,还能筹措扩建城池,修缮长城的启动资金……

    王宁安越想越高兴,简直有些手舞足蹈。

    通了,一下子全通了!

    开发长芦盐场,繁荣幽州,促成迁都,随着帝国重心北移,消灭辽国,扫平西夏……整盘棋都活了!

    妙啊,真是太妙了!

    “萧姑娘真不愧是才女,一针见血,厉害,厉害啊!”

    萧观音淡淡一笑,“大人只是初到幽州,还没有想到而已,以大人的才华,很快就能看到这一步。小女子不过是取巧而已,当不得大人盛赞。”

    王宁安摇头,“一人智短,两人智长。光凭着我一个,哪能想得那么全面,日后还请萧姑娘不吝赐教。”

    “既然如此,婢子多谢大人抬爱。”萧观音低头,满饮了一杯酒,然后冲着王宁安微微含笑,“大人,心思如日月,襟怀如江海,既然能虚心纳谏,为何不能慈悲为怀,开天地之恩,放一条生路呢?”

    王宁安迟疑一下,然后笑道:“萧姑娘,你说的可是幽州当地的契丹贵胄?”

    萧观音低着头,没有回答,显然是默认了。

    不管如何,这些人都是她的族人,萧观音恨耶律洪基不假,可是她却不忍心看着其他人惨遭屠戮……

    “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王宁安道:“其中确有罪行的,必须除掉。剩余的,我会发配到渤海国,总算是一条活路吧!”

    萧观音微不可查,点了点头,又喝了两口粥,然后就起身告辞了。

    ……

    她刚离开,苏八娘就扑到了王宁安的怀里。

    “老爷,你看她多厉害,又是出主意,又是救人的,须眉男儿也比不上,妾身真是羞愧死了!”

    王宁安叹口气,安慰道:“萧观音本就是才女,又遭逢剧变,心性不同寻常人,才情令人敬佩,只是……”王宁安停住了话,没有说下去,而是体贴地拍了怕妻子的肩头。

    “行了,你也不要和她比,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王宁安满眼是笑,伸手揽住苏八娘,把她抱起来,扛在肩头,低声道:“这么多日子,光是打仗了,你可知道,我是多想你!别耽误好时光了……”

    苏八娘紧紧抓着王宁安的肩头,微微点头,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哼,萧观音,你能看出来,本姑娘岂会不知道?

    可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