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310部分

大宋将门-第310部分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小家伙才两岁,刚会说话不久,现在只怕都有5岁了,小孩子长得快,也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父皇……

    老天爷啊,堂堂皇帝陛下,竟然担忧起来。

    不得不说,老来得子,赵祯把儿子看得比什么都重。光是给儿子起的名字,就能看出端倪。

    小家伙叫赵宗,皇天后土,这是多大的希望,整个江山都压在了他的肩上,真是亚历山大!

    小太子没有皇子的头角峥嵘,反而有些瘦弱,一双黑黑的眼睛,小心看着四周,手紧紧抓着曹皇后,片刻也不敢松开。

    曹皇后拍了拍儿子的小手背,拉着他来见赵祯。

    小太子亦步亦趋,给赵祯躬身施礼,奶声奶气道:“儿臣见过父皇!”

    这一句,赵祯的心都化了!

    “吾儿这么大了!”

    赵祯激动之下,把小太子抱在了怀里,小家伙有些害怕,想要哭,却没有胆子,只能扁扁嘴,看着楚楚可怜。

    曹皇后看不下去了,“圣人,让他们带着皇儿下去,洗漱一下吧,走了这么远的路,也累了。”

    “好梓童,你也去照顾皇儿吧,他习惯你!”

    曹皇后有些犹豫,赵祯道:“没事的,朕等你们。”

    曹皇后暗中感叹,自己这个丈夫啊,为了儿子,连什么规矩都不顾了。她带着赵宗下去。差不多半个时辰,再次回到了大庆殿。

    曹皇后第一次仔细打量这座雄伟的大殿。

    由于采用了水泥柱子,大殿的承重柱突破了极限,达到了惊人的12丈,除了雄伟,就是庄严。

    不管什么建筑,只要足够大,那就是震撼。

    置身能容纳5000人的大殿之中,曹皇后十分惊叹,赵祯则是得意不已。

    “梓童,后宫还在修建,你们要过来,特意交办,皇儿的东宫和你的宫殿都抢先完成了,回头朕带你们过去看看,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让下面去办。”

    曹皇后微微一笑,“圣人,皇儿还小,让他立刻住在东宫,我这个当娘的心里也不好受,不如就让他在我的身边,也好照应。”

    赵祯见曹皇后神色不太好,他心中忧虑,忙问道:“梓童,莫非皇儿让你操心了?”

    “唉!”

    曹皇后叹口气,“臣妾年纪大了,皇儿娘胎里就弱,小小年纪,又中了毒,长得比别的孩子都迟一些,还经常得病,所幸有钱先生照顾,才能安然无恙。这两年让苏先生发蒙,皇儿几年下来,也没认多少字,苏先生也不敢管,妾身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哪个父母不想孩子聪明好学,尤其是皇家,哪怕没有竞争,也不敢松懈。而且曹皇后还有私心,毕竟皇帝年纪大了,她也担心赵祯突然走了,就没人给她们母子撑起一片天了,私下里,曹皇后也想儿子快点成材,一天比一天优秀,奈何小家伙总是病病歪歪的,她也舍不得管教。

    大宋盛产神童,五六岁,会作诗的,能砸缸的,甚至能讲书的……曹皇后听得太多了。

    不说别人吧,苏老泉,那是小皇子的师父,苏家三个孩子,一个个都是人精儿,才几岁的年纪,写实填词,无所不能。

    小皇子已经五岁了,还识字不多,连三百千,神童诗都不会背,越是比较,就越是惭愧,弄得曹皇后十分闹心。

    “陛下,臣妾看,是不是苏先生的本事不行啊?”

    赵祯连忙摇头,甚至哭笑不得。

    “苏卿家里的俩小子朕早就知道,几年前,在金殿上,苏轼的文采,甚至压过状元,家学渊源,苏卿教小孩子的本事,那是人所共知的。”

    “那,那怎么就教不好……”曹皇后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莫非,皇儿几年前中毒,留下了病根儿?”情急之下,泪水长流,把赵祯弄得都要哭了。

    他招了招手,把一旁的小太子叫到身边,伸手把小家伙抱在了怀里。

    “梓童,要是苏卿不行,就只有等着王卿了,他可是朕早早定下的师父!”

    曹皇后一听,突然止住了悲声,“圣人,臣妾也是这个意思,让王大人教导皇儿,一准合适!”

    “哦?怎么说?”

    曹皇后笑道:“圣人有所不知,咱们皇儿比狗牙儿大了几个月,景休带着那小子进宫玩,很招惹喜欢的一个孩子,咱们皇儿也愿意和他玩。”

    赵祯发愣,曹皇后连忙笑道:“狗牙儿是王宁安儿子的小名儿,你说那么文雅的一个人,也够有趣的,说是小孩子难养活儿,非起一个贱名,到现在还没个大号。不过这个狗牙儿可厉害着呢!会背几百首诗,长得也壮实,很聪明的。”

    提到了小伙伴,赵宗终于开口了,怯生生道:“狗牙儿,我要和狗牙儿玩!”

    儿子终于提出了要求,赵大叔瞬间春暖花开,连犹豫都没有,直接道:“成,回头朕就把王卿叫来。”

第483章 老师不好当

    赵祯答应过后,突然觉得很不对劲儿,王宁安还在前面督军,从庆州平叛开始,就没有闲着,现在西夏大军还在宋境,为了一个小孩子,就把重臣召回来,如果延误了国事该怎么办?

    赵祯很后悔,可是偷偷看了看小太子,又不忍心拒绝。

    小家伙是那么瘦,坐在自己的腿上,几乎没有什么分量……赵祯有种强烈的不安,他很可能会失去这个孩子,或许是他最后的孩子……

    赵祯很狂躁,偌大的朝廷,人才辈出,居然没有人能告诉他该如何养育一个孩子!

    百无一用是书生!

    此刻,赵祯无比赞同这句话,身边的废物太多了,能用之人太少了!

    要是多几个王宁安,那该多好!

    或许是赵大叔福至心灵,老天爷保佑,有人跑进来,向他启奏,说是王宁安从延安府回来了,正有要事启奏。

    “快,快宣!”

    赵祯老脸含笑,竟有些迫不及待了。

    小太子也瞪圆了眼睛,伸出小脑袋,往外面张望。

    他记得狗牙儿说过,他的爹爹是最聪明,最厉害的人物,他长大了,要想爹爹那样……小太子并不服气,他总是听身边人说,父皇才是九五至尊,天下之主。可是他不敢和狗牙儿争,那小子比他高半头,壮得和牛犊子似的,惹恼了他,自己肯定会挨揍的。

    小太子很怕狗牙儿,可是又很想念。

    这倒没什么矛盾,小孩子就是这样,在一个班级里,也总是最凶悍的那个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

    王宁安进来之后,见曹皇后,还有一个孩子在这里,他就愣了,不用问,这是皇家三口人啊,他一个外臣,多尴尬啊!

    曹皇后站起身,忙说道:“陛下和王相公谈公务,臣妾带着皇儿先下去吧!”

    “别忙!”

    赵祯拦住了曹皇后,他笑道:“眼下就有一桩公务。”抬头看着王宁安,笑呵呵道:“王卿,朕可是给你加过少傅衔,如今皇儿已经5岁了,也该行拜师礼,今天就正式让他拜在你的门下吧!”

    王宁安装了一肚子青唐和西夏的事情,正要和皇帝谈呢,突然冒出来一个小太子,弄得他措手不及。

    “陛,陛下,臣才疏学浅,性子急躁,只怕是担不了重任,辜负圣恩,这个,不妥吧……”

    没等赵祯说话,曹皇后先瞪眼睛了。

    “王卿,你欺君了!”

    王宁安吓得一哆嗦,好大的罪名啊!

    就听曹皇后怒道:“王卿,你编过三字经和百家姓,如今已经是所有学堂的启蒙读物;你写过算学教材,六艺学堂奉为经典;你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全都是文武全才;你在六艺教的学生,文武双全,堪称国家未来栋梁;你的长子从小懂事,聪颖好学……"曹皇后拉拉杂杂说了一大堆,然后总结道:“你还敢说不能教皇儿,你不是欺君,谁是欺君?试问大宋还有比你更合适的老师吗?”

    王宁安这个脸红啊,他支吾了半天,只好陪笑道:“娘娘不要生气,臣不过是客气两句,客气而已!”

    曹皇后也没真生气,她一瞪眼睛,“王卿,皇儿是陛下的心头肉,你可一定要好好教,我们一家都拜托你了。”

    赵祯叹口气,道:“自古名师出高徒,朕把皇儿交给你,王卿,此刻朕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你也是父亲,理当明白朕的心意,可不要让朕失望。”

    这两口子一唱一和,好像把千斤重担,都压在了王宁安的肩头。

    弄得王宁安更尴尬了,孔老夫子收了三千学生,才72个贤人,出名的没有几个。

    谁能保准,一定成功啊!

    再说了,偷眼打量小太子,瘦小枯干,眼神发呆,唯唯诺诺,一看就不像是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样儿!

    铁棒磨成针,如果是木棒,再大的功夫,也只能磨出一根牙签!

    可问题是任何爹妈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不行,他们只会责备老师没有教好,尤其是面前这一对,绝对是大宋朝嘴不讲道理的爹妈!

    王宁安死的心都有了,他突然觉得不应该那么快消灭质子军,来个养寇自重也好,在前面拖几个月,至少倒霉差事就不会落到他的头上。

    不管有多少不乐意,也不能剥了这两口子的面子。

    王宁安只能勉为其难,“臣一定竭尽心力。”

    言下之意,教不好可别找我。

    赵祯根本没心思多想,连忙让小太子给王宁安施礼,叫先生。

    这还不算完,一摆手,有人捧着一个盘子过来,赵祯亲手扯去了上面的红布,露出一个四四方方的“肉”。

    王宁安忍不住道:“陛下,都说送束,您还真送啊!这么大块肉,可够吃好几顿了。”

    赵祯哈哈大笑,“王卿,你去看看,能不能咬得动!”

    王宁安接过来,这才注意到,不是真正的五花肉,而是一块石头,可这块石头和五花肉一模一样!

    肉石!

    王宁安突然想起来,貌似后世就有一块这样的石头,被当做镇馆之宝,莫非是从赵大叔手里流传下去的?

    王宁安不暇多想,收下了拜师礼。

    他也该回敬一份,伸手摸了摸,突然笑了,他掏出了一面精致的放大镜,塞给了小太子。

    这个本是要送给范仲淹的,听说老相公年纪大了,眼睛跟不上。王宁安就像弄一副老花镜,再配一个放大镜,给送过去。

    无奈何,只能先给小太子玩了。

    赵宗拿着透明的东西,还不知道怎么玩,有些嫌弃。

    “丫的,居然看不起我的礼物!”

    王宁安伸出一根手指,放在了放大镜的下面。

    小太子看过去,瞬间吓得惊呼起来,好粗的一根手指!连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通过放大镜看,就大得吓人,拿开之后,就恢复了正常,如此神奇的一幕,终于引起了小太子的好奇心。

    他紧紧把放大镜抱在怀里,十分满意,似乎觉得眼前的先生也亲切了许多,主动靠在王宁安的身边。

    赵祯看得这个无语,你个臭小子,你爹拿的是稀世奇石,便宜师父给的就是沙子烧出来的玻璃,怎么就分不清哪个值钱啊?

    赵祯拿儿子没有办法,可面对王宁安,他有主意啊!

    “王卿,你的夫人带着孩子也来西京了?”

    王宁安连忙点头,“臣还没有见过他们,这不准备着见过陛下之后,就赶快回家。”

    赵祯笑道:“是啊,朕一家团圆,你还在废寝忘食,朕于心不忍。这样吧,立刻回家,好好看看妻儿……”

    王宁安真感动了,立刻要谢恩,赵祯却随口加了一句,“宫里头还在修建之中,乱哄哄的,就让皇儿暂时住在师父那里,我们要是想见皇儿,就去看看。”

    说完,赵祯也不理王宁安,直接拉着曹皇后走了。

    “住在师父那里?那就不是我家吗!”王宁安这才反应过来,搞什么鬼啊?我可不要这么大的包袱儿!

    他再想拒绝,赵祯已经消失了……“圣人,皇儿那么小,怎么舍得让他住在王卿的家里,万一怠慢了,臣,臣妾放心不下!”曹皇后转身要回去,把儿子带走。

    赵祯停住了脚步,低声道:“梓童,你刚刚如数家珍,说王卿是教育孩子的高手,此刻怎么又不放心了?朕估计王卿一定有教育孩子的绝招,只是未必愿意传授,毕竟一个家族生生不息,靠的就是人才辈出,育儿经王家的命根子,问了,也未必说。朕就让皇儿跟着他,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不信王卿能藏得住!”

    曹皇后这才惊觉,原来丈夫竟是这么心机……呃不,是睿智!

    “圣人的安排十分妥当,可还是让几个过去照看皇儿吧,再有,让景休也去,身为舅舅,理当照顾好外甥。”

    ……

    “要死了!”

    杨曦一惊一乍,“你疯了,把小太子弄到咱们家?这要是有个闪失,我们担得起吗?”

    王宁安苦笑,“那有什么办法,不然我抗旨啊?”

    杨曦嘟着脸,怒道:“你不是一肚子主意吗!快想啊,你要是没办法,我们娘仨还回开封,省得担惊受怕。”

    说干就干,杨曦还真准备离开。

    从房间出来,到了大厅,却发现小太子正和儿子站在窗户边,小脑袋挨着小脑袋,十分专注。

    原来两个小伙伴相遇,狗牙儿难得没嫌弃小太子,而小太子拿出了师父送的放大镜,向狗牙儿炫耀。

    咱王大少爷什么没见过,不就是放大镜吗!家里不少哩!

    虽然王宁安不在身边,但是他也会抽空写一些东西,集结成册,取名《常识》,让媳妇教给儿子。

    狗牙儿远比同龄孩子懂得多,他拿过了放大镜,借着窗户外的阳光,聚焦一点,没有一会儿,桌面上的论语就冒烟了,又等了一会儿,一点豆大的火苗起来,孔老夫子的名言开始燃烧。

    小太子全神贯注,别提多认真了,狗牙儿满心得意,结果一回头,却看到了老娘吃人的目光!

    不出意外,狗牙儿挨了打,屁股都打肿了!

    带着小太子玩火,你有几个脑袋?

    狗牙儿晚上的时候,趴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