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345部分

大宋将门-第345部分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说官逼民反,民不聊生。

    改朝换代源于农民起义,而农民起义是因为皇帝昏庸,奸臣作祟,百姓活不下去,才不得不铤而走险……这些说辞,全都没错,可是还有一个真正要命的关键,却从没有说出来。

    皇帝和朝廷,离着百姓十万八千里,想要祸害苍生,还远远没有那个本事。

    对老百姓最终发起致命一击的,往往是士人。

    而高利贷就是他们手中最犀利的武器!

    一个五口之家,守着二三十亩田地,养一头猪,一些鸡鸭,男人耕田,女人织布,农忙干活,农闲上山打猎,采集山货,下河摸鱼,只要不懒得令人发指,就不会饿死。

    只是这样的小农经济太脆弱了。

    比如谁家要办红白事,谁家有了重病人,再或者朝廷多征收赋税徭役……有一点风吹草动,老百姓就必须去借贷,田地就那么多,哪怕日夜不停劳作,也很难提升多少收成,可是高昂的利息,只要几个月的功夫,就能把一贯钱变成两贯,三贯,五贯,甚至更多。

    就算老百姓拼死拼活,老天爷也帮忙,赢得了丰收,可是别忘了,还有一个谷贱伤农呢!

    借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不假,可是当借债渠道被垄断,只剩下地主一方高高在上,他们就可以利用借贷,把所有百姓都弄得破产……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一到荒年,流民无数,百姓难以生存的根源!

    士人标榜德行,标榜纲常,孔孟之道,这些都是都是挂在嘴上的,反观他们的作为,那才是真正乘人之危,敲骨吸髓,无所不用其极,一个个十足的吸血鬼,大蛀虫!

    ……

    赵祯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秋水洗双目,谁也别想欺骗朕!

    他看向王拱辰的眼睛,出了戏谑之外,还多了一分冰冷!

    韩琦看在眼里,只觉得骨子里都是冰冷。

    遭了,王拱辰这个蠢货,早知他这么窝囊废,就不该让他发动攻势。韩琦看了看,文彦博和贾昌朝干脆低头不语,闭着眼睛装死狗。

    韩琦气坏了,这俩货见死不救,自己要是不出手,王拱辰就算完蛋了!

    “陛下!”

    韩琦猛地站出来,“启奏陛下,青苗法诚如王相公所言,才实行了不到两个月,虽然有些弊端,但是总体还是好的,王枢相或许听到了一些流言,他也是为了朝廷好。老臣以为,三司应该派遣一些提举官,到秦凤路和永兴军路去探查,真正了解青苗法的详情。王相公不也常说,绝知此事要躬行吗!此时谈论,未免有些盲人摸象。王相公,你以为呢?”

    王宁安微微一笑,“韩相公说的好,青苗法到底对不对,以半年为期,不断审视。刚刚我的话有些失礼之处,还请王枢相不要在意。”

    王拱辰脸都黑了,他哼了一声,把脑袋扭过去,不想和王宁安说一句话。

    这时候赵祯沉声道:“诸位爱卿都告退吧,以后不要随意妄奏。”

    众人只能告退,王宁安却被留了下来。

    小太子跟随王宁安学习,已经半年多了,皇帝和皇后,都要检查一下太子的功课,王宁安这位老师也要陪着。

    只是明眼人都知道,哪里是检查功课,不过是这对君臣又凑在一起,商量着怎么对付天下的士人!

    说起来真是失策,当初让王宁安当太子师,大家伙还只是担心日后王宁安会尾大不掉。可是万万想不到,有了太子师身份,王宁安和赵祯的联系越发密切,连借口都不用找,可以随意出入宫中,跟自己家相仿。

    “都怪你,还有你的那个老师!”

    韩琦气哼哼道:“那么好的机会,连一个小孩子也教不会!白白把位置留给了王宁安!丢不丢人啊?”

    文彦博把眼睛一瞪,“韩琦,你也给我放尊重点!我是没用,你也不怎么样!欧阳修不是好好的吗?你拿出本事来啊?”

    韩琦气得脸都青了,“那事和我没关系!”

    “呸!别以为我不知道,蒋之奇那个畜生,吃谁的饭,还不一定呢!”文彦博冷笑着看了眼贾昌朝,“子明兄,你看呢?”

    贾昌朝不动声色,可心里头暗暗冷笑,韩琦当然跑不了,可你姓文的也不是好东西,你主动抢下了审案子的差事,把老夫坑得不浅!

    这几位相公都是一个山上的狐狸,谁也不用给谁讲聊斋。

    他们互相算计,下黑手,扇阴风,可以说是刀刀见骨,毫不留情。

    王拱辰刚刚从震撼中缓过来,看着他们简直要哭了。

    “贾相公,文相公,韩相公……眼下当务之急是挡住青苗法啊!如果真的让青苗法做成了,到时候推到全国,我们何以自处啊?”

    韩琦也说道:“这话不错,现在看起来,王宁安用银行推青苗法,要比王安石厉害,如果他把银行推到了整个大宋,每个军州府县,都有了银行。我也提醒诸位一句,到时候老百姓只会把多余的钱都存进银行,小商小贩,工匠商人,莫不如是。到时候各家的生意,只怕都要受到冲击,银行的厉害,老夫可是有领教的,比衙门还要胜过一筹啊!

    韩琦说到了关键,他们几个争权夺势,毕竟是士人内部矛盾,可是青苗法背后,是银行实力大膨胀。

    如果地方金融钱脉都被银行掌握,士绅地主,尤其是豪门大族,受到的冲击太大了。不只是高利贷生意做不成,原来他们还垄断各种货源,坐享其成。

    比如之前钱家提到过,要在东南种棉花,世家大族,坐拥无数田地,产出棉花,他们也不用交税,直接坐等商人来收购。

    朝廷最多征一点过路费,不过区区百分之五!

    可一旦银行的手脚伸到了各处,也可以通过放贷,扶持商人,直接越过世家,征收土产,到了那时候,世家大族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东宫,太子书房。

    “推青苗法,是为了推动金融,金融力量深入,就能瓦解传统的地方宗族势力……”

    曹皇后带着小太子在里面考察功课。

    王宁安拍着赵祯,漫步在竹林花丛中间,太监侍卫都离得远远的。

    “陛下要想有大作为,必须能调动足够的力量,而最大的力量就蕴藏在百姓中间,把百姓从世家宗族的手里夺过来,才能成就千秋霸业!中兴大宋!”

    赵祯含笑,“王卿,论起眼界布局,天下无人能胜得过你!青苗法这个切口,实在是太妙了,只是这出戏太大了,朕也担心唱不好啊……王卿,朕没有处置王拱辰,你可有怨言?”

    王拱辰不是凭空跳出来,他为了一己之私,阻挠青苗法,按照以往的惯例,罢相,或者外调,都不在话下,赵祯却连基本的惩罚都没有,实在是令人想不通。

    “王卿,士人最在乎什么?除了口袋里的钱,就是头上的乌纱帽。如果把乌纱帽摘了,他们就会肆无忌惮,无所顾忌,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可是一旦头上还有乌纱帽,这帮人就会患得患失,瞻前顾后,不敢全力死拼,更不会鱼死网破……王卿,你以为朕的看法如何?”赵祯笑眯眯问道。

    王宁安这才一惊,纵观赵祯这三十几年的皇帝生涯,头二十年,他是经常换相,平均一位相公,干不到两年。

    如今这几年,赵祯越发谨慎,哪怕犯了错,也不会轻易处罚大臣。

    王宁安终于明白了缘由,不愿意做事,就要不停换人,让朝廷上下都沉浸在人事变动当中,无暇他顾。

    可要西欧昂真正做事,就必须驯服满朝的文官,明知宰执有错,却不罢黜,等于是攥住了他们的把柄,这帮人也就没法翻天了!

    高啊!

    厉害了!

    这个看似憨厚的赵大叔,原来满肚子心机,真是够能算计的!

    莫非这就是帝王心术,真是奥妙啊!

    “陛下英明睿智,远迈尧舜,臣佩服得五体投地!”

    赵祯呵呵一笑,“行了,这些都是小道,能富国裕民,那才是大道。王卿,朕把交子务给了你,你准备拿什么回报朕?光是一个青苗法可不行啊!”

    “臣送的礼物也是‘青’字开头,不是青苗,是青唐!”

    “青唐!”

    赵祯含笑,“是个好礼物,王卿,这么说,你是有计划了?”

第535章 喜当爹

    青苗法仅仅在两路推行,就遭到了政事堂的强力反对,赵祯有些忧心。

    变法改革太难了,千百年来,无数才智之士,都折在了上面,唯一成功的商鞅还下场凄惨,赵祯也曾经一腔热血,可庆历新政的失败,让他冷静了下来。

    千言万语,变法太难了。

    幽州的胜利让赵祯觉得开边似乎比变法容易很多,而且只要把周围的敌人都消灭干净,哪怕朝政混乱一点,子孙后代昏庸一点,也不至于亡国。

    他跑去视察禁军,也不知是心血来潮,赵祯是想有些作为的。

    不过不管是青唐,还是西夏,都不是好对付的。

    看起来青唐很弱,但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厮几次打败西夏,可不是闹着玩的。

    现在西北的禁军还没有训练出来,朝廷府库又是空的,怎么看都没有攻打青唐的实力。但王宁安又是从来不说空话的人,他或许有把握了。

    “官家,臣以为从来不能等米齐全了才下锅,没有机会,可以创造机会。如今厮年老昏庸,他的几个儿子争斗不止,正是绝佳的良机,眼下已经有了三千精骑,只要再稍微努力一下,就能凑出一万人马,足够在河湟站稳脚跟了。”

    过去西夏曾经派遣十万大军,却铩羽而归,王宁安妄图用一万杂牌军,就敲开青唐的大门,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了?

    还真不是。

    攻击青唐的计划不是王宁安提的,而是野利遇乞。

    老家伙从青唐回来,王宁安遵照约定,将三千质子军的俘虏交给了野利遇乞。

    当再次穿上盔甲,拿起马刀的那一刹!

    野利遇乞的眼圈是湿润的,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他已经十几年没有权力了,够了,再也不能忍受了。

    他看了看花白的头发,粗粝的皮肤,忍不住感叹,韶华易逝,再不奋起,一生就要过去了,碌碌无为,和蒿草有什么区别!

    他上半辈子帮李元昊打天下,余生的这点时间,该帮自己了!

    野利遇乞像是疯了一般,苦训质子军俘虏。

    为了让这些家伙恢复战力,野利遇乞每天强迫他们像是疯狗似的,互相打斗搏杀,流血受伤是小事,打得筋骨断裂,也不算什么。

    老家伙甚至会把失败者扔进河水里,把他们的脑袋按到水下,感受窒息的滋味。

    每隔三天,野利遇乞还会弄来血淋淋的生肉,让这帮人吃。

    看着这些小子战战兢兢,浑身发抖,野利遇乞咧嘴狂笑。

    “告诉你们,在二十年前,老子打过西域,在西域专门有一种菜人,男的俊美,女的漂亮,他们柔弱无比,生来只会唱歌跳舞,细皮嫩肉,无比鲜美!有机会,老夫带着你们去西域,尝尝菜人的味道。”

    哇!

    有人都吐了,野利遇乞还肆无忌惮说着,越是害怕,他就越是要说,谁敢不吃,他就打人,打三次不管用,老家伙就会毫不犹豫杀人!

    “一条狼,胜过十只狗!老夫要的是吃肉的狼,不是摇尾巴的狗!”

    野利遇乞就像是从地下爬出来的恶鬼魔王,拼命折腾着手下的人。

    才不过三个月的功夫,这帮家伙已经恢复了野性,他们从里往外,透着彪悍。野利遇乞在闲暇的时候,会向校场不远处的土坡望去,眼神中有些挑衅。

    他知道,自己的老对手狄青会在那里看着。

    他要让狄青明白,别看他此时落魄了,但是论起打仗的本事,你狄青差得太远了。

    ……

    “都当了狗,还要呲牙,真是可恶!”狄咏气哼哼道。

    狄青却是淡淡一笑,“他的确有呲牙的本事,论起他手下的三千骑兵,只怕除了王家铁骑,我大宋就没人能胜得过了。”

    狄咏不服气,却不敢和老爹抬杠,哪怕贵为驸马,依旧如此。

    狄青看了一阵子,转身下了土坡,忧心道:“你们的军械如何了?那些板甲不顶用,要怎么办?”

    “从河北采购。”狄咏老实说道:“朝廷从河北调来了5000副板甲,只是给孩儿的只有2000。”

    “那三千呢?”

    “给了野利遇乞!”

    狄咏气哼哼道:“孩儿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对他们这么好!把最好的装备都给他们,简直岂有此理!”

    狄咏一肚子怨气,正好路过山脚的一个茶摊,他要去牵马,跟父亲一起回家,在茶摊上,有人背对着他们,淡淡一笑。

    “想让人家去送死,总要给点鼓励吧!”

    “是王相公!”

    狄咏一惊,狄青却早就发现了,大步走过来,一屁股做到了王宁安的对面。

    “二郎,你怎么也跑来了?”

    “不来不成啊!”

    王宁安笑道:“我跟陛下吹了牛皮,要把青唐拿下来。野利遇乞就是我手里的一把刀,要是这把刀不够锋利,可是没法切开青唐的防线啊!”

    狄青点头道:“二郎,以我的观察,这把刀不是不够锋利,而是太锋利了,我就怕会伤到自己。”

    王宁安沉吟了一下,的确,野利遇乞不好控制,他也曾犹豫过。

    “放心吧,我会在他身边安排人手的,老东西敢反叛大宋,立刻让他下地狱!”

    狄青摇头,“不成,二郎,野利遇乞是个很狡猾的人,他身边都是野利氏的人,对他无比忠诚,至于不忠诚的,早就被他弄死了,你想掌控野利遇乞,用寻常的办法绝对不行。”

    王宁安从狄青的语气当中,听出了一些味道。

    “我说狄老哥,你就别卖关子了,野利遇乞是你的老对手,一定有妙法告诉我了!”

    狄青看了看四周,还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像他这种正人君子,出损主意,是有负担的,还挺沉重。

    半天,狄青鼓足了勇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