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417部分

大宋将门-第417部分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何国家,对外屡战屡败的时候,就必须转移注意力,把目光转向内部。

    譬如大宋,打不过辽国,打不过西夏,每年都要承受耻辱的岁币,弄来弄去,民怨沸腾,还没有解决的办法,这时候就冒出了理学。

    二程和朱熹告诉大家,要存天理,要灭人欲,是人心不正,奸党横行,圣人之道不行,天下才大乱的,只要听他们的,一切就会好起来。

    人是需要精神寄托的,一大批的士人相信他们的骗局,全都归附到了理学门下……其实凡事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一目了然了,假如满朝都是君子,所有官吏都十分清廉,圣贤之道,大同世界,姑且不论行不行得通,一个基本的常识,想要不受欺负,就要练兵强军,要打仗,要兵器,要粮草,要战马……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不会因为是君子当政,还是小人柄国,而发生任何改变。

    一个赤手空拳的君子,显然打不过拿着菜刀的小人。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明末的时候,辽东连战连败,东林党和阉党杀得不亦乐乎,东林的君子们信誓旦旦,觉得他们上台了,便弊绝风清,天下大治……可结果呢,他们上台,打仗一样要钱,要粮食,要兵器,拿不出来就要打败仗,而且败得比阉党还惨!

    可诡异的是东林掌权的失败并没有打醒任何人,反而掀起更大的内斗,党争倾轧,哪怕亡国了还绵延不止,一刻不停……

    人类总是在重复错误,王宁安的历史知识告诉他,虽然道理谁都能说的清楚,但是身在局中,有时候哪怕错了,也要一条道跑到黑……

    西夏和辽国一样,面对繁花似锦,高度文明的大宋,都是有着强烈的自卑,他们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武力。

    可是当武力也打不过大宋的事情,整个国家的根基就会崩溃,在这一点上,狭小的西夏,比起辽国还要脆弱许多倍!

    铁鹞子被全歼,一记重拳,打断了西夏的脊梁骨!

    李谅祚如果承认失败,顷刻之间,他的统治基础就崩解了,内部西夏贵胄会起来反对他,还有更多的部族会和大宋暗通款曲,勾勾搭搭,避免天兵杀来,玉石俱焚,作为一个聪明人,一定会给自己留后路的……

    王宁安把狄青,王宁泽,折克柔,种诂几个人叫过来。

    大家伙进行了一场沙盘推演,和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拼杀不同,这种推演敌人内部势力消长,心态变化,措施调整的推演,显然更加高级。

    王宁泽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诀窍。

    “李谅祚短时间之内,肯定找不到对付我们的办法,也没有胆魄和大宋决战,一血耻辱……所以为了安抚内部的势力,他一定要拿李清,拿汉人官吏下手,杀得越狠,越能维护权威,笼络人心!”

    狄青抓着胡须,眯着眼睛一笑,“自从党项在西北兴起,他们就和汉人杂居,农耕,经商,打铁,制器……这些都是汉人交给他们的,李元昊称帝之后,也用了不少汉人帮他设计官职,统治国家。如果把汉人从西夏抽出来,这个国家就不复存在,变成了一堆野蛮的部族,光是他们的内斗,就能把自己弄死!”

    “高!”

    王宁泽兴奋地竖起大拇指,“狄相公说得太好了,李谅祚现在举起屠刀,应该是不得已而为之……而我们呢,就是要逼着他,杀更多的人,让西夏的汉人和党项贵胄彻底离心离德,把他们从一个国家,变成一堆部族组成的强盗集团……然后再分化瓦解,一个个吃掉,彻底消灭西夏,收复河套!”

    王宁泽说完,兴奋地一锤桌子,脸涨得红扑扑的,眼睛里都是光。

    从头到尾,王宁安都是含着笑容,倾听着大家的分析,十分满意。

    一个优秀的将领不光要学会战场杀敌,更要懂得运用各种手段,全方位打击敌人,只会猛冲猛撞,那都是匹夫之勇!

    “狄相公,你们除了要给西夏巨大的压力,促使他们斗得更凶之外,还要散布流言,鼓动党项的贵胄杀人,逼着李谅祚也去杀人……”王宁安敲着桌子,叹口气,“我们这么做,西夏境内的汉人肯定会受到涂炭,但是也没有办法……谁让他们卷入其中,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狄青反倒没有多少同情,他冷酷道:“西夏的汉人,自从李元昊起兵,便跟着他作乱了……这些年来,刺探情报,走私物资,收买大宋官吏,他们替西夏干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只是这帮人或许想不到,他们忠心耿耿,最后竟然死在了自己主人的手里,这才是最好的报应!从今往后,就让天下所有的汉人看看!当了汉奸,不但自己人瞧不起你,就连外人也瞧不起你!”

    “对!”折克柔同样咬牙切齿道:“是狗就免不了下汤锅,他们是自找的!不用讲什么客气!”

    要除掉西夏那边的汉奸,更要除掉大宋自己的汉奸!

    王宁安将整个前方交给了狄青处置,他赶回了秦州,在这里,还有一大帮给西夏通风报信的汉奸等着他呢!

    陈顺之见到了王宁安,立刻兴奋道:“大人,这次我们抓到了一条大鱼!”

    王宁安有些吃惊,“怎么,莫非这帮出卖消息的人也不简单?”

    陈顺之笑道:“他们之中有一个道士,就是他养的信鸽,给李清通风报信的,只是这个家伙居然是个秃子,他的头发都是假的,上面还有不少疤痕。”

    王宁安也是笑了,“和尚兼职老道,老道兼职和尚,这位干的够杂的。”

    陈顺之又道:“大人,或许您还少说了一样……这是属下在他住处找到的一个方子,请过目。”

    王宁安接过一看,顿时手就是一抖,差点落地!

    “这,这不是紫苏熟水的方子吗?”王宁安突然一惊,“我想起来了,当时秀兰说过,是一个和尚给她的方子,莫非就是这个家伙?”

    陈顺之点了点头,“大人,弑君一案,只查到了王素和苗贵妃,后面的人,可还没有揪出来呢!”

第641章 举国求战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可真的有趣了。

    最初王宁安就怀疑有人走露风声,后来果然查出来这伙人,也俘虏了李清,王宁安就猜测或许是西夏主导的,毕竟作为一个国家,他们还是有这个能力的。结果弄来弄去,又牵出了旧案,搞了半天,还是大宋这边有问题。

    王宁安觉得事情太大了,不是他能处置的,立刻上奏!

    “老陈,你跑一趟,把事情如实上奏陛下,等待圣意裁决。”

    陈顺之立刻答应,急匆匆赶往洛阳。

    ……

    王德用的死讯在京城传开了,无数人陷入了悲伤之中,哪怕是皇家小学都不例外。王德用的几个孙子就在学堂念书,他们都是太子的同窗。

    赵宗看得很伤心,爷爷离开了,他们肯定不好受,还是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吧……按照规矩,子孙也是要守孝的。

    哪知道这几个小子回家,还没进大门,就被王德用的大儿子给赶了出来。他拿着马鞭,追了半条街道,破口大骂。

    “没出息的崽子,哭有什么用?守孝有什么用?是男子汉,就给你爷爷报仇!好好上学,涨本事,灭了西夏,把李谅祚的脑袋砍下来,祭奠你爷爷!”

    王德用的子侄孙儿,好大一帮,足有几十号人,全都在军中效力。有人跟随狄青前去西北,有人埋头苦训,准备报仇。

    就连几个小孩子,也在学堂里刻苦攻读。

    私藏的蝈蝈笼子,蛐蛐罐子全都扔了,上课再也不偷懒,小眼睛瞪得溜圆,一个个卯足了劲头儿,拼命学习。

    “父皇,什么时候能给王老将军报仇啊?”

    赵宗已经是第三次问老爹了,虽然他知道不该多嘴,但是依旧忍不住。

    “快了!”

    赵祯叹口气道:“你师父肯定有办法的,朕相信他!”

    “启奏圣人!”

    突然苏桂从外面跑进来,笑得脸上的抬头纹都开了。

    “圣人大喜,大喜啊!”

    苏桂大声道:“王相公一战成功,灭了西夏的铁鹞子,重创西夏的威风啊!”

    赵祯听到捷报,整个人都傻了,高兴的不知道怎么说了。

    小太子眼睛闪亮,他猛地一跃,用力挥拳,欣喜大叫:“师父真厉害!”

    赵祯笑道:“皇儿,你也知道铁鹞子?”

    “知道,武学院的师傅们讲过!”

    赵宗用力满眼小星星道:“铁鹞子原本是李元昊的亲卫,后来变成重装铁骑,是西夏最精锐的人马,他们的成员选择极为严格,都是党项贵胄,甚至是皇帝的族人……父皇,先生消灭了铁鹞子,可是给老将军报仇了!我,我想去王家,把好消息告诉他们!”

    赵祯笑着点头,“可以,早去早回。”

    小太子顾不上吃饭,一溜烟儿就跑了出去,赵祯难得,满脸含笑,他仔细询问了几句,苏桂将捷报献上,赵祯连着看了三遍,由衷欣慰。

    “不容易,真是不容易,景平以身犯险,这才有这次的大胜。铁鹞子覆灭,朕扫平西夏的大业终于开始了!”

    赵祯用力握拳,“去,把文彦博等人叫来,朕要和他们商议军国大事。”

    赵祯一下子年轻了几岁,脚步轻快,脸上放光,从里往外,透着喜气。

    去年刚刚拿下青唐,如今又灭了铁鹞子。

    看起来扫平西北的时机终于出现了。

    赵祯看了看镜子当中的自己,两鬓花白,鱼尾纹深邃,衰老已经遮掩不住……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他已经算是年纪比较大的,时不我待啊!

    ……

    文彦博领衔,王安石,王,刘沆,包拯,司马光……在京的重臣,全都一个不落,都赶来了。

    赵祯没有像往常坐在龙椅上,而是挺身站立,对众人大声说道:“众卿,或许你们已经知道了……告诉你们个好消息,我大宋又打了大胜仗!王卿和狄卿配合巧妙,把西夏的王牌铁鹞子吸引到屈吴山,一战全歼!三千人,一个没有跑!战马,铠甲,兵器,全都落到了我们的手中!”

    赵祯的声音格外洪亮,甚至有些失去了帝王的平和。

    只是在场众人丝毫不以为意,像文彦博一般的老臣,太知道铁鹞子这三个字了!

    当年李元昊作乱,西北屡战屡败,死伤惨重,无数名将阵亡,无数精兵折戟……铁鹞子就是笼罩在大宋君臣头顶的噩梦!

    只要遇到了铁鹞子,几乎所有人就腿软,冒汗,膝盖发软,恨不得立刻逃跑,根本没有战斗下去的勇气。

    回头想想,也真是令人感叹,铁鹞子居然被大宋给歼灭了!

    好样的!

    文彦博躬身道:“陛下,老臣以为,此次大捷,非同小可,应该大力宣扬。”他语重心长道:“铁鹞子是我大宋心腹之患,几十年来,横行西北,无人能挡。杀我将士,掠我百姓,残暴不仁,恶贯满盈。近日,又杀害王老相公,可以说是罄竹难书,如今被全歼,正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是他们咎由自取!”

    文彦博继续说道:“老臣以为,当下要立刻下旨意,明发各州府军县,告诉所有臣民百姓,我大宋一雪前耻,消灭西夏最精锐的士兵,正好提振士气,鼓舞斗志。除此之外,老臣还建议,要立刻研究对付西夏的策略,痛失铁鹞子,对西夏打击极大,自从李元昊作乱以来,西夏就是我大宋的心腹之患,如今平灭西夏的良机已经出现……老臣以为应当立刻调集粮草军备,全力备战!”

    文彦博的话四平八稳,对内对外,说的明明白白,赵祯频频点头。这时候司马光也站了出来,“启奏陛下,文相公所言甚是妥当,只是臣以为还应该趁机派人出使西夏!当面斥责李谅祚破坏和谈,刺杀王老相公,卑鄙无耻……先明定罪状,朝廷再起兵讨伐,方能理直气壮,师出有名!”

    赵祯笑道:“司马爱卿,你当年就去过西夏,这次朕让你去如何?”

    “臣义不容辞!”

    司马光满脸得意的笑容,他早就这么想了!

    回想当初,屈野河先打败了,他去西夏谈,是用青盐换和平,虽然很成功,但是也受了不少窝囊气。

    司马光一直引为奇耻大辱,他藏在心底,连师父王宁安都没说过,如今大获全胜,正好借机去羞辱西夏一番!

    司马光很了解他师父的路数,而且他管理户部,也清楚大宋不可能立即对西夏发动灭国之战,需要准备的时间。

    但是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不利用。

    军事压力,外交压力,应该一起动手!

    有强兵做后盾,携着大胜之威,司马光意气风发,他迫不及待想要看到西夏君臣战战兢兢的模样!

    师父,干得太棒了!

    ……

    京城得到消息总要比前线晚些日子,就在君臣们筹划着如何对付西夏的时候,陈顺之率领三千士兵,扶着老将军的灵柩,返回京城。

    一路上各地的文武,还有士子百姓,纷纷迎接老将军的灵柩,他们哭拜于地,目送王德用的遗体,义愤填膺!

    老将军为了大宋戍边,征战了一辈子,比起他们很多人的爷爷都大!

    西夏的贼子,丧心病狂,居然伏击老将军,简直可杀不可留!

    百姓们满腔怒火,把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到了俘虏身上。

    那不到一千个铁鹞子彻底傻眼了,他们第一次看到,原来文弱的宋人,竟然是那么残暴!他们用菜叶,鞋底,石块,攻击俘虏,还有人扑过来,狠狠咬住他们的脸颊,生生撕下一块肉,然后大口大口吞下去……眼中的怒火,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这些铁鹞子都胆寒了,他们深知自己的罪行,如今落到了大宋的手里,只能能干脆死了,就算是运气了!

    由于百姓怨气太大,陈顺之不得不把俘虏单独留在后面,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京城。

    当他入京的时候,文彦博等一众高官,包括北海郡王赵允弼,全都出来迎接,众位大人七手八脚,扛起了王德用的灵柩,一步一步,走近京城!

    看到了这一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