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484部分

大宋将门-第484部分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促之间,操作不当,酿成了大祸!”

    欧阳发又道:“爹,这次炸死,炸伤,那么多人,血流成河,遍地尸骨,凄惨无比,连皇宫都震动了。孩儿以为,应该是巧合吧?不然,不然,那些人也太丧心病狂,令人发指了!”

    欧阳修轻轻摇了摇头,哀叹道:“这么多年下来,为父早就不相信人性本善了,出水才见两脚泥呢,咱们看着吧!”

    欧阳修迟疑了半天,又说道:“发儿,回头你也去西北吧,让二郎给你安排个位置,就从小吏做起,老老实实,兢兢业业,朝廷的纷争,你就不要掺和了。”

    “孩儿遵命。”欧阳发道:“爹,咱们用不用给西凉王写封信,把京城的事情告诉他?”

    “哈哈哈。”欧阳修连连摆手,“要是连这点道行都没有,那就不配做西凉王了,你放心吧,二郎他心里有数!”

    ……

    “现在情况很明显了!”

    苏轼摇头晃脑,大声说道:“有人趁着姐夫不在京城,想要一鼓作气,干掉王安石,推翻变法,所以才弄出了这么一堆的事情。”

    陈顺之道:“事情不难猜,可究竟是巧合,还是蓄谋已久,这就值得推敲了。”

    “老陈,你觉得呢?”

    陈顺之思量道:“现在有两大疑点,第一是天狗食日,按理说,皇家书院的人应该能推算出来,为什么没有上报陛下,为何没有提前降旨,让各方做好准备,不要惊慌失措。至于第二点,就是火药厂为何会爆炸?”

    火药是早就开始生产的,河北的火药厂数量非常多,而且产量巨大,多年以来,已经摸索出非常多的经验。

    看似危险,其实只要按照规矩操作,不会出问题。

    诸多的规定当中,有一条是最重要的,就是各种原料要分别加工,只有在使用之前,才会进行搅拌使用。

    所以很多人听说火药厂爆炸,就以为是天经地义。

    可是真正懂行的人,都清楚,火药厂之中,硫磺、硝石、木炭,碾成粉末之后,是分别储存,都放在水泥制成的防水仓库里……而且火药区和原料区是严格分离的,另外,宋军已经开始使用颗粒火药,而颗粒火药绝对不会在城中生产,一定要放在空旷的城郊……所以,当王宁安得知火药厂发生爆炸之后,立刻就想到了,这不是意外,而是阴谋!

    其实很多看似很危险的东西,实际上并不可怕,比如核电站一类的,只要按照标准建设,运作严谨小心,就不会有问题,甚至不会有什么辐射散发出来。

    火药厂会爆炸,至少需要连续三项以上的重大失误,才会出现,尤其是一次又上万人死伤,毁了一大片的城区,就更加荒唐了。

    “京城的火药厂是谁负责的?”

    “是王安石的一个门人,叫蔡确,据说人品不怎么样。”陈顺之作为一个出色的幕僚,把京城大小官吏的履历都装在了肚子里。

    这个蔡确,他是嘉佑四年的进士,入仕时间很短,他的父亲曾经做过录事参军,由于年纪太大,不能处理公务,就被陈执中给罢免了。

    蔡家贫苦,刚当上官职没几年,也没什么积蓄,就被陈执中给罢官了,后来的日子一直非常艰难,直到蔡确考中进士,才有所好转。

    因为昔日和陈执中的矛盾,蔡确倾向于变法派,由于他很能干,也十分聪明,获得王安石的赏识。

    在一年之前,有人曾经弹劾蔡确,说他收受贿赂。

    这事情不算小,一度闹得沸沸扬扬,蔡确的仕途差点完蛋,又是王安石保了他。

    王安石有个毛病,他看人一向不是很准确,只要支持变法,在他那里就是好人,反对变法,就是坏蛋……当然了,两派斗争到刺刀见骨,王安石这么想,也没什么错误。

    总而言之,蔡确遭到了攻击之后,王安石把他调到了军械监,负责生产火药兵器。

    这才几个月的功夫,竟然又出了大纰漏!

    苏轼好奇道:“会不会是蔡确疏忽了?他家里穷,为人贪婪,没准为了多捞好处,弄出了差错。”

    “不不不……”陈顺之连连摆手,“蔡确贪婪不假,但是他还是懂分寸的,有些钱可以贪,但有些不能碰,他心里有数,断然不会在军械上面开玩笑。”

    “那不是蔡确,还能有谁?”苏轼想不明白。

    这时候,王宁安突然幽幽开口了。

    “你们忘了之前军械监是谁的吗?”

    苏轼惊骇道:“怎么可能,难道有将门陷进去了?”

    陈顺之立刻道:“以往军械监,是潘家和石家的地盘……他们倒是有本事兴风作浪,可问题是,他们怎么会这时候给王安石添乱啊?”

    苏轼也说道:“没错,潘家和石家应该站在咱们这一边才对,那些保守派给了他们多少好处,能把他们买过去?”

    王宁安深吸口气,“未必是好处,或许是威胁!”

    说着,把狗牙儿的那封密信拿了出来,扔给了他们两个。

    大苏和陈顺之快速浏览,看过之后,两个人的鬓角都冒汗了。

    陈顺之急忙道:“王爷,如果世子所言属实,盟单应该落在了旧派的手里,他们算准了天狗食日的时间,又逼着石家和潘家就范,策划了爆炸大案,想要一鼓作气,拿下王安石!”

    虽然远在兰州,根据手边的信息,已经把这件事情分析得差不多了。

    可知道了又能如何,王宁安现在是藩王的身份,又要备战,没法抽身回京帮忙。看起来,只能靠着王安石的本事了,拗相公,要加油啊!

第739章 告黑状

    连日不断有旧派上书攻讦,拿着天变说事,拿着火药厂和各地的灾荒发难。

    王安石的状态不算太好,旧派之强大,让人始料不及。更加让他糟心的是儿子王前不久病倒了。

    王安石算不得真正的政治家,他有严重的性格缺陷,又拙于谋身,这么多年,他能大刀阔斧,推动诸多变法,其实离不开一群人的扶持,其中长子王,就是他最好的助手。

    王聪慧,少年成名,心思深沉,性情狠辣,正好能弥补王安石的缺点。

    拗相公想不到的事情他能想到,拗相公不愿意做的事情,他能帮着处理。

    可以说王就是王安石的影子,父子两个,一体两面,双剑合璧,所向睥睨。

    但问题出来了,王虽然聪明,但是体质不好,从小多病,这些年为了老爹的事业,呕心沥血,神思损耗,入冬以来,竟然病倒了。

    外面有汹汹强敌,偏偏最重要的谋士又撑不住了。

    王安石的心情能好就怪了。

    这一天,传来旨意,说是陛下要召见王安石。

    他换上了朝服,刚要动身,王竟然在妹妹的搀扶之下,走了过来。

    “父亲大人,先留步。”

    王安石见儿子满脸苍白,憔悴无比,也十分心疼。

    “你安静养病,非要跑来做什么?”

    王摇了摇头,“孩儿心忧父亲,此番局势,不好应付,还请父亲留心谨慎啊!”

    王安石难得和颜悦色,深以为然,“吾儿毋忧,陛下还是会支持变法的,而且朝中上下,有那么多支持新法的大臣,为父并不孤单。”

    王知道老爹在安慰自己,只是这话让他听着,更加心寒。

    他凑近了王安石,低声道:“父亲大人,诚然,如今朝堂,新旧两派,势均力敌,不相伯仲,可旧派一心摧毁新法,下手狠辣,绝不客气。反观新派……”王犹豫了一下,继续道:“新派之中,和父亲能一条心的人并不多,其实以这些人来看,父亲罢相,让更合适的人选继续主持变法,才是最好的选择。”

    “啊!”

    王安石立刻倒吸口冷气,他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的确,变法分成两派,除了王安石领衔的新学一系之外,以王宁安,欧阳修,司马光等人为代表的,六艺派实力更加雄厚,而且影响力遍及天下,在各个领域都有代表。假如没有六艺一系,鼎力支持,王安石做不到宰相,也推不动变法。

    只是六艺一系的领袖王宁安,已经成为了西凉王,还有属于自己的封地。

    如何能入朝为相?

    而六艺的另一位元老,欧阳修专注学术,不掺和朝廷的事宜,正因为如此,在很多人看来,六艺是依附在王安石手下的,或者说,王安石也是六艺的人!

    只是王安石心里清楚,他和六艺之间,只是合作而已,远没有真正结成利益联盟!

    “父亲,孩儿斗胆说一句,哪怕西凉王不想入京为相,可是他的学生司马光,已经进入政事堂,而韩绛和王宁安也是关系颇深,不可不防!”

    王安石稍微思量,立刻道:“你的意思是有人也想趁机干掉为父,推更亲近的人接掌相位?不,不可能!”王安石连连摇头,“西凉王不是笨蛋,他不会同意的!”

    “爹!”王急了,“西凉王当然不傻,可是他手下那些人呢?他们就不想让西凉王主持变法大局?”

    “怎么,你有消息?”王安石惊问道。

    王摇摇头,“孩儿也不敢说,可是这一次火药厂的爆炸太奇怪了,我让人询问过蔡确,他一再表示,说自己绝没有问题。假如不是蔡确胡来,那么就只能是潘家和石家所为,这两家都是将门出身,他们的背后都牵着王宁安!”

    有人称王是小圣人,和王安石这位大圣人遥相呼应。

    别管王的经学功夫如何,但是在阴谋诡计一道,王的确远胜乃父。他也看出了石家和潘家的问题,当然了,由于不知道盟单的事情,王只会猜测,这两家背后,是王宁安的意思,哪怕不是王宁安授意,也是他们揣测西凉王的心思,给王安石上的眼药。

    儿子的话,王安石向来是很倚重的。

    他稍微思量一下,也不得不怀疑,是六艺一系还有保守派,一起发难。

    如果真是这样,他的处境非常糟糕了!

    不过王安石信奉百折不回,他沉吟一下,冲着女儿道:“好好照顾你哥,别让他胡思乱想了,为父自有对策。”

    从家门出来,王安石没有坐车,而是骑马直奔皇宫。

    在一路上,王安石就在不断思量,他已经下令查了,天狗食日的情况,皇家书院那边已经发出了警告,而且按照惯例,先送给了宫中。

    可令人惊讶的是宫里居然没有传出来,就这么压下去了。

    结果失去了防备的时间,如果所料不错,宫里也是有了问题。

    儿子怀疑王宁安,并非没有道理,因为旧派在宫中的势力已经清理差不多了,他们根本没法施展拳脚,唯有王宁安才可能兴风作浪……

    “唉,西凉王啊,老夫本以为你我能相知相许,做一对臣子表率,共同变法,中兴大宋……只是没想到,谁都逃不掉争权夺势,悲哀啊!”

    王安石想着,难免失神,结果一时疏忽,过了宣德门,居然没有下马!

    这可是犯了大忌,无论是皇亲贵戚,还是诸位相公,到了这里,都必须下马下轿,除了陛下亲自特许,才可以在宣德门外骑马,王安石并没有这一项特权。

    因此立刻冲出来一帮太监,凶神恶煞一般,扑向了王安石。

    为首的太监长得很高大魁梧,这家伙原是个赌徒,因为好赌成性,把家里的财产都输光了,媳妇也跟着人跑了,最后欠了一屁股债,被充军发配,到了岭南,到了军中,他还死性不改,继续赌钱,结果又被军中打了板子,放逐出去。

    出了军营,他就傻了,举目无亲,兜里无钱,又身在异域他乡,连当地的方言都听不懂,这可怎么活啊?

    恰巧当时有朝中派人,征召太监。

    这位一想,干脆给自己一刀,至少还能回到京城,还能活命!

    果然,他入选了洒扫太监,后来因为会来事,又升了官,负责宣德门。

    他在入宫之前,姓祝,排行老大,人称祝大郎。

    到了宫中,都管他叫祝太监。

    这位见有人敢不下马,十分生猛,立刻冲了上来。

    抓住王安石的马缰绳,伸手就去拉王安石。

    这下子可怒闹了王安石的随从,我家相爷何等尊贵的人物,也是你们这些腌的东西能碰的。

    他们立刻涌上来阻拦,只是家丁们忘了,宰相门前七品官,这话不假,但是面对皇宫的太监,你们可就不成了!

    祝太监胆子很大,下手也黑,连着踢到了两个王家的家丁。

    这时候王安石也从沉思中清醒过来,连忙跳下马匹,呵斥祝太监。

    “你们干什么?没看到本相吗?”

    别的太监一听,都吓得往后退,唯独祝太监,把胸脯一挺,冷笑道:“奴婢们在宫门当差,只管保护皇宫安全,有人大摇大摆冲宫门,奴婢们就要拦着,不管是谁,哪怕太子殿下,也是这般对待!”

    “你!”

    王安石正要怒斥,突然司马光赶来了,他紧走几步,挡在了王安石的面前。

    “狗胆的奴婢,连自己是什么东西都忘了?看守宫门的有侍卫,用不着你们装蒜!”司马光恶狠狠道:“回头本相一定上书,要求严惩不贷!”

    他这几句话,算是给王安石解了围,祝太监诺诺而退,不过他的眼中凶光转动,丝毫不怕,他既然敢阻拦宰相,殴打宰相的家丁,就有所依仗。

    王安石满心的怒火,却也不好发泄,只能跟着司马光,一起去面圣。

    在宣德门发生的这一幕,很快就被传遍了京城,有王安石的人勃然大怒,要求惩治祝太监,可有人说祝太监尽忠职守,没什么可挑剔的,反倒是王安石,殊无人臣之礼,妄自尊大,竟然跑到了皇宫撒野,该严惩的人是王安石!

    瞧见没有,新旧两派的争斗,已经到了水深火热,任何一点小事,都能掀起两派的争论。就好像两堆干柴,只缺火星了……

    “王爱卿,司马爱卿,现在有不少攻讦你们的奏疏,有人说上天示警,有人说你们用人不当,弄得国乱岁凶,四方扰攘,你们有何话说?”

    司马光立刻站出来,“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