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493部分

大宋将门-第493部分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否认不了,儒家的观念,就根深蒂固。

    而从仁政和王道来看,去抢掠财富,巴掌土地,攫取利益,怎么都是不对的……

    可是当新的概念出现,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我们是文明,是进步的,你们是野蛮的,是落后的,所有我们去征服,去抢夺,是天经地义,你们落后,只能被动接受,而且还要对我们带来的文明开化俯首称臣,卑躬屈膝……看到这里,是不是很熟悉?

    后世某国就被扣上了“闭关锁国,不思进取”的帽子,这当然是事实,没有人会否认,可闭关锁国真的那么罪恶滔天吗?人家只是折腾自己,凭什么就应该挨揍啊?凭什么就可以把尊严踩在脚下,八个国家瓜分京城,逼着每个人赔偿一两银子?

    闭关锁国,在性质上,至少比奴隶贸易,血腥掠夺,火烧圆明园,来得文明多了吧?

    到底谁更野蛮,谁更无耻,还不一目了然吗?

    当然了,满清肯定是错的,不必做任何辩护。

    但同样犯罪,罪行也有轻重之分吧?都是坏蛋,也要分个大坏蛋和小坏蛋吧?

    所以憎恶满清没问题,如果因此就忽略了更可耻的强盗,那就太糊涂了。可偏偏就有那么一群愚蠢的文人,相信了强盗编织的谎言。

    甚至替强盗宣传,说什么是因为巴夏礼事件,才导致圆明园大火,是因为义和团愚蠢,才招来了八国联军,甚至说敦煌的文物宝贝,即便不被抢走,也没有能力保护研究,他想去拦住强盗的车队,决胜负于城下,却只能大哭一场,空怀余恨!

    还有人拜倒在地,盛赞庚子赔款带来的新式教育,恨不得去舔洋大人的臭脚,做一条摇尾乞怜的哈巴狗!

    做人做到了这份上,也就无话可说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面对着强盗,没有巴夏礼,也有其他的借口,没有义和团,或许连反抗的人都没有,那才是真正的死呢!

    我家的东西,祖宗留给我的宝贝,我就算没本事研究,没能力保护,但那也是我的,凭什么东西被抢走了,我还不该恨强盗?

    至于所谓的新式教育,那就更可笑了,一个强盗原来说要抢走一百块钱,但是因为他们控制了海关,结果抢走了二百块,然后他们告诉你,不要声张,我把多抢的一百块还给你,但是因为你不会花,所以我用这笔钱,帮你建一所学校。

    而这所学校呢,要接受我的教育思想,要让学生对强盗心怀感激,是强盗带给了他们文明开化,让他们与众不同,所以强盗跑来杀戮抢掠,都是应该的,是你们自己无能,怪不得别人……

    荒唐不?

    可事实就是如此!

    而且还有一大批自视甚高的文人,全盘相信了这些……或许这就是思想的力量吧!

    咱们伟大的宋相公,就要进行一场这样的工程……他要告诉那些出去开拓的人,你们是去传播文明,带去进步……什么时候,那些土人也接受了他们是落后的,愚昧的,应该被打醒的,或许这个世界就都是大宋的了!

第752章 勒索文彦博

    王宁安怀着看热闹的心态,等着看两个老家伙对撕,只是这场战斗只持续了半天,下午的时候,文彦博就兴冲冲去了宋庠那里,两个人谈了半个时辰,然后宾主尽欢,文彦博就收摊回府了。

    “丫的,这两个老货谈了什么?”王宁安暴怒。

    刚从宋庠那里回来,苏轼笑嘻嘻道:“也没谈什么,就是宋相公建了百家书院,而文相公建了管子书院,文相公觉得管子也是诸子百家之一,如此就选择并入了百家书院,又要走了书院的山长位置。”

    听到这里,王宁安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一直算计别人,谁知道别人也算计自己。

    当初宋庠是个多老实,多忠厚的人啊!

    假如自己没欺负他,没逼得他连饭都吃不上,老家伙没准还在吟风弄月,孤芳自赏,也不会跳下来给自己添乱了!

    摆明了两个老货联手了,我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看着一脸郁闷的姐夫,苏轼难得好心安慰。

    “其实我看没啥,反正宋庠和文彦博又不是一路人,宋庠抢了老文成圣的机会,老文抢了宋庠的山长位置……这俩货以后有的斗呢!热闹肯定少不了。”

    这番话差不多是苏轼这辈子说的最有水平的一句。

    不过王宁安可不这么看,人只要不要脸,离着无敌就不远了,更何况两个老油条。

    “子瞻,你说实话,觉得孔孟之道如何?”

    苏轼不知道王宁安为什么要这么问,却还是老实回答,“我是无所谓的,少年时候我读孔孟,也不过是当成了求取功名的敲门砖,后来进了六艺,又跟着你学了这么多年……反正什么有用就用什么呗!何必那么在乎门户之见。”

    王宁安算是听懂了,大苏变成了实用主义派。

    “这样,你立刻进入百家学院,宋庠年纪大了,他最多掌舵而已,真正讲学的是冯京,你务必把冯京压住。我可告诉你,别太自大了,人家是三元及第,你一元都没有!”

    苏轼也被说得来了火气。

    “三元及第能怎么样,那是没碰上我这一科,不然,冯京连二甲都混不上,不让他灰头土脸,我就不是苏子瞻!”

    ……

    百家学院,从一开始就闹得无比热闹,几个当世最厉害的文人凑到了一起,面对着整个大宋的人渣,简直比六艺学堂还有趣。

    谁都拿出了全部的才华,尤其是冯京和苏轼,他们卯足了劲头儿,要争下一代的学术权威。

    显然,伴随着耆英社倒台,二程宣扬的洛学到了瓦解的边缘。

    什么学问,如果没有上面的人支持,没法通过科举,没法求取功名,都注定了不能长久。

    旧派势力,无论在官场,还是在舆论,全都开始衰败。

    接下来的大宋学术圈,依旧是三派争锋。

    只是格局变了,首先,这三派当中,王安石的新学处境更加艰难,因为之前的罢相风波,已经暴露了王安石的不足,如果没有西凉王撑着,他就要滚蛋了,领军人物不行,门人弟子也没有面子。

    三派当中,王安石屈居第三位。

    排在第一的,当然是以欧阳修和六艺书院领衔的六艺派。

    之前他们是推动变法,勇斗旧派的第一功臣,一度是大宋最进步,最开放,最活跃的力量,在几届科举当中,都斩获颇丰,几乎垄断学术。

    只是六艺一系或许想不到,站出来跟他们唱对台戏的不是旧派,不是理学,而是更加激进的百家派!

    宋庠,文彦博,这两位的份量,绝对在欧阳修之上!

    而且他们虽然号称百家派,实则尊奉管仲、韩非子,以法家和纵横家的理念为主,兼容兵家,还有道家的无为之治,唯独把儒家扔到了一边。

    别看这一派学问诞生于边陲之地,但是却迎合了太多人的需要,包括之前的变法派,还有许许多多的商人,尤其是海商,全都推崇备至。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风靡天下,一度把六艺学堂逼得差点关门大吉,欧阳修气得暴跳如雷,大骂王宁安荒唐!

    王宁安也是一肚子委屈,他当初创立六艺,旧派的实力还遮天蔽日,不可一世,只有打着恢复真儒的旗号,借助孔夫子提倡的六艺学问,来影响儒家士人。

    到了如今,新兴的集团,已经足以和旧派完全决裂了,他们不屑于保留任何和孔孟有关的东西,他们要自成一系,要拜新的祖师爷,要终结儒家一统江山!

    说王宁安葬送了六艺,一点也不为过!

    可他有什么办法啊……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醉翁,对不住了……

    随着百家书院成立,王宁安终于完成了扩张的所有准备。

    有物资,有兵力,有方针,还有思想!

    万事俱备,还等着什么?

    王宁安已经迫不及待了,老子被封为西凉王,封地在凉州,现在还落在西夏的手里,这算什么事啊?

    当进入三月中旬,王宁安正式召集手下,包括王韶,贾章,还有王宁泽,梁大刚,陈顺之,大家齐集一堂,商议进军的方案。

    正在商量呢,突然传来了消息,说是嵬名浪遇放弃了凉州,人马全部退到了甘州,凉州已经是空城一座了!

    在场的所有人全都喷了一口老血。

    不带这么玩人的,我们准备了一个冬天,结果一拳打在空气上,这是要闪腰的!

    王宁泽就嚷嚷道:“我看应该是嵬名浪遇的阴谋,想吸引咱们过去,然后来个突然袭击。”

    他说完之后,并没有得到回应,其他人都面色严峻,尤其是王宁泽的岳父贾章,他笑道:“老夫不可这么看!嵬名浪遇是一代名将,他应该看得出来,甘州和凉州,已经出现在了大宋三面包围之下,他守两座城池,和守一座城池,结果是一样的,只要败了一场,就彻底输了……所以,如果我是嵬名浪遇,倒不如集中全力,决一死战!”

    听他说完,大家终于点了点头,表示赞许,王韶就笑道:“嵬名浪遇不战而退,放弃了凉州,可是天赐给王爷的礼物,王爷还是尽快攻占凉州,赶快把王府建起来吧!”

    王宁安难掩喜色,他奋斗了这么久,终于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可以随意支配,这心情就好像攒了十几年,终于买了一套房差不多,当然了,他的房间大的过分了些!

    “嵬名浪遇骤然退走,是福是祸,还不清楚,老四,你先率领三千人马去探听情况,切记不可轻易入城,刚叔,你带着一万人押后,如果确实放弃了凉州,立刻向我回报。”

    王宁泽和梁大刚领命。

    他们点齐人马,即刻出发。

    王韶也向王宁安告辞,他要回青唐调集人马,去攻击甘州。嵬名浪遇想决一死战,王韶也早就打算毕其功于一役。

    “那个老狐狸如何了?”王宁安问起了野利遇乞。

    王韶立刻说道:“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野利遇乞身体倍棒,听说每天还能吃三斤肉呢!现在他手上的兵力加起来,应该差不多有五万人了。”

    “怎么会这么多?”王宁安低呼起来。

    王韶无奈道:“野利遇乞把朱令凌的部族吃了大半,又私下里和吐蕃诸部,往来密切。我看他离着自立门户已经不远了……王爷,要不要现在下手,把他解决了?”

    王宁安吸口气,眼珠转了好半天。

    野利遇乞是他养的一条恶犬,王宁安向来喜欢把功课做足,哪怕面对着弱于自己的敌人,也要百般折腾,等到他出兵的时候,已经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或许有人会觉得王宁安太攻于心机,一点都不爽快。

    可问题是把什么都寄托在战争争锋上面,万一输了一次,那可就不是不爽了,而是十分酸爽!

    王宁安绝对不会冒险。

    “野利遇乞还有用,和嵬名浪遇决战,他就是先锋!你要把他盯好了,别让老家伙坑了。”

    “遵命!”

    王韶也告辞了。

    十天之后,王宁泽终于传来了消息,凉州城是真的空了,接着梁大刚也送信确认,凉州城里的西夏人马走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两万多城里的百姓,还有六七万的牧民,他们全都嗷嗷待哺,早就没了粮食。

    王宁泽和梁大刚都没有进驻凉州,他们请求王宁安定夺,这些人该如何处置?

    “好一个嵬名浪遇!”

    王宁安咬牙切齿,这家伙哪里是跑了,而是把包袱儿甩给了王宁安。

    将近十万人,需要消耗多少的粮食?

    这是存心给王宁安难堪啊!

    “二郎,老夫以为你应该拿出决断之心来!”文彦博煞有介事道:“这些人说杀就杀了,杀一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你放心,绝对没有人敢乱嚼舌头根子,不然,你让他们找老夫算账!”

    王宁安看了文彦博一眼,“宽夫兄,你是不是还心怀不满,想要报复啊?”

    “老夫有什么不满的,我是真心替二郎着想,你不能被嵬名浪遇给坑了!”

    “多谢宽夫兄关心。”王宁安把手一伸,“20万石粮食,立刻送去凉州,一折出售,救济灾民!”

    “什么?”文彦博跳起来了,“王宁安,你脑子坏了,我们不是要彻底推翻孔孟吗,不是要讲究利益至上吗?你管西夏人去死!”

    王宁安把手一摊,道:“没法子,兔子不吃窝边草,凉州是我的封地,宽夫兄,你就出点血吧!不然我就下令。”

    文相公立刻警觉起来,“你要干什么?“

    “不干什么,就是不准一品大员,兼任学院山长,以免损公肥私。”

    “王宁安,整个西北,兼着山长的一品大员,就我一个人,你干脆说不准文彦博插手学院的事算了!”

    王宁安笑道:“差不多这个意思吧,我想宋相公一定很支持!”

    文彦博咬牙切齿,“好!好!好!你真行!你给我记着,凉州是我文彦博的粮换来的!!你就是个土匪!!!“

第753章 一块宝地

    “我被王宁安坑了20万石粮食!”文彦博道。

    “我被你抢了山长。”宋庠道。

    “你抢了老夫立地成圣的机会!”文彦博发怒。

    “你把老夫逼得差点喝西北风!”宋庠怒吼。

    “你和王宁安暗通款曲,勾勾搭搭!”文彦博驳斥。

    “呸……要不是你害人,耆英社还好好的。”

    “那是你们蠢笨,什么事情都敢拿来当党争的武器。”

    “你老东西才没资格说这话,你把孔孟圣人都卖了”

    “哼哼,没有你卖得狠!”

    ……

    前往凉州的路上,两个老货,你一句,我一句,不停吐槽,冯京听得都气炸了……你们两个老混蛋,都是你们,害得本状元公做人的底限都降低了!

    冯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毁三观之中。

    他觉得会很痛苦,可实际上当他走上台,大赞管仲,一次次把孔夫子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