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5部分

大宋将门-第5部分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宁泽咧着嘴,拼命点头,“摸鱼,摸鱼。”

    “哇呀呀,敢小瞧你哥,这是污蔑我的专业水平!”

    王宁安义愤填膺,找了一块石头坐好,把两个小东西放在了对面,让你们看看我会不会讲……

    “这个故事啊,是唐朝的时候,说是有一个种地的人,他姓黄,长得其貌不扬,人家都管他叫‘黄蛤蟆’,这个老黄啊,他有一个本事,会算卦,不过也算得不怎么灵……”王宁安慢条斯理地说着,他这段正是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说的《黄半仙》,不过是把时间放到了唐朝。

    王宁安手舞足蹈,讲起老黄一次次瞎猫碰上了死耗子,乐得两个小家伙拍着石头大笑。不知不觉间,在河边玩耍的其他孩子也凑了过来,仔细听着。讲到了老黄在屋里嘟囔“催,催,我来了,你还活得了吗?”外面的大太监崔英吓得直接跪了,向老黄坦白交代,是他偷了皇帝的夜明珠。

    熊孩子们都把眼睛瞪得贼亮,他们敢发誓,从来没听过这么有趣的故事,一个个都入迷了。王宁安没有注意到,有个小老头也凑了过来,摇头晃脑,津津有味,不时露出惊讶的神色。

    当王宁安讲到最后……老黄咬牙跺脚,叫着自己的小名,“黄蛤蟆!你就死在这盒里了!”皇帝一听,“嗯??他又算对了!!!”

    顿时引来了哄堂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小老头突然凑到了王宁安近前,“小哥,这个段子我买了。”

    ……

    一段《黄半仙》不光让熊孩子们对王宁安刮目相看,竟然还吸引了一个小老头,这位个头不高,一张大嘴,眼睛滴溜乱转,透着精明,不像是庄稼汉。

    “这位大叔,你要买故事?”

    “嗯!”小老头嘿嘿一笑,“实不相瞒,我是走街串巷说书的,正好路过,还想说两段混口饭吃,没想到小哥年纪不大,竟然如此会讲故事,老汉自愧不如,可不敢在这班门弄斧了。”

    小老头讲书多了,说话很文雅,王宁安也十分客气,笑道:“多谢夸奖……那个刚刚的段子,能卖多少钱?”

    “这个……”小老头嘿嘿一笑,“小哥,这段子可要是你的才行,如果是从别的地方听来的,老汉可不给钱啊!”

    王宁安不知道,说书的也有江湖规矩,不是听到了一个段子,就可以随便用,没有经过人家允许,可以闹到衙门的。要知道历朝历代,大宋朝对版权的保护都是首屈一指的,玩笑不得。

    “当然是我自己的,不信你问问去,还有谁知道?”王宁安把握十足。

    小老头思量半晌,把手伸到了钱袋子里,半天掏出了一串钱,正好一贯钱。

    “这些怎么样?”

    王宁安眼前一亮,他还以为小老头最多拿三五十个铜子意思一下,没想到竟然出了这么多,他反倒不好意思了。

    “大叔贵姓?”

    “我姓韩。”小老头指了指自己的嘴,笑道:“人家给我的绰号也是‘蛤蟆’,和那位黄半仙一样。就在沧州的三江茶馆说书,小哥要是到了沧州,欢迎去听书。只怕老汉没有小哥说得好,怕入不了法眼。”

    王宁安微微蹙着眉头,俗话说没钱寸步难行,他除了洗刷冤屈之外,一直琢磨的就是怎么赚钱。

    他想过搞点发明,弄个肥皂、香水啥的,可问题他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根本不知道怎么做,而且干什么都要本钱,兜比脸都干净,有心无力。

    韩蛤蟆的话提醒了王宁安,或许卖故事是个不错的来钱路子。

    “韩大叔,我想请教一下,话本有没有人收,是多少价钱?”

    “不太好说,贵的也有,老汉听说有人话三十贯、五十贯求一个话本。”

    见王宁安面带疑问,韩蛤蟆还以为他觉得钱少了,连忙道:“小哥,你的故事不错,可是太短了,只能当一个开场的小段,要成本大套的故事,才能卖上好价钱。我这么大一把年纪,不会占小孩子便宜的。”

    王宁安突然哈哈一笑,“韩大叔,我是觉得这么点的段子,就要了一贯钱,太不合适了,我再送你一个。”

    “噢?还有?”

    “你听着吧!”

    王宁安滔滔不断,又给韩蛤蟆讲了起来。

    作为一个码字工,王宁安古今的小说传奇都看了不少,从名著到野史,从评书到武侠,再到仙侠玄幻,装了一肚子货。放在上辈子,不过是码字工的基础常识,可是到了大宋朝,就成了赚钱的无尽宝库。

    别的不说,听韩蛤蟆的意思,弄个几十贯轻而易举啊!

    王宁宏为了四贯钱,就把家里的马给当了,几十贯,也不是小数目。

    当然王宁安知道,他拿着一个故事,就跑出去卖钱,肯定行不通。正好借着韩蛤蟆的嘴,把名气打出去,等着有知名度了,再把好货抛出来。

    想要一炮打响,也不能含糊。王宁安给韩蛤蟆讲了一个《沉香床》的故事项子京是进京赶考的士子,他留恋青楼,科举落榜,结识了一名歌姬,痴心钟情,分别的时候,项子京拔下了一颗牙齿,作为信物,山盟海誓,此心不变。

    项子京回家之后,央求老父,携带了名贵礼物,用沉香木做了一张大床,重新回到京城,要去迎娶歌姬。

    哪知道对方已经另寻新欢,项子京大怒,质问定情之物,歌姬竟然拿出了一个抽屉,里面满是牙齿……

    项子京幡然悔悟,就在大街之上,焚烧了沉香床,香气缭绕,数日不散。京城上下,皆知公子有情,歌女无义,无不暗自嘲讽,有眼无珠,歌姬忧愤之下,悬梁自尽。

    ……

    “好一个瞎了眼的无耻贱婢!真是自作自受!”韩蛤蟆竟然被说的义愤填膺,他也讲了一辈子故事,王宁安的两个段子彻底把他比下去了。

    这要是回到沧州,当众一说,保证自己的名气又会大了许多,自然收入也更加丰厚。

    “多谢小哥,老汉感激不尽。”

    “哈哈哈,小意思,我大段子三百六,小段子如牛毛,韩大叔要是没有新鲜段子,只管来王家找我啊!”

    “好嘞!”

    韩蛤蟆真想再买几个,可一来到了黄昏,二来他口袋里也没钱了,只能暂时告辞。

    “哈哈,咱们有钱了!”

    王宁安晃晃一大串铜钱,王洛湘和王宁泽两个小家伙都惊呆了,满眼睛都是小星星。

    “哥哥真厉害!”

    王宁安也没有想到,卖故事居然能赚钱,王宁安突然觉得自己肚子里装着一个巨大的宝库,顿时豪气干云。

    “两个小馋鬼儿,让你们瞧瞧哥哥的手艺!”

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

    当天晚上王宁安亲自跑到了隔壁的吴大叔家,比起之前,可要大方多了,从吴大婶手里买了一袋子小米,几个炊饼,还有一只老母鸡,加起来才花了五十文,一贯钱够花不少日子呢!

    上回吃肉是什么时候?

    至少两三个月了,两个小家伙都忘了肉味,围着王宁安,不停拍手,笑着跳着,跟过了年似的。真想不到,吃一顿肉,竟然会这么幸福!

    王宁安用烧水的小灶,炖了一大锅鸡汤。家养的老母鸡,味道鲜美,肉质结实喷香,尤其是一层黄澄澄的鸡油,更让见不到荤腥的两个小家伙发疯。喝汤吃肉,一只老母鸡,大半都落到了王宁泽和王洛湘的小肚子里。

    “往后啊,你们就跟着哥哥混,保证顿顿都有肉吃!”王宁安得意洋洋地宣称着。

    两个小家伙用力点头,转过天,王宁安煮了小米粥,昨天他留了一块鸡胸脯的肉,正好切到了粥里,就着咸鸭蛋,美美吃了一顿。王宁泽和王洛湘的小肚子都成了皮球。

    “起来,跟着哥哥出去转转,可不能吃成小胖墩儿!”

    王宁安带着两小只没走出多远,身后大伯气喘吁吁追来。

    “二郎,老太太叫大家去祠堂。”

    王宁安一愣,不是刚去了一次,怎么还要去。

    他凑到大伯的身边,好奇问道:“有什么事?”

    大伯强忍着笑,讥诮道:“别问了,反正老二有热闹了,让他得意,这下子摔了个大跟头,还有脸说是读书人呢,把脑子都读傻了!”

    大伯步伐飞快,生怕错过了好戏。

    王宁安不明所以,去不敢怠慢,拉着两小只,跑到了祠堂,刚进来就看到一个三十出头的中年人跪在地上,不停磕头。

    “奶奶,快救救孙儿吧!”

    是二伯!

    王宁安坐在了靠近门的椅子上,他偷眼看去,只见二伯娘崔氏满脸泪痕,眼泡又红又肿,跟两个大馒头似的,看样子事情不小。

    “说吧,这一百贯钱,你是怎么欠下的?”

    王老太太一开口,就把王宁安吓得瞪大了眼睛,乖乖,这个二伯害真能花钱啊!

    就见王良跪在地上,惨凄凄道:“奶奶,孙儿这些年读书上进,要结交名士,砥砺学问,少不了花钱,一起谈诗论道,不能总让人家花钱,不体面不是!”

    “别说废话,你为什么借了这么多?”

    王良一哆嗦,低声道:“这里面有二十贯是孙儿这两三年陆续借的,利滚利,驴打滚儿,这不就到了六十贯。”

    王老太太的眼睛冒火,浑身气得发抖,好在还没有失去理智。

    “说,那四十贯呢?”

    “是是是。”王良思量下,哭丧着脸,满腹委屈道:“奶奶,这事真不怪孙儿,我也是一片好心,想要把欠的钱还上。我,我听说有人预测斗狗比赛结果神准,孙儿连着按他的预测押了三回,都赚钱了,这最后一回有八条斗犬参加,是决赛,要是押中了不但能把钱还上,还能赚两三百贯……”

    王良还在往下说,却发现满屋子的人都一脸怪异,大哥王良想笑不敢笑,媳妇把脑袋扭过去,其余几个小辈儿使劲憋着。

    突然,王老太太哀叹一声,“逆子啊!”

    说完之后,身体往后一挺,愣是给气昏过去了。

    二伯和堂哥,爷俩竟然栽在了同一件事情上,王宁安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堂哥王宁宏只是准备押五贯钱,还被王宁安撞破了。可二伯王良大手笔,一下子押了四十贯,钱都打了水漂不说,还欠了巨款!

    足足一百贯啊,王家可不是当初了,哪里拿得出来!

    王老太太连打人的力气都没有了,直接昏死过去。大家伙七手八脚,把老太太救了过来,老人家满眼都是泪水。

    “拿把刀,杀了我,眼不见,心不烦,你们怎么不杀了我?”老太太哭得稀里哗啦,王良红到了脖子根,却还在强辩。

    “奶奶,真不是孙儿胡闹,那位大师可灵了,连着对了三次,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孙儿能不信吗?哪知道最后一次,他竟然失了手,谁能想得到啊?”王良一副苦大仇深,义愤填膺的模样。

    王老太太见他还不认错,气得又是翻白眼。

    ……

    “二伯,你上当了!”闷不吭声的王宁安忍不住了。

    王良一眼扫到了他,怒斥道:“小孩子家家,你懂什么?”

    “我当然懂,卖给你结果的就是个大骗子!”王宁安算是看透了,难怪王宁宏那么不靠谱,原来他爹比他还过分!没分家呢,让这俩白痴折腾,要不了多久,王家准完蛋了。

    “怎么会?”二伯还不服气,“他要是骗子,怎么前面三次的都对了?我还赢了钱?”

    王老太太也顾不上什么了,伸手把王宁安叫到了身边。

    “告诉太奶奶,是怎么骗人的?”

    “这还不简单。”听过二伯爷俩的说法,王宁安终于想到了对方的手法。

    “太奶奶,假定两只狗比赛,一定有一个胜一个负,那位所谓的高人给的结果,肯定一半是写着这一只,一半写着另一只。假定有八十个人被他骗了,第一次之后,就剩下四十正确,第二次呢,剩下二十个,第三次就剩下十个,到了这时候,他突然狮子大张口,让这十个人出钱买第四次的结果,由于连着对了三次,到了第四次,自然深信不疑,就把钱给了这位所谓高人,结果他随便写了一个结果,自然血本无归,被骗得结结实实!”

    “我敢说,他最初给结果的时候,一定是免费送的,还告诉你不一定准确,只当个乐子,如果算的不准,也不要找他的麻烦,更不要往外面说,不然法术就不灵了。”

    “你怎么知道的?”二伯吃惊叫道,王宁安的话,就仿佛亲眼目睹,人家的确是如此说的,要不是连着对了三次,他也不会下血本啊!

    王宁安连着讲解了三遍,在场的众人终于恍然大悟。根本不是什么法术,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神奇,只是一点数学知识,就把二伯骗得团团转。

    王良整个人都被抽空了一般,傻愣愣的不停念叨着,“怎么会,怎么会……”身体往后退,脚下不留神,扑通摔在了地上,后脑勺直接磕在了地上,二伯腿一身,直接昏死了。崔氏吓得抱住了丈夫,嚎啕痛哭。

    “老爷,你可不能死啊,你要死了,我可怎么活啊?”崔氏哭天抹泪,伤心欲绝。

    王老太太看在眼里,只是哼了一声,“别装死了,老身打不动你们,也管不了。”

    王良的眉头一动,却还是紧闭着眼睛。王老太太摇头苦笑,“有功夫想想怎么还钱吧!一百贯,利滚利,要不了半年,就能变成五百贯,一千贯!老二啊,你把咱家都给卖了!”

    刚强的王老太太失声痛哭,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奶奶许氏缓缓站了起来,走到王良的面前,抡起巴掌,左右开弓,没几下就把王良打成了猪头。

    王良也没法装死,只能趴在地上,哭道:“娘啊,孩儿也是一片好心,孩儿都是为了咱们这个家啊!这一次无论如何,都不能不管孩儿啊,等着日后孩儿中了进士,咱们家就一步登天了……”

    “呸!”

    念佛吃斋的许氏平时连蚊子都舍不得打,今天却对亲生儿子声色俱厉。

    “畜生,就凭你还想中进士?咱们王家早晚会死在你的手里!”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