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69部分

大宋将门-第69部分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欧阳默然不语,余靖突然开口了。

    “夏竦误国,又救灾不利,大不了上书弹劾,先把老贼搬倒了!”

    “不可!”包拯连忙摆手,“武溪公,朝廷的难显而易见,下官并非替夏相公说话,而是此时弹劾,很多人都会以为是借着救灾掀起党争,到时候朝廷纷乱,救灾就更无从谈起,这几十万的老弱妇孺,只怕连半数都活不下来。”

    听完包拯的话,王宁安真的很惊讶,这位急先锋什么时候学会老诚谋国了,真是稀罕啊!

    老包许是感到了王宁安诧异的目光,干笑了两声。

    “二郎,做事总要三思,这也是你教会我的,不如这一次你再教本官些救灾的本事。”为了灾民,老包都低头赔笑脸了,可把王宁安挤兑到了墙角,不管是不行了。

    思量一会儿,王宁安闷声道:“我最多有办法解决10万人的生计,不过……必须徐徐图之,而且必须要朝廷全力配合。”

    王宁安不是说假话的人,几位老先生都陷入了沉思,不让朝廷掣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还要避免党争,那就难上加难。

    王宁安不说话,你们给我出难题,我也不能客气了,反正不把乱七八糟的事情摆平,老子才不给你们火中取栗呢!

    这就是个坑与被坑,简称互坑的故事。

    过了许久,欧阳修微微一笑,“党争是避不开了,不过老夫却有办法叫党争无法干扰救灾,王二郎,你意下如何啊?”

    王宁安无所谓地耸耸肩,“拭目以待了。”

第123章 流民图

    从学堂出来,一阵冷风,王宁安不由得缩了缩肩膀,从骨子里涌起一丝寒意。

    欧阳修的承诺的他并不相信,事实上,当得知有几十万灾民没有着落的时候,王宁安就知道,一场滔天巨浪已经来了。

    哪怕包拯、欧阳修等人不想折腾,大名府的贾相公会袖手旁观吗?那个不要脸的老货一直垂涎枢密使的位置,不趁此机会扳倒夏竦,简直侮辱他的智商!

    而且王宁安觉得是贾昌朝在背后推波助澜,才弄得灾民这么艰难。

    反正不管怎么说,百姓最无辜,能争一分是一分,能多救一个人是一个人,毕竟河北也是王家的根本,为了公,为了私,都不能袖手旁观。

    ……

    邻近五月,汴京的天气热得早,热得邪,足足有一个月没有下雨,田地都干渴开裂,老百姓抬着龙王爷,赤脚奔走,到处哀求降雨,好不可怜。

    只是民间如何,却影响不到当朝的诸位相公,从早朝下来,韩琦就请富弼到府中一叙,上品龙凤团茶,井水中拔得冰凉的西瓜,红的瓤,黑的籽,煞是好看。

    富弼优雅地吃了一片,就放下了。

    “赣叟兄,你叫我过来,不会是品茶吃西瓜吧?”

    韩琦摸了摸嘴巴,干笑道:“彦国兄,咱们不玩虚的,你听说了吧,昨天陈执中的家里失火了,足足烧了三间房子。”

    “哦?”富弼一愣,“怎么没听说啊?今天上朝,陈相谈笑风生,不像刚遭了火灾。”

    韩琦哈哈大笑,“彦国兄果然是君子,陈执中他哪有脸宣扬,不过很快就尽人皆知了。对了,彦国兄,你可知起火的原因?”

    富弼摇摇头。

    “是拜醮敬天!”韩琦冷冷笑道:“堂堂首相,面对天灾**,拿不出半点主意,居然在家中设神坛,请了一大帮的道士和尚,念经祈福,结果竟然走水,把自己家给烧了,你让他怎么舔着老脸和外人说!”

    富弼一惊,韩琦不会说假话,诚如此,陈执中尸位素餐,真是太让人失望了。

    他猛然惊醒,韩琦把自己叫过来,不会是准备把陈执中干掉吧?

    韩琦见老朋友满脸骇然,他更加得意,幽幽说道:“彦国兄,我还告诉你一件事,负责督修六塔河的郑骧和李中师,为了赶工程进度,居然累死了上千民夫,他们担心事情败露,居然把死尸堆在了山谷之中,不让外人知道。草菅人命,当真是无法无天!”

    富弼更惊讶了,郑骧原来是河北东路的转运使,因为王则起义,他把罪责推给贾昌朝,结果贾相公安然渡劫,郑骧反倒被贬官,本来是要把他赶到两广的,夏竦出面保举,让郑骧戴罪立功,和李中师一起督修六塔河,引黄河回归故道。

    郑骧是夏竦的人,李中师是陈执中保举的。

    人都说韩琦大胆,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居然同时打东西两府相公的主意,富弼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

    就在这两位相公思索着怎么发难的时候,他们的“猪队友”欧阳修居然先出手了。

    四月末,一份来自沧州的扎子通过银台司,送到了赵祯的面前。

    银台司是个很特殊的衙门,本来应该属于门下省,可编制上又属于枢密院……有点两边都不好管的味道,正因为如此,通过银台司上奏,能避开东西二府,直达天听。

    欧阳修的扎子厚厚一摞,详细叙述了六艺学堂的情况,赵祯看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对陈琳赞道:“醉翁不辞劳苦,为国育才,真应该厚赏。寡人想把他调回京城,接掌翰林院,以正士风,作为天下读书人的表率。”

    陈琳老脸笑得很灿烂,“圣人烛照万里,任用贤才,自然是不错的。只是六艺学堂刚刚起步不久,老奴怕醉翁乐不思蜀,不愿意回京啊。”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你不能说皇帝错了,只有把责任推给醉翁。

    赵祯愣了一下,摇头笑了笑,自己是操之过急了。

    他耐心翻着,到了最后,突然有一卷宣纸落了出来,赵祯好奇展开,居然是一幅画,上面赫然写着“民生多艰”四个字,在一旁还有几行小字,记述作画缘由……河北各地学子云集六艺,纷纷言说民生艰难,欧阳修自沧州,至大名府,目睹惨状,心中骇然,故不敢隐瞒,上达天听……

    赵祯倒吸口气,把目光落在了画面上,突然之间他觉得双眼刺痛,不自觉凑近画面,仔细看着……衣衫褴褛,拄着拐杖,背着竹篓的百姓,手捧破碗,哀求过路的客商,只是没有人会给他们东西,因为一旦给了一个,其他人都会扑上来。

    只有那些人贩子才会得意洋洋,笑嘻嘻地在人群之中穿梭,当他们看中一个孩子的时候,就会出钱购买,一小袋面粉,就能换两个十来岁的小姑娘,送别女儿的母亲,抱着病儿的老父,跪地哭泣的孩子……每一幕都戳痛了赵祯的心,这位仁慈的帝王止不住流下了泪水。

    “陈伴伴,这,这就是朕的江山,朕的子民吗?”

    陈琳揉了揉老迈的花眼,他看到这幅图,知道事情大条了……

    “官家,老奴不敢隐瞒,虽然圣天子励精图治,但总有天灾**,自古皆然,官家不用太过伤心,下旨让地方官好好安抚就是了。”

    赵祯眼睛死死盯着画面,摇摇头。

    “不对,醉翁说是从沧州至大名府,所见情况,今年河北没有大灾上报,只有……只有去岁黄河决口!”

    赵祯突然变得声色俱厉,“莫非说去年的灾,到了今年,百姓还没有安顿好?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皇帝怒了,对自己的大臣信赖有加,给他们最高的俸禄,每到年节,嘘寒问暖,无微不至,但是他们就这么回报自己吗?

    赵祯立刻下旨,没有多大一会儿,两府的相公悉数被叫了过来。

    罕见的,赵祯没有和颜悦色,在鞠躬行礼之后,赵祯让陈琳把图送到了陈执中的面前。

    “看看吧。”

    只有不咸不淡的三个字,陈执中心就一沉,接过来才看了几眼,浑身颤抖起来。

    “老臣无能。恳请陛下责罚。”陈执中倒也光棍,直接认了。

    谁知赵祯却不那么好糊弄了,“若是责罚,就能救百姓于水火,哪怕罚朕也无有不可!”言下之意,别说那么屁话,给朕来点有用的。

    陈执中心烦意乱,唯有偷眼看夏竦,心说你老倌儿该站出来了吧,不能光让我顶着,你才是正主!

    夏竦虽然无奈,可是自从黄河决口,他就猜到了会有今天,因此也不太焦急。

    “陛下,黄河决堤,灾情非比寻常,地方衙门尽力而为,仍力有未逮,不过……很快就能改善。”

    “夏相公有办法了?”赵祯好奇道。

    “回禀陛下,六塔河已经完成大半,今年之内,就能合拢,到时候黄河恢复故道,青壮劳力可以重回家园,流离失所的百姓也就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原来如此。”赵祯若有所思,“夏爱卿,人命关天,你可不能等闲视之啊!”

    夏竦连忙点头,诺诺答应,心里却松口气,可有人不想他轻易过关。

    韩琦突然站了出来,“夏相公所言极是,可是这么多百姓,且老弱妇孺居多,他们能撑到年末吗?朝廷能弃之不顾吗!草菅人命,可是会遭天谴的!”

    夏竦脸色一变,“韩相公,你想如何?”

    “民为重,社稷次之。灾情之重非比寻常,以往的办法不够,如今朝廷府库空虚,距离夏粮还有两个月的功夫。为了让百姓渡过难关,应当派遣熟悉河北灾情,又德高望重的大臣,前往地方,筹措粮食,抚恤百姓。”

    赵祯欣然点头,“韩爱卿,你以为何人能担此重任?”

    韩琦正色道:“臣保举夏相公,他首倡六塔河,且曾经判大名府事,经验丰富,德望非常,是最好的人选。”

    热情洋溢的话语,不知不觉间,就把夏竦推到了悬崖边,跳不跳不由他了。

    厉害了,韩相公!

第124章 大家都爱吃龙肉(求首订)

    玩了一辈子阴谋的夏相公,被一个后辈给阴了,而且还是很彻底,很干脆那种。

    其实他早该有所察觉的,上一次王则的叛乱就告诉所有人,昔日的庆君子已经消失了,解除了道德原则的约束,又不比他笨,凭什么韩琦和富弼会被他吃得死死的,人家也会照方抓药的。

    只是夏竦想不到,就连大炮筒子欧阳修都转性了,没弹劾不说,甚至连救灾不利都不提,光说民生艰难,弄了一个流民图上去,正好戳中了赵祯的弱点,很自然就迁怒到夏竦。韩琦再顺势推了一把,他不出京都不成了。

    夏相公精明了一辈子,也知道这是个火坑,奈何之前六塔河他跳到了最前面,此时出了事情,不得不顶上去……

    好在赵祯也够意思,不但让他继续当着枢密使的职位,还加封郑国公,负责修河并赈济灾民事宜。

    夏相公带着吃沉甸甸的担子,颇为忐忑地离开了京城。

    ……

    “不错嘛,醉翁手段高明。”王宁安不无惊讶道:“把夏竦弄出京城,让他负责赈灾事宜,夏相公总不能给自己找麻烦下绊子,这招高明!”

    “难得,二郎竟然能看得起老夫。”欧阳修抓着胡子,笑眯眯道:“老夫还以为你一直目空一切呢!”

    “哪有,我可是很敬重你老的,只是夏相公总揽救灾事宜,我做出什么成绩,都要分给夏相公一半,醉翁能甘心吗?”

    欧阳修哼了一声,老脸沉下来。

    “王二郎,你还是小觑老夫!几十万的灾民生死一线,难道老夫还不能放下一点个人恩怨吗?只要能救下百姓,让夏竦嚣张些日子又何妨?”欧阳修狠狠瞪了王宁安一眼,凶巴巴道:“我能做的都做了,剩下就看你的本事了!

    老夫子甩袖子离开,只剩下王宁安摸了摸鼻子。

    是该看自己的了!

    沉思许久,终于有了腹案。

    先把国舅爷曹佾找了过来,曹佾一见面就摆手,“王二郎,咱们是朋友不假,但是我们家可不是我能说了算,你想管我借粮食,实在是爱莫能助。”

    王宁安这个气,就你这德行,还想修成八仙呢,做梦去吧!

    “我不管你借粮,就问你一件事,怎么能把一件普通的东西,卖得值钱了?”

    曹佾长出口气,挠了挠头,陪笑道:“这个不难,不过要看什么东西?如果要是个姑娘……”曹佾向四周看看,凑到王宁安的耳边,鬼兮兮道:“就让她陪着醉翁些日子,然后再让醉翁给她写几首词,立刻身价百倍,多少人捧着金子,想要尝一尝滋味。”

    曹国舅眉飞色舞,神采飞扬,还想往下讲,王宁安脸都黑了,他只好闭上嘴巴。

    “我是说正事,咱们也不兜圈子,我手上能拿来救人的只剩下鲸肉了,你就帮我想想,怎么能换到更多的钱吧!”

    王宁安的财路是不少,可是烈酒走私不能拿到台面上,白砂糖又要等到七八月份收获之后,才能榨糖,现在只是一张画饼,没法充饥。

    算来算去,最快的就是捕鲸了。

    事实上他敢说安顿十万百姓,也是捕鲸带来的底气。

    “这个啊……”曹佾想了半天,沉吟道:“恐怕只有找我姐夫了。”

    ……

    把夏悚派了出去,赵祯的心依旧不安宁,救济灾民不是派个大臣就行了,必须有粮食,可是粮食从哪里来?

    去年各地歉收,河北遭了水灾,府库的存粮都消耗光了,东南的夏粮要等到七八月份才能送到京城,怎么算都有几个月的缺口,赵祯愁得吃不下饭。

    “陈伴伴,从今天开始,寡人一餐减到四个菜吧,不要荤腥,想到百姓受难,朕也吃不下去。”

    别的皇帝这么说,只怕九成九是假的,可是赵祯却不是开玩笑。

    陈琳都快哭了,“官家,御膳是有规矩的,奴婢们哪能让圣人受委屈啊!”

    “什么委屈,几十万的灾民,从去岁到今年,都没吃过饱饭,卖儿卖女,何等凄凉!朕躬德薄,愧对苍生啊!”

    陈琳拗不过赵祯,只好点头。

    到了晚膳的时候,赵祯却是一愣,说好了四个菜,怎么多出了一个?

    “陈伴伴,莫非朕说话也不管用了?”

    赵祯放下了碗筷,脸迅速沉下来。

    陈琳慌忙说道:“圣人节衣缩食,是为了天下苍生,老奴岂能不知。这一道菜是国舅爷特别吩咐的,也是为了苍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