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血强国 >

第739部分

铁血强国-第739部分

小说: 铁血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个计划只不过是他们一厢情愿的认为德国人会履行承诺,向苏俄发动进攻。如果德国人撕毁承诺,并不像苏俄发起进攻,而是调转枪口,直接进攻他们的话,那英法两国就得抓瞎了。

    霍普金斯也清楚,英国人现在正在做这种白日梦。但是,想要说服英国人的话,那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对苏俄那种根深蒂固的敌视,在短时间内绝对无法改变。

    当然,美国人会赞同和苏俄合作,因为苏俄距离美国太过遥远了。就算是最终苏俄真的尾大不掉,也威胁不到美国。而英国以及法国就不一样了,作为欧洲国家的他们,可是时时刻刻受到苏俄的威胁的。谁敢保证苏俄借助战争强大起来之后,不会直接对他们构成威胁呢?苏俄会放过****整个欧洲的机会吗?想想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因为各自的利益,英国人和美国人,很难在这个问题上走到一起来的。

    “特使阁下,美国作为西方民主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一旦战争爆发的话,美国理应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支援,确保我们在战争当中获胜的。所以,英国政府希望,一旦战争爆发,美国应该竭尽全力的支援我们。”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说道。

    “当然,美国也不希望战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如果战争爆发的话,美国会尽力支援英国的。但是,我们希望英国能够好好考虑一下,将苏俄加入到我们的同盟。”霍普金斯说道。

    “好的,特使阁下,我们会好好考虑一下的。”内维尔·张伯伦回答道。

    但是,霍普金斯能够感觉的到,内维尔·张伯伦这分明就是在敷衍。为此,他不得不感慨,英国人自以为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了。实际上,他们这根本就是目光短浅。到时候,英国人肯定是会吃大亏的。

    随后,他们开始讨论一旦战争爆发,美国应该给英国提供什么样的支持了。英国人当然是巴不得美国能够直接派遣军队作战了。但是,美国人可不想在战争初期就投入到战争当中。那个时候,正是敌人兵锋正盛的时候,加入战争,只会让他们付出惨重的损失的。因此,霍普金斯表示,美国国内的鼓励主义盛行,要对外作战,将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美国最多向英国提供武器和战争方面的支援。

    当然,这些都不是免费的。英国人必须要用钱来购买才行。美国人可不会做赔本生意的。

    英国人也知道,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要美国人免费支援他们,那完全是不可能的事。美国人答应在战争爆发之后,向他们出售武器装备和战争物资,这已经让他们非常的满意了。

    这一次和英国人的会晤,让霍普金斯非常的失望。英国人只想从每个人身上占便宜。同时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那样下去的话,肯定是不行的。这将使得未来的战争,更加的充满变数,他们想要赢得战争的胜利,也更加的困难。

    不过,英国人一定要这么选择,霍普金斯也没有办法。

    霍普金斯在英国并没有待多长的时间。1月6日,他就离开了英国,搭乘一艘商船前往了法国。

    只不过,法国人和英国人,明显是抱着同样的心思的。法国总理兼战争部长爱德华·达拉第同样不想接纳苏俄人,而是希望怂恿德国人去进攻苏俄,法国好在背后得利。

    对于问及如果德国不进攻苏俄,反过来进攻法国的话,法国该怎么办呢?爱德华·达拉第十分的自信,他相信法国的上百万精锐军队和坚固的马奇诺防线,一定能够抵挡住德国*军队的进攻的。到时候,他们会让德国人知道法国的厉害,让他们碰的头破血流。

    法国人如此的自信,让霍普金斯非常的无语。最终,只得和法国人达成了战争一旦爆发,美国可以以优惠的价格向法国出售武器装备和战争物资的协议。其他方面,则没有什么进展。(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斯大林的野望

    霍普金斯的英国和法国之行,让他非常的失望。英国人和法国人对于未来的战争,显然是充满了自信。要不然的话,他们不会拒绝苏俄这么一个强大的盟友的。只不过,霍普金斯却认为,德国不会像英法想象当中的那么简单的,他们肯定不会如英法所想的那样,先对苏俄发动进攻的。一旦德国先进攻英法,英法两国估计是很难抵挡住德国的进攻的。

    尽管如此,但英国和法国执意如此,他也没有办法。霍普金斯已经打算等回到美国之后,就提醒罗斯福总统重点注意英法两国。一旦英法两国呈现出败像的话,就加大对他们的援助。毕竟,一旦英法两国被德国给打败,那么,欧洲就有可能沦陷。一旦欧洲沦陷,美国就有可能遭到中德两国的夹击。那样的话,美国多半会输掉战争的。

    不过,这一次的英国和法国之行,也不是一点成果都没有达成的。英法两国都同意,可以让美国*军队进入太平洋上的两国殖民地,加强这些地区的防务。特别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可以进驻美国*军队协防。这对于英国人和法国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要全力应对德国的威胁,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兵力投入到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去。现在美国人帮助他们防守这些殖民地,这完全是求之不得的。当然,在战争结束之后,美国人必须要归还这些殖民地而已。同样,对于美国来说,这也是非常有利的。美国在太平洋上拥有不弱的军事存在,可以抵御中国的入侵,使得美国获得更大的战略转圜的空间。或者说,这叫用空间来换时间。中国不将美国部署在太平洋上的那些棋子拔掉的话,就不可能对美国本土发动攻击的。美国的全面动员是需要时间的,正好可以用这些太平洋上的殖民地来为美国争取足够的时间。

    当然,在这一个时空,美国*军队的动员要更早一点。罗斯福总统已经下令,美国陆军的总兵力要从现在的四十万不到,在半年内扩充到一百万人。到明年的这个时候,美国陆军的总兵力要提高到两百万人。美国海军也要开始加快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建造,使得美国海军的实力变得更加强大,具备在太平洋上和中国海军抗衡的实力。以便于在未来的战争当中,美国能够抵挡住中国*军队的进攻。

    离开法国之后,按照之前的行程,霍普金斯赶往了美国。为了保密,他乘坐的是一艘法国商船。商船需要经过北海,然后进入波罗的海,在苏俄靠岸之后,再乘火车前往莫斯科。一路上,预计要耗费一周左右的时间。因为英法两国之行,让霍普金斯没有完成预期的目标。所以,他只能够将希望放在苏俄身上了。

    在霍普金斯赶往苏俄的途中,实际上苏俄的领导人就已经在期待他的到来了。现在的苏俄,面对中德两国越来越强大的军事压力,也是有些力不从心了。即便,苏俄的常备陆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三百万人。但是,扣除分布在漫长边境线上防备中国、俄罗斯帝国和德国的军队之后,居然所剩无几了。这也就使得苏俄在安全上,颇没有自信。一旦战争爆发的话,苏俄的军队能否抵挡住敌人的进攻,让苏俄的一干将领们,实在是没有信心。

    黄帝纪元4637年1月10日,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召见了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

    “李维诺夫同志,美国特使还有多长时间才能够抵达苏俄?”斯大林问道。对于美国特使,他可谓是望穿秋水了。因为,斯大林发现在现在的情况下,想要抵挡住中德两国的进攻,特别是中德两国夹击苏俄的话,他们根本就抵挡不住,没有任何的机会。美国人突然向他们释放善意,使得斯大林欣喜若狂。在他看来,这无疑是苏俄的一个极好的机会。

    “斯大林同志,没过特使才刚刚从法国出发,预计要17日的时候才能够抵达莫斯科。”李维诺夫说道。

    斯大林点了点头:“嗯。李维诺夫同志,这一次美国特使秘密访问苏俄,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大事,务必要高规格的接待对方,让对方感到满意,不能够出现任何的马虎。”

    “是,斯大林同志。”李维诺夫点了点头,他也知道,斯大林同志是将美国人当成了救命稻草了。

    “好了,李维诺夫同志,你去忙吧。另外,把莫洛托夫同志,伏罗希洛夫同志,卡冈诺维奇同志和米高扬同志叫来。”斯大林吩咐道。

    “好的,斯大林同志。”李维诺夫点了点头,退出了斯大林的办公室。

    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和米高扬就来到了斯大林的办公室。

    “同志们,美国特使已经在前往苏俄的路上了,再过几天就会抵达莫斯科了。这对于苏俄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我们应该好好的把握这一次的机会,从美国人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大家都想一想,我们这一次怎么样才能够从美国人那里得到更多的好处呢?另外,美国人突然对我们释放善意,到底是为了是什么?”斯大林说道。

    “斯大林同志,美国人也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威胁了。中国人和美国人,一直在围绕着太平洋的霸权展开斗争。但是,经济危机之后,中国就在工业实力方面超过了美国,成为了最强大的工业国了。在军事方面,中国更是碾压美国。因此,在国际局势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美国人自知依靠他们的力量,无法击败中国,所以才向我们示好的。”莫洛托夫说道。

    斯大林点了点头,他也是这样认为的。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美国人不是傻子,如果不是有所图的话,肯定不会这么快就改变对苏俄的态度。要知道,当初美国可是敌视苏俄的。

    “斯大林同志,一旦战争爆发的话,美国将面对中华帝国的全力进攻。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美国人要抵挡住中华帝国的进攻,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美国人大概是想要我们从背后对中华帝国发起进攻,以减轻他们所面对的压力。”伏罗希洛夫也说道。

    “嗯,有道理。可是,美国人想要拿我们来当枪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斯大林显然不会那么轻易就让美国人如愿的。

    “同志们,等到美国特使来了之后,我们该向他们提出什么样的条件呢?”斯大林问道。这一次,他显然是把美国人当成冤大头来宰的。苏俄现在的工业虽然号称世界第三,但是,和前面的中国以及美国相比,还是由很大的差距的。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高精尖的领域,和中美的差距太大。因为精密设备和材料方面的差距,使得苏俄无法制造出高性能的设备。这也是为什么苏俄的军工产品,一直以来都很粗犷,并且性能无法和世界一流的军备相比的原因。

    “斯大林同志,这一次是美国人求助于我们,我们可以要求他们向我们提供高精度的工业母机,以弥补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另外,石油也是我们急需的。”卡冈诺维奇说道。

    苏俄无法制造出高精度设备,很大的原因就是缺乏高精度的工业母机,这使得苏俄的工业,整体上和中美有很大的差距。另外,现在的苏俄也缺乏石油。巴库油田早就被中华帝国夺取了,西西伯利亚也在中国的控制之中。苏俄需要的石油,只能够从国外进口。美国无疑就成为了苏俄能够进口石油的地方。如果战争爆发,对石油的消耗更少会猛增。如果不尽早储备更多的石油的话,苏俄在战争当中根本就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现在已经不是一战了,无数的装备都是需要烧油的。没有油,飞机无法起飞、坦克和装甲车无法开动,只能够成为一堆废铁。到时候,苏俄红军就只能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抵挡敌人的钢铁洪流。那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傻子都知道。

    斯大林点了点头,如果能够从美国人那里弄到这些东西的话,他们的战争潜力就能够发挥出来。这样的话,也能够在未来的战争当中坚持更久。

    “斯大林同志,我认为我们向美国人提出的要求,不仅仅限于这两个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向他们要求更多。从钢铁、铝锭到武器装备,都可以向美国人提出。毕竟,如果我们要和中华帝国开战,仅凭现在的三百万军队是绝对不够的,我们需要武装更多的军队,而需要的武器装备,仅仅依靠我们自己,是很难实现的。”米高扬说道。

    斯大林顿时眼前一亮,苏俄红军现在有三百万陆军,但是,他可是计划将苏俄红军扩充到一千万人的。要武装一千万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有了美国人的支持,那就容易得多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美苏密约

    苏俄军队的优势,无疑是兵力多,并且通过政治委员的制度,使得部队打起仗来悍不畏死。但是,苏俄军队也存在很大的短板。首先,士兵们的战斗素养普遍不高。大清洗结束之后,很多有经验的军官都被清洗掉了,使得苏俄军队的战斗力不断下降。其次,苏俄军队装备的武器,普遍比不上中德等一流军事强国,从飞机、坦克甚至到单兵武器,苏俄军队都非常的吃亏。这就使得苏俄军队往往在战争当中,会处于劣势。再次,这个时空的苏俄,领土面积可没有剩下多少,加上两面被强敌包围,使得苏俄的战略空间大为减小,同时也缺乏足够的资源。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外力支持,苏俄想要抵挡住强敌的进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美国人主动示好,无疑给了苏俄一个补齐这些短板的机会。一旦补齐这些短板的话,苏俄的战斗力就可以大大的提升。在未来的战争当中,苏俄才有获胜的可能。

    尽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武器装备也开始了更新换代。兵力优势已经不再是战场上最主要的一个因素了。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兵力的因素在战场上依旧非常的重要。君不见另外一个时空,元首数百万军队进攻苏俄,在初期打的苏俄损兵折将,损失惨重。但是,苏俄却凭借庞大的战略空间和恐怖的兵力,硬生生的抵挡住了德国的进攻,让德国在莫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