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懒散初唐 >

第261部分

懒散初唐-第261部分

小说: 懒散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我知道,多谢裴相!”傅奕这时也有失落的道,不过说到这里时,他忽然想到一件事,于是抬头对李休拱手道,“驸马,刚才多谢你的搭救,否则老夫今日可就要出丑了!”

    “太史令客气了,在下见到那番僧使诈,自然不能坐视不礼!”李休看到傅奕道谢,当下也急忙还礼道。

    “对了,我也有件事想不明白!”正在这时,只见裴寂忽然面带好奇的看向李休,然后笑呵呵的继续问道,“之前上台的两人中,那个瘫子肯定是番僧的人,后来那个屠夫我也觉得像是番僧一伙的,所以我一直觉得那个番僧没什么本事,傅兄上台后我也没什么警觉,可是后来驸马你是怎么发现那个番僧手中有东西的?”

    裴寂的话其实也是傅奕想问的,连他造的那么近都没有发现番僧做手脚,可是台下的李休却发现了,如果不是李休的身份,恐怕他都要怀疑李休是不是和番僧是一伙的?

    “呵呵,其实我也是猜的!”李休这时微微一笑道。

    “猜的?”裴寂和傅奕听到他的回答却都是一愣,随即又有些不太相信,毕竟李休刚才的表现可不像是猜到,而是像有十足的把握一般。

    “其实这个也很简单,我从一开始就不信那个番僧懂什么咒术,所以在我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骗人,从之前他们演戏的情况来看,这伙骗子的心思慎密,肯定不会留下什么太大的漏洞,遇到突发情况也应该有应对的办法,比如像太史令这样突然闯上台质问对方,那个山羊胡和番僧竟然颇有自信的再次施展什么咒术,这其中肯定有诈!”

    说到这里之时,李休故意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当然仅仅靠猜测肯定不行,不过在那个番僧对太史令施法之时,却表现的与之前不一样,比较围着您以一种奇异的步伐转动,别人都被他的动作吸引,但我却发现他故意将袖子垂下来盖住双手,而且在最后时刻还故意靠近太史令,这些都与之前的施法不同,因此我才大胆断定,这个番僧肯定有阴招,这才让人打断了他!”

    “原来如此,当时我也觉得那个番僧好像刻意靠近了我一些,只是当时我一心坦荡,故意丝毫不退,却没想到竟然落入到他的圈套之中了!”傅奕听到这时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同时心中也对李休颇为佩服,难怪人家年纪轻轻的就名扬大唐,果然有着常人不可企及的智慧与观察。

    当下傅奕再次向李休道谢,然后三人在马车上聊了一会,等到快要进到皇宫之时,傅奕这才下了马车告辞,然后李休两人的马车进到皇宫虽然李渊已经搬出了这里,但他们要去见李渊时,事先还是要经过李世民的同意。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休与裴寂进宫之后,立刻赶往两仪殿,很快两人穿过重重的宫门,终于来到高大雄伟的两仪殿所在,不过就在两人刚靠近两仪殿,却看到一幅奇怪的景象。(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五章 佛牙舍利

    “又是和尚,看来咱们今天也是与和尚有缘啊!”裴寂一边走一边向李休笑道,只见在两仪殿的台阶下不远,一个年轻的僧人跪在那里,双手合什低着头,一时间看不清他的长相。

    “奇怪,一个和尚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李休这时也颇为惊讶的道,如果是道士出现在皇宫中还情有可原,毕竟人家李渊都已经认老子为祖宗了,平时对道士也颇为优待,偶尔还会召一些有名的道士进宫论道,可是一个和尚出现在皇宫里就有些让人有些意外了。

    “咱们进去也许就知道了。”裴寂这时也在打量着这个和尚,随后轻笑一声道,皇宫之中什么样的怪事都可能发生,毕竟全天下人的眼睛可都盯着这里呢。

    当下李休与裴寂一同走进两仪殿,李世民也立刻召见了他们,而当他们走进大殿之中时,却看到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相对而坐,似乎是正在讨论着什么?

    “裴公、李休,你们来的正好,快来帮我看看这是什么?”李世民看到李休进来,立刻一脸微笑的向他招了招手道。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休与裴寂也颇为惊讶的对视一眼,随后快步上前,结果只见李世民面前的书案上放着一个精致的小盒子,盒子里放着一枚晶莹剔透的东西,看起来像是水晶或玻璃,但如果是水晶和玻璃的话,李世民应该不会这么兴致勃勃的让李休和裴寂前来辨认。

    “这个看起来像是药玉或水玉,不过细看起来,似乎又有些不同?”裴寂这时仔细观察了片刻终于开口道,同时眉头也轻皱起来,所谓药玉就是指玻璃,水玉则是指水晶。

    “呵呵,这的确不是药玉,也不是水玉,不过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送这东西的人说,它其实是一枚佛牙舍利,而且还是佛祖留下的!”李世民听到裴寂的话也不由得笑呵呵的开口道。

    “佛牙舍利!”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惊讶的叫道,虽然他对鬼神之事一向敬而远之,但对佛道两教的事也知道一些,比如一些佛门高僧在死会留下一些遗骨或舍利,其中最珍贵的自然是佛祖释迦摩尼留下的舍利,如果这个真的是佛牙舍利的话,那它的价值简直不可估量。

    “这不可能,佛牙舍利一直供奉在庄严寺内,前几年老夫有幸亲眼见过佛牙舍利,根本不是这个样子!”裴寂这时却是坚定的摇了摇头道,他口中所说的佛牙名叫法献佛牙,是由南朝高僧法献从于阗国带回来的,几经周折才被安放于长安的庄严寺内,平常之人根本难以得见。

    “裴公说的不错,庄严寺中的佛牙我也见过,颜色黄白如玉,听说偶尔还会大放光明,与这枚佛牙完全不同,但是这枚佛牙却是由一个番僧从狮子国带回来的,而且我也已经找僧人问过了,当初佛祖留下的佛牙舍利一共有四枚,但传世的只有两枚,一枚安放于我大唐的庄严寺,另一枚则流落到狮子国,而且佛牙也并不一定完全一样,所以如果这枚佛牙真的是狮子国的那枚,倒也说得通!”李世民这时再次开口道。

    “这绝不是狮子国的那枚佛牙!”就在李世民的话音刚落,只见李休就立刻开口道。

    “哦?李休你为何如此肯定?”李世民听到这里也不生气,而是有些惊讶的问道。

    “殿下有所不知,狮子国是个佛国,甚至可以说以佛立国,佛牙是狮子国的一个重要象征,举全国之力供奉着佛牙,听说供奉佛牙的佛牙精舍修建的极为华丽,墙壁上镶嵌着无数的宝石,而且每年也只有数天时间开放,允许外人远观佛牙,对佛牙的守卫也是极其严格,怎么可能被一个番僧轻易的带到大唐来?”李休一脸肯定的道。

    说来也是巧了,李休前世曾经去过一次斯里兰卡,也就是刚才他口中的狮子国,那次主要是公司组织旅游,因此在斯里兰卡转了一圈,了解到不少这个国家的历史,对于大名鼎鼎的佛牙舍利,自然也知道一些,所以才能如此的肯定。

    “驸马真是博学,连狮子国的情况也知道!”这时长孙无忌也终于笑着开口道,不过他说到这里却是话锋一转道,“只是驸马你有所不知,眼前这个佛牙舍利的确有不少神奇之处,比如它坚硬无比,无论什么样的宝刀都不能伤其分毫,简直太神奇了!”

    “坚硬无比?”李休听到这里先是一愣,随即就想到一样东西,当下大步来到那枚佛牙前,然后向李世民道,“太子,我能不能拿起它仔细的看一看?”

    “当然!”李世民也很大方,他也很想搞清楚这东西到底是什么,竟然如此的坚硬?

    “多谢殿下!”李休道谢过后伸手将佛牙从盒子里拿出来,然后仔细的观察了一遍,只见这个所谓的佛牙有半个拳头大小,很沉,而且晶莹剔透,前尖后宽看起来的确有些像牙齿,只是如果佛祖的牙齿真有这么大,恐怕他就得是个身高数丈的巨人。

    “好大一颗钻石啊!”李休看了好半天,最后激动的全身发抖道,以他的经验,这绝对是一枚钻石,只是这个头实在太大了,所以刚见到时,他根本没敢往钻石身上想,不过现在想来,后世最大的库利南钻石据说有成年人的拳头大小,比眼前这枚钻石还要大一倍。

    “钻石?那是什么?”李世民三人看到李休竟然认出了这东西的来历,当下全都是激动的询问道。

    “钻石又叫金刚石,是这个世上最坚硬的东西,也是世上最珍贵的宝石之一,只是一般的钻石个头很小,像这么大的钻石着实罕见!”李休一边介绍一边恋恋不舍的把钻石放回盒子里道,这么大的钻石如果放在前世,简直可以让任何人为之发疯。

    “最坚硬的东西,难怪刀剑不能伤它分毫!”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解释也终于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道,其实他也怀疑过这枚佛牙的真假,只是因为它太坚硬了,甚至硬得有些让人难以置信,这才让他不敢确定这枚佛牙的真假。

    “看来那个玄奘还是有点见识的,这核算佛牙果然是假的!”这时长孙无忌也低声自语道。

    长孙无忌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李休却还是听到了,这让他先是一愣,随即就瞪大眼睛向他问道:“玄奘?哪个玄奘?”

    “呵呵,就是殿外跪着的那个年轻僧人!”长孙无忌这时笑着解释道。

    “他的法号叫玄奘?”李休听到这里再次确认道,玄奘这个名字在后世可能听说过的人不多,但他的另外一个名字肯定人人皆知,那就是唐三藏,或者说唐僧,就是西游记中那个白白胖胖、心慈面善的师父。

    “不错,前几天有个从海路而来的番僧献上这枚佛牙,我也不知道真假,所以就派人去找来一些高僧辨认,结果这些高僧也是意见不一,有人说真有人说假,而门外的玄奘虽然年轻,但却是佛门有名的后起之秀,所以今天我就请他来辨认,结果他看过之后也断定为假,只是却说不出让人信服的道理。”李世民这时也笑着解释道。

    “就因为这个,所以殿下罚他在门外跪着?”李休听到这里却是奇怪的问道,以李世民的性格,应该不会因为这种小事而怪罪到一个无关的人头上?

    “当然不是,只不过这个玄奘在事后提出一个要求,我不答应他,结果他就跪在殿外不走,想让我改变心意!”李世民这时也颇为无奈的道,人是他请来的,而且还帮他辨认佛牙的真假,可惜这个和尚提出的要求太过分,否则他也不介意帮他一把。

    “哦?什么样的要求?”裴寂听到这里也不禁好奇的问道,刚才他和李休就对殿外的和尚十分好奇,不过这时李休却没有开口,因为他已经猜到了。

    “那个玄奘说要去天竺取经,请求得到我的许可,不过我没有同意,结果他就跪在外面不走,我又不能把他强行架走,所以只能让他这么跪着了!”李世民这时双手一摊道,他之前把人请来,现在如果强行把人轰走的话,传出去也影响他这个新晋太子的名声。

    “殿下,一个僧人而已,他去天竺要求的也不过是通关的文碟,这对殿下只不过是件举手之劳,为何会不同意?”李休这时却是有些不解的问道。

    李休的话音刚落,却发现裴寂和长孙无忌都用一种笑眯眯的表情看着他,这让他心中一动,明白自己肯定说错话了,不过他对朝政本来就不熟悉,说错话也很正常。

    “李休,我同意让玄奘出关的确很简单,只不过如果真的这么做了,说不定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李世民这时也看了看李休,随后笑着解释道,也就是李休这么问,否则换做另外一个人的话,说不定会换来他的一顿训斥。(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六章 玄奘的修行

    李休平时对朝堂上的事虽然也会关心一下,但他毕竟不是真正的官员,再加上又不住在长安城,所以他对朝堂上的一些事并不怎么了解,除非是这件事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否则他也许还不如长安城中的一个贩夫走卒知道的多。

    比如这次李世民不允许玄奘出关,从而去天竺取经,这在李休看来本来只是李世民一句话的事,可是李世民这些人却考虑的更多,李休刚开始还不明白,直到李世民耐心的解释过后,他这才明白过来。

    统治者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而宗教正是统治者最喜欢利用的手段之一,不过所有事情都有个度,统治者在利用宗教时,同时也要防止宗教太过强大,否则就可能对王朝的统治形成威胁,这也是历史上多次有皇帝灭佛的原因。

    李唐王朝也同样面临着这个局面,隋末的战乱造成民不聊生,而每当战乱之时,都是宗教最容易发展的时候,特别是佛教借着这个机会大肆发展信徒,同时吞并土地,甚至还借佛祖的名义发放高利贷,搞出不少违法乱纪之事。

    看到佛教壮大的危害,李渊这才决定要扶持道教,一方面给自己找了个有名望的老祖宗,一方面还可以借助道教来打击佛教,只不过道教内部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势力,再加上大唐成立的时间也太短,之前对道教扶持的力度也比较小,这也使得道教在与佛教的争斗中,暂时还处于下风之中。

    不过中原佛教本身也有自己的弱点,比如因为教义的不同,导致中原佛教内部形成不同的流派,如果以地域来划分的话,可以大概分为中原佛教与南传佛教,而中原地处北方,所以又称为北方佛教,南北两派的佛门教义不同,彼此之间也是争斗不休,而且教派内部同样不安宁,这也导致了佛教的势力分散,暂时也拿道教没办法,对朝廷也形不成致命的威胁。

    对于佛教内部的分裂,无论是李渊还是李世民,自然都是乐见其成,可是现在两仪殿外的那个年轻玄奘,却发出大宏愿,竟然要去天竺取经,从而将南北两派的佛教整合统一起来,虽然他成功的希望很渺茫,但对大唐的统治也是个潜在的威胁,所以李世民才会那么坚决的不同意给玄奘通关的文书。

    “原来如此!难怪……”李休听完李世民的解释之后,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