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懒散初唐 >

第326部分

懒散初唐-第326部分

小说: 懒散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立刻吩咐人拿上自己的帖子,然后亲手给今年科举的主考官写了封举荐信,信上也只写了上官仪这一个名字,虽然他和那位主考官并没有什么交情,不过以他的名气与地位,他的举荐都会得到重视。

    做完了这些事后,李休发现平阳公主也出门了,马爷等人都在补觉,毕竟昨天很多人都玩了一晚上,李休昨天虽然也睡得晚,但现在却睡不着,只能干等着平阳公主的消息,结果足足等了一天,等到下午快要黄昏时分时,平阳公主这才从外面乘着马车回来。

    “怎么样,大长公主可同意了?”李休看到平阳公主回来,立刻急切的上前询问道,只是看到平阳公主凝重的表情,心中也不由得一沉,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只见平阳公主这时面色纠结的道,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再次解释道,“今天我去找姑母,因为这件事不好明说,我只好想办法试探她的态度,但是姑母对这件事的反应很奇怪,似乎并不反对,但也不怎么支持,搞到最后我也摸不清她的真正态度?”

    “怎么会这样?难道大长公主对马叔这个女婿不满意?”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低声自语道,按说以马爷的身份,与光化郡主也算是门当户对了,这位大长公主实在没什么可挑剔的。

    “路上我也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可能还真是我们太乐观了,姑母年纪大了,想法也有些顽固,比如对于女子婚嫁的事,在她在看来,只有出身大世家的人才是最好的人选,可是马叔现在虽然位列国公,但是出身却不太好,所以姑母看不上也很有可能!”平阳公主这时尽量让自己按照光化郡主的想法理了一下这件事,然后这才缓缓的开口道。

    “如果大长公主只看重家世的话,那可就糟糕了!”李休听到这里也皱起眉头,他知道大唐有些人的确像平阳公主说的那样,最看重的就是家世与传承,比如像五姓七望这些大世家,无论男女,都以与这些大世家联姻为荣,甚至有些人看来,哪怕是像长孙无忌、李休这样的新兴贵族,也无法与那些大世家出身的人相比。

    “应该还没有像夫君想的那么严重,毕竟姑母虽然没有同意,但也没有拒绝,所以我觉得她可能是有些犹豫,实在不行的话,我就去找表姐商量一下,虽然她可能会不好意思开口,不过为了自己的幸福,我还是要劝她好好的和姑母谈一谈!”平阳公主这时撩了一下耳边的发丝再次轻声道。

    “这个……也只能这样了!”李休听完之后也是无奈的点了点头,像这种事他还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背后出出主意,真正出力的人恐怕还得看平阳公主和光化郡主本人。

    上元节刚刚过去,李休的名气却是再次暴涨,起因就是七娘和恨儿流传出去的那一诗一词,其中那首诗本来是后世元好问的一首诗,也就是写那首“问世间情为何物”的那个家伙,对方不但写的词好,写诗也是一绝。

    不过相比元好问的诗,真正引起巨大轰动的却还是辛弃疾的那首词,长短句虽然早在南北朝时就已经出现了,但是一直不被读书人重视,直到李休这首长短句一出,这让所有读书人忽然发现,原来长短句竟然也有如此迷人的一面,这下有不少读书人都开始认真的研究起长短句,估计用不了多久,长短句就会提前在大唐绽放出光彩。

    到了李休现在的地位,诗词所带来的名气对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而且他对这种事也一向不怎么在乎,所以无论外界对他如何讨论,或者有多少人希望拜访他,全都被他一概无视,毕竟他也知道自己的斤两,如果和那些读书人坐而论道的话,说不定会被人发现他根本就是个不学无术的人。

    另外李休现在也没心思关注其它的事,因为自从那天见到李世民后,他就把全部精力放在即将到来的蝗灾之上,而且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李世民那些人一样,趴在窗台上向天下看,希望能看到几片乌云,哪怕是下场小雨缓解一下旱情也可以。

    然而让人失望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别说下雨了,天上平时连片云彩都见不到,天天是一片碧蓝的天空,这要是放在后世,简直太奢侈了,可是现在李休却越看越心烦,甚至开始怀念那种乌沉沉的天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场旱灾,朝堂上因为祈雨的事已经吵翻了天,一些别有用心的大臣借机向李世民发难,催促他下罪己诏祈雨,而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人却是拼命反对,毕竟他们都是玄武门的利者,如果李世民下了这首罪己诏,将会把他们的功劳也给抹杀掉。

    也正是因为祈雨的事,朝堂上越吵越凶,而且在一些有心人的传播下,这场争吵已经不再局限于朝堂,而是连民间都开始议论纷纷,古人大都是迷信的,而且对于李世民做的事,所有人都十分清楚,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是李世民杀兄囚父得罪了上天,所以上天才降下这场天灾警示大唐,甚至还有传言,如果李世民不下达罪己诏,恐怕上天还会降下更大的天灾。

    当李休听到后面的那则流言时,也不由得心中暗惊,看来暗中搞鬼的人还真是厉害,所谓更大的天灾,自然是指之后的蝗灾,如果李世民不下罪己诏,上天也没有下雨,结果之后引发更大的蝗灾,到时李世民身上的压力倍增,一个搞不好,就可能是天下大乱。

    不过李世民虽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且也知道之后可能还会有更大的压力,但他却是咬死了不松口,就是不肯下达罪己诏,以李世民的骄傲,想要让他当着天下人的面承认自己的错误,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所以这道罪己诏也不可能出现。

    面对朝堂上的腥风血雨,李休虽然关注,但也并没有插手的想法,毕竟当初是李世民自己做下的恶,所以他今天也要承受相应的后果,更何况朝堂与民间虽然吵的很凶,但是军政大权毕竟掌握在李世民手中,只要他不肯开口,谁也拿他没有办法,唯一让人焦虑的是,就是之后的蝗灾所造成的影响,如果因为天灾而导致饥荒,甚至出现大批流民的话,恐怕就算能平息下来,关中也要元气大伤。

    天气一天天的暖和起来,大地也恢复了往日的绿色,这时蝗虫已经开始出现,不过却是绿色的蝗虫,这种蝗虫一般并不会形成蝗灾,但是今年这种绿色蝗虫的数量也是奇多,每当李休走过河边的草地时,都会惊起一批蝗虫,这也让他更加的担忧,因为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蝗虫也就孵化的越快,当蝗虫变成灰黄色,再加上一定条件的刺激,大量的蝗虫就会演化成蝗灾。

    也正是知道上面这些,所以李休也一直观察着蝗虫的变化,而农部那边从开春之后,就开始抓紧时间将红薯苗运输到关中各州府,督促当地官员将地瓜种下,这样就算是蝗灾真的到来,其它粮食没有收成,靠着这些地瓜应该也能果腹。

    五月中旬,李休正在家里教几个孩子读书,忽然听到外面一阵慌乱,当他走出学堂时,一眼就看到西方天际那一片黑压压的乌云,不对,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片虫云!(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七章 蝗灾来了

    李休后世的老家在史上曾经是各种灾害的高发地,不过他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再加上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各种灾害几乎都被消灭了,因此他小时候虽然听说过各种天灾**,但却很少经了,唯一一次最接近天灾,还是某年夏天暴雨,导致与水堤平,不过最后洪水还是退却了,至于传说中的蝗灾,李休还是从书上知道的这个名字。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休根本想像不到蝗灾发生时的景象,不过在他想来,所谓蝗灾无非就是蝗虫多一些,然后将地面上的植被啃噬一空,但这个“多”到底是指什么样的规模,他心中并没有什么确切的概念,直到亲眼目睹了蝗灾到来时的景象。

    “扑天盖地!”当李休看到远处天空中飞过来的虫云时,脑子中唯一想到的就是这个词,没有哪个词能比这个词更加精确的描述蝗灾飞过来时的情景了,甚至他怀疑古人是不是就是看到蝗灾到来的景象,这才创造出“扑天盖地”这个词,简直太形象了。

    一片片如同乌云般的蝗灾群黑压压的飞来,然后落到碧绿的麦田与草丛间,如同饿死鬼一般不停的吞噬着绿色,其实这些蝗虫并不是真的饥饿,它们只是需要植物中的水分,所以吃进去的东西在吸引了水分后,很快就被排泄出去,这也使得它们可以不断的吞噬能看到的所有绿色。

    “老爷,这下可糟了,咱们田地里的作物恐怕就得颗粒无收了!”蝗灾刚一到来,月婵立刻就急急忙的跑过来找到李休道,脸上也满是焦急之色。

    “没事,咱们田地里有一半种的都是红薯,蝗虫虽然厉害,但是吃不到地下长的东西,虽然今年的收成肯定会大减,但还不至于让佃户们饿肚子!”李休这时则是沉声说道,面对这种天灾,租子肯定是不用想了,而且之前该做的他也都做了,现在也只能静观其变了。

    李休说完吩咐月婵组织家里的下人,将飞到家里的蝗虫赶出去,随后就带了几个侍卫打算外出,结果刚一出大门,扑面就是一群蝗虫,而且也不怕人,直接就往身上飞,简直就像是要吃人一般,最后侍卫脱下外袍,一边扑打蝗虫一边往前走。

    看着周围如同雨点般落下雨蝗虫,李休也不由得感到一种本能的恐惧,难怪古人将蝗虫看做是蝗神,因为眼前这些蝗虫简直让人感到绝望,虽然明知道它们会吃掉所有的作物,但是人们却拿它们没有任何办法,哪怕发动再多的人力消灭蝗虫,可是最后能够消灭的依然是少数,估计也是面对这种巨大的绝望感,所以民间才将蝗灾神化,希望可以借助虚无飘渺的力量来遏制蝗灾的发生。

    一路上蝗虫几乎无处不在,路两侧的麦田里已经不再是绿色,而是一片一片灰色的虫子,长长的麦苗在蝗虫的啃噬下快速的消失,有些村子里的佃户来到田边,一边心疼的看着自己的庄稼慢慢消失,一边却不敢有任何的动作,生怕得罪了蝗神,甚至还有不少人跪下不停的磕头,希望可以感动蝗神,让这些蝗虫离开自己的田地。

    如果放在以前,李休可能还会感觉这些佃户们太过愚昧,但是当他亲身经了这场让人绝望的蝗灾后,他却无法再生出这样的想法,而是产生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因为在面对这种情况,他所有能用的手段都已经用过了,却根本无法直接消灭这些蝗虫。

    当李休路过李家庄子时,看到刘老大等自家的佃户也都站在庄子外的路口,满脸悲戚的看着田地里的蝗虫,有些女人甚至忍不住痛哭起来,甚至连一些不懂事的小孩子,也紧紧的抓着大人的手,看向蝗虫的目光中也满含着恐惧。

    看到这里,李休也不由得走上前,还没等他开口,刘老大就一脸悲戚的快步上前道:“主家,咱们的粮食……粮食……”

    说到最后时,刘老大也不由得呜咽的再也说不下去,虽然整个庄子已经不仅仅依靠种地吃饭,但是对于他们这些和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人,眼睁睁的看着辛辛苦苦种下去的庄稼被吃掉,简直就像是自家的孩子被儿狼叼走了一般。

    “刘叔,不在太伤心了,咱们今年种的麦子不多,大部分都是红薯,这东西长在地下,哪怕是上面的藤蔓被吃了,日后还能再长出来,所以今年肯定还是会有些收成的!”李休这时也开口安慰道。

    李家庄子全都是自己的老佃户,所以他之前也偏心了一些,让他们把田地的七成都种上红薯,其实他如果愿意的话,完全可以把家里的田地都种上红薯,不过红薯苗要分配到关中各地,他家里多种一棵,其它地方就要少种一棵,而在灾荒年间,一棵红薯就可能救活一条人命,所以他才家里的红薯苗分出了一部分。

    “难怪主家您之前让我们种那么多红薯,不过就算是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地里的庄稼被这些蝗虫吃掉,也真是让人心疼啊!”刘老大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拍着胸口痛唿道,李休不是农夫,但也可以理解刘老大这些人的心情。

    “刘叔,这些蝗虫吃了咱们的庄稼,实在是太可恨了,不如咱们组织起来,把这些蝗虫消灭一些,哪怕不能阻止蝗灾,也能减少一些咱们的损失,你觉得怎么样?”李休这时忽然灵机一动,当下向刘老大建议道,当然他这样说也是想试探一下刘老大这些人的反应,看看他们有没有胆子对所谓的蝗神出手?

    “万万不可,主家您可千万不要这么说,否则让蝗神听到了,万一他老人家震怒起来,说不定以后还会有更大的蝗灾,所以咱们千万可不能得罪他老人家!”刘老大听到李休的话,却是一脸惊恐的摆手道,说话时还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周围的蝗虫,似乎这些蝗虫真的能听懂他们的谈话一般。

    看到这里,李休也不由得暗叹一声,看来想要改变刘老大这些农夫的观念简直太难了,只是不知道农部那边的杨农等人会不会同意他的想法?(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八章 油炸飞虾

    蝗灾一来,天上地下全都是蝗虫,甚至每一脚下去,都能踩死几只,结果李休每走一步,都感觉自己脚下“噼里啪啦”的一阵响,听起来十分的恶心,甚至李休已经可以想像到自己的脚底肯定满是绿色的汁水,不过这时也顾不得这些了。

    当李休来到农部时,结果发现这里的官吏与衙役一个个拿着大扫帚,将飞过来的蝗虫给赶走,毕竟农部不比其它地方,里面种着不少实验用的作物,这些东西可不能让蝗虫吃了。

    看到李休过来,外面的官吏纷纷向他行礼,李休也和这些人打了个招唿,然后径直走进农部衙门,结果发现里面虽然也有蝗虫,但数量并不多,而且还有不少人驱赶蝗虫,看样子暂时对农部衙门里造不成太大的影响。

    当下李休来到杨农的房间外,还没有进去,就听到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