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懒散初唐 >

第435部分

懒散初唐-第435部分

小说: 懒散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李休和张十一疑惑不解之时,只见这个波斯女子再次一笑道:“不好意思,我就学了这么几句,其它的就不会说了……”

    波斯女子说到最后这里,果然不再说汉语,而是说了一连串的波斯语,这让张十一也是松了口气,然后向李休解释道:“她说他们来到苏州时,遇到几个波斯的商人,于是从他们那里雇了几个通译,这几天他们整个使团都在学习汉语,不过因为时间太短,话还说不好,她的那几句话都是之前背下来的。”

    “原来如此!”李休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随后抬头打量了一下这个波斯女子,只见对方这时已经换上一身汉家女子的襦裙,身材却比一般的女子更加妖娆,虽然脸上戴着面纱,但从露出的眉眼来看,她的相貌肯定也不差,而且看起来比一般的汉家女子多了几分异域风情。

    李休在打量对方的同时,这个波斯女子也在打量着李休,而且她的胆子明显比一般的女子要大,哪怕是与李休对视时,也没有丝毫的退缩,过了片刻之后更是主动开口,张十一也帮着翻译道:“她说对咱们的身份很感兴趣,因为她觉得咱们不像是普通的商人。”

    “呵呵,那你就告诉她,身份什么的并不重要,重要是咱们相识一场就算有缘,大家来共饮一杯如何?”李休说到最后时,也是狡猾一笑,他并不打算告诉对方自己的身份,所以干脆用敬酒来转移话题。

    听到李休的话,张十一也是嘿嘿一笑,然后端着酒站起来,并且把李休的话翻译过去,这让上面的波斯女子也是无奈的看了李休一眼,然后与其它的波斯官员共同举杯。

    其实这场酒宴挺没意思的,因为李休听不懂对方说什么,处处需要张十一翻译,反倒是张十一与阿尔达等人相谈甚欢,最后李休只能细心的品尝酒宴上的波斯美食,结果发现果然比长安那边的波斯人做得更加美味,特别是烤肉更是味道独特,让人是胃口大开。

    不过李休想专心品尝美食,上面的那个波斯女子却显然对他产生了兴趣,问了一些杂七杂八的问题,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之前在船上时,李休经常与阿尔达聊天,结果阿尔达发现李休学识渊博,甚至对波斯和拜占庭帝国都十分的了解,所以他回去后也向这个波斯女子禀报,结果自然引起对方的兴趣,毕竟李休和张十一对比过后,明显就不像个商人。

    李休却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更何况他只是对波斯那边的情况感兴趣,可没说一定要帮他们,事实上就算大唐想帮,也根本帮不上,毕竟双方距离实在太远了,在他看来,波斯也根本就是病急乱投医,哪怕他们去求西突厥也比来求大唐帮忙更靠谱。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对于波斯女子的询问,他也回答的十分敷衍,再加上两人言语不通,只靠张十一翻译也很麻烦,因此波斯女子在发现李休不愿意说实话后,眼睛中竟然露出几分恼火之色,后来也不再说什么,甚至在敬过几杯酒后,竟然起身告辞,只让阿尔达负责款待李休和张十一。

    “李兄,看来你是得罪了这个波斯美人,日后回到了长安,你就不怕再见面时尴尬吗?”张十一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当下也不由得笑着向李休低声道。

    “区区一个波斯使节而已,我也没放在心上,更何况这次是他们来求咱们大唐,而不是咱们来求他们波斯,所以我才不怕得罪他们。”李休这时也是笑呵呵的低声道,他对这些波斯使团没有恶意,该帮也会帮一把,不过这些都是顺手而为,并不意味着他会倾心全力的去帮这些波斯人,毕竟这个时代可容不下什么国际主义精神。

    听到李休这么说,张十一也是嘿嘿一笑,随后又与阿尔达等人说说笑笑起来,他现在已经完全变成一个商人,平时也早就养成了长袖善舞的本事,和什么样的人都能打成一团,这种本事连李休都自愧不如。

    等到酒宴结束之后,阿尔达亲自送李休两人回家,不过那个波斯女子却没有再出现,李休对此也不以为意,不过从对方的表现上来看,他猜测对方的年纪并不大,而且她能担任使节,肯定是与她的出身有关,否则不会如此的没有城府。

    李休回到家中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看望月婵和自己的女儿,对于这个刚刚出生的女儿,李休已经想好名字了,因为她是在苏州出生,月婵又希望她日后是个贤雅的女子,所以取名为李苏雅,这个名字也算是李休和月婵商量出来的,总算是让李休少费了许多的脑筋。

    “夫君,刚才七娘派人来,说是想来看看苏雅,所以你暂时解开她的禁闭好不好?”正在这时,忽然只见月婵开口向李休央求道。七娘住的地方现在被护卫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着,平时没有李休的命令,七娘根本出不来,连苏雅出生时她都不在,这倒不是李休心狠,而是他太高兴了,根本没想起七娘。

    “哼,这丫头倒是聪明,竟然趁着这个时候让你替她求情,看在月婵你的面子上,就让她来一趟吧!”李休听到这里却是冷哼一声道,如果放在平时,无论是谁求情也没用,不过现在月婵为自己生下女儿,七娘又是苏雅唯一的姑姑,所以他也不好拒绝月婵的求情。

    看到李休同意,月婵也十分的高兴,当下派人将七娘接了过来,虽然被关了几天禁闭,不过七娘却不敢有丝毫的怨言,看到苏雅也十分亲昵,抱着就不愿拱手,苏雅对七娘好像也十分喜欢,只要她一抱,就“咯咯咯”的笑个不停,这让月婵也十分惊讶,连说苏雅喜欢七娘,李休看到这里,脸上的神情也不由得缓和了一些。

    两天之后,李休安排好了船只,阿尔达与那个波斯女子率领着波斯使团向李休告辞,然后登上船沿着运河北上,一路向长安驶去,而李休则安心在苏州陪着月婵养身体,偶尔也会与平阳公主她们外出游玩,过得十分的逍遥自在,只不过就在过了年后,长安那边却忽然传来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消息。

第七百四十九章 高表仁的消息

    出使倭国的高表仁回来了,如果不是马爷从长安传来的这个消息,李休几乎都快忘了大唐还曾经派出过这样一支使团,不过这也不能怪他,毕竟高表仁他们一走就是一年多,别说李休了,估计连李世民都忘了自己还曾经派出过这样一支使团。

    不过高表仁这次回来却为大唐带来一个颇为震撼的消息,他这次出使倭国虽然失败,但却与百济王接上了头,说起来百济王也一直想与大唐交好,因此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百济王派王子义慈亲自出使大唐,并且还向李世民献上无数珍宝,美女百名,这让李世民也颇为惊讶,不过还是接受了百济王送来的这些礼物。

    按照马爷传来的消息,现在那位百济王子义慈就在长安城中,而且四处拜访大唐的达官显贵,虽然百济比新罗要穷,但百济王却十分舍得下本钱,义慈为了结交长安的显贵,几乎像是个散财童子一般四处送礼,这也让新罗使节气的上蹿下跳,四处散播百济人的坏话,甚至还与义慈发生了几次冲突,就差直接动刀子了。

    百济与新罗一向都是宿敌,而且当初新罗还狠狠的坑了百济一把,明明两国联合起来打败了高句丽,但是新罗却在事后偷袭百济,不但把打下来的高句丽领土独吞,而且还吞并了百济最富饶的一块土地,这也让百济上下对新罗人恨之入骨,而新罗也自知理亏,所以一直防备着百济,对于百济与大唐交好这件事,自然也是百般阻挠。

    对于新罗与百济的冲突,李休比任何人都清楚,不过这也是他想要看到的,高句丽是大唐东北侧的一条恶狼,从历史上来看,高句丽只要强盛时,就不断的想要向西南方向扩张,从而吞并了大量属于中原王朝的领土,所以日后大唐绝对不会放过高句丽,以大唐现在的兵力,灭掉高句丽只是迟早的事,如此一来,就会打破半岛上的平衡,李休可不想像原来的历史上那样,只剩下新罗,然后让它有坐大的机会。

    相比新罗和百济之间的那点破事,更让李休感兴趣的还是高表仁出使倭国失败的事,说起来这件事的经过也十分有趣,高表仁率领着使团出使倭国,花费了半年的时间才到达倭国,按照大唐规定的礼仪,高表仁需要向倭王宣读李世民的圣旨,圣旨上的内容一般也十分空洞,无非也就是夸赞一下两国的友谊之类的,和后世的外交磁力辞令如出一辙。

    中原皇帝号称天子,中原的士子也都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想法,中原周围的小国也一向依附于中原王朝,所以在大唐看来,周围的小国都是大唐的属国,各国的国王自然也都是大唐的臣子。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高表仁向倭国宣讲圣旨时,要求倭王率领着大臣面向长安的方向下跪,不过倭国的自大可是出了名的,当初在前隋时,倭王就敢在国书上与杨广比肩,因此倭国上下对高表仁的要求自然不同意,结果高表仁也十分硬气,连圣旨也没有宣读,直接率领着大唐使团就离开了倭国。

    高表仁与倭国闹翻了,不过他并没有忘记李休的叮嘱,在离开倭国后直接去了百济,然后与百济王接触,甚至把本来赏赐给倭王的礼物送给了百济王,而百济王一直想要报仇,只是新罗与大唐交好,让他也十分的顾忌,现在对于大唐使节的主动交好,自然是求之不得,于是这才有了百济王子义慈出使大唐的事。

    “有意思,倭国与大唐的第一次正式接触终于还是不欢而散,百济却借着这个机会与大唐改善了一下关系,只要他们自己不作死,应该不会像后世那样被大唐灭掉,如此一来,日后新罗也就多了一个对手了。”李休将马爷送来的消息仔细的看过了一遍之后,这才低声自语道,东北的那座半岛如果不能吞并,那就只能让它保持分裂的状态,这才符合大唐的利益。

    不过上面这些都是李休以前的布局了,现在他决心远离朝堂,免得日后自己身不由已,所以对于这件事他也只是了解一下,并没有再介入进去的打算,不过他在苏州呆的时间已经太长了,月婵的身体也早就恢复了,所以也时候回长安了。

    阳春三月,正是风景最好的季节,李休一家在告别了张十一和上官仪两家人告别之后,也再次启程离开了苏州,他打算趁着春光正好,先去扬州那里和李恪会合,因为按照当初的约定,李恪本来也没打算在扬州久留,所以李休走的时候,李恪也会和他们一起回长安。

    另外扬州据说扬州的风景以春天为最,特别是扬州的琼花开放之时,满城都是花香,民间传说杨广就是因为听说扬州琼花之美,这才让人开凿了大运河南下,为的就是欣赏一下琼花处处的美景,可惜当杨广到达扬州时,琼花已经凋谢,为此杨广还大发雷霆,幸好经过萧皇后的劝解这才息怒。

    当然杨广为欣赏琼花而开凿大运河肯定不可信,不过这也说明了琼花之美,李休早在长安时就听说过琼花,平阳公主喜欢花草,也一直想养几株琼花,可惜因为水土不服,长安那边根本不适合琼花生长,甚至平阳公主花高价让人从扬州带回来的几株琼花,最后也都慢慢的枯萎,这让她也颇为伤心。

    琼花的花期在四月,李休他们三月动身,一路游玩赶往扬州,最后终于在三月底到达扬州城外,城中的李恪早就接到了消息,亲自赶到城外迎接,而且和上次一样,李休一家也直接住进了李恪的王府之中。

    几天之后,扬州满城的琼花也终于陆续开放,城内外开遍了洁白如玉的琼花,而且花朵很大,有的竟然有铜盆大小。不过也就在琼花开放之后,长安那边忽然又传来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颉利可汗死了,而且死因也有些蹊跷!

第七百五十章 颉利之死

    亡国之君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想想后世的唐后主,连老婆都得献给赵光义这个人妻控玩弄,李世民的人品甚至还不如赵光义,至少赵光义不会把自己的弟媳抢过来做妃子。

    相比后世的唐后主,颉利的运气还算是比较好,因为他的妻子是突厥人,长得本来就不符合汉人的审美,再加上年纪也大了,所以李世民暂时没有看上,不过颉利后宫中那些从草原各族挑选出来的美女,却没少被李靖等人送进宫里,当然这些女子在颉利眼中和房间里的摆设差不多,根本不算什么。

    不过颉利虽然保住了自己的帽子没有变绿,但他被抓到大唐后,却没少受到李世民的羞辱,之前被当成牛羊一般献俘于太庙也就罢了,后来李世民却更加的过分,每次有什么重大的酒宴,特别是宴请各国的使节时,李世民都会把他请去,在酒宴上要求他击鼓起舞。

    谁能想到当初不可一世的突厥可汗,现在竟然被李世民当成一个优伶一般,在酒宴以舞乐取悦客人,当然李世民这么做也不仅仅是为了羞辱颉利,同样也是为了震慑一下那些各国的使节,毕竟连强盛一时的突厥都被大唐给灭了,那些其它各国再想与大唐做对时,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

    李世民的打算倒是一举两得,可就是苦了颉利,堂堂草原上的霸主,现在竟然只能跳舞唱歌为生,当然他也想过罢工,可是他们全家老小的性命都掌握在李世民手中,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他这个突厥可汗也不得不低头。

    长期苦闷的生活,也让颉利老得很快,而且身体变得有些糟糕,就在李休离开长安之前,颉利还刚刚生过一场病,当时李世民还假惺惺的跑去探望,随后又提出让颉利去虢州担任刺史,据说那里多山,地形和草原有点像,可以让颉利更好的休养。

    不过当时颉利病的都起不来床了,大夫都认为他应该卧床休息,根本动弹不得,所以颉利虽然心中十分渴望离开长安,但最后还是拒绝了李世民的提议,其实他也知道,就算他真的去了虢州,恐怕用不了多久,李世民就会再次把他叫回来。

    颉利的命还算比较硬,最后终于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