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懒散初唐 >

第477部分

懒散初唐-第477部分

小说: 懒散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好一会儿,奏折这才在几个大臣中传阅完毕,魏征与几个谏官是最后看的,不过相比其它人,魏征看完后却显得十分兴奋,两眼放光的一直盯着李休,让人感觉全身不自在。

    “设立僧道录司,管理天下佛道事宜,对所有僧人、道士发放度牒,若无度牒者,不可出家为僧道,清理天下寺院田产土地,每个僧人只允许保留十亩,余者充公,由朝廷出面开设钱庄,可以办理存放款项和汇兑、借贷等事宜,驸马的这几条,对某些人来说简直就是剜肉剔骨的钢刀啊!”过了好一会儿,只见长孙无忌这时笑着开口道,李休的奏折写的很长很详细,但是总结起来其实也就只有这几条。

    “赵国公此言差矣,我看驸马这份奏折却是强国富国之策,天下寺院道观何其之多,坐拥大片的良田却不用纳税,简直成了国中之国,寺院的长生库更是在民间引起极大的怨言,若是施行驸马的这些策略,却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魏征这时却是对长孙无忌的话反驳道,虽然他知道长孙无忌并不是反对李休的策略,但他却不喜欢对方最后的那句话,哪怕是实话也不行,因为这会对朝廷的形象带来影响。

    对于魏征的反驳,长孙无忌只是淡然一笑,并没有再说什么,而这时只见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低声商量了几句,随后就只见杜如晦上前一步道:“陛下,臣觉得驸马的奏折有理有据,几条策略也十分可行,即可以消除国内的隐患,又可以增强大唐的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臣附议!”

    “臣也附仪!”杜如晦的话音刚落,旁边的房玄龄也立刻站出来道,他和杜如晦不但是好友,而且两人的才能互补,他长于谋划,而杜如晦善于决断,现在连杜如晦也觉得李休的策略可行,所以他自然也毫不犹豫的支持。

    “附议!”魏征这时也同样毫不犹豫的道,至于长孙无忌则在犹豫了一下后,也同样选择了附议,其实他对李休奏折上的策略倒是十分的支持,只不过策略虽好,但想要推行下去,却会遇到不小的困难和阻力。

    灵空等几个僧人并没有被李世民赶走,刚开始他们还不明白李休好端端的为什么要上奏折,而且他们也没有资格看奏折上的内容,不过当听到长孙无忌总结的话后,灵空等人的脸也都白了,因为他们就长孙无忌话中所说的那些被剜肉剔骨的人,李休提出的这几条,条条都指向他们佛门,而且不但要断他们的财路,甚至连僧人的数量都要由朝廷控制,这简直是要绝了他们佛门的活路啊!

    想到上面这些灵空等人也是焦急无比,不过这里可是两仪殿,是李世民与长孙无忌这些大臣议事的地方,本来刚才就应该赶他们走,不过李世民却因为被奏折上的内容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这才疏忽了灵空等人,当然灵空他们更不敢随便开口,否则一个妄议朝政的罪就不是他们吃得起的。

    “早知道就不该告这个状,哪怕是整个灵感寺都让李晋这帮人给烧了,也总比招惹李休这个魔王要强得多!”灵空这时满脸苦涩的低声自语道,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仅仅只是与李休的儿子发生一些纠纷,结果就引来李休这么猛烈的报复,若是奏折上的东西真的推行下去,恐怕他们灵感寺都将成为整个佛门的罪人!

    不光是灵空一个人这么想,他身后的灵印等人这时也都同样后悔莫及,可惜这个世上根本没有后悔药可吃,而且现在就算他们不告,李休也不会放过他们,反而还要将灵感寺告到公堂之上,哪怕最后他们灵感寺赢了这场官司,可是整个佛门的浩劫却是无论如何也躲不过去了。

    不过灵空他们这时还有最后的一丝希望,虽然房玄龄等人都支持李休的奏折,但是现在李世民并没有表态,而只要李世民不点头,那么奏折里灭绝佛门的事就实行不起来。

    李休看到杜如晦与魏征等人也都支持自己,脸上也并没有露出意外的表情,毕竟从北魏时起,中原王朝就已经开始对宗教的控制,只不过因为有力用不到点上,对宗教的控制也并没有太大的效果,直到后周世祖最后一次灭佛,然后宋承周制,这才将宗教控制在手中,而他所写的那些东西,正是后世几个朝代对宗教管理的总结,现在也就差李世民点头了。

第八百三十章 度牒与钱庄

    长孙无忌与杜如晦等人都对李休奏折上的建议十分赞同,现在就等李世民表态了,不过只见李世民坐在那里沉思了片刻,却没有立刻做决定,而是扭头对大理寺卿道:“既然驸马执意要将火烧灵感寺的案子审理清楚,那你就把原告和被告都带回去审问吧,一定要禀公审理,所有案卷日后要送到朕这里,朕要亲自审阅!”

    “诺!”大理寺卿当下答应一声,然后就带着灵空和尚,以及李晋他们离开了大殿,本来秦怀道等人还有些担心,不过李晋却低声和几个小伙伴说了几句,当下他们这才乖乖的跟着大理寺卿离开了两仪殿。

    “驸马,你这是演的那一出啊?”尉迟恭是武将,平时虽然也上朝,但对朝政方面的事一向也不怎么理会,当然最主要的是他也看不明白,所以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不过他是个信人,之前答应了李休不说话,就一直憋着,只是这时看到连自己儿子都要被带到大理寺了,这才终于忍不住开口道。

    “呵呵,尉迟将军放心吧,晋儿他们去了大理寺也不会有事,大不了就关几天,说起来这帮孩子也太过放纵了,关上几天也能让他们收敛一下性子,如果将军实在不放心的话,可以一起去大理寺看着,我与陛下还有要事要商议!”李休这时笑着安慰道,他知道尉迟恭担心几个孩子,不过相比他奏折上的事,李晋他们几个孩子的事根本不算什么。

    尉迟恭虽然听不懂李休他们在说什么,不过也知道肯定关系重大,而且好像还与整个佛门有关,这种事实在不是他能掺和的,所以这时也十分明智的点了点头,随后就站起来向李世民告辞,然后也一起离开了两仪殿,这时殿中也只剩下李世民与李休这帮子文臣。

    “李休,佛道两教势力的扩张,的确对大唐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不过他们的教义也同样有利于朝廷的统治,而且佛道两教的扩张也都在掌握之中,现在就出手打击他们,对朝廷来说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李世民这时沉吟了片刻再次开口道,身为帝王,他第一考虑的就是江山的稳固,而佛道两教刚好是统治百姓的利器,所以他这时也有些犹豫。

    “陛下,想要得到天下百姓的忠诚,就必须保证国家的富强,民间的稳定与富足,百姓们安居乐业,这天下自然也就稳定了,至于佛道之流,不过是以神灵之名,来行愚民之法,统治这些愚民的确轻松许多,可若天下百姓全都是这种只知神灵不知帝王与朝廷的愚民,日后万一有人借神灵之名做乱,到时朝廷又该拿什么来平叛?”李休这时却是毫不退让的道。

    前世的李休对神鬼之事一向是不信的,不过他莫名其妙的穿越到大唐,这让他的世界观也产生了一些动摇,只不过对于神鬼之事,他依然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不过相比之下,宗教虽然打着神灵的名义,美名其曰导人向善,但是很多宗教发展到最后,却会变质成为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甚至借着宗教的名义犯下无数的恶行,比如后世西方的教庭。

    中原因为特殊的文化,使得宗教不可能发展成为天主教庭那种庞然大物,但是也依然不得不防,特别是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对于宗教实在太过宽容了,导致的后果就是一百多年后唐武宗灭佛,而李休现在就是要将这个危害消灭在萌芽之中。

    “驸马所言甚是,陛下身为天下,有教化万民之责,想要让百姓知礼仪,识廉耻,最重要的就是广建私塾学堂,推行教化,而不是让佛道打着神灵之名来愚弄百姓!”魏征这时也第一个站出来对李休表示支持道,他是个正统的儒生,对于怪力乱神之类的一向也是敬而远之,而且在他看来,教化百姓自然要以儒家学说为先,而不是佛道这些神鬼之言。

    魏征的话也得到杜如晦和房玄龄,以及几个谏官的支持,只有长孙无忌暂时没有表态,对此李休也不意外,长孙无忌一向以李世民的意见为重,哪怕他心中有自己的打算,但只要李世民做出决定,无论如何他都会全力支持,这也是李世民对他无条件信任的原因之一。

    过了好一会儿,只见李世民终于点了点头道:“好吧,既然你们都觉得佛道应该受到限制,那朕也就不反对了,只不过驸马你的这份奏折还需要大家商议一下,将各个环节都讨论清楚了,然后再决定如何实施!”

    看到李世民终于点头,李休等人也终于松了口气,随后李世民让人将奏折还给李休,让他将奏折上的内容一条条的详细讲解一番,毕竟有些地方他们也不是很明白,比如那个钱庄就十分的新颖。

    李休的奏折上虽然写了很多,但之前长孙无忌已经总结过了,无非就是三条,第一条就是设立一个僧道录司的机构,专门管理天下间所有的僧人、道士,而且还要对僧道发放度牒,这就相当于僧道们的身份证明,只有持有度牒,他们才可以传教,否则就是非法的,朝廷完全可以将他们抓起来问罪。

    表面上看,僧道录司发放度牒只是方便对僧人和道士的管理,但真正的目的却是控制僧人和道士的数量,要知道大唐初期有人做过统计,全国的和尚、尼姑之类的就超过十万之众,至于道士可能少一点,但两者加起来就将近二十万,等到中唐时期,这个数量更是增长一倍有余,而当时大唐的总人口也不过才几千万,僧道的数量简直比大唐的军队还要多。

    另外这些人不事生产,而且很多都是壮年男女,建筑寺庙又消耗着大师的钱财,可以说简直是大唐身上的寄生虫,少一点可能还影响不大,但随着数量的增加,迟早会让大唐不堪重负,所以必须要限制他们的数量。

    本来给僧道发放度牒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不过很快被废除,直到中唐时期,因为僧道数量太多,所以大唐才又开始发放度牒,只不过当时大唐财政困顿,结果度牒竟然被朝廷做成一门生意,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度牒,而且管理也不严格,所以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直到后来北宋时期,宋朝专门设立发放度牒的机构,而且每年发放的度牒数量也被朝廷严格控制,甚至连那些为数不多的度牒,也需要僧人或道士花费巨额的金钱购买,结果导致佛道两教的人数锐减,也是从北宋时期开始,佛道两教才被朝廷彻底的踩在脚下。

    僧道录司发放度牒,也仅仅只能控制僧人或道士的数量,但现在寺庙手中还掌握着大量的土地,所以李休才又祭出第二招,那就是清查寺庙道观的土地,特别是寺庙,因为僧人有免除税负的特权,这点连道士都没有,因为现在的道士大都是火居道,也就是兼职的,基本没有全职的道士,所以他们平时也是普通百姓,自然没有免税的特权。

    相比之下,寺庙却仗着免税的特权,名下拥有大量的土地,现在大唐国土广阔,人口也比较少,所以土地问题也并不突出,但是随着日后的发展,寺庙对土地的兼并肯定会带来大量的问题,所以李休才提出每名僧人只能拥有十亩田地,哪怕大唐一亩比后世较小,也足够一人一年所用了,更何况佛门号称清心寡欲,要那么多土地做什么?

    至于李休砍向佛门最后的一刀,自然就是针对寺庙的长生库,其实也就是放贷业务,而且还是高利贷,对此李休也早就想把银行搞出来了,所以才在奏折中提出由朝廷出面开办钱庄,名字叫什么无所谓,反正实质上就是后世的银行,而且还是以朝廷的信用为钱庄背书,到时寺庙的长生库恐怕就会被挤压的无法立足,如此一来,也就断掉了佛门的一大财源。

    李休将这三条详细的讲解了一遍,有些因为时间紧迫,没来得及写在奏折上,他现在也讲了出来,比如钱庄的运营,以及钱庄开办后对大唐经济的影响等等,虽然李休不是学经济的,但在后世那种环境下,基本的经济原理还是懂得一点的。

    李世民等人也是边听边点头,虽然李休讲的有些东西他们也是第一次听,但却越想越有道理,其中前两条主要是限制僧道的发展,倒也不难理解,而那个钱庄却让他们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特别是钱庄不但可以存取钱财,而且还可以异地取钱,这对于商人来说简直太方便了,毕竟铜钱携带不便,金银又无法流通,结果就是商人做生意时,钱财的携带就成为一大问题,而且现在钱庄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还可以将大量的钱财掌握在朝廷手中。

    看到李世民他们对钱庄很感兴趣,于是李休也就多讲了一些,不过越是讲到最后,他却越感觉有些不对劲,特别是李世民和魏征两人看向他的眼神,让他觉得全身不舒服,同时也让他感觉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

第八百三十一章 自己坑自己

    银行的作用可不仅仅用于放贷,在后世的国家之中,银行是整个金融系统的核心,而金融系统则是国家经济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只要运用得当,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而中原古代封建王朝一直没有重视银行的作用,虽然钱庄出现的很早,但是直到明清才形成规模,而且也一直掌握在私人手中。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休才想将银行提前搞出来,至于打压寺庙的长生库只是顺带的作用,他真正的想法是想以银行推动大唐的经济发展,别的不说,若是能够解决大唐因为铜产量不足,导致铜钱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就足以对大唐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等人现在可能还意识不到银行对国家的深远影响,但是他们治理着大唐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对经济方面也并非一窍不通,因此对于李休讲解的实为银行,名为钱庄的计划,也都十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