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懒散初唐 >

第535部分

懒散初唐-第535部分

小说: 懒散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小孩子总觉得打仗是件很威风很好玩的事情,可是你知不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哪怕是将军,有时也不可能保证自己的安全,而且在战场上,你也要懂得取舍,甚至亲手送自己的亲人朋友去战场上送死,这些你都能承受吗?”不过接下来平阳公主却是脸色一变,神情也变得十分冷厉的质问道。

    “我……我……”李晋虽然年纪小,但也能体会到母亲话中的那种悲凉,这让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不过生性倔强的他却还是不肯退缩,这时仰着小脸满是不服气的表情,估计是觉得别人可以,自己当然也可以。

    “秀宁,现在和孩子说这些是不是太早了?”李休看到这里,也急忙将手中的李洛交给旁边的奶娘,然后上前开口劝说道,毕竟李晋年纪还小,让他接受战场上的残酷恐怕会给他心中留下阴影。

    “他既然想去军校,早晚都要明白战场的残酷性,早点知道总比晚知道要强,而且如果连这点都承受不起的话,我看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家呆着吧!”平阳公主却是毫不留情的再次道,在教育儿子这件事上,她一向都比李休要强硬。

    “战场上要死人的事我当然知道,而且母亲您以女子之身能够指挥千军万马,做儿子的自然也不能输给您!”李晋这时终于爆发了,当下大声的回答道,小脸也是涨的通红,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敢和母亲这样说话。

    不过听到儿子的这些话,平阳公主反而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片刻之后这才缓缓的道:“有这份志气就好,不过你也要记住今天的话,以后去了军校,可千万不要因为吃不苦而退缩!”

    平阳公主的话一出口,李晋却一下子愣住了,片刻之后这才反应过来,当下欣喜若狂的大叫道:“母亲您同意了,我能去军校了?”

    看到儿子高兴的样子,平阳公主则是微笑的点了点头,这让李晋更是大笑着跳起来,随后飞奔着跑去和其它人分享这个喜讯,结果不一会的功夫,整个家里都知道他要去军校的事了。

    “秀宁,你真打算让儿子以后做个武将?”李休这时也终于反应过来,当下小声的向平阳公主问道,虽然他对李晋去军校的事并不反对,不过平阳公主的转变也也太大了,使得他一时间也有点接受不了。

    “武将也分很多种的,上阵厮杀的是武将,守明德门的也是武将,夫君你觉得晋儿以后会是哪种武将?”平阳公主说到最后时,却是难得的露出一种调皮的表情道。

    “呃?这个……”李休看到平阳公主的样子,也不由得愣在那里,他没想到平阳公主在这件事上竟然会耍这样的心眼,可怜李晋只顾着高兴,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就算去了军校,以后恐怕也很难有机会上战场了。

    平阳公主看到李休哑口无言的样子,当下却是得意的一笑,然后扭头抱上李洛离开了,而李休这时扭头看了一眼正在与别人分享快乐的李晋,却不由得露出几分苦笑,有时候有个强势的母亲也不是什么好事,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也只能尽量从中调和。

    不过李休很快又想到,平阳公主虽然已经为李晋定下了日后的发展道路,但是她却忘了一点,那就是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计划赶上变化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以后的事谁也不敢肯定,更何况李晋的性格也和平阳公主极像,随着他慢慢长大,恐怕也不会甘心接受母亲的安排。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有些头疼的摇了摇头,看来这个家以后是别想安宁了。

    “父亲您摇什么头啊,难道你不为我感到高兴吗?”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李晋再次跑到李休的面前兴奋的问道。

    “为父当然为你感到高兴,刚才是想到其它的一些事情,你怎么不和他们一起玩了?”李休这时也急忙搪塞道,他可不敢把平阳公主真正的想法告诉李晋,免得让他因此而泄气,另外他觉得李晋去军校也有一些好处,比如军校严格的管理可以让他收敛一下性子,免得日后真成了纨绔子弟了。

    “我刚才有件事忘了问您了,明空不是扶陵回并州了吗,都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没有回来,而且我给她写的信她也一直没有回信?”李晋这时皱着小脸问道,他和武明空虽然经常打闹,但感情却是最好,去年武士去世,武明空和母亲杨氏等人回并州安葬武士,现在也走了好几个月了,一直也没有回来,所以他也十分的担心。

    “算算时间,明空她们也的确该回来了,不过并州那边山高路远,路上十分的不好走,你的信也不一定能送到,就算明空收到了信给你回信,也可能信还在路上,所以你也不要着急,这两天我让人打听一下消息!”李休听到儿子问起武明空的情况,当下沉思了片刻回答道。

    “那好吧,可惜明空不在这里,没办法让她知道我去军校的事!”李晋听到李休的话,当下有些失望的道,说完又向李休打听了一下军校的情况,这才高兴的跑去玩了。

    看到儿子离开后,李休的脸色却慢慢的变得凝重起来,其实从过年后,李休就想到了武明空,毕竟她们母女一去半年,而且同去的还有武元庆、武元爽兄弟,这两人可不是什么好鸟,历史上把武氏母女直接赶出家门,否则武明空也不会进宫做一个小小的才人。

    当然现在情况有些不一样,武明空是自己的学生,在长安时,武氏兄弟也不敢太过欺负她,不过现在他们去了并州,那可就不好说了,而且武明空虽然聪明,但毕竟是个没成年的孩子,对自己两个无赖哥哥恐怕也没什么办法。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休在前段时间就托人打探并州那边的消息,甚至还想直接派人去并州,不过考虑到山高水远,光是路上就要走几个月,还不如从并州来的人那边打听,毕竟武家在并州也是首屈一指的大贵族,应该有人知道一些消息。

    不过让李休失望的是,这段时间虽然打听到一些武家的消息,但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事,比如武士的葬礼如何豪华,修建的墓地如何奢侈等等,至于武明空母女的消息,却是一点也没打听到,不过想想也正常,毕竟一般人也见不到武明空母女。

    虽然没有打听到武明空的消息,但是李休却打听到一些关于武氏兄弟的消息,毕竟他们是男子,武士的葬礼也一直是由他们出面,所以倒是有许多人见过他们,而且这两人在葬礼过后也经常出门,接触到的人也更多。

    说起来武氏兄弟回到并州后,刚开始还是十分安分的,主要就是处理他们父亲的葬礼,不过等到武士安葬过后,这两人对并州也慢慢的熟悉了,结果很快就原形毕露,在并州那边横行霸道做下了不少的恶事,并州刺吏也不敢管,结果一时间两人的恶名也是传遍了并州,成为当地的一霸。

    李休得知武氏兄弟在并州胡做非为的消息后,心中也是十分的恼火,因为他们两个之所以敢这么做,无非也就是仗着武士留下的福泽,本来这种福泽是让他们有个更高的起点,从而报效朝廷之用,可是现在他们却将这种福泽用于满足自己的私利上,这迟早会将武士的名声败坏殆尽,福泽也会消耗一空,到时武明空也会跟着受连累。

    更何况武士生前还是李休的半个朋友,所以对于武氏兄弟的做为,他也更加的恼火,不过武氏兄弟都已经成年,甚至比李休也小不了几岁,性格也早已经成型,根本不可能改变,李休想帮也无从下手。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为武士感到不值,枉他努力了一辈子,好不容易从一个商家子变成大唐的开国功臣,却没想到遇到两个败家的儿子,将他的一世英名都败坏了,幸好还有武明空这个女儿,在原来的历史上做了皇帝,这才重振了武家,不过在这一世,由于李休的到来,武明空还能再像历史上那样做皇帝吗?

第九百四十一章 平安郎要学医

    离军校的下次招生还有几个月,不过李晋却已经开始为进入军校做准备了,比如每天早上跟着平阳公主习武,上午射箭下午看书,不仅仅是兵法,另外还有天文地理等等,看他努力的样子,似乎真的想成为一位无敌的统帅。

    难得看到儿子这么努力,李休对此也感到十分的欣慰,不过就算如此,李晋还是时不时的念叨武明空为何还不回来的事,李休虽然也暗自担心,但却只能劝李晋放心,自己正在派人打探消息,只不过暂时没有打听到有用的消息罢了。

    其实在上次李晋问起武明空的事情后,李休就加派人手打听消息,甚至还请马爷找了他以前在飞奴司中的老部下,托他们也帮忙打听,不过因为时间太短,所以暂时还没有打听出什么有用的消息,对此李休也只能暗自着急。

    李治和兕子自从来过李休家里玩过一次后,竟然像是上瘾了似的,只要有空就跑来李休家里,李世民估计是出于没有时间照顾儿女的愧疚,也放任他们兄妹来玩,毕竟李休也不是外人,以前李承乾和李泰也经常去李休那里,而且李治和兕子又有丽质陪着,倒也不用担心,至于长孙皇后也乐得儿女们有玩伴,特别是兕子,每次去李休家里都是胃口大开,比在宫里多吃半碗饭,所以她也没有反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治还真的向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请求做李休的学生,对此他们夫妇也都同意了,毕竟他两个哥哥都是李休的学生,也不差他这一个,只不过李休现在很忙,很少有时间给孩子们讲课,平时都是由七娘或婉娘等人代讲。

    李治做了李休的学生,一向喜欢跟在李治屁股后面的兕子自然也吵着要学,每当李治上课时,她也跟着坐在那里听,不过她太小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听懂,不过也没关系,不懂的自然有丽质帮她辅导。

    当然李休也并不是放任不管,只要有时间,他也会尽量的给孩子讲一讲课,毕竟相比七娘和婉娘,他懂得更多,讲课的经验也更丰富,许多枯燥的课程从他口中讲出来,立刻变得趣味十足,所以李治和兕子他们也都喜欢听他讲课。

    这天又是旬日,李治和兕子自然不会错过,早早的跟着丽质来到李休家中,今天李休并没有枯燥的讲课,而是带着一群孩子出门郊游,因为今天主要讲生物自然,所以在野外遇到什么他就讲什么,比如花朵的作用、虫儿的复苏等等,孩子们也提出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李休也尽量从合理的角度做了回答,这也幸亏是他,否则换成另外一个人的话,恐怕根本应付不过来这些古怪又充满童真的问题。

    午饭也是在野外吃的,就当是在外野餐,而且还是带来食材和炊具自己做,当然李休可不敢让李治和兕子这么小的孩子靠近火,主要是他和七娘、婉娘做,剩下的孩子负责打打下手就行了。

    吃过午饭后,李休让孩子们自由活动,同时也消一消食,毕竟这帮孩子可太能吃了,一个个都是肚子溜圆,不活动一下说不定会积食。

    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平安郎走到李休的面前道:“父亲,我有件事想要和您商量!”

    “哦?什么事情?”李休听到这里也有些惊讶的问道,相比不省心的李晋,仅仅大一岁的平安郎却是个老实规矩的孩子,平时绝对不会主动惹祸,只不过也正是他的这种性格,使得他的话也不多,很少像现在这样主动找李休聊天。

    “二弟要去军校了,这几天我也一直在考虑自己以后想要做什么,而这两天我也终于考虑清楚了!”只见平安郎一脸认真的回答道,老实孩子并不意味着笨,事实上平安郎只是性格有些内向,平时更喜欢独自思考,论聪明程度他可不比李晋差,而且做事很有主见,是那种特别早熟的孩子。

    “那可太好了,你是打算学武还是从文?”李休听到平安郎的话也不由得有些惊喜的问道,他虽然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沉稳有主见,但却没想到他竟然已经开始考虑起日后的人生道路了,小小年纪就如此的目光长远,日后的成就肯定不会太差。

    “这个……”只见平安郎这时却是露出犹豫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终于开口道,“恐怕要让父亲失望了,我即不想习武也不想学文,而是想学医!”

    “学医?”李休听到儿子的话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虽然平时他也会教一些医学方面的常识,平安郎似乎对这方面的确很感兴趣,但他却从来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打算真的学医。

    “父亲不要惊讶,您也知道,我从小就对医学方面的东西比较感兴趣,之前也经常向孙道长请教一些医学方面的问题,而且据我所知,天下有相当一部分人正承受着病痛之苦,比如丽质和兕子就是其中之一,连孙道长和您都治不好她们的病,我希望自己能够将医学发扬光大,有朝一日能够治好像丽质她们这样的病人。”只见平安郎十分郑重的开口道。

    “你……真的这样想?”李休听到这里却有些怀疑的道,自己这个儿子平时和丽质的感情最好,他不会是仅仅想治好丽质的病,所以才想要学医吧?

    “我说的都是我的真实想法,只不过相比二弟去军校走武将之路,学医却显得有些不务正业,所以还请父亲谅解!”只见平安郎再次郑重的开口道,说到最后还向李休行了一礼。

    毕竟这个时代学医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哪怕是孙思邈这样的神医,社会地位也并不是很高,医学更是属于杂学之列,只有一些平民子弟才可能去学医,而像平安郎这样的贵族子弟,去学医肯定会遭到一些人的耻笑。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犹豫的表情,虽然他知道医学也十分的重要,但他并不想让自己儿子选择一条注定十分崎岖的道路,另外别的不说,光是家里的阻力就足够让人头疼的。

第九百四十二章 药观见闻

    “你可要想好了,若是真的去学医的话,光是你母亲那一关就过不了!”李休沉思了好一会儿,这才抬头对平安郎道,孩子们都已经懂事了,所以他尊重孩子们自己的选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