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懒散初唐 >

第565部分

懒散初唐-第565部分

小说: 懒散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长孙无忌果真忽视了李治,李休也不由得微微一笑,然后从背后将李治拉出来道:“看来无忌兄果然和我一样,都忽视了雉奴,我来的时候,雉奴就强制命令侍卫分开了承乾和李泰,所以这次咱们最应该感谢的应该是雉奴才对!”

    “雉奴?”长孙无忌听到李休的回答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随后满脸不可思议的看了看刚到李休腰部的雉奴,如果不是李休亲口说出来,恐怕他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李治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李治也是第一次被自己这位亲舅舅这么盯着,当下也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神色,而这时李休却是笑道:“雉奴,刚才我也一直想问你,你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胆子,把你哥哥给分开?”

    “我……我看到大哥要打四哥,四哥也准备还手,当时我怕极了,担心他们受伤,所以就命令侍卫将他们分开,刚开始侍卫不敢动,直到我喊出大哥和四哥若是受伤,他们也脱不了干系,这才让他们有胆子上前。”李治这时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倒是和之前李休猜测的没什么两样。

    “不错不错,没想到雉奴你也已经长大了,皇后若是在天有灵,肯定也会为你这么一个懂事的儿子感到骄傲的!”长孙无忌这时也有些感慨的道,说到这里时还亲昵的摸了摸李治的小脑袋瓜。

    看到长孙无忌夸李治,李休却不由得看向殿中跪在那里的李承乾,他之前就已经饿昏过一次,现在也是瘦的厉害,跪在那里的背影也十分的单薄,这让李休也更加担心他的身体能否撑下去?

    事情已经解决了,李世民还留下几个自己身边的亲卫,代他盯着李承乾和李泰,而且这时都已经过了三更天了,李休这时也感到又困又累,所以就准备回去休息,长孙无忌也有同样的意思。

    “先生,我……我能不能和您一起去休息?”不过也就在李休刚准备要走时,忽然只见李治拉住他的衣角,然后满脸不好意思的表情道。

    “呃?你不在这里守灵了?”李休看到李治的样子也不由得惊讶的问道,前几天平阳公主一直想让李治跟她回家休息,毕竟李治的年纪太小了,李承乾和李泰他们守灵也就算了,李治根本用不着,但是他却坚持要呆在灵堂陪伴母亲,这让平阳公主也没办法,后来李休劝了他几次,李治也都拒绝了,却没想到现在他竟然主动提出要和自己一起离开。

    “我……我不敢呆在这里了,大哥虽然不会怪我,但四哥可不一定,所以我还是躲远一点好。”李治这时偷眼瞧了瞧灵堂中的李承乾和李泰道。

    李泰性格清高,而且心胸狭窄,这点连年幼的李治都十分清楚,之前他让侍卫强制的将两人分开,李承乾可能不会因此怪罪他,但李泰就不一定了,所以李治才不敢呆在这里。

    听到李治的话,李休和长孙无忌也都不由得看了看背对着他们跪在那里的李泰,随后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几分怜悯,因为李泰虽然一心的想和李承乾争位,平时也在李世民面前拼命的表现自己,可是他性格上的缺陷却实在太明显了,只要李世民没有昏了头,他日后注定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好吧,那你就和我一起回理财监休息吧,不过我那边的条件可是很一般,远比不上你的寝宫舒服,所以我看不如还是把你送到你的寝宫去吧?”李休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想到李治本来就住在宫中,于是再次开口提议道。

    “雉奴还是太小,皇后又刚刚去世,让他一个人住在宫里实在太冷清了,不过理财监也的确有些太简陋了,所以我看不如让雉奴和我回去吧,刚好你可以和你表哥一起睡,这样也不至于太孤单。”就在李休的话音刚落,忽然只见长孙无忌抢先开口道,看向李治的目光中也充满了慈爱之色。

    不过李休看到长孙无忌这时的表情却是一愣,随后也不由得心中警觉,因为他发现长孙无忌看向李治的眼神,好像只在以前他看到李承乾时才会出现。

第九百九十八章 尽人事,听天命

    “舅舅你们家离的远了点,我现在好累,就想早点睡一觉,明天还要早起来陪母亲,所以我还是和先生睡吧。”面对长孙无忌的主动邀请,小小年纪的李治却是依然坚持自己最初的选择道。

    看到李治不愿意和自己走,长孙无忌也没有坚持,当下与李休一起出了停灵殿,然后告辞后离开,而李休也带着李治上了马车,准备回理财监休息。

    “先生,今天舅舅给我的感觉很奇怪。”刚一上马车,李治就皱着一张小脸道。

    “哦,有什么奇怪的?”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微笑着问道。

    “我也说不上来,只是觉得舅舅今天对我好亲切,以前他好像更在乎大哥,很少会注意到我?”李治这时歪着头想了一会,这才开口说道。

    李休听到这里差点笑出声来,看来长孙无忌转变的太快,连年幼的李治都感觉到有些不对劲,当然他也不方便让年幼的李治知道大人之间的龌龊,所以最后开口解释道:“雉奴你不要乱想,我猜可能是在你母亲去世后,你舅舅心疼你们,所以才对你们更加的关心。”

    听到李休的解释,李治眨了眨大眼睛,随后这才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了,不过我母亲去世,舅舅他肯定也十分难过吧?”

    “是啊,你母亲是你舅舅唯一的妹妹,而且你外祖父早逝,他们兄妹从小就只能相依为命,所以你母亲的去世,对你舅舅的打击也十分沉重,只不过他是个成年人,不能像你们一样伏在皇后的灵前痛哭,之前陛下病重,你舅舅也差点跟着病倒,但这几天他却又坚强的挺了过来,因为你母亲的葬礼需要他来主持。”

    说到上面这些时,李休也不由得对长孙无忌感到敬佩,因为他想到若是换成自己,比如七娘早自己一步去世,恐怕他会悲痛的根本无法振作起来,至少在短时间内做不到,而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之间的感情也并不比自己和七娘少,所以这也足以说明长孙无忌远比自己要坚强。

    “舅舅他……真是不容易,以后我也要做一个像舅舅这么坚强的人!”李治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泪流满面的道,一半是对长孙无忌的感激,另一半则是他又想到了母亲。

    看到李治的样子,李休也不由得叹息一声,如果历史不出意外的话,李治永远不可能变得像长孙无忌那么坚强,不过他却学到了长孙无忌的腹黑,最后把长孙无忌都给逼死了。

    马车很快就回到理财监,李休的房间中本来只有一张床,不过也没关系,理财监能住人的房间并不少,比如许敬宗以前也经常住在自己办公的房间,现在他不在,李休就让李治在自己的房间睡,他准备去许敬宗那里借住一晚。

    不过就在李休让李治睡在自己床上,并且帮他盖好被子,自己也站起来准备要离开时,却忽然感到被李治拉住了自己的袖子,然后只见小家伙可怜巴巴的问道:“先生,您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仙吗?”

    “为什么忽然问起这个?”李休看着李治的样子,当下也不由得再次坐下来问道。

    “如果真的有神仙的话,那母亲去世后,会不会变成天上的神仙看着我们?”李治这时再次开口道,大大的眼睛中也写满了期待。

    “神仙吗?”李休听到李治的话也感到有些心酸,当下沉默了片刻这才开口道,“有没有神仙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却知道,只要雉奴你一天没有忘记你母亲,那她就一直活在你的心里!”

    以李治的年纪,暂时还不理解李休上面这句话的意思,不过他最终还是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道:“母亲去世时,让我一定要照顾好兕子和新儿她们,我也一定不会让母亲失望的!”

    “那是当然,雉奴你是个好哥哥,肯定可以照顾好两个妹妹的!”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拍了拍李治的小脑袋,脸上也露出一个微笑道,“好了,时间已经不早了,你还想明天早起,就快点休息吧,有什么事情让人叫我!”

    李治这时也十分乖巧的答应一声,然后李休将房间里的蜡烛熄灭,这才轻轻的关上门走了出去,不过就在他转身的那一刻,却不由得仰起头轻轻的叹了口气。

    李治答应长孙皇后要照顾两个妹妹,可是在原来的历史上,他最终还是没能做到,兕子就不必说了,没有成年就去世了,为此李世民数天不吃不喝,李治也同样悲痛欲绝。

    至于年纪最小的新儿,也就是历史上的新城公主,后来嫁给了长孙无忌的堂弟长孙诠,虽然辈分有差,而且也算是近亲结婚,但当时的风气如此,而且长孙诠的年纪与新城公主相当,所以两人婚后也十分幸福,可惜后来长孙家族遭难,长孙诠也被杀,结果新城公主大为愤恨,从此不再梳妆以示决心。

    后来李治不忍心妹妹这么消沉,又硬将她嫁给了韦正矩,结果韦正矩不是良人,曾经对公主无礼,后来新城公主刚刚三十岁就去世了,而李治怀疑是韦正矩害死了自己的妹妹,所以把韦正矩也给杀了,后来更是将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安葬,这在公主之中也是绝无仅有,可就算是如此,也弥补不了他对新城公主的亏欠。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再次叹息一声,然后低声自语道:“最是无情帝王家,就算是我想要改变,却又谈何容易?”

    说到这里,李休再次无奈的摇了摇头,同时也感觉有些无力,特别是想到今天长孙无忌对李治的态度变化,又想到了这段时间李承乾身上发生的事,这让他也忽然感觉到,在面对历史的大潮流时,自己的那份力量有时实在太渺小了。

    “尽人事,听天命吧!”李休在短暂的迷茫过后,也很快恢复了坚定的神色,不过在说到这句话时,他忽然有种熟悉的感觉,似乎当初李世民与李建成兄弟相争时,他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局?

第九百九十九章 印书局失火

    长孙皇后的去世,对于大唐来说也是一场巨大的冲击,首先就是李世民病倒了,政务全都要靠房玄龄等人处理,另外长孙无忌和李休也被葬礼的事缠住了,使得他们平时负责的事务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比如李休负责的银行等。

    说起来这两年大唐虽然没有受到什么外部的威胁,甚至连内部的灾害都少了许多,可是李渊和长孙皇后却接连去世,这对皇室的打击也十分巨大,特别是葬礼的安排和丘陵的修建,这些也都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不过长孙皇后不愧是一代贤后,她在去世的那晚,曾经叮嘱过李世民,在她死后不要厚葬,对此李世民也答应了,不过就算再怎么薄葬,也需要有皇后的规格,而且因为长孙皇后去世的太突然,连陵墓的选址都还没做,而这件事就不是李休和长孙无忌能确定的了,必须要得到李世民的认可才行。

    魏晋时期的风水学说在唐朝时已经大行其世,比如李淳风就是有名的风水术士,当然他也都是了不起的数学家、天文学家。长孙皇后的陵墓选址自然也需要经过风水术士的勘探。

    李世民虽然有病在身,但依然挣扎着下旨,让李淳风等人在长安附近选址,结果圣旨刚一下达,李淳风就带着长安附近的地图求见,然后指出自己早就已经选好的地址,因为他这些年早就将长安附近走遍了,山川地形全都在他胸中,哪里适合建造皇陵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本来按照李世民的意思,陵墓就应该像汉高祖刘邦那座长陵一样,在平原上堆土为山,而且陵墓也建造成都城的模样,象征着帝王的威严,其实安葬李渊的献陵也是仿照汉代皇帝的陵墓而建。

    不过像汉朝这种堆土为山的皇陵花费巨大,光是民夫就要征调数万人,而且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建造完成的,而长孙皇后的遗体也不能总不安葬,再加上她在生前希望薄葬,若是建造堆土为山的皇陵,肯定有违她的遗愿。

    在这种情况下,虞世南向李世民上书,汉朝历代皇帝虽然建造了工程巨大的皇陵,但最后依然免不了被盗,连帝王的尸骨都被抛之荒野,所以皇陵不能只重豪华,而是要以安全为主,所以他建议像“尧帝”那样因山为陵,这样工程量要小得多,而且山石也远比泥土要坚固,可以防止盗墓贼的潜入。

    对于虞世南的建议,李休与长孙无忌等人也都十分的赞同,李世民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也采纳了虞世南的建议,然后在李淳风提供的几个地点中,最终选择了距离长安城不远的九山,这座山十分奇特,在关中平原上突兀而起,而且山体上均匀的分布着九道山梁,形似九条活龙,因为关中将低矮的山梁称为“”,所以称为九山。

    皇陵地址选好后,立刻就开始修建,开山为陵省掉了挖掘和封土这两个最消耗人力物力的过程,现在只需要在山体上开掘地宫就可以了,不过在山体上开掘也需要专业的知识,否则挖到一半山体塌了,那可就闹出天大的笑话了。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修建皇陵的事李世民交给了工部负责,对此李休也是松了口气,这样他和长孙无忌就不用操心修建皇陵的事了,只需要筹备葬礼就行了。

    不过相比葬礼上的事,李休最为关注的还是李承乾,之前因为和李泰发生冲突,所以他们兄弟二人被李世民罚跪在长孙皇后灵前,而且三天三夜不许吃饭,其中李泰倒没什么,他本来就胖,饿三天就当是减肥了。

    可是李承乾之前因为长孙皇后去世的事,一连几天都没有进食,甚至还昏倒过,后来虽然恢复了一些饮食,但身体依然很虚弱,结果现在竟然又被罚跪,而且还不能进食,这让李休也十分的担心,他曾经在第二天去请求李世民放宽对李承乾的处罚,不过李世民的气还没有消,并没有同意,这让李休也十分的无奈。

    李承乾也十分的要强,三天没有吃饭也没有叫一声苦,甚至李休让李治偷偷的给他带东西吃,但他也不肯吃,就这么倔强的坚持着,最后人跪在那里都有些摇摇欲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