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懒散初唐 >

第587部分

懒散初唐-第587部分

小说: 懒散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休本来是想用自己的例子让李晋和武明空明白,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不过显然两个孩子对他和妻子间的事情更感兴趣,接下来就一直追问着他和平阳公主等人产生分歧的细节,结果最后谈话完全给带歪了。

    最后李休也十分无奈,看来现在和他们讲这些还是太早了,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把李晋和武明空的事告诉平阳公主,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南山书院

    南山书院之中,崔干站在后面的藏前,正在亲自指挥着下人将一箱箱的书籍搬到里面,并且按照分类摆放好,这些书籍都是他背后的各个大世家捐献出来的,有许多还是世家秘不示人的藏本,平常人根本难得一见。

    “这次各大世家可真是大出血了,光是我们郑家就捐出上万本书籍,其中有一些还曾经是我读书时抄写的!”正在这时,站在崔干旁边的一个中年人有些感慨的说道,此人正是郑氏的代表人物郑仲,而在他的旁边,清河崔氏的崔复安也同样在这里。

    “我们崔家捐出的书籍更多,为此族中的一些族老还大发脾气,说我们这些人败家。”旁边的崔复安这时也无奈的苦笑一声道。

    他们清河崔氏人才辈出,而且族中的藏书也最多,所以这次他们也是出力甚多,只不过因为族中人数太多,难免会有一些反对意见,特别是一些年长的人,思想上也最为顽固,在他们看来,族中的藏书是家族兴盛的根本,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肯捐出去。

    “能者多劳嘛,你们清河崔氏的藏书本来就多,多捐一些也是应该的,至于族中反对的人,几乎哪个大世家中都会有一些,特别是一些年纪大的长辈,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崔公这么有远见!”郑仲这时也再次笑着开口道,顺便也夸了崔干一句。

    郑仲有能力有野心,在世家之中能让他心服口服的人寥寥无几,而崔干刚好是其中一个,特别是这次开办书院的想法,更是崔干第一个提出来的,不得不说这个想法十分大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将世家中的藏书拿出来,而且还要公开授课,如果日后出了问题,恐怕只会加速世家的崩溃。

    “也不能这么说,族中许多人反对也有反对的道理,只不过现在咱们正面临着一个数百年未有的大变,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那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咱们这些世家衰败下去!”崔干这时也听到郑仲和崔复安的谈话,当下也扭过头插嘴道。

    “崔公所言甚是,也不知道老天为何降下李休这个妖孽,如果不是他的话,咱们也不必被逼到这种地步!”郑仲这时也不由得叹息一声道,之前的数百年里,无论朝代如何更替,哪怕是北方蛮族入侵,也动摇不了他们世家的根基,可是现在仅仅因为一个李休,就把他们逼的放弃世家最大的优势,虽然日后可以拉拢那些优秀的学生,但总归不及世家的子弟那么让人放心。

    “李休的确是天下奇才,当初突厥那么强大,但最后却被大唐一举灭掉,李休在这件事就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现在更是以一己之力,把我们逼到不得不改变的地步。”提到李休时,崔干也露出十分严肃的表情,然后又忽然一笑道,“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咱们这个南山书院,其实我也是从李休那里学来的!”

    “从李休那里学来的?”郑仲和崔复安听到崔干上面的话,也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道,脸上震惊的表情也几乎一模一样。

    “呵呵,不必那么惊讶,书院这东西本来就是李休第一个提出来的,比如军校,虽然是培养武将的地方,但其实和书院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另外他还在自己家的旁边建了一所新筑学堂,刚开始只是用来让一些穷苦人家的孩子读书识字,以便他们日后能够有一技傍身,不过现在却也慢慢的在变为一个书院,只是教授的东西与咱们的不同罢了。”崔干这时再次微笑着道,李休将他们逼到这种地步,但他却从对方那里学来应对之法,估计李休知道后也会感到十分的郁闷。

    “原来如此!”崔复安听到崔干的话也不由得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他与李休虽然立场不同,但有时也不得不佩服李休的才能。

    “走吧,我看书也搬的差不多了,我带你们去书院里转一转!”崔干这时再次开口道,郑仲与崔复安都有官职在身,平时也根本没时间来这里,今天也是第一次来,他做为这里的山长,自然有义务带他们参观一下。

    郑仲和崔复安自然也是求之不得,于是在崔干的带领下,他们在书院里转了转,整个书院建在一座小山的山顶上,这座小山的顶部平坦,足够容纳一座书院,而书院里也分为教学、住宿等区域,不同的区域之间也有明显的分隔,有些一世家的人已经住进来熟悉一下环境,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书院的先生,剩下的则是一些将要在这里上学的学生,毕竟这里是世家开办的书院,所以一些世家出身的学生也根本不必经过考核就可以入学。

    最后崔干三人再次来到藏,然后登上这座居民楼的最顶层,这里也是学院的最高点,站在这里可以眺望方圆百里,山下的农田与道路也是清晰可见,只可惜周围还有几座比这座小山还要高的山峰,否则他们三人中说不定会有人做出“一览众山小”的诗句,那可就没后世的杜甫什么事了。

    “咦,山下那些人也是来书院的吗?”正在这时,忽然崔复安指着山下的一条山道惊讶的开口问道,只见那条山道上拥挤着不少的行人与马车,看起来就像是一群蚂蚁在山路上缓慢爬行一般。

    听到崔复安的话,郑仲也探头向下看去,结果发现这支人马好像还拉着不少的东西,不过看他们前行的方向,并不像是往书院这边来的。

    “那些应该是宫里的人,附近有一座陛下的行宫,听说最近天气炎热,陛下想到行宫中避暑,所以这段时间经常有宫里的人往行宫里拉东西。”崔干看了看山下的行人,并不怎么在意的开口道,长安的皇宫设计的问题,每年夏天都特别的湿热,所以李世民也经常在夏天外出避暑,对此他也并不怎么在意。

    “避暑?为何我们礼部事先没有任何的消息?”崔复安听到这里却不由得惊讶的开口道,李世民如果外出避暑,肯定需要他们礼部来安排,但他事先却没有听到任何的消息,这可就太奇怪了。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又是李休

    皇帝外出避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特别是唐朝初年更是如此,这主要是因为长安太极宫的地势比较低洼,每年夏天的时候,太极宫中是又湿又热,从当年杨广时开始,太极宫中的每位皇帝都会在夏天出去避暑,这不得不说是长安城设计时的一大缺陷。

    后来到了武则天当政,因为她对太极宫可能有阴影,再加上太极宫本身的缺陷,于是索性就将都城迁到了洛阳,从那时起,长安也就失去了都城的意义,而大唐的政治中心也开始向中原移动,洛阳也是从那时起,得到一个神都的称谓。

    不过皇帝外出可不是一件小事,方方面面都需要有人去安排,而礼部就承担着这个重任,刚巧崔复安就在礼部担任着郎中一职,虽然比尚书和侍郎要低几级,但也是正五品上的高官,所以每次李世民外出避暑,他也都会事先接到消息。

    “你们礼部竟然不知道陛下要来南山避暑的事?”崔干听到崔复安的回答也不由得震惊的瞪大了眼睛,心中也闪过几分不好的感觉。

    “是啊,我记得陛下在去年的时候,本来决定今年去九成宫避暑的,但是去年皇后去世,陛下当初经常与皇后一起去九成宫避暑,结果今年就取消了,而且也没有说今年去哪里避暑,所以我们一直以为陛下今年不出去避暑了。”崔复安当下再次开口道。

    “陛下外出避暑的话,复安兄他们礼部肯定是第一个得到消息的,可是现在他根本不知道这件事,如此说来,山下这些人很可能打着陛下避暑的旗号来掩人耳目!”郑仲这时开口道,说话时眉头也皱了起来,李世民已经是大唐皇帝了,他又有什么事情需要用这个办法来掩人耳目呢?

    “兴谋你说的不错,而且我觉得陛下此举应该是冲着咱们来的!”崔干这时沉吟了片刻再次开口道,山下那些打着陛下避暑旗号的人已经活动好长时间了,至少他都记不清第一次看到这些人是什么时候了,毕竟之前他也没有注意,可是现在想来,这些人很可能就是李世民派来的。

    “崔公既然说书院是从李休那里学来的,那么以他的才智,自然也能猜到咱们的打算,而现在咱们已经将书院的消息传了出去,陛下那里肯定也会有所动作,这也并没有出乎咱们的意料。”崔复安这时也点头开口道。

    “不对,虽然我记不清山下这些人出现的最早时间,但肯定是在咱们将书院的消息传出之前,甚至是在我们刚开始筹备书院后不久,如果他们真的是针对书院而来,那么很可能咱们这边刚开始准备书院的事,陛下那边就已经知道了!”崔干这时脸色阴沉的分析道,书院的事他们事先也严禁消息泄露,就是怕李世民那边会有所动作,却没想到千防万防,最后还是让李世民那边知道了。

    “这不太可能吧,知道书院这件事的人虽然不少,但都是咱们世家内部的核心人物,难道说这些人中有人已经暗中投靠了陛下?”崔复安也皱着眉头道,说到最后时,脸上也不由得露出几分怀疑的神色。

    “应该不会,知道书院这件事的人都是值得信任的人,消息应该不是从他们那里泄漏的,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看穿了咱们的计划!”崔干听到崔复安的话却是摇了摇头道。

    郑仲听到崔干的话也赞同的点了点头,然后两人对视一眼,几乎不约而同的开口道出一个人的名字:“李休!”

    “除了李休,我也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人能够看穿咱们的计划了!”郑仲这时苦笑一声道,李休即了解书院对世家的意义,又是大唐第一个提出书院想法的人,而且还是一手将世家逼到现在这种地步的人,所以他也是最可能看穿他们计划的人。

    “不错,我忽然想起来,当初创办书院时,我曾经去过李休的新筑学堂,因为新筑学堂的山长田筹是我的老部下,所以我想从他那里学一些经验,估计也正是从那时起,李休就已经看穿了咱们的计划!”这时崔干有些颓丧的开口道,想来想去,这也是他觉得最有可能泄漏消息的一件事了。

    “也不一定是因为崔公您,毕竟自从上次李休遇到刺杀后,他就将咱们世家视为生死之仇,估计时时刻刻都在派人盯着咱们,说不定他就是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了咱们的计划!”郑仲这时苦笑一声开口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的发现自己当初的决定的确有些莽撞了。

    “崔公,现在再想这些也没什么用,关键还是向前看,您觉得李休和陛下在提前知道了书院的事,他们会怎么对付咱们?”崔复安这时却是打断崔干与郑仲两人的内疚道。

    崔复安的话也让崔干和郑仲两人醒悟过来,只见他们这时对视一眼,然后崔干率先开口道:“如果我是李休,事先知道了咱们要建书院的事,那么有两个选择,第一个就是想办法毁掉书院,让咱们的计划彻底落空,第二个就是不毁掉书院,但却要让咱们建立的书院达不到咱们想要的目的,你们觉得觉得他会选择哪一种?”

    “毁掉书院肯定是最直接的办法,而且李休背后有陛下撑腰,现在书院又没有开起来,几乎谈不上什么影响力,如果他们真的想要毁掉书院,恐怕会有无数种办法。”崔复安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担心的表情道。

    “不对,我猜李休绝对不会毁掉书院!”郑仲这时却十分肯定的做出判断道。

    “哦?兴谋你为何如此的肯定?”崔干当下也不由得有些惊讶的问道,毕竟他现在也不敢做出这么肯定的回答。

    “很简单,因为李休是个十分骄傲的人,甚至可以说是自负,像他这种人,绝对不会粗暴的将书院给毁掉,因为他知道书院虽然可以帮咱们笼络人才,但同时也可以帮大唐培养人才,甚至日后若是咱们无法把握书院的话,只会给朝廷做嫁衣,所以我相信他肯定会选择第二种,即可以让我们无法笼络人才,又可以让书院为朝廷培养人才!”郑仲也是毫不犹豫的开口道。

    “有道理,这也的确十分符合李休的性格,只不过他会以什么样的手段来对付我们呢?”崔干听后也是点了点头,然后却是又皱起眉头道。

    虽然知道了李休不会用粗暴的手段毁掉书院,但是他们却猜不到李休会用什么样的办法来对付即将开业的书院,毕竟他们不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更不是预知历史的李休,自然也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这就有些困难了,虽然十分的不想承认,但是现在的确是李休他们那边占据着主动,特别是有陛下在,他们有很多的手段可以打击到书院。”郑仲这时也不由得有些沮丧的道,明明猜到了李休要对付书院,但却不知道对方的手段,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虽然陛下占据着主动,但咱们这些大世家联合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招惹的,哪怕是陛下,也不可能用太过分的手段,只要他们不用强,我相信就没有人能够将书院从老夫的手中夺走!”崔干这时脸色一板大声道。

    为了建造这座书院,崔干连官职都不要了,可以说他打算将自己余生的所有心血都倾注在这座书院之中,而只要他能再活十年,就可以将南山书院打造成世家的后花园,到时书院的影响力也会提升上来,就算是朝廷也别想把手伸到书院里。

    “崔公说的不错,咱们这些世家也是第一次这么心齐,虽然内部有些人反对,但毕竟大部分都是支持书院的,我估计陛下那边顶多也就是用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对付书院,只要咱们稳住阵脚,就不用担心这些小手段!”崔复安这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