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懒散初唐 >

第610部分

懒散初唐-第610部分

小说: 懒散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上正面战场投降的人,估计最后高句丽战俘可能会达到六七万人。

    至于死战的高句丽人还没有统计,但以刚才李世民的估计,应该也超过万人,而剩下的人要么和高延寿被围困在小山上,要么就是已经逃进山林,毕竟程咬金虽然断了后路,但唐军的人少,不可能把高句丽人全部围住,所以最少也有数万人逃进了山林之中,不过辽东的山林中多猛兽,也不知道这些人最后能有多少人活着逃出去?

    随着夜幕的降临,战场上却并没有平静下来,而是有无数的唐军将士打着火把清理战场,主要是两件事,一是找到自己一方战死或受伤的兄弟,战死的人抬到后面安葬,受伤的将士则抬到伤兵营中救治,二来就是看看有没有受伤的高句丽人,对他们就简单多了,一般都是直接补上一刀,毕竟治伤的药物可不能浪费到这些敌人身上。

    另外程咬金和李绩等人也都在坚守在自己的位置,程咬金那边需要清点战俘,顺便清理一下周围逃跑的高句丽士卒,而李绩则将高延寿的残兵死死围困,防止他们冲下来,一般来说,如果高延寿想冲出重围困的,今晚肯定是最好的机会,因为时间太短,李绩根本没时间布置,再加上白天又打了一天的仗,唐军将士也十分的疲倦,所以晚上他也要亲自在山下坐镇。

    接到程咬金等人的战报,李世民也是笑开了花,当下率领群臣回到大营之中,而且还特意吩咐军中准备好饭菜,给李绩与程咬金等人的大军中送去,不过饭菜中虽然不缺肉,但却没有酒,毕竟现在还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候。

    本来李世民还想要召见一下薛仁贵,以表彰他在战场上的英勇,不过薛仁贵现在也随李道宗、李绩他们围困着高延寿,而且李休觉得现在单独召见薛仁贵的话,也未必是什么好事,毕竟今天战场上立功的将士太多,只召见薛仁贵,说不定会引起别人对薛仁贵的嫉妒,所以最后也劝说李世民放弃了这个想法。

    当天晚上,高延寿果然借着夜色的掩护,想要从山上冲下来,可惜李绩早有准备,高延寿的几次冲锋都被挡了回去,直到凌晨时分他们才彻底的放弃,而等到天一亮,李绩也立刻在山下布起了严密的防御,只要高延寿不投降,那就把他们困死在山上。

    而在中午的时候,昨天一战详细的战果也终于统计出来了,这一战高句丽人被俘六万三千余人,战死两万余人,高延寿率领四万余人困守在山上,剩下的则逃进了山林之中。

    而唐军这边的伤亡也出来,其中战死者达到一千七百余人,伤者却是达到了惊人的五千余人,重伤者占了五分之一左右,当然这个伤亡人数相比高句丽来说已经十分轻微了,不过对于唐军来说,也是这些年来少有的大伤亡。

    “哼!区区一个高句丽,竟然让朕伤亡如此多的将士!”李世民得知自己一方的伤亡时,也不由得气的一拍桌子怒道。

    “陛下息怒,虽然伤亡大了一些,但也消灭了高句丽的主力,只要再打下安市城,那整个高句丽也就唾手可得了!”李休这时却是开口劝说道,只不过他这时也在心中暗自嘀咕,接下来的安市城恐怕更不好打啊!

第一千零九十章 赐白袍

    因为伤亡超出了预料,所以李世民也十分的恼火,哪怕李休劝说也没什么用,不过很快又有人送来另一份统计的战报,结果这让李世民也是转怒为喜,当下大声道:“不错不错,李休你们也来看一看!”

    李休看到李世民的表情变化也有些惊讶,当下接过战报看了一下,结果发现这是程咬金刚刚送来的战报,上面记录着他截获了高句丽的物资清单,其中马五万余匹,牛五万余头,铁甲一万套,另外还有粮食、布匹等各种物资无数,毕竟十五万高句丽大军,每天的消耗都是十分的惊人,现在战败了,程咬金抄了他们的后军,物资牛马自然也都成了大唐的了。

    李休本来就是管后勤的,现在看到缴获这么多的物资,当下也是脸色一喜,其它人看到之后,也都纷纷向李世民道贺,这让李世民的心情也总算好了起来,不过他也没有忘记那些伤亡的士卒,立刻让人去统治名单,由朝廷来统一抚恤。

    下午的时候,李世民带着李休等人来到李绩的大营之中,现在李绩与李道宗已经合兵一处,然后将高延寿所在的山头团团围住,山上没水没粮,估计他们也坚持不了多久。

    “参见陛下!”接到李世民前来的消息,李绩与李道宗也立刻前来拜见,两人从昨天到现在就几乎没休息过,眼睛都熬的通红,特别是李道宗身上的铠甲都是锈红色,那是干涸的血迹,毕竟昨天他也是亲临战阵,而且从昨天到现在,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

    不过虽然一天一夜没有休息,但是李绩和李道宗的精神却都极为亢奋,毕竟取得这么大的胜利,他们两人也是大功一件,日后青史留名也是肯定的。

    “不必多礼,你们昨天打的很好,果然没有辜负朕的重托!”李世民这时也是大笑一声,然后上前扶住自己这两位爱将夸赞道。

    听到李世民的夸赞,李绩和李道宗也急忙谦虚几句,不过脸上那种满足与自豪却怎么也掩藏不住。不过这时李世民却是忽然扭头向李道宗道:“对了,昨天战场上那个青眼惊人的白袍小将在哪里?”

    李道宗听到李世民问起薛仁贵,当下也不由得看了他背后的李休一眼,随即就笑着开口道:“启禀陛下,您说的是驸马推荐的薛仁贵,此人晓勇异常,昨天也多亏了他率军冲破了敌军,这才让我们顺利的截断了高句丽的大军,现在他就在山下驻守,陛下可是要召见他?”

    后世有本《说唐全传》的小说,按照小说的内容,薛仁贵虽然因战场上的表现得到李世民的重视,但却被上司用自己的侄子冒名顶替,结果差点埋没了薛仁贵,不过现在薛仁贵有李休这个后台,恐怕也没人敢打这个主意。

    “哈哈哈哈~,朕昨日观战时,就想早点见到这个薛仁贵,你快去将他召来,朕要亲眼看一看这员猛将!”李世民这时也是大笑一声道,他本来就是武将出身,昨天看到薛仁贵的晓勇,自然是起了爱才之心。

    李道宗听到这里也当即派人去请薛仁贵过来,不一会的功夫,就见身材高大魁梧的薛仁贵大步走来,身上的铠甲已经破损多处,身上也带着一些小伤,但并不严重。

    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他身上的白袍,只不过这时的白袍却已经变成了红袍,上面全都是干涸的血迹,而且还被割成了几条,看起来有些狼狈,但却彰显着他昨天的英勇。

    “你就是薛仁贵?”李世民这时上下打量着薛仁贵,脸上也带着几分惊喜的问道,薛仁贵身材魁梧高大,几乎可以和尉迟恭相比,难怪能够在战场上所向无敌。

    “启禀陛下,末将正是薛礼,字仁贵!”薛仁贵这时还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召自己来这里,因此也是一脸的茫然,行礼时还看了看李休,不过李休却只是对他露出一个鼓励的微笑。

    “不错不错,昨天你在战场上的表现,朕也都看在眼里,果然不愧是朕的得意门生!”李世民这时也不由得再次大笑一声夸奖道,虽然名义上军校毕业的学生都是他的学生,但其实一直都是李靖和秦琼在管,之前李休为了让薛仁贵在李世民心中加深印象,所以才称对方是李世民的得意门生,结果李世民也不觉得害臊,反而还直接拿过来用,似乎薛仁贵是他教出来的。

    “陛下谬赞了,末将也只不过是尽了自己的职责,若是没有李将军的指挥得当,以及将士们的拼死冲杀,末将一人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薛仁贵这时也十分谦虚的道。别看他长的五大三粗,但其实却是个十分精明的人,这时也把功劳推到了李道宗和手下的将士身上,这样才不会得罪人。

    “哈哈哈~!难得你还不居功自傲,不过你的功劳朕心中有数!”李世民说到这里时,目光却是看向了薛仁贵身后的破烂的白袍,当下也是再次开口道,“朕听驸马说你喜欢穿白袍,刚好朕这里有件白袍,就赏赐于你,望你日后为国征战,立下更多的功劳!”

    李世民说着一挥手,立刻有内侍手捧着一件白袍送到薛仁贵面前,这让薛仁贵先是一愣,随后就十分激动的接过白袍,单膝跪下行礼道:“薛礼谢陛下赏赐!”

    看着薛仁贵手中的白袍,周围的人也一个个露出羡慕的表情,区区一件白袍当然不算什么,但是这却是李世民亲自赏赐的,换句话说,也就代表着李世民已经记下了薛仁贵,这就叫简在帝心,日后薛仁贵的升迁可就比其它人要顺利多了。

    李休看到这里却是心中暗笑,虽然李世民这套收买人心的把戏十分老套,但也不得不说十分有用,先不说薛仁贵怎么样,周围的一些将领都已经眼睛喷火,恨不得自己也能立下大功,然后得到李世民的赏赐。

    做戏要做全套,只见李世民亲手将薛仁贵搀扶起来,然后又十分亲切的询问了对方几句,问题倒也很简单,无非就是问问他伤势如何,在军中有没有什么困难之类的,薛仁贵也一一做了回答,最后李世民又让他跟在自己身边,然后亲自沿着山脚转了一圈,这也让山脚下的所有将士都看到了薛仁贵竟然能陪在陛下身边,自然引得很多人即羡慕又嫉妒。

    演完收买人心的把戏后,李世民这才让薛仁贵回去,然后带着李休、李绩和李道宗等人来到帐篷中议事,刚一进去,就见李世民向李绩道:“懋功,山上的高延寿有没有派人请降?”

    “启禀陛下,高延寿昨天夜里突围失败,到现在还没有派人下来,不过山上无水没粮,四万多残兵也是士气全无,以我的估计,最多三天他就会派人来请降!”李绩这时十分自信的开口道,山上的高延寿在他看来,已经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

    “三天的时间太久了,朕想趁着这场大胜,一鼓作气的拿下安市城,所以你今天就派人上山劝降,只要高延寿不傻,就知道该如何选择!”李世民当即开口道。

    这场大胜之后,唐军的士气也涨到了最高点,士气这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极其重要,历史上之所以有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战绩,除了天时地利等的一些客观条件外,士气也是决定胜负的一个关键因素。

    “臣遵命!”李绩当即也立刻领命道,做为跟随李世民多年的老将,根本不用李世民过多解释,他就知道了李世民的计划,这也就是他们君臣间的默契。

    “承范,这次能够一举灭掉高句丽的十五万大军,你的骑兵也是居功至伟,不过接下来你要让骑兵好好的休养一下,等到安市城一破,你们就立刻奔袭平壤城,苏定方的大军也从海路出发,到时你们相互配合,争取一举夺下平壤城,擒拿泉盖苏文!”李世民这时再次向李道宗吩咐道。

    “臣遵命!”李道宗也立刻领命道,他手下全是骑兵,攻打安市城时自然用不上,而且昨天的那场大战也消耗了骑兵的大量体力,伤亡更是不小,比如战死的将近两千将士中,有一半都是骑兵。

    确定了接下来的布局,李世民当即又与李绩两人商议了一下军务,本来这件事情应该是由程咬金来做的,不过程咬金正在后方清理战场,暂时还回不来,所以才由李世民来代替,当然了,就算程咬金在这里,估计他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事情商议完毕,这时也已经是傍晚时分,李世民出了帐篷看了看被围困的这座小山,因为这座山的山势不高,借着落日的余光,甚至可以看到山上到处都是高句丽的败兵。

    不过也就在李世民正要转身离开这里时,却忽然只听被围困的山上一片喧哗,这让他也不由得一愣,随后扭头看去,结果却发现围困的高句丽残兵中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特别是在山头的位置,更是喊杀声连成一片?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内讧

    “怎么回事?”李休等听到山头上的喊杀声,也都不由得扭头看去,一个个也露出疑惑的表情,而李绩和李道宗却是立刻反应过来,当下命令手下的将士做好迎敌的准备,他们以为是山上的高句丽残兵又想突围。

    不过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山顶上虽然喊杀声不断,但却没有任何高句丽人冲杀下来,这时李休也终于反应过来,当下十分惊讶的开口道:“该不会是山上的高句丽人起了内讧吧?”

    李休的话一出口,其它人也都醒悟过来,随即李世民看了看李休,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事情,然后悄悄的将他拉到一边低声道:“朕记得那个高惠真也和高延寿一起退守到山上,你说是不是他真的在这个时候起兵响应了?”

    “还真有可能,若真是如此的话,这个高惠真恐怕也是个愚蠢之徒,日后陛下也万不可用这种人!”李休这时也再次开口道。

    之前高惠真暗中投靠大唐,并且向大唐传递情报,甚至还约定在双方决定时,会起兵响应,可是昨天却一直没有动静,当然李世民也没指望他,因此也谈不上失望。

    可是现在山上忽然大乱,若真的是高惠真起兵投降大唐,那就只能说明对方太蠢,根本把握不住时机,若是昨天在战场上起兵,倒也算信守诺言,李世民日后也不会亏待他,可是现在他和高延寿都困在山上了,这时再起兵也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李世民也不会对他有任何的好感,这也再次证明他的愚蠢。

    “朕也是这么想的,虽然朕没有见过这个高惠真,但从他的举动来看,此人反复无常,看似精明,但其实却是个目光短浅之辈,不过他若真的投靠咱们大唐,倒也有几分用处,只是不能重用,而且还必须有人看着他,否则日后可能被他反咬一口!”李世民这时也冷笑一声道,对于这个未曾谋面的高惠真,他也没有什么好感。

    “陛下,可以确定是山上发生了内乱,咱们是不是要趁机攻上去?”正在这时,只见李绩大步走过来向李世民请示道,山上内乱,正是进攻的好时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