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懒散初唐 >

第615部分

懒散初唐-第615部分

小说: 懒散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第二天早晨时,安市城的大部分区域已经被唐军牢牢的掌控,而城主府那边也被唐军团团的围住,事实上城主那边的高句丽军队并不多,大概只有两千人左右,但是城主府却建造的十分高大坚固,再加上昨天天已经黑了,所以才暂停了攻打,至于杨万春那里,也一直没有放弃抵抗,甚至晚上还组织了一次突围,但却被唐军打了回去。

    虽然安市城还没有完全的打下来,但是李世民却并不在乎,当下率领着大臣们进到安市城,不过他并没有去城主府的方向,反而去了杨万春被包围的那段城墙,当他们来到这里时,发现高句丽已经在城墙上筑起一条用杂物堆起来的矮墙,借着矮墙成功的将唐军挡在外面,每次唐军进攻时,矮墙后就箭如雨下,使得唐军也很难靠近。

    “大唐皇帝在此,让杨万春前来答话!”李世民来到这里后,立刻让人将自己的话传递过去,而对方也很快有了反应,只见一个中年守将出现在矮墙后,此人中等身材,相貌也十分的普通,但是眼神却十分的冷静,哪怕现在身陷重围,也丝毫没有半分的慌张。

    “安市城主见过大唐皇帝陛下!”只见杨万春打量着远处的李世民,然后微微一躬行礼道,虽然是战场上相见,但他却没有失了礼数。

    “杨城主,现在朕的大军已经占据了安市城的大部分,只剩下你这里和城主府,而城主府那里有你的家眷,所以朕才没有让人强攻,现在你可愿降?”李世民这时高声问道,杨万春虽然败了,但也已经证明了他的才能,所以李世民也起了爱才之心,而且像杨万春这种有威望的高句丽贵族,招降之后也有利于日后大唐对这里的统治,现在就看杨万春自己的选择了。

第一千一百章 忠臣

    李世民对杨万春也算是十分看重了,为此不但让人暂缓了攻击,而且还亲自来见杨万春劝降,这种规格也算是十分高了,而且杨万春不是高惠真这种奸邪小人,若是他愿降的话,日后还是很可能得到大唐的重用,前途未必会比现在差。

    不过杨万春听到李世民的话却是淡然一笑,随后高声回道:“谢陛下的抬爱,不过杨某生为高句丽人,死亦为高句丽鬼,只能辜负陛下的苦心了!”

    听到杨万春竟然不肯降,李世民也不由得眉头一皱,随后再次开口道:“难道你就不考虑一下你家中的妻子儿女吗?”

    杨万春听到李世民提到自己的家人,脸上那种淡然也终于被打破,不过片刻之后却是长叹一声,声音中也带着几分痛苦的道:“他们身为我杨家人,以前受国家的供养,现在国家有难,自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你……”听到杨万春竟然连家人的生死也不顾了,这让李世民一时间也有些语塞,不过随即又有些可惜,这样的忠臣不能为自己所用,也实在是一个遗憾,最后他也是叹了口气道,“罢了,你忠心为国,也着实让朕感到佩服,你的家人我是不会伤害他们的!”

    “谢陛下!”听到李世民竟然当面承诺不伤害自己的家人,杨万春也不由得露出激动的表情,毕竟人非草木,如果不是实在无能为力,他也希望可以保护自己的家人不受伤害。

    “你的家人朕会让人安排好,但你难道就不希望与家人团聚,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吗?”李世民看到杨万春因家人而有些动摇,当下也禁不住再次开口招揽道,这已经十分的少见了,毕竟他身为皇帝,招揽这种事说一次就够了,如果对方不愿意,那就是对方没有把握住机会,他也不需要再给对方第二次机会。

    “陛下善待杨某的家人,在下也十分的感激,不过……”杨万春这时却是再次开口道,不过说到这里时,却忽然顿了一下,然后扭头看了看周围跟随他的那些高句丽将士,现在他身边的将士还有上万人,但昨天为了抵抗唐军的进攻,几乎是人人带伤,而且城头没有食物和饮水,一天一夜没有进食的将士们也是疲惫之极,甚至有不少伤重的人这时躺在地上发出痛苦的呻吟。

    看着手下的这些将士们,杨万春脸上也露出几分复杂的表情,随后猛然扭头看向李世民大声道:“皇帝陛下,安市城以前后就是你们大唐的领土,我手下的将士日后也都是你大唐的子民,希望你能够善待他们!”

    杨万春的话一出口,李世民也立刻感到不妙,当下张口刚想说什么,可是话还没有出口,就只见杨万春猛然拔出腰间的佩剑,架在脖子上用力的一抹,一腔热血喷撒而出,杨万春也倒在矮墙之后。

    “城主!”看到杨万春竟然自刎而亡,那些残存的高句丽将士也不由得悲呼一声,更有人抢上前去抱住杨万春捂住他的伤口,但是杨万春却是心存死志,这一剑已经割破了大动脉,鲜血不断的喷出,很快就气绝身亡,这也让高句丽军中痛哭声连成一片。

    李世民张着嘴看着杨万春自刎在自己面前,过了片刻这才反应过来,当下也不由得无奈的摇了摇头,他也没想到杨万春的性格如此刚烈,竟然宁可自杀也不愿意投降,不过这也让他更佩服对方,甚至他还有几分羡慕已经死去的荣留王,竟然有这样忠心的臣子。

    李休也一直站在李世民身边,当看到杨万春自杀时,他也不由得露出惊愕的表情,虽然史上的忠臣很多,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般人也很难遇到像这种杀身成仁的事,却没想自己在高句丽竟然亲眼目睹了一个忠臣的逝去,哪怕是身为敌人,李休这时也不由得涌起几分敬佩。

    杨万春自刎身亡,他手下残存的一万高句丽士卒也无心抵抗,事实上他们也根本无力抵抗,经过一天一夜的厮杀,而且连口水都没喝过,这时的体力也到了崩溃的边缘,之前杨万春在时,他们还能凭着意志坚持,可是现在杨万春一死,不少人都瘫倒在地,连拿起武器的力气都没有了。

    当下李世民派人招降,剩下的高句丽将领也很快同意,毕竟他们也根本无力再抵抗,随后李世民让人收敛了杨万春的尸体,并且让人送到城主府那里,随后杨宠也率领城主府的人投降,至此之时,安市城也完全落入到大唐的手中。

    直到这时,李休也终于感觉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了地,这座在原来历史上曾经让唐军难以寸进的坚城也总算是落到唐军手中,不过在攻打安市城时,火药却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不是用火药炸开了城墙,恐怕结果还未可知?

    不过就算是有了火药,唐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战死的将士达到了近四千人,相比之下,之前全歼高延寿的十五万大军,也还不到两千人的战死,而安市城的兵力只有高延寿的三分之一,但却让唐军付出了两倍的代价,另外消耗的物资更是超出之前的数倍,不过这座安市城总算是打下来了。

    李世民也没有失言,并没有为难杨万春的家眷,甚至连安市城投降的高句丽将士也没有太过为难,只是让他们为大唐服三年劳役,相比之前那些送到煤矿的战俘,他们的待遇已经相当不错了。

    打下了安市城,唐军也有些疲惫,于是李世民下令全军休整一下,顺便也等一下后方的物资,因为之前物资的消耗太大,战线也拉得有些长,所以物资的运输有些跟不上,对此李休也没有办法,只能耐心的等候。

    七天之后,运输的物资这才到达安市城外,李休与岑文本也亲自出营去接收,这次运来的物资主要是火药、火油、武器等等,至于粮食之类的倒是不缺。这些物资种类比较杂,数量也很多,光是清点就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李休可没耐心亲自查点,大概看了一下数目后,就让岑文本负责接下来的事,他自己则准备去向李世民禀报,毕竟这几天李世民也催了好几次后勤的事。

    不过就在李休回营时,忽然看到远处的一处丘陵上有个熟悉的身影,这让他也不由得一愣,随后提马上前与对方打招呼道:“秦将军你怎么在这里?”

    丘陵上骑马而立的正是秦琼,刚才李休来之前,他也一直面朝北方似乎是在极目远眺,但却不知道在看什么,直到李休到来时,才让他转过身来,然后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道:“没什么,驸马你怎么在这里?”

    虽然安市城已经打下来了,但是因为安市城太小,根本容不下所有唐军,所以李世民只派了一些人进城维持秩序,大军依然驻扎在外。

    “陛下苦等已久的物资终于到了,我不放心,于是就亲自出营接收,现在已经让人送到物资营地了,现在正准备去见陛下。”李休这时笑道,不过他这时也发现,秦琼的脸上似乎露出几分伤感的神色,所以他也不由得再次开口问道,“秦将军,你一个人站在这里做什么,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听到李休再次追问,秦琼也不由得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随后指着遥远的北方道:“驸马请看,安市城正北方向有座新城,之前也被李绩打了下来,新城位于辽东东岸,沿着辽水再向北走,那里就是当初隋军第一次征讨高句丽时的主战场,当时宇文述三十万大军,最后几乎全部战死辽水东岸,其中就包括我和马兄的那些老兄弟们,后来高句丽人将战死的隋军尸体堆成京观,这也是秦某此生最大的耻辱!”

    秦琼说到这里时,脸上也不由得露出悲愤的神色,那也是他一生中经历过最大的败仗,虽然当时他人微言轻,战败的责任也与他无关,但是每当想到当初的那些兄弟的尸骨堆放在辽水东岸,他就夜不能寐,甚至恨不得能飞到辽东为兄弟们收拾尸骨。

    听到秦琼提起隋军将士尸骨被堆成的京观,李休也不由得露出凝重的表情,因为这也是马爷吵着要来辽东的原因,不过他的身体实在令人担心,所以李休就代他前来。其实李休在来之前,就打听清楚了京观的事,只不过他们来的时候日夜行军,根本没时间去收拾隋军的尸骨,所以这件事也只能等到战争结束后再做。

    “那些尸骨肯定要收敛起来送回中原安葬的,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到咱们打下平壤城后,到时马叔也会赶来,咱们一起去收敛将士们的尸骨!”李休这时也长吸了口气,然后缓缓的开口道。

    秦琼也是沙场老将,自然分得清轻重,因此这时也很快调整好情绪,当下再次开口问道:“物资既然已经到了,陛下是不是马上就要派兵突袭平壤城了?”

    “的确如此,不过我想平壤城那边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吧!”李休这时忽然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目光也看向了遥远的东方,那里正是平壤所在的方位。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海上行军

    渤海古称北海,也叫少海,因为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包围,所以渤海的面积并不是很大,甚至可以说只是一个面积比较大的海湾,而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尖端相对的位置,则是一串海岛链,古人很早的时候就能乘着船,沿着这条岛链来往于两个半岛。

    大唐的航海技术已经十分发达了,可以造出长达上百步的大船,而且随着李休的到来,特别是七娘苦心研究造船,她将从李休那里学到的知识用于造船之上,设计出许多更大、更安全、速度也更快的海船,这也极大的推动了大唐的造船业,毕竟这个时代可没什么专利,别的造船作坊看到七娘的船优秀,自然也纷纷仿造,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大唐沿海跑的海船,大半都出自七娘的设计。

    随着海贸的发展,大唐也开始重视海军方面的建设,以前大唐并没有专门的海军,而是统一称为水军,无论是河面还是海面,使用的船只都没有太大的差别,甚至有时还会把那种高大的楼船开到海面上,结果这种重心高的船只平衡性极差,一个浪头过来就能让船侧翻,为此也发生过不少的惨剧。

    后来还是在李休的建议下,大唐才开始将海军独立出来,使用的船只也采用了最新型的海船,而第一支海军的驻地就在位于山东半岛的登州,事实上这支海军建立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日后能够跨海攻打高句丽,之前张亮的大军就是在这支海军的护送下,从登州到达卑沙城,而现在又有一支军队在这支海军的护送下出海。

    “呕~”裴行俭扶着船舷发出一阵阵让人牙酸的呕吐声,哪怕是再好的海船,也不能避免航行时的颠簸,更何况今天的风浪还比较大,裴行俭他们又是第一次真正的出海,所以不但他受不了,船上几乎有大半的将士都受不了,这时也一个个吐的脸色苍白,恨不得把自己的肠胃都吐出来。

    也不知道吐了多久,裴行俭只感觉自己的胃里已经空荡荡的了,哪怕再怎么恶心也吐不出任何东西,这才依着船舷坐在那里,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最后喘了好一会儿,这才想要挣扎的站起来,但却感觉脑子一阵阵发晕,眼前也有些发黑,竟然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不过也就在这时,裴行俭忽然感觉一支有力的大手扶住自己,然后将他搀扶起来,随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开口笑道:“裴兄你感觉怎么样,吐干净了也就好多了,我这里有点热水,你喝下去会感觉好一些!”

    裴行俭这时勉强的睁开眼睛,看到扶着自己的这个年轻将领也不由得露出一个无力的笑容道:“有劳刘兄了,不过我们之前已经训练过了,为什么还会吐的这么厉害?”

    “哈哈~,你们的那点训练只是为了让你们熟悉一下船上的生活,根本不能和真正出海相比,所以不适应也是应该的,别说你了,连苏将军现在也在船舱里吐呢。”只见这位姓刘的年轻将领也不由得笑道,顺便还取笑了一下统率这支大军的苏定方。

    这个刘姓将领名叫刘仁愿,与刘仁轨只差了一个字,不过两人只是名字相近,并没有什么亲戚关系,不过在原来的历史上,刘仁愿却曾经是刘仁轨的顶头上司,官拜大都护之职,两人之间还曾经有过一些恩怨,不过现在的刘仁愿只是海军中的一个年轻将领,并没有太大的名气。

    “本来以为你们这些海军出行都靠船只,肯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