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懒散初唐 >

第665部分

懒散初唐-第665部分

小说: 懒散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君集最后一次消息,说他们已经出了玉门关,算算战报在路上的时间,估计现在他们已经到达高昌境内,与高昌的军队展开激战,估计很快就会有战报传回来。”长孙无忌也立刻禀报道,他能够得到李世民的器重,可不仅仅是两人的私交,更重要的还是他自己的才能,比如各地发来的公文,只要他过目之后就绝不会忘记。

    “侯君集倒是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估计高昌也没想到咱们大唐会忽然出兵,等到咱们的大兵压境,高昌才会明白咱们大唐的决心,而这时西突厥就算得到消息,恐怕也来不及反应,甚至就算反应过来,估计也不敢轻易出兵。”李世民这时也冷笑一声道,这次出兵高昌是杀鸡儆猴,只要能震慑住西突厥,那么大唐在西域的影响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陛下英明,不过高昌只是西突厥的一枚棋子,咱们就算灭掉了高昌,对西突厥也不能掉以轻心啊!”长孙无忌这时再次开口道,大唐想要占据西域,西突厥就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强敌,虽然这个强敌对大唐的本土没有威胁,但也不能小视。

    “西突厥本来不足为虑,内部有着太多的大小可汗为了私利而征战不休,只要咱们派人从中挑拨一下,就可以让西突厥继续内耗下去,可惜自从马三宝离开后,飞奴司一直找不到得力的人手掌管,结果本来应该由他们负责的事,却被飞奴司给忽略了,这才让乙毗咄陆有了统一西突厥的机会,否则朕哪里还得着费这么大的力气!”李世民说到这里时,也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这个……”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提到飞奴司,也不由得露出无奈的表情。

    飞奴司刚开始只是传递信息的机构,后来又负责收集情报,而等到大唐建立后,飞奴司就成为大唐的间谍机构,收集和传递信息只是它的一部分功能,另外还负责在境内收买、挑拨、暗杀敌对势力的重要人物等等,这些手段虽然不光彩,但却往往会起到奇效。

    当初马爷掌管着飞奴司,甚至可以说飞奴司就是马爷一手打造出来的,别看马爷在行军打仗上不如李靖、李绩这些人,但若是说掌管飞奴司,却没有人能和他相比,这也是当初马爷本来退出飞奴司后,李世民又重新启用他的原因,只是后来马爷的年纪大了,精力和身体都跟不上了,李世民这才无奈的让别人接管飞奴司,只是现在的飞奴司远比不上当初,否则也不会西突厥差点统一的事情了。

    “乙毗咄陆可汗现在势力最强,但在西突厥内部,也并非没有其它的势力,如果让飞奴司运作得当的话,依然有机会让西突厥内部继续乱下去,另外我听说马将军前段时间还去了辽东,身体虽然比不上年轻人,但也还算可以,所以能不能和马将军商量一下,让他暂时接管飞奴司,等到将西突厥的内乱挑起来后,再让其它人接管?”长孙无忌这时犹豫了一下再次开口建议道。

    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的这个建议也不由得有些心动,当下低下头沉思了片刻这才开口道:“马将军为了朝廷也是操劳了大半生,而且他的身份特殊,就算他愿意,三姐和李休那里也未必肯,所以这件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长孙无忌也知道自己的建议不怎么高明,看到李世民犹豫,当下也没有再说什么,不过他很快又想到一件事,于是再次禀报道:“陛下,今天刚刚接到吐蕃的国书,他们再次请求和亲,想要迎娶咱们大唐的公主。”

    “哼,这个松赞干布好大的狗胆,竟然还敢派人来,把他们的使者打出去,禁止他们再踏足长安!”李世民听到吐蕃竟然还敢来求亲,当下也是没好气的怒道,上次吐蕃使者前来求亲,结果被李休戳破松赞干布早已成亲的谎言,随后吐蕃求亲不成,竟然还发兵攻打大唐,结果是惨败而回,为此吐蕃也接连派人向大唐求和,没想到这才过了几年,他们就像是没事人似的又派人前来请求和亲,简直就像个无赖一般。

    “陛下,其实臣倒是觉得与吐蕃和亲也是一件好事,毕竟吐蕃是西南强国,又孤悬于高原之上,根本不怕它国的进攻,通过和亲也可以拉拢对方,日后咱们的西南也就更安稳了。”长孙无忌这时却发表了不同的意见道。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也不禁犹豫了一下,不过很快他就摇了摇头道:“算了,当初将吐蕃使节赶出大唐的事已经人尽皆知,后来又因这件事与吐蕃大战一场,若是现在忽然食言与吐蕃和亲,肯定会落人笑柄,而且吐蕃不过是个蛮夷之国,国内之人不通礼仪,现在短时间内聚成一国,但只要时间一久,肯定还会再次分裂,根本不足为虑。”

    李世民的话其实也很有道理,吐蕃是个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国家,绝大部分吐蕃人都处于原始社会时期,连铁器都不能制造,松赞干布虽然暂时统一了吐蕃,但国内也留下无数的隐患,只是在原来的历史上,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无数的工匠,也便利文明进入吐蕃,这才使得吐蕃国力迅速增强,国家也彻底的凝聚在一起,否则以原来吐蕃的情况,恐怕松赞干布一死,整个吐蕃就会再次分裂。

    看到李世民再次拒绝了吐蕃和亲,长孙无忌张了张嘴本想再说什么,不过想到李世民的脾气,最后终于还是没有开口,其实他也知道,李世民之所以不同意这件事,主要还是因为松赞干布成婚的事已经传遍天下,若是大唐的公主再嫁过去,李世民的面子也挂不住。

    “对了,承乾那边怎么样了,朕为他做了那么多,他能否体会到朕的苦心?”这时只见李世民忽然再次开口问道,提到李承乾这个让他头疼的儿子时,他脸上也露出十分复杂的神色。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东宫的变化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表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导我们,上天的道理养育了万物而无加害之心,而做人的道理是与世无争而懂得用方法来实践,不过也可以看做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对于百姓来说,君王就是天,就是圣人,而做为君王,也要不与民争利,不争也正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之一……”

    东宫之中,于志宁正在给面前的李承乾讲解老子的《道德经》,他精通周易,擅长于老庄之学,而旁边的孔颖达却是孔子之后,同时也是大唐最有名的儒学大家,这两人一儒一道,也一直担任着教导李承乾的重任。

    于志宁讲解道德经,旁边的孔颖达也时不时的从儒家的角度解说道德经,虽然儒道不同,但孔子也曾经向老子请教过,所以儒道本来就有共通之处,再加上这些年儒道相互影响交融,所以大部分读书人对儒家两家的学说也都不陌生。

    于志宁和孔颖达讲的认真,坐在两人对面的李承乾也同样十分恭敬的跪坐在那里,表面看起来似乎听的十分认真,但是从他半睁半闭的眼睛中却流露出几分不耐烦的神色,虽然他极力掩饰,但只要细心的人还是能够看得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于志宁这才将今天的课程讲完,然后轻轻的合上书道:“太子殿下,今天的课就讲完了,虽然书本上的东西有些枯燥,但却蕴含着无数至理,还望太子殿下能够学以致用,虽然我们无法达到古之圣贤的境界,但也不要违背了他们的教诲!”

    “多谢左庶子为我讲解,也让我解答了许多心中的疑惑!”李承乾当下站起来向于志宁两人行了一礼道,本来眼睛中的不耐烦也被他收敛起来,看起来真的像是个好学生似的。

    于志宁和孔颖达虽然性格古板,但眼睛却不瞎,刚才也都看得出来李承乾根本没听进去,只不过在表面上做做样子罢了,可是他们偏偏又没办法指责,总不能直接拆穿李承乾的假样子吧,那样只会显得他们这些做老师的没气度。

    “太子殿下客气了,只是这段时间太子殿下的变化还真大啊,让臣等也有些无所适从。”于志宁是个火爆的脾气,虽然不能当面指责李承乾在敷衍他们,但却忍不住出言讥讽道。

    说起来之前李承乾与于志宁等人的关系闹的很僵,根本不愿意听他们的听讲,为此于志宁等人也多次直面劝谏,甚至都和李承乾吵起来了,但也没有任何的效果。

    但是就在前段时间,李世民忽然严惩了李承乾身边的李元昌等人,并且还将张玄素调离了东宫,张玄素可以说是对李承乾言辞最激烈的一个人,只要李承乾稍有差错,就会受到他的严厉指责,为此李承乾也多次想要让张玄素离开东宫,但无奈张玄素是李世民亲自安排到东宫的,所以李承乾也拿他没办法。

    也正是之前李世民对东宫做了一顿整肃,结果李承乾就忽然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平时对于志宁等人也不再抵触,哪怕只是表面装装样子,也比之前的恶劣态度要好多了,要知道之前李承乾甚至派人想要暗杀于志宁。

    “人都是会变的,之前是本太子太过年轻,所以做了一些荒唐事,还望两位庶子不要怪罪才是!”面对于志宁的讥讽,李承乾却丝毫不生气,反而笑呵呵的开口道,这让于志宁也是有气撒不出,最后只能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太子殿下所言不错,人都是会变的,希望太子能够言行合一,想必到时陛下肯定也会十分高兴的!”孔颖达这时也开口道,相比于志宁,他的性格倒是温和一些,只是看到李承乾假惺惺的样子,心中也同样有气,他们辛辛苦苦的给李承乾讲课,对方却半分也听不进去,着实让人感到无语。

    “父皇的苦心我也比任何人都明白,所以还望两位日后多多教导,也不要辜负了父皇对你们的信任啊!”李承乾再次微笑着回答道,虽然语气亲切,但却暗含锋芒。

    听到李承乾的话,旁边本来闭口不言的于志宁也是心中一怒,当下刚想说什么,可是却只见孔颖达抢先道:“陛下的嘱托我等必然不会忘记,今日的课已经讲完,明日由我负责给太子讲解《孟子》,还望太子将功课预习一下!”

    孔颖达说完之后,再次向李承乾行了一礼,然后拉着一脸不甘心的于志宁就走,而李承乾也一脸笑眯眯的将两人送出殿外,直到于志宁和孔颖达走出去很远才转身回去。

    “冲远你拉着我干什么?”刚一出宫门,于志宁就将孔颖达的手给甩开,脸上也一副愤怒的表情道,刚才李承乾话中带刺,以他的脾气自然忍不了,无论如何都要再劝谏一番。

    “仲谧你怎么糊涂了,之前陛下将玄素兄调离东宫,就是因为他的言辞太过激烈,非但无法起到什么效果,反而只会让太子故意与咱们做对,现在太子虽然只是做做样子,但比以前也强多了,所以咱们也要做点改变,不要动不动就和太子正面冲突!”孔颖达这时也苦口婆心的道,他的态度是劝谏可以,但是不能像于志宁刚才那样发火,否则只会让好不容易缓和下来的关系闹僵。

    “这……”于志宁虽然脾气火爆,但却一点也不笨,听到孔颖达的话也觉得有道理,不过他很快就又无奈的道,“就算太子有了变化,但我总感觉他像是在演戏,而且也只是演给陛下看的,若是日后陛下问起太子的情况,咱们又该怎么回答?”

    “该怎么回答就怎么回答,只要咱们尽到心就行了,陛下是太子的父亲,对太子的情况比咱们了解!”孔颖达这时再次开口道,经过张玄素被调离东宫的事,他也明白了李世民的心意,所以这段时间也尽量的避免和李承乾发生冲突。

    “其实太子变成现在的样子,根子还在魏王那里,而且我听说魏王这段时间四处拉拢朝中的大臣,再这么下去的话,太子只会越来越偏激!”于志宁当下再次开口道,提到魏王李泰时,脸上也露出不满之色。

第一千二百章 李世民的情报网

    李承乾之所以出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魏王李泰,确切的说是李世民对李泰不寻常的宠爱,使得李承乾感受到威胁,甚至在这种重压之下做出种种反常的举动,进而连性格也有些扭曲。

    这些问题不仅仅只有李休一个人看出来了,于志宁等人也同样看出来了,可是就算看出来也没用,因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决定权不在他们手中,而是在大唐皇帝李世民的手中。

    两仪殿中,李世民在处理完了政务后,却没有离开这里,而是坐在那里露出沉思的表情,他又想起昨天晚上和长孙无忌的一番谈话,而谈话的内容正是关于李承乾的。

    事实上孔颖达也猜的很准,李世民对李承乾的事极为上心,特别是上次他严惩过李元昌等人后,更是关注着李承乾的变化,只是平时他政务缠身,实在没时间时刻都盯着李承乾,所以有时只能让他最信任的长孙无忌帮他整理一下李承乾那边的事。

    根据长孙无忌的禀报,李承乾这段时间倒是比以前乖巧了许多,本来李世民还挺欣慰的,可是随即长孙无忌就告诉他,李承乾的这种乖巧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李承乾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哪怕没有了李元昌,但想要找几个陪他胡闹的人简直太容易了。

    想到上面这些,李世民脸上也不由得露出几分受挫的表情,他感觉自己已经为儿子做的够多得了,可是为什么还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现在李承乾表面上似乎不再排斥于志宁等人,但实际上却并没有任何的改变,这让他也十分的伤心,甚至怀疑自己立李承乾为太子是不是个错误?

    其实对于李承乾这个儿子,李世民的心情也是十分复杂的,当初他刚登基就立李承乾为太子,可以说对这个儿子极尽宠爱,而且李承乾也表现的十分出色,这让李世民更加满意,甚至以为可以将皇位的顺利交到他的手中,可是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父子间的关系也变得有些疏远起来?

    李世民也不是没有想过另立太子这件事,特别是当初李承乾太过任性,不但与李休、长孙无忌的关系闹的很僵,而且还伤了自己的腿,使得他成了一个残疾人,大唐的太子竟然是个瘸子,这上李世民也感觉脸上无光,为此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