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懒散初唐 >

第670部分

懒散初唐-第670部分

小说: 懒散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高昌国的情况,侯君集还禀报了一个更大的好消息,那就是西突厥那边的动静,说起来刚开始时,李世民就判断西突厥不敢出兵,顶多也就是做做样子,结果事实上也的确像他猜测的那样,现在唐军都已经开始围攻高昌的国都了,西突厥也只是派了数万人去了浮图城,根本不敢进高昌。

    只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乙毗咄陆可汗这次派去浮图城领兵的将领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在到达浮图城后,竟然主动率兵向大唐投降了,结果侯君集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浮图城,而且还得到了几万随身降兵,另外还有大批的物资,可以说是个意外之喜。

    西突厥的援军都投降了,高昌上下也是一片绝望,估计用不了多久,那个麴智盛估计也会投降,到时整个高昌都将是大唐的囊中之物,至于西突厥那里也不用再担心,毕竟连派来的援军都投降了,现在西突厥是颜面扫地,也没脸再派人来了。

    时间过的很快,这时也已经是寒冬时节,马上又是新的一年要到来了,李治也开始准备明年去并州的事,他的年纪小,所以李世民就给他派了几个得力的人辅佐他,不过平时有什么事情,李治还是喜欢和李休商量,李休现在也没什么事,就是帮着李治准备去并州的事宜。

    “先生,等到明年我离开后,恐怕就没办法时时刻刻在您身边听您的教诲了。”随着离开的日期临近,李治的情绪再次变得有些低落的对李休道。

    “无妨,并州离长安也并不是太远,到时咱们以书信联系就是了,说起来扬州那边离的更远,不过你三哥的信也经常的送来。”李休这时笑呵呵的开解道,李治毕竟是个孩子,情绪变化的很快,前段时间还想着去并州做一番事业,现在却又不舍得离开了。

    “嗯,我肯定不会输给三哥的,不过先生您如果有空的话,能不能去并州看看我,最好能把五姐和兕子带上,虽然还没有离开,但我肯定会想念她们的!”李治听到李休的话先是鼓起几分斗志,但很快又带着几分哀求的道。

    听到李治的话,李休也不由得扭头看了看远处正在与其它学生玩耍的兕子等人,今天他也是刚上完课,结果就被李治拉到一边商量着去并州的事。

    “等到日后有空,我肯定会去并州探望你,不过兕子和丽质想要离开长安可就太难了,到时还要看你父亲的态度。”李休这时再次开口道,说到最后时,他也不由露出几分苦笑。

    “我也知道让兕子和五姐去探望我太难了,只是我又不能轻易回来,不过如果实在不行的话,那先生您自己去探望我就行了。”李治也理解李休的难处,当下也是再次开口道,只是说到最后时,脸上的神色依然有些低落。

    “雉奴你也别太难过了,到时我和父亲一起去探望你,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想在你那里多住一段时间,一来陪陪你,二来也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正在这时,忽然只见旁边的平安郎开口道,他和李治的感情很好,所以刚才李休和李治谈话时,他也陪在身边。

    “真的吗,平安大哥你真的能陪我住在并州吗?”李治听到平安郎的话也不由得眼睛一亮的大声道,他之所以不舍得离开长安,就是因为他的亲人朋友都在这里,若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去了并州,他担心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至于他父皇派给他的几个大臣,一个个也都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实在让人亲近不来。

    “当然了,我已经成年了,正所谓读万夺门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上次的辽东之行就让我受益匪浅,所以我计划这两年再外出历练一次,反正去哪都一样,去你那里还能陪陪你。”平安郎当下笑呵呵的开口道,似乎是在说一件很轻松的事,这让李治也露出羡慕的表情,毕竟他可从来没有这么自由过。

    只不过旁边的李休听到儿子的话却是眉头一皱,本来想说点什么,不过想到平安郎已经成年,他最终也没能开口。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高昌投降

    “平安郎,你不是要去书院读书吗,怎么还答应去雉奴那里?”这天傍晚送走李治后,李休也不由得单独将自己的长子叫到面前问道,平安郎也成年了,而且除了学医外,他在读书方面也颇有天赋,家里请的先生对他也是赞不绝口,所以李休就想送他去终南书院,毕竟那里的学习氛围也更加浓厚,对此平安郎也同意了。

    “父亲不必担心,书院那边的情况我了解,不是我自大,而是我觉得我在书院能学到的东西并不多,所以我觉得在书院呆上半年也就可以了,至于去雉奴那里却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毕竟他年纪小,并州的事务又特别的繁多,我也可以帮一下他。”平安郎这时却是笑呵呵的开口道。

    听到儿子说在书院学不到什么东西,李休先是一皱眉,觉得儿子的确有些自大,不过仔细一想却又觉得有道理,书院里虽然有不少名师,但以前李休请来的先生也同样不差,所以平安郎他们这些孩子的基础都打得十分牢靠,再加上平安郎也努力,所以他的才学在年轻人中也的确是一等一的。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感觉儿子说的有道理,不过最终还是开口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书院可不仅仅是个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是与人交际的地方,这些书院的学生大都是日后朝廷的栋梁,现在能与他们结识,日后也对你有好处。”

    “父亲说的不错,所以我才决定在书院呆上半年左右,不过相比这些外在的条件,我觉得一个人的能力却更重要,而能力却不是只靠学习就能得来的,最主要的还是要亲自去尝试体会,而雉奴那里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平安郎这时再次开口道。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感慨的表情,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儿子真的成年了,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规划,甚至比自己考虑的还要周全,这让他也不禁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你真是长大了,既然你都想好了,那就大胆的去做吧,遇到问题也不用怕,有什么事情背后都有我帮你兜着!”

    “多谢父亲!”能够得到父亲的赞同,平安郎这时也十分高兴的向李休行了一礼道。

    平安郎从小就是个很有想法的孩子,说他有志向也好,说他有野心也好,反正李休早就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日后肯定不是个甘于平庸的人,而且他也拥有远越一般人的出身和条件,所以他和李休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人,李休不喜欢进入朝堂,而平安郎是早就立志为官,至少也要能造福一方百姓。

    李休是个很开明的人,对于儿子的想法也十分的支持,毕竟孩子们迟早都要独立于自己的父母,所以他们选择自己日后要走的路也很正常,而自己要做的只是帮助孩子将路铺的更平一些,顺便指点一下他们,不要走到歪路上就行了。

    马上就要过年了,大唐与波斯的谈判也最终达成,李世民答应支持巴赫拉,而波斯则给大唐提供一些商业等方面的便利,而且李世民还答应援助给波斯一批武器,不过李世民也十分的鸡贼,竟然不舍得再送大唐的制式武器,而是让波斯使团去高昌那里,侯君集打败了高昌的大军后,缴获了不少的高昌武器铠甲,这些东西唐军也用不上,毁了也可惜,干脆就送给波斯了。

    提到高昌那边的战事,也几乎没有任何的意外,在春节来临之前,高昌王麴智盛就十分明智的打开高昌城的城门,向侯君集请降,毕竟他们外无援军,自身的大军也被消灭,内部也同样出现了不小的问题,甚至有不少人都怨恨麴智盛父子不该惹怒大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麴智盛再不投降的话,恐怕用不了多久,他的人头就会被人暗中砍下,到时与高昌城一同献给大唐。

    随着高昌的投降,高昌国也就此灭亡,不过因为现在天气太冷,而且高昌境内也还有许多的乱兵需要平定,所以侯君集的大军就暂时驻扎在高昌,等到平定了高昌内部的乱局才会撤军。

    大唐吞并了高昌,这一战对大唐来说也是意义重大,最关键的就是大唐打通了与西域各国的通道,日后大唐与西域的交流再无阻碍,这对于大唐的丝绸之路来说也是极为重要,日后来往的客商再也不用担心被高昌国打劫了。

    不过除了打通了西域外,对大唐最重要的还是震慑了本来快要统一的西突厥,特别是西突厥好不容易派来的援军,却一仗没打就投降了,这让野心勃勃的乙毗咄陆可汗声名扫地,西突厥内部对他的质疑之声越来越大,如此一来,他想要统一西突厥的困难也就更大了。

    更加重要的是,大唐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乙毗咄陆可汗统一西突厥,而且在打下高昌后,大唐的势力就直接进入西域,如此一来,大唐也就可以直接干预西突厥的事情,比如李世民现在已经准备动用飞奴司的力量,从内部瓦解西突厥,最终彻底的消灭掉西突厥,从而独霸西域,这也是大唐接下来的目标之一。

    对于大唐攻略西域的计划,李休也早就知道,因为在他离开朝堂之前,这个计划就已经定下来了,甚至这个计划还早于李世民灭掉高句丽的计划,只是相比西域,高句丽对大唐的威胁更大一些,所以大唐才选择了先东后西的策略。

    当然计划归计划,在执行时总会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变数,比如李休事先就不知道李世民准备动用飞奴司从内部瓦解西突厥,直到这天马爷忽然找到他,面色严肃的对李休道:“今天陛下召我入宫了!”

    “陛下召您进宫做什么?”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问道,毕竟马爷已经退下来多年,除了过节时偶尔被召进宫饮宴外,其它时间基本不怎么进宫。

    “陛下想要让我重掌飞奴司!”马爷对李休也没有任何隐瞒,当下直接将李世民见自己的原因讲了出来。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放不下的马爷

    “什么?”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是大吃一惊,当下禁不住叫出声来,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李世民竟然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毕竟马爷都已经年过花甲,而且身体也不是太好,前几年的一场大病差点要了他的命,现在虽然好了一些,但依然不适合再操劳,李世民怎么会想到让马爷重新回飞奴司去?

    “你也不要太惊讶,其实陛下也是没办法,主要是我离开飞奴司后,一直没有什么得力的人掌管飞奴司,结果这几年飞奴司也一直在走下坡路,而现在朝廷又想要经营西域,如此一来,西突厥就成为经营西域的拦路虎,所以陛下想从内部分化西突厥,这也是飞奴司的份内之事,只是没有得力的人手操作,所以陛下才想让我重掌飞奴司。”马爷这时继续开口道。

    “就算是如此,可也没必要让您再去飞奴司啊,毕竟您的身体陛下也不是不知道,飞奴司那边的事情又多又杂,光是消耗的心力也足以让人吃不消了。”李休当下也十分反对的道,毕竟马爷都这么大的年纪了,本来就应该好好的在家养老,实在犯不上再去飞奴司耗费心力。

    “可是……”只见马爷听到李休的话,却是露出犹豫的表情,似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但是刚一开口却又停了下来。

    看到马爷犹豫的样子,李休却是再次露出惊讶的表情,当下急忙追问道:“马叔,您不会真的想重回飞奴司吧?这可不行,先不说别的,您的身体恐怕就支撑不了,而且郡主那里肯定也不会同意,所以您千万别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您觉得不好拒绝陛下,那我去帮您说!”

    李休说到最后时,心中也不由得埋怨起李世民来,毕竟马爷本来好好的在家中养老,平时陪陪妻子、逗逗外孙,有空了就和秦琼去钓鱼聊天,生活的好不逍遥,可是现在却忽然让他去什么飞奴司,虽然是国家需要,但他不相信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难道还找不出一个执掌飞奴司的人,非要让马爷这样的老人去操这个心吗?

    看到李休明确反对,马爷却是露出几分苦笑,当下再次沉默了片刻终于抬头道:“其实陛下也并没有强迫我,只是征求一下我的意见,哪怕我拒绝,他也不会说什么,只不过我自己却有些放不下,只是我知道你们肯定会反对,所以才先你商量一下。”

    “马叔您有什么放不下的,现在您已经是功成名就,又有自己的家庭陪着,特别是恨儿也给您生了几个孙儿,现在您只需要享受儿孙绕膝之乐就行了,何必再去理会朝堂上的这些事?”李休这时再次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李休对马爷重回飞奴司这件事是十分反对的,毕竟他实在想不通马爷有什么回去的理由,可是现在看马爷的样子,似乎很想回去,这让他也十分的不解。

    “我倒不在乎其它的,只不过飞奴司是我一手创立的,当初先皇刚起兵时,需要一个快速传递消息的通道,于是我就受命组建了飞奴司,从刚开始的几笼信鸽、十几个快马开始,到现在形成一个隐藏在暗中的庞大机构,这些都是我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飞奴司了,所以现在看到它一点点的衰落下去,我也是心有不甘!”马爷这时终于将自己的理由讲了出来,说到最后时,他的双眼中也爆发出一股强烈的感情。

    李休听到马爷上面的这些话也不由得一愣,他刚才也猜想了一些马爷重回飞奴司的理由,可是却偏偏忽略了马爷对飞奴司的感情,的确,马爷这辈子最大的功劳不是打仗,事实上做为一个将军,他立下的功劳并不能和秦琼、程咬金等人相比,但是若是把飞奴司的功劳也算在他身上的话,那整个大唐也没几个人能和他相比。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在马爷早就知道自己失去了生育的能力,所以在认识恨儿之前,他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了飞奴司身上,可以说飞奴司就像是他的孩子一般,哪怕是后来有了恨儿,但飞奴司在他心中也依然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这也是他曾经在李世民刚登基时被免职,但后来李世民需要时,他又重回飞奴司任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