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抗战之超级兵锋 >

第711部分

抗战之超级兵锋-第711部分

小说: 抗战之超级兵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不错,我们的训练要文武并重,文的,除了识字,增长文化见识之外,还要引导官兵的品德修养以及尚武精神,武的,要让他们掌握战斗技能和各种生存的本领。”

    “对了,我听到一个消息,上峰似乎要给咱们新一军派一个副军长,这事儿是真的吗?”谢季元问道。

    “是的,副军长的人选还没有定下来,有几个人选,具体我也不太清楚,据说是何总长推荐的人选。”冷锋道。

    新一军没有设副军长,冷锋本想把雎友霖提拔为副军长的,结果,他现在是汉口警备司令部司令兼任汉口警备师师长了。

    职务变更后,雎友霖不在担任荣誉一师的副师长,跟新一军也没有隶属关系。

    新一军中,有资格担任副军长的也不是没有人选,只不过老蒋打招唿了,副军长的人选由军委会委派。

    这样一来,冷锋就不好推荐自己的人担任副军长。

    冷锋也清楚老蒋的想法,他是不会让他将新一军经营成铁板一块儿的,派个人过来给他掺掺沙子,要不然他也不放心。

    不过谁来担任这个副军长,冷锋都不怕,新一军可不是谁想来横插一脚就能成的。

    甭管谁来,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军座,601所来电话,说是咱们的新设计的步枪样枪造出来了,各项数据监测合格,申请靶场试枪。”郭卫权推门进来。

    “哦,造出来了?”冷锋惊喜万分,造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脑子里有不少好枪的设计。

    但是好枪并不一定好用,适合自己的才是好枪。

    一把好枪不仅仅是因为它威力大,还有很多因素,比如故障率,后坐力,甚至枪托的设计是否符合人体力学等等。

    当然,还有制造方面的因素,构建是否简单,易拆洗,更换和维修等等。

    重量和长度也是因素。

    一把好枪也不会适合每一个人,但一定是一个某个特定的人群非常喜欢的,那这把枪一定是成功的。

    从大清的裱煳匠李鸿章开启洋务运动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造枪造炮造军舰,开启中国近现代的工业化运动。

    在武器制造方面,耗费了不少金钱和人力,折腾了数十年,还是没有一件能拿的出手的武器,但老底子太差了,虽然可以生产一些轻武器,但基本上落后别人两三代。

    中国现在造的最好的步枪也就是仿制德国毛瑟98造出来的中正式,可这种步枪在中日战争爆发之前,还未能完全装备自己最精锐的德械部队,(德械三大主力师的步枪只有一半是中正式或者是德国进口的毛瑟98,剩下的一半儿还是汉阳造88式步枪)。

    钢材不合格,造不出合格的枪管,就造不出好枪,设备不够先进,良品率低,造出来的枪使用寿命也低……

    科研和设计能力就不用说了,能够称的上枪械设计大师的一个中国人都没有。

    就连仿制的中正步枪,也不是用枪械设计师的名字命名的,国外的枪械命名都是用设计者的名字命名的。

    所有的轻武器中,步枪是被使用最多,制造数量最多的轻武器,几乎每一个军事强国都重视单兵武器的研发和制造。

    这其中以“步枪”为重中之重。

    一把好枪对一个战士来说,那是非常重要的,一名普通的战士可以用一把好枪战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

    同样,如果是高手,武器的优劣就能决定战斗的身负,甚至会决定一场战役,战争的胜负。

    **威为什么在正面战场上总是战败,而且一败就是那种一溃千里的惨败呢?

    除了士兵素质的差距,武器差距也是极为巨大的。

    **士兵使用的武器,主要以汉阳造或者其他一些土枪,这些枪射程近,射击精度不高,而日军的38式步枪,不但射程远,射击精度高,缺点就是杀伤力不大,可这对**来说,这样的缺点其实并不是太明显。(有效射程200米和400米怎么打?)

    中正式步枪倒是不比38式差,可是装备的数量少呀!

    新一军如果不全是日系装备,也不能在正面阵地战中取得对日作战的优势。

    虽然说打仗的是人,但武器有时候真的非常重要。

    所以,新一军需要一直新式的步枪,虽然中正式性能不错,可冷锋还真瞧不上,再说仿制别人也没什么意思。

    而以新一军的技术能力以及实际需求的话,一款简单,易操作的半自动步枪是首选。

    m1伽兰德步枪是最合适的,这种步枪已经被列入美国陆军的制式装备,只不过它的设计并没有完全定型,它还有不少缺点。

    而冷锋给老宁的指点则是改进以后的m1伽兰德步枪设计,虽然设计者还是伽兰德,但冷锋已经在他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从时间循序上),因此这款步枪从某种意义上说,算是一款新的步枪,即便是它借鉴了m1的设计。

    二战期间,经典半自动步枪“锋”式步枪就此诞生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五章:“锋”式步枪(二)

    m1是一把性能优异的步枪,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长度上不如日军的38式,就算加上刺刀,也短了一大截。

    因此,在拼刺的时候并不占优势。

    还有,当它打空弹夹内的子弹的手,会发出一声空响,除了提醒使用者要装填子弹指之外,也会提醒对手对面的敌人子弹打空了,要换子弹了。

    这个缺点在阵地战上并不明显,因为剧烈的爆炸还有长距离之下,基本上会掩盖这个声音。

    但是在巷战的情况下,近距离交战,这个看上去并不是太大的缺陷,就可能成为自命名的缺点了。

    当然,要弥补这个缺陷,其实也很简单,甚至还可以设计一个很高明的诱捕战术,那就是两名士兵配合,一个故意的打空弹夹,发出空响,诱使对方以为自己正在换子弹,而这个时候另外一名士兵突然持枪射击,那想钻空子的对手自然就吃亏了。

    但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射速快,一个弹夹八发子弹,对日军的38式能有形成强大的单兵火力压制。

    而且这款步枪还易于分解,清洁,对于素质不变不高的中国士兵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太复杂的话,维护起来是个大问题,而且作战中,简单有效也是必要考虑的因素,枪不是给某些人技术狂的玩具,是战场上的杀人利器。

    如果把它的用途本末倒置,那就算再先进,性能再好,也就是一件漂亮的玩具而已。

    冷锋见到样枪的第一眼就确定,这既是他记忆中的那款经典的m1,虽然对他来说,这种枪也属于老古董级别的。

    但是在“黑太阳”集团,有关步枪方面的训练和学习,有几款步枪都是你他喜欢的,m1就是其中之一。

    黝黑的枪管,胡桃木的枪托,纹理清晰,透着一种层次感,看上去非常漂亮,帆布背带,特制的弹夹和弹夹包。

    枪身上还有编号,xx00000001,这是最终设计定型生产出来的第一把枪。

    冷锋一上手,就有些爱不释手了,枪虽然是老宁他们造出来的,功劳不能抹杀,但设计的过程中,他也是全程参与的。

    尤其是对研制怎样一款步枪的要求以及技术参数,都是他亲自拟定的。

    前期的设计,以及中后期的修改到决定生产样枪,他都是全程关注的,虽然脑子里有这款步枪的全部设计参数以及衍生的型号,但他并没有直接给老宁一个图纸,让他们照着去生产。

    而是不断的引导老宁和其他设计人员,让他们知道如何设计制造一把好枪,只有他们自己学会了,以后才不需要自己过多的干涉。

    中国人的聪明不是设计不出好的枪械来的,只是有些时候没有那个条件,还有思维的定势等等。

    冷锋要的是一支熟练的设计队伍,甚至希望这里面能够诞生闻名于世的枪械设计大师。

    而他,只想当一个引路人,他脑子的东西,可以拿出来,但不能都依靠这些,需要有自己的东西。

    也许会诞生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来。

    冷锋对这把枪太熟悉了,一伸手,双手如同蝴蝶起舞,快的令人目不暇接,不到三十秒,就将其拆成了一堆零件,速度之快,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讶的目瞪口呆。

    就算是601所最好的枪械师,想要完全拆下这把枪,也得至少一两分钟才能做到,那还得是熟悉枪械结构的情况下。

    多数人第一次拿到这把枪,没十分钟根本拆不下来的。

    当然,这不是601所的人第一次见到冷锋这种特异的技能了,基本上所有的枪到了他的手里,都能够在极端的时间内被拆卸。

    不管什么枪,那怕是很多人从没见过的枪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好的枪械设计师,自然要了解这个世界上生产出来的每一把枪,战争催发了武器研制,一战以来,全世界研制的步枪有多少种没有人能清楚,有的成为了经典名枪,有的虽然研制失败了,但也不是没有借鉴意义。

    所以,冷锋经常注意的搜藏一些枪支,在中国,除了实验室内造的,没有在市面上出现的,基本上所有枪都能找齐。

    每一把枪,冷锋都亲手拆卸和组装过,这也算是他个人的小小的爱好之一吧。

    “不错,这个弯曲构件是手工做的吧?”

    “军座真是好眼力,这个弯曲构件的确是手工的,我们现有的机器无法一次成型,只能通过手中的办法,一点一点儿的敲击成型,耗费了不少功夫。”

    “这可不行,我们研制出一把步枪,不是把它供起来,将来放在枪械博物馆里,是要生产出来给士兵使用的。”冷锋道,“需要什么设备,列一个单子来,国内没有的,我们去国外购买。”

    “大型的冲压设备,以及刨床,铣床……”

    “军座,现在最难解决的枪管的材料以及退火工艺,国内的钢材根本够不上我们的设计标注,我们现在用的枪管都是原来从德国进口的料子,现在已经买不到了。”

    “我们能生产出来自己的特种钢管吗?”

    “不能,技术上达不到。”一名秀气的材料研究员说道。

    “那除了德国之外,还有那些国家能够购买到我们所需要的特种钢材?”

    “美国,法国和英国都可以,苏俄的炼钢水平要差一些,但比我们强的多,实在不行,苏俄的也行。”

    “那就都试一试,看谁卖给我们。”

    万事开头难,自己一穷二白,就只能求爷爷,告奶奶了,不能还能怎么办,有些东西,有钱人家也未必卖给你。

    “老宁,我看这样,你把后续的工作交给下面的人,带上几个懂军械生产的,去国外考察一下。”冷锋想了一下,必须拥有自己的兵工厂,而不是总这样受制于人。

    “军座,是要买步枪的生产线吗?”

    “没错,落后一代没关系,关键是整条生产线,挑选最适合我们自己的。”冷锋点了点头。

    “好,我先去挑人,可我们在什么地方建厂?”

    “建厂的事情,我来处理,你的目标就是给我弄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回来,稍微改装一下,就可以生产我们自己设计的步枪,这才是关键,明白吗?”

    “这一点您尽管放心,老宁我心里有数。”老宁心里火。热火。热的,这事儿他是责无旁贷的。

    这老蒋已经答应给自己一块地了,但是还的协调,他要的地方虽然比较荒凉,在四川和云南的交界之处。

    四川方面很好办,因为跟孙振的关系,加上冷锋在藤县的时候,奋不顾身的救援被困的川军,之后又是多次施于援手,两支队伍的关系非常好。

    区区几座荒凉的大山送出去并不没有什么不好的,何况,这也是跟新一军搞好关系的机会。

    如果中央军想要入川的话,四川的那些将领们宁愿冷锋带兵,可他们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冷锋要这么一块地方,明显是想弄一个老巢,或者留一个后手,这说明什么,不说都明白。

    云南方面需要老蒋去协调,虽然在徐州战场上,新38师对60军帮衬不少,但交情没到那个地步,而且滇西南那里情况更为复杂,西南王龙权比较排斥外来势力。

    当然,当到了唇亡齿寒的地步,他想不放开也难了。

    未来的兵工厂还有飞机制造厂这些军工产业是肯定要放到西南大后方的,冷锋很清楚这一点。

    这一次要不是收复新乡,冷锋也不想把601所迁过来,主要是现在体量不大,好动,而且放在自己身边更加放心。

    西郊靶场。

    冷锋亲自试枪,m1出色的性能果然不负所望,当然,缺点也被证实了,的确在打完一个弹夹之后,会发出一声空响,但冷锋不提,大家也没有太注意。

    “老谢,你也来试试?”

    “好!”

    参谋长谢季元见猎心奇,也过去,打空了一个弹夹,打完之后,两眼放光,对这把枪是赞不绝口。

    不过这“1”号枪肯定是被冷锋收藏了,谁都争不过他了。

    陆陆续续的不断有人上前试枪,体验一把新造的半自动步枪的魅力,就连周雪和赵飞燕也都亲自试验了一把。

    “军座,经过我们所讨论均定,将这把枪命名为‘锋’式步枪。”老宁郑重的道。

    “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这不好吧?”冷锋有些诧异,他根本没想过有一天会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一支步枪。

    “军座,这按照枪械设计师的命名步枪,这在国际上是有惯例的。”

    “可我并不是这支步枪的设计师呀?”

    “您怎么不是这支步枪的设计师,这支步枪要不是在您的指导下,就凭我们这些人,根本设计不出这样一款优秀的步枪来,您是这支步枪当之无愧的设计师。”老宁很清楚,这支步枪的真正的设计者应该算是冷锋,他和他的设计团队只是将冷锋的设计的意图贯彻成行并制造了出来。

    “这个不大好吧,我一个带兵的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