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抗战之超级兵锋 >

第736部分

抗战之超级兵锋-第736部分

小说: 抗战之超级兵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了,下去吧。”

    “是!”

    冷锋默默的从烟盒里抽了一支烟,日军在徐州的部队番号已经有三个师团外加一个独立混编的旅团了。

    分别为第5、16、3以及独立混成第五旅团。

    除此之外,宿县,永城,涡阳还有日军第6师团一部分部队,虽然这些部队都不满编,但加起来也有五六万之多。

    除此之外,蚌埠,合肥,蒙城地区的第6、13师团日军也有三四万人。

    从攻击线路上看,日军的主力似乎正在向北,向西移动,从皖北,冀西南,集中了超过八个师团有数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强大兵力对第一战区、第五战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难不成日军想要一口吃掉第一战区和第五战区内的国j部队吗?

    如今黄河决堤,他们无法沿着陇海线西进,继而威胁平汉线,这么大的一个包围圈,对于内线作战的国j来说更为有利。

    除非日军放弃对武汉的攻略。

    这一点又是不太可能,难道说因为在东北跟苏俄关系紧张,但是日军并没对东北增兵,只是在国内动员,准备对华持续增兵。

    冷锋思来想去,还是倾向于日军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战略的目标,他们还是冲着武汉去的。

    虽然目前的日军的动作丝毫看不出来有冲着武汉而去的迹象,但这种诡异的现象不正是说明他们心中有鬼吗?

    “军座,这是防汛总指挥部统计出来我们豫北境内这一次洪灾的受灾情况。”

    “简单说一下吧。”

    “是。”郭卫权翻开文件,照着上面摘出重要的几个数据念了出来,“洪水淹没柳园口……等十几个乡镇攻击两百一十七个村庄,受灾面积初步测量有近四十平方公里,人口三十多万,受灾农田大约一百多万亩,淹没房屋五万一千三百多间,直接经济损失大约三千万法币左右……”

    “南岸的情况呢?”

    “南岸的情况估计要比我们惨的多,统计数字估计至少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出来,估计损失至少是我们的十倍以上。”郭卫权合上文件夹道。

    “这些都是日寇造的孽,血债只有用血来偿还,总有一天,他们会遭到报应的。”

    就在冷锋愤慨之际,急。促的敲门声响起,薛平从外面进来。

    “军座,第三集团军来孙总司令来电,兖州失守了。”

    冷锋微微一怔,兖州失守,这就意味着日军真正意义上打通了津浦路线,而不是之前的只是占领了津浦线上绝大部分城市。

    虽然第五战区的部队在撤离的时候,津浦路从兖州到徐州铁轨扒的七七八八,可日军若是想要恢复的话,并不难,只要将那些支线的铁轨临时拆卸过来铺上,很快就能够恢复津浦路的通行。

    一旦这条铁路恢复,对日军来说,无论是投送兵力还是物资,那都将会有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攫取中国境内的资源。

    兖州之前就跟一根刺似得卡在这条铁路的中段咽喉部位,现在被日军拔掉了,顺畅了。

    兖州的失守只是时间的问题,第三集团军在前期的战斗力损失不小,即使一个月的补充休整,也没能够恢复原来的战斗力。

    能够在兖州坚守三天才失守,已经算是很了不起的了,再说,这一次完全是靠第三集团军一力抗衡,没有任何援军的情况下,想要硬抗日军飞机大炮那是不现实的。

    兖州失守,日军松下支队勐攻济宁,战况激烈。

    “日军第114师团千叶联队与鲁西民军第2师齐子修部在东阿一带交战,山东省府机构西迁聊城,一个大队的日军从德州出发……”

    “八路军第129师冀南挺进纵队配合鲁西民军在鲁西北与冀东南地区打了日军几个伏击战,炸毁日军三辆卡车,消灭日军一个小队以上,以及俘虏部分伪军。”

    “问一问范老将军,需要我们支援吗?”

    “是!”

    “范老将军回电说,现阶段不需要,我们之前又给他们武器弹药,还帮助他们整训部队,现在鲁西民军的战斗力虽然还不如正规军,但比以前强多了,只要不是日军精锐的野战部队,他们能应付得了。”

    “嗯,提醒一下范老将军,让他小心保重自己,千军可得,一将难求。”冷锋吩咐一声。

    “是。”

    “参座,我想回去参战。”参谋长谢季元的办公室,他的侍从副官,范老将军的二儿子范枢铭少校恳求谢季元道。

    “枢铭,身为人子。”谢季元道,“这个时候,你要回去,我能体谅你的心情,不过,你就算回去了,又能帮得了你父亲多少?”

    范枢铭一怔语塞。

    “这样,我陪你去见军座,他若是同意你回去,我这里不阻拦你,但如果连军座都不同意你回去,那你还是留下来,怎么样?”谢季元道。

    “谢谢参座。”范枢铭感激道。

    “你这个小子,我谢季元还没有那么不近人情。”

    “小范要回去参战,这是好事儿,我为什么不批准?”冷锋一听谢季元和范枢铭的来意,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儿,他没有理由阻止。

    “谢谢军座。”

    “别忙着谢我,你在新一军工作也有些日子了,特别是跟在参谋长身边也学了不少东西了,你之前也有过实战的经验,要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战中去,可不能白干了这么长时间,另外,你这一次也算是回娘家,我们这个婆家可不能让你空手回去,这样,我特批你一个连的武器装备让你带回去,另外允许你从铁西大营挑一个连的新兵带回去。”

    “军座……”范枢铭激动的两眼泛红。

    “别激动,我给你人和枪也不是没有条件的。”冷锋一伸手道。

    “军座放心,等我打完这一仗,一定回来。”

    “小范,你想多了,我的条件是,你一定要保护好你的父亲,他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宝贵财富,还有,随时多留个心眼儿,明白吗?”冷锋认真的提醒一声,有些话他不能明说,否则就成了神棍了。

    但是他真的不想这样一位为了国家民族赤诚一片的抗日老英雄就这么轻易的陨落。

    范枢铭有些不理解,不过谢季元已经明白了,这是内部问题。

    “枢铭,你要小心,若是有人内外勾结,对你父亲不利,你得提高警惕。”谢季元明说道。

    范枢铭瞬间明白了,他在新一军内时日不短了,亲眼见到,看到gj内部的腐朽的现象,当然这种现象并不存在于新一军,只是很多情况下,他对这种内部争权夺利也是非常痛恨的,如果为了一点儿权力出卖自己的同胞手足的话,那就太该死了。

    这种人似乎在国j中还不少见。

    甘愿为虎作伥的汉奸似乎是杀不尽的。

    “枢铭,你的枪法不错,临走之前,我也没有什么东西送你,我就送你一把枪吧。”冷锋说道。

    “小夏,去取一把‘锋’式步枪来。”冷锋命令道。

    “是!”小夏羡慕的看了范枢铭一眼,“锋”式步枪,总共才生产出来一百把,出去试验型号,还有一些生产过程中有瑕疵的,最多也就剩下八十支左右,“夜叉”特别行动队装备了二十四支,剩下的装备夜叉行动大队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在装甲突击旅,实战检验性能。

    最后冷锋还特意留下五六支,是给军部机关的参谋们偶尔也过一过枪影,当然,他也不例外。

    范枢铭当然知道“锋”式步枪了,这是新一军自己研制的新一代的半自动步枪,代表这个时代中国最先进的步枪。

    做梦都想拥有一支,只可惜,步枪还没完全定型,现在也只能装备一些特定的人员,做测试使用。

    没想到他居然能获得一支,这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接过崭新的“锋”式步枪,上面还有钢戳的编号,一个大写的“f”,编号00000058。

    “谢谢军座。”

    “按照一支步枪配发三百发子弹,这个口径的子弹是单独生产的,你得伸着点儿用,打完了,暂时可没有补充了。”冷锋笑笑道。

    “是,军座,我会像爱惜我的生命一样爱护这把枪。”

    (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十九章:这些统统都是烟幕弹

    武汉,军委会的褐色的二层小楼会议室。

    因为决堤的命令,老蒋这两天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虽然说那个时候情势非常危急,但也没有到完全无法逆转局面的程度。

    主要还是国民政府的决策者被日军的突然的进攻给打的慌神了。

    日军不过一个偏师,几乎是复制了当初偷袭归德的战术,在归德和拓城之间一次大的迂回动作。

    这本来是可以发现的。

    但是驻守的拓城的部队是第102师,这个师都是贵州兵,在归德之战中,隶属第八军,归德战役之后,第八军变更指挥体系。

    这支部队就派驻拓城,隶属商启予的第二集团军。

    这支部队在第一战区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部队,兵员,装备补充,好的都轮不到它,甚至连军粮都克扣一下。

    官兵上下怨气不少。

    按照就近指挥的原则,第102师应该归第八军指挥,但这样一来,第八军的部队就太多了,多大四个师,那就是集团军的规模了。

    于是,102师就被划给了第二集团军。

    这不是自己的嫡系,商启予自然不会太关心,日军在归德受挫,损失惨重,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判断日军近期内不会有大的行动。

    而拓城并不直接面对日军,部队处于休整之中,警惕性难免下降。

    这一来可就让日军钻了空子。

    第八军方面也有些疏忽了,罗雨丰忙着整编部队,归德正面并没有日军,砀山,亳州,这些地方都有国j部队驻扎。

    就算日军发动进攻,第八军也有反应,但是,罗雨丰低估了这些友军的能力了。

    驻守亳州汤军团早已撤走,换成了第106师,这个106师是由石汉章的残部编制而成,师长叫沈克。

    说是一个师,其实兵力不到三千人,军纪很差,战斗力也弱。

    这样一支部队,日军一个大队的冲锋,轻轻松松的就击垮了,这家伙带着部队往皖北山区跑了。

    罗雨丰这边接到拓城守军的电报,才知道亳州被日军攻陷,日军一路迂回,绕过归德直扑兰封。

    罗雨丰连忙调兵拦截,从亳州出发的一支日军突然杀到了归德。

    当时归德城内只有驻守了新38师的一个旅,虽然兵力不输给日军,但是毕竟是新整编的部队,时间不长,还没有完全磨合,加上归德经过惨烈的大战,外围的防御阵地几乎都被破坏了。

    新41旅匆忙迎战,挡住了日军的进攻,可也没有能力分兵去堵截日军。

    随着砀山,虞城相继被日军攻陷,驻守虞城的暂编35是溃败至归德,日军第3师团一部占领虞城。

    日军兵力大增,罗雨丰急调驻守曹州的新38旅增援归德,并下令新组建的特务团长途奔袭突袭开封的日军的侧翼。

    在这个时候,谁知道,驻守兰封的第88师龙慕韩部一个旅居然半天都没坚持住,就丢掉了兰封。

    一场大暴雨倾盆而至!

    如此暴雨之下,中日双方只能被迫停下一切军事行动。

    直到天放晴之后,新38旅丢掉重型装备,急行军八十里,赶到了归德,这才将日军第三师团挡在归德以东。

    随后传来沛县、丰县失守的消息,刘子亮率领第68军残部一路退到金乡、单县,重新构筑防御。

    在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颂云的要求下,罗雨丰派新整编的第40师支援刘子亮。

    一时间鲁西和豫中安全岌岌可危。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颂云也有些慌了,一旦开封和郑州失守,那平汉线就危险了,他连忙请示武汉的老蒋,同时命令驻守黄河南岸的新编第八师做好掘堤放水的准备。

    为了武汉会战,老蒋将原先支援五战区和一战区的精锐部队都抽掉南下了,一战区和五战区的部队基本上都是当初原来的部队,后来增援的部队基本上都集中到武汉周围。

    日军突然发动对豫中的进攻,大有一举攻占郑州,拿下平汉线的意图,老蒋慌神了,在加上之前日军方面突然释放的“和平”善意,警惕性一下子降低了不少。

    这一下坏了,上了小鬼子的当了。

    可是现在再派部队北上,肯定是来不及了,老蒋心里一向,恐怕之后“以水代兵”这一条路可走了。

    不然郑州不保,平汉线被日军占领。

    老蒋也考虑到了冷锋的新一军,他的设想中,一旦武汉会战可能出现问题,他还可以通过平汉线调冷锋的新一军南下。

    新一军的战斗力那是有目共睹的,到时候能力挽狂澜也说不定。

    当然,用不上是最好了,这国j的部队也不只是新一军能打,不是还有罗雨丰的第八军吗?

    第八军的安危,老蒋还是相当关心的,在掘堤之前,老蒋还给罗雨丰去了一份电报,命他若是无法坚守之时,可以相机撤退至豫北。

    这可是许多的黄埔嫡系心腹将领才有的待遇,而罗雨丰只是一个小字辈,俨然成了老蒋的心头肉了。

    冷锋不可控制,而且野心太大,相反,大大咧咧的罗雨丰倒是一个可以控制的人,而且还很忠心。

    掘堤的命令老蒋也是召集了何敬之,陈辞修,张岳军,戴良,陈布磊等军政要员,智囊激烈的辩论了一个晚上,才最终下的决定。

    虽然命令是老蒋下的,但这也算是一个集体商量讨论的结果。

    问题是,第一战区把问题上报的太严重了,仿佛不掘堤,日军就马上占领郑州、平汉线,这也从某些方面误导了老蒋等人匆忙做出了这个决定。

    只不过谁也想不到,这个匆忙做出的掘堤的决定,在客观上却帮新一军和豫北逃过了一劫。

    消息传到武汉,老蒋的脸色是很不好看的,谁都不知道那个时候他心里会怎么想。

    大错已经铸成,只能尽力的挽救,谁来负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